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118节
〔5〕 栈石星饭:夜间在山路上进餐。栈石,在山岩险絶地方,用木板架起的栈道,这里指山路。
〔6〕 结荷水宿:在水上过夜。结,联结,引申作“傍靠”讲。荷,指荷边。以上两句写路上风餐水宿、跋涉劳顿情形。
〔7〕 波路:水路旱路。
〔8〕 食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孔颖达疏:“晡谓食也,晡时谓日西食时也。”则食时是吃晚饭时候。
〔9〕 大雷:地名,今安徽省望江。
〔10〕 涂:同“途”。登:犹“行”。涂登千里:跋涉了千里路程。
〔11〕 涉:渡水。顿:指登高。《诗·氓》注疏:“丘一成为顿丘。”丘陵一重为顿,这里作“登高”讲。
〔12〕 遨神:神游,眺望。清渚:水中清明的小洲。
〔13〕 睇:倾视。流睇:犹“放眼”。方曛:正是黄昏时候。
〔14〕 五洲:在江中,有五洲相接,旧注说地在江西省九江附近,按九江在大雷西,不当称“东顾”,这个五洲,可能指大雷以东的江中沙洲。
〔15〕 九派:水别流为派,据说长江自浔阳分为九派。
〔16〕 地门:《河图括地象》:“武关山为地门。”按武关山在何处,不详。这个“地门”与“天际”相对,可能是泛指地势险要处。
〔17〕 长图大念:远大的打算。
〔18〕 隐心:藏之于心。
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 〔1〕 ,含霞飮景,参差代雄 〔2〕 ,凌跨长陇 〔3〕 ,前后相属 〔4〕 ,带天有匝,横地无穷 〔5〕 ;东则砥原远隰 〔6〕 ,亡端靡际 〔7〕 ,寒蓬夕卷,古树云平 〔8〕 ,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 〔9〕 ;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 〔10〕 ,苎蒿攸积 〔11〕 ,菰 〔12〕 芦所繁,栖波之鸟 〔13〕 ,水化之虫 〔14〕 ,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 〔15〕 ,纷乎 〔16〕 其中;西则回江永指 〔17〕 ,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 〔18〕 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 〔19〕 ,烟归八表 〔20〕 ,终为野尘 〔21〕 ,而是注集 〔22〕 ,长写不测 〔23〕 ,修灵浩荡 〔24〕 ,知其何故哉?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 〔25〕 压江潮,峰与辰汉 〔26〕 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 〔27〕 ,若华夕曜 〔28〕 , 泽气通 〔29〕 :传明散彩,赫似绛天 〔30〕 。左右青霭 〔31〕 ,表里紫霄 〔32〕 。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 〔33〕 ,镇控湘汉者也。
注释
〔1〕 负气争高:使气争高,言山峰争高争胜。
〔2〕 “含霞”两句:高峰含着云霞,吸引日光的便称雄,云霞、日光不时改换所映山峰,因此山峰间参差不齐地代为雄长。飮景,吸引日光。
〔3〕 陇:大坡坂。长陇即长大的坡坂。
〔4〕 相属:相连。
〔5〕 “带天有匝”两句:这里夸张地写山路,因山高路长,所以说绕天一周;望出去没有尽头,所以说横地无穷。匝,绕一周。
〔6〕 砥原:平原。隰(xí习):低地。
〔7〕 亡端:找不着头。靡际:望不到边际。
〔8〕 古树云平:老树高耸入云。
〔9〕 “静听无闻”两句:听不见人声,看不见人影。指山境幽深空阔。
〔10〕 “陂池”两句:陂,水池。演,地下水脉。这两句写池塘和湖泽的水,在地下暗相通连。
〔11〕 苎(zhù住):麻属。蒿:草名。攸:所,虚词。
〔12〕 菰:菜名,生于陂泽,即茭白。
〔13〕 栖波之鸟:水鸟。
〔14〕 水化之虫:指鱼。《说文》:“鱼,水虫也。”
〔15〕 聒(ɡuā瓜):闹声。
〔16〕 纷:多,杂。
〔17〕 回江永指:曲折奔流的江水,永无休止地流去。回,曲折。永,长久。指,诣,去。
〔18〕 舳:船尾。舻:船头。
〔19〕 “思尽”两句:悲思同波涛一样无边,充满深渊大潭。作者面对滔滔江水,兴起了古今人事代谢之感,不禁悲思满怀。
〔20〕 八表:八方之外。
〔21〕 野尘:《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野马,春天田野间的浮气。尘,尘埃,日光中可以见到的飞散的灰土。
〔22〕 注集:灌注汇集,指江水。
〔23〕 长写不测:长流不尽。写,通“泻”,流。
〔24〕 修灵浩荡:修,远。灵,神。浩荡,无思虑貌。这句说,江水充满了神光异彩,无思无虑地向前流去。
〔25〕 基:山根。
〔26〕 辰:大辰,星名。汉:天河。
〔27〕 缛:花样繁多的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