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03节

〔23〕 但为:但,作“仅”、“止”讲。但为,意即:仅仅是,只是。

〔24〕 隽(jùn俊):优秀的意思。

〔25〕 “后生可畏”两句:《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诬,无中生有地诬蔑别人叫“诬”,此处当轻视讲。两句是:后来的人是大有希望的,不能轻视他们。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 〔1〕 。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 〔2〕 ,吾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 〔3〕 ,无众星之明,假 〔4〕 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5〕 !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 〔6〕 ,良有以也 〔7〕 。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 〔8〕 ?东望于邑 〔9〕 ,裁书 〔10〕 叙心。丕白 〔11〕 。

注释

〔1〕 瞑:闭目。

〔2〕 “光武有言”数句:光武,汉光武帝刘秀。《东观汉记》:“光武赐隗嚣书曰:‘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所更非一,是说所经历的事不止一件。

〔3〕 “以犬羊之质”两句: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这是曹丕自谦之词。

〔4〕 假:藉。

〔5〕 “动见瞻观”两句:瞻,仰视。这是说: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为世人所瞩目瞻仰,因而使自己受到很多拘束。什么时候可以使自己的行动简易自由些呢!

〔6〕 古人思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秉烛,即拿了灯烛。

〔7〕 良有以也:实在是有道理的。

〔8〕 颇复有所述造不:颇,略,少;述造,即著作;不,同“否”。这句说:又稍稍有些著作吗?

〔9〕 于邑:即“呜咽”。

〔10〕 裁书:写信。

〔11〕 白:向同辈陈述叫白。  (冯其庸 注)


曹植

曹植(一九二——二三二),字子建,是曹丕的同母弟。他是“生于乱,长于军”的,早年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而且才思敏捷。曹操曾十分钟爱他,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以后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飮酒不节”,失去了曹操的欢心,没有被立为太子,却仍然遭到曹丕的忌恨。

曹操去世,曹丕称帝,曹植受到了重大打击。他的朋友先后都被杀死,自己也几乎被害。他的封地更是经常变换。虽然他一直向曹丕和继之登位的曹睿表白心迹,要求报效魏王室,去建立一番功业,但终不被信任,郁郁而死。他最后封地是陈(在今河南省),谥曰“思”,因此称陈思王。著作有《陈思王集》。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对后代诗坛的影响也很大。他的创作,可以分作前后两阶段,前期作品,风格飘逸、豪放;内容虽也流露出建立功业的理想,但一般都比较单薄,多是描写贵公子的游宴享乐生活。后期,由于生活上的变化,风格一变而为沉郁悲凉,内容虽多是反映个人的痛苦和不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黑暗现实,尤其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揭露,是比较深刻的。


与杨德祖书

这是一篇书信体的文艺论文,曹植在信文中畅论了他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家应该有自知之明,不善辞赋,便不要在这方面吹嘘,还应该虚心,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于批评家,曹植认为既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应有创作实践的体验,更不能根据主观的好恶,断章摘句地妄论别人的文章。更可寶贵的是他还指出应该重视民间文学,认为“街谈巷说,必有可采”。但他对文学创作有些轻视,认为不如建立功业和写学术著作重要,这是有些片面的。

全文的气势豪放飘逸,论断简洁有力,句法上骈俪的偶句和散体文的句式,错杂并用,而流畅自然,语言率直恳切,具有书信体的特点,而且体现了与受信人的亲密关系。

杨德祖,即杨修(一七五——二一九),是太尉杨彪之子,华阴(在陕西省)人。为人博学多才,机智过人,颇为曹氏父子所重视。与曹植关系尤为密切,曾极力为曹植谋划,以使曹植得立为太子。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后,恐怕酿成家庭内乱,借故把他处死。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 〔1〕 ,想同之也 〔2〕 。

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 〔3〕 ,孔璋鹰扬于河朔 〔4〕 ,伟长擅名于青土 〔5〕 ,公干振藻于海隅 〔6〕 ,德琏发迹于大魏 〔7〕 ,足下高视于上京 〔8〕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9〕 。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 〔10〕 ,今悉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鶱絶迹 〔11〕 ,一举千里 〔12〕 。以孔璋之才,不闲 〔13〕 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 〔14〕 ,譬画虎不成反为狗者也 〔15〕 。前书嘲之 〔16〕 ,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 〔17〕 ,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 〔18〕 者,畏后世之嗤 〔19〕 余也。

注释

〔1〕 思子为劳:想你想得很厉害。劳,苦,这里表示思念的程度。

〔2〕 想同之也:料想你也是如此思念我。

〔3〕 仲宣:王粲字,建安时代著名文学家,与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称“建安七子”。独步:一时无双。汉南:《尔雅》:“汉南曰荆州。”王粲曾在荆州依刘表,后归曹操。

〔4〕 孔璋:陈琳字。鹰扬:高飞远扬如鹰,扬名的意思。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陈琳曾在冀州任袁绍的记室,后归曹操。

〔5〕 伟长:徐干字。擅名:声名独拔。青土:即青州,约在今山东及辽宁两省的部份地区。徐干居北海郡,北海郡位于青州东部,因此说他在青土声名独拔。

〔6〕 公干:刘桢字。振藻:显露才华,即因文章而扬名。海隅:海边。刘桢是东平宁阳(在今山东省宁阳南)人,东平,春秋时属齐,靠海,因此说刘桢在海隅振藻。

〔7〕 德琏:应玚字。发迹:显身扬名。大魏:一作“北魏”,曹操迎汉献帝建都在许昌(在河南省),应玚是南顿(在今河南项城北)人,地近许昌,所以说他发迹于大魏。

〔8〕 足下:称杨修。高视:不同流俗。上京:京师的通称。杨修跟随他的父亲杨彪一直在京师,所以说他高视上京。以上说明王粲等作家,在归曹魏以前便已经闻名天下了。关于王粲等建安七子的介绍,可参阅前曹丕《与吴质书》中的注释。

〔9〕 “人人自谓”两句:握,持有。灵蛇之珠,见本书页一三四注〔二〕。荆山之玉,即楚和氏璧。见本书页二三一注〔五〕。两句说:上述这些杰出的文士,都怀才自负,等待着受到当政者的赏识和重用。

〔10〕 “吾王”两句:说曹操网罗全部人才,直到极边远的地区。吾王,指魏王曹操。天网,像包举天地的网,本于《老子》“天网恢恢”。该,兼收,全部网罗在内。顿,止,引申作“到”讲。八纮(hónɡ洪),八方的极远地区。掩,遮阻、搜求的意思。

〔11〕 飞鶱絶迹:高飞到了极境。鶱,鸟飞貌。絶迹,灭絶踪影,无可寻觅,形容极高,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12〕 一举千里:一振翅就能飞出千里之遥。以上两句是说,仲宣等人虽然有卓越的才华,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13〕 闲:精熟。

〔14〕 “而多”句:常常自以为与汉代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是同一流的。多,常常。司马长卿,即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同风,同一风格。

〔15〕 “画虎”句:东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说:“效季良(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但不够严谨,无论善恶,皆与定交)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意即好高骛远,结果一无所成。

〔16〕 前书嘲之:有信去讽嘲他。嘲,嘲谑,用开玩笑的口气加以暗示。
首节 上一节 103/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