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105节
〔10〕 壮夫不为:扬雄在《法言》里曾说辞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意思说男子汉不屑于写这类东西。
〔11〕 蕃:通“藩”,屏障。侯国作为王室的屏藩,因此称诸侯为蕃侯。
〔12〕 庶几:希望的意思。
〔13〕 戮力:尽力。戮,同“勠”。上国:附庸国称主国为上国,这里是曹植以藩国地位称魏中央政府。
〔14〕 留金石之功:留,留传。金,指钟鼎之属。石,指碑碣之类;古人凡纪颂功德,即将事绩刻在金石上,以流传后世。
〔15〕 岂徒以翰墨为勋绩:徒,仅。翰墨,笔墨。勋绩,功续。这句说,哪能仅拿写写文章作为一生的功业呢?
〔16〕 庶:《三国志》注:“庶”作“史”。
〔17〕 衷:中,引申作“正”讲。
〔18〕 藏之于名山:见《报任安书》,把书藏在山里,防备散失。
〔19〕 同好(hào浩):志同道合的人。
〔20〕 “非要(yāo邀)之”两句:要,约。皓首,白头,直到老死的意思。这两句说,如果不是和你有愿同终始的交情,哪能对你发出像今天的这些议论呢?
〔21〕 惠子之知我:惠子,惠施,战国时人,是庄子的朋友,死后,庄子在路过他的坟墓的时候,曾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说,惠子死后,他没有可与纵谈的对象了。曹植这句话,是以惠子比杨修,自比为庄子,意在说明因为杨修是他知己的朋友,所以他可以对他畅所欲言。 (芦 荻 注)
嵇康
嵇康(二二三——二六二),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亳县)人。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性刚直,有才学,喜欢老庄的学说,讲究养性服食之事,官至中散大夫。他与魏宗室有姻戚关系,不肯投靠司马氏,为司马昭所忌,魏景元三年(二六二)被杀。今传有《嵇康集》十卷,曾经鲁迅先生校订。
与山巨源絶交书
本篇是嵇康写给山涛的絶交信。山涛,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后投靠司马昭,为选曹郎,调升散骑常侍,想举荐嵇康以自代。当时司马氏篡魏之势已很明显,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处在对立的地位,故作书拒絶,并因此和山涛絶交。信中对当时的社会和封建礼法进行了尖鋭的抨击,因此遭到司马昭的忌恨,后来终于被害。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言 〔1〕 ,然经 〔2〕 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 〔3〕 还,显宗、阿都 〔4〕 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 〔5〕 不知之。足下旁通,多可而少怪 〔6〕 ,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7〕 ;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 〔8〕 ,惕然 〔9〕 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 〔10〕 ,手荐鸾刀 〔11〕 ,漫 〔12〕 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 〔13〕 ,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而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14〕 。老子、庄周 〔15〕 ,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 〔16〕 ,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17〕 ,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 〔18〕 ,是乃君子思济物 〔19〕 之意也。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 〔20〕 ,穷则自得而无闷 〔21〕 。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 〔22〕 ,许由之 栖 〔23〕 ,子房 〔24〕 之佐汉,接舆 〔25〕 之行歌,其揆 〔26〕 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27〕 。且延陵高子臧 〔28〕 之风,长卿慕相如 〔29〕 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注释
〔1〕 颍川:指山涛的叔父山嵚。山嵚曾任颍川太守,所以这样称他。山涛曾在山嵚面前说过嵇康不适于做官的话,因此嵇康曾以他为“知言”。
〔2〕 经:常。
〔3〕 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
〔4〕 显宗:即公孙崇,字显宗。阿都:即吕安,字仲悌,与嵇康友善。
〔5〕 故:通“固”,本来的意思。
〔6〕 “足下”两句:您博通事理,多所许可,少有疑怪。这句讽刺山涛的处世态度。
〔7〕 狭中:指胸襟狭窄,不能宽容人。多所不堪:很多事不能忍受。
〔8〕 间:顷。迁:调官职,这里指升迁。
〔9〕 惕然:忧惧的样子。
〔10〕 “恐足下”两句:庖人,厨子。尸祝,管祭祀的官。恐你以独作庖人为耻,所以叫管祭祀的人来做帮手。《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尸祝不能代庖人,比喻山涛自己不做选曹郎了,但嵇康决不能去代替他。
〔11〕 荐:进。鸾刀:一种有铃的刀。
〔12〕 漫:沾污。
〔13〕 并:兼,指兼善天下。介:独,指独善其身。
〔14〕 “今空语”六句:今共知有通达的人,于世事没有什么不能接受,行动上能和世俗相合,随波逐流,而内心仍保持方正,不生悔恨,这只是空谈而已。这几句作者暗示自己表里如一,不同流合污。悔吝,悔恨。
〔15〕 老子、庄周:老子,李耳,字伯阳,为周柱下史。庄周,曾为漆园吏。他们的地位都很低,所以说“亲居贱职”。
〔16〕 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人,他曾居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曾为士师,管狱讼之事。东方朔:字曼倩,西汉武帝时人,曾为金马门侍中。
〔17〕 “又仲尼”两句:《庄子·天道篇》:孔子曰:“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论语·述而》: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8〕 子文:春秋时楚人,曾三次做令尹,又曾三次免官。他在做官时没有流露出喜色,在免官后也没有表示不高兴。参见《论语·公冶长》。
〔19〕 济物:有利于天下万物。
〔20〕 渝:变。
〔21〕 闷:苦闷。
〔22〕 尧:唐尧。舜:虞舜。皆古时贤君。君世:君,作动词用,即为当世之君。
〔23〕 许由:尧时的隐士。据说尧想将天下让给他,他认为是耻辱,便逃到箕山隐居去了。参见《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 栖:即山居,指隐居。
〔24〕 子房:张良的字。曾辅助刘邦破秦灭楚,建立汉代。参见《汉书》本传。
〔25〕 接舆:即陆通,楚国的隐士,曾于途中遇孔子,讥讽孔子不识时务,热心于政治。参见《论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