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19节

〔28〕 若华:若木之华。若木,《淮南子》:“若木在建水西,木有十花,其光照下地。”若华夕曜:指夕阳的光辉照耀。

〔29〕 岩泽气通:山川之间,灵气相通。

〔30〕 赫:红。赫似绛天:霞光照耀,一片红光,好像天是绛红的。

〔31〕 左右青霭:萦绕在山左右的青色云气。

〔32〕 表里紫霄:和红色的天空互为表里。

〔33〕 神居帝郊:神仙的居处,天帝所在的区域。


若 洞 〔1〕 所积,溪壑所射 〔2〕 ,鼓怒之所豗击 〔3〕 ,涌澓之所宕涤 〔4〕 ,则上穷荻浦 〔5〕 ,下至狶洲 〔6〕 ,南薄燕爪 〔7〕 ,北极雷淀 〔8〕 ,削长埤短 〔9〕 ,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 〔10〕 ,弱草朱靡 〔11〕 ,洪涟陇蹙 〔12〕 ,散涣长惊 〔13〕 ,电透箭疾 〔14〕 ;穹溘崩聚 〔15〕 ,坻飞岭复 〔16〕 ,回沫冠山 〔17〕 ,奔涛空谷 〔18〕 ,碪石 〔19〕 为之摧碎,碕岸为之 落 〔20〕 。仰视大火 〔21〕 ,俯听波声,愁魄胁息 〔22〕 ,心惊慓 〔23〕 矣。

注释

〔1〕 (zhōng中):小水流入大水。洞:水疾流。

〔2〕 射:喷射。

〔3〕 鼓怒:指疾风鼓起怒浪。豗(huī灰)击:相击。

〔4〕 涌:腾。澓(fú福):回流。涌澓:浪涛奔腾,江流曲折。宕:通“荡”。宕涤:冲刷。

〔5〕 荻浦:生满芦苇的水边。

〔6〕 狶(xī西):猪,通“潴”,水汇集处。狶洲:即水中洲地。

〔7〕 薄:逼近。燕爪:地名,未详。

〔8〕 极:至。雷淀:地名,未详。按:鲍照自家里沿长江到大雷,燕爪、雷淀当在这段路上。

〔9〕 埤(bǐ彼):增补。

〔10〕 华鼎: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兮。”注:“濎濙,小水貌。”则华鼎似即指奔流的激浪溅射的水珠。振涾(tà踏):水珠滚动貌。涾,沸,溢。

〔11〕 弱草朱靡:岸边细草在浪花中披靡起伏。朱,干,指草茎。

〔12〕 洪涟陇蹙:洪波受到丘陇的阻迫。蹙,迫。

〔13〕 散涣长惊:激流受到阻迫,溅散为无尽的惊涛骇浪。涣,水盛貌。

〔14〕 电透箭疾:水流急下,如闪电和疾箭般快。透、疾,都指快。

〔15〕 穹:隆起的高岸。溘:逝。崩:颓坏的山石。聚:集。

〔16〕 坻(zhī支):水中高地。复:翻。以上两句,描写在凶猛的激浪冲击下,岸倾石裂,坻飞山倒。

〔17〕 回沫冠山:浪退下去的时候,浮沫盖满山顶。

〔18〕 奔涛空谷:波涛奔向山间的空谷流去。

〔19〕 碪(zhēn真)石:捣衣石,这里指坚硬的山石。

〔20〕 碕岸:曲岸。 :即齑(jī基),碎。这两句同是形容水势的凶猛。

〔21〕 大火:星名,即心宿,夏历六月黄昏,升起于南方,七月开始向西下降。

〔22〕 愁魄:身躯战栗。胁息:屏住呼吸。

〔23〕 慓(piāo飘):急。


至于繁化殊育 〔1〕 ,诡质怪章 〔2〕 ,则有江鹅海鸭鱼鲛水虎 〔3〕 之类,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族 〔4〕 ,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 〔5〕 ,折甲曲牙逆鳞反舌 〔6〕 之属,掩沙涨,被草渚,浴雨排风,吹涝弄翮 〔7〕 。

夕景欲沈,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 〔8〕 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风吹雷飙,夜戒前路 〔9〕 ,下弦 〔10〕 内外,望达所届。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 〔11〕 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 〔12〕 ,辞意不周。

注释

〔1〕 繁化殊育:蕃殖生长的各种异类。

〔2〕 诡质怪章:怪形的躯体,奇特的花纹。诡,变,怪。质,躯。

〔3〕 江鹅:水鸥。海鸭:似鸭而有斑白纹,亦称文鸭。鱼鲛:即鲨鱼。水虎:《襄沔记》:“沔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甲如鳞鲤,秋曝沙上,膝头如虎掌爪,常没水,名曰水虎。”

〔4〕 豚首:即海豚,古名海豨,鲸属。象鼻:真腊国(南海中小国)有鱼名建同,四足无鳞,鼻如象,吸水上喷,高五六十丈。芒须:锋利的虾须,王隐《交广记》说:有人用四丈四尺长的虾须给广州刺史滕修看。针尾:指鲛类。族:族类。

〔5〕 石蟹:蟹属,生在溪涧石穴之中,壳赤坚体小。土蚌:蚌属,老而产珠。燕箕:鱼名,《兴化县志》:“魟鱼头圆秃如燕,身褊圆如簸箕,又曰燕魟鱼。”雀蛤:据《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雀入大水为蛤,”此说不可信。之俦:之类。

〔6〕 折甲:鳖。曲牙:海兽类。逆鳞:蜃蛟类。反舌:虾蟆。

〔7〕 吹涝:吹动大波浪。翮(gé隔):鸟的羽根;弄翮:即弄羽。

〔8〕 樵苏:泛指樵夫;取薪曰樵,取草曰苏。

〔9〕 夜戒前路:夜间不能赶路。
首节 上一节 119/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