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00节


〔4〕 显敞:高大宽阔。仇:匹,比。寡仇:即无比。

〔5〕 “挟清漳”两句:指楼靠近漳水支流和沮水边。挟,带。漳,漳河,发源于湖北南漳西南之蓬莱洞,东南流经钟祥、当阳,合沮水,又东南流经江陵,入江。浦,大水有小口别通叫“浦”。沮:河名,出湖北保康西南,东南流经南漳、远安、当阳,与漳水合流。长洲:水边长形的陆地。

〔6〕 “背坟衍”两句:背面是宽广的陆地,前面是肥沃的流域。背,背面,指北面。坟,高地。衍,平地。临,面临,指南面。皋隰(xí习),水边低地。

〔7〕 北弥陶牧:北面极远处是陶朱公坟墓所在地。弥,终。陶,陶朱公,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在帮助越王句践灭吴后,弃官去陶(即陶山,在今山东省肥城西北),自号陶朱公。牧,效外叫“牧”。

〔8〕 接:连。昭丘:楚昭王坟墓。

〔9〕 华实蔽野:果树的花和实遮蔽了原野。

〔10〕 黍:谷类的一种,色黄性粘。稷:高粱。黍稷:此处泛指五谷。畴:田畴。

〔11〕 信:真,果然。吾土:我的故乡。

〔12〕 曾:乃。

〔13〕 “遭纷浊”两句:纷浊,比喻时事混乱。迁逝,迁徙流亡。漫,漫长。逾,超过。纪,十二年为一纪。两句说:遭乱飘流已过了十二年。

〔14〕 眷眷:深深地留恋。

〔15〕 孰忧思之可任:谁能够承担得了这样的忧思?

〔16〕 轩:窗。槛:栏杆。

〔17〕 蔽:遮断。荆山:在临沮东北(临沮,故城在今湖北省当阳西北)。岑:山小而高曰“岑”。

〔18〕 逶迤:路曲而长。修迥:绵远貌。

〔19〕 漾:长。济:渡。

〔20〕 壅隔:阻絶不通。

〔21〕 “尼父在陈”两句:尼父,即孔子。父是尊称,孔子死后,鲁哀公在诔(lěi累)文中,称孔子为尼父。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时曾发出“归欤!归欤!”的感叹。

〔22〕 “钟仪”句:钟仪,春秋时楚人,楚伐郑时被俘,郑把他献给了晋国,晋侯在军府见到他,问明他是伶人,便给他一张琴,他奏出了楚音,晋侯赞扬他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弹奏出家乡的乐曲,不忘故土)。”幽,囚。

〔23〕 “庄舃(xì细)”句:庄舃为越人,在楚国作了高官,楚王要试探他是否忘记了越国,在他生病时,派人去听他呻吟声,庄舃的呻吟声还是越声。

〔24〕 穷:困难窘迫。达:富贵得意。


惟日月之逾迈 〔1〕 兮,俟河清其未极 〔2〕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3〕 。惧匏瓜之徒悬兮 〔4〕 ,畏井渫之莫食 〔5〕 。步栖迟以徙倚兮 〔6〕 ,白日忽其将匿 〔7〕 。风萧瑟而并兴 〔8〕 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9〕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 〔10〕 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11〕 。循阶除 〔12〕 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 〔13〕 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14〕 。

注释

〔1〕 日月之逾迈:光阴飞逝。

〔2〕 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喻盛世明时。未极:未至。

〔3〕 高衢:大道,比喻盛世。骋力:尽力驰骋,即施展才能。

〔4〕 匏瓜:葫芦。徒悬:空系不用。《论语·阳货》:孔子对子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即:自己并非无用之人,岂有不愿为时用之理。

〔5〕 “畏井渫”句:自己虽修身洁行,却怕不能被人重用。渫(xī昔),淘井。《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淘净了井,无人用水,使我很伤心。)

〔6〕 栖迟:游息。步栖迟:慢步游息。徙倚:徘徊。

〔7〕 忽匿:忽然隐藏起来,指日落。

〔8〕 并兴:并起。

〔9〕 狂顾:急遽顾视。

〔10〕 阒(qù去):寂静。

〔11〕 忉怛(dāo dá刀答):忧思劳瘁貌。憯恻(cǎn cè惨测):悲伤貌。

〔12〕 循阶除:沿着台阶。

〔13〕 夜参半:直到半夜。

〔14〕 盘桓:前思后想。反侧:翻来覆去。  (芦 荻 注)


诸葛亮

诸葛亮(一八一——二三四),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东汉末年,随叔父避乱荆州,后隐居湖北襄阳西之隆中。自幼即胸怀大志,每以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战国时军事家乐毅相比。二十七岁时,得到刘备三顾草庐的知遇,出来辅佐刘备谋图王业。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洞察当时的政治形势,善于运用斗争策略。他经过悉心擘划,终于使刘备由政治、军事上的流亡状态,一跃而成为与魏吴鼎足而三的蜀国之主。在刘备死后,他更承担了蜀汉政权的全部实际责任。他的治蜀的政治方针是:对内精兵简政,励精图治,以巩固政权;对外东联孙吴,北伐曹魏,谋图恢复汉朝的统治。但由于内部外部各种条件的限制,始终没有成功,于公元二三四年病卒于军中。他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一语,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着有《诸葛丞相集》。


出师表

本文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任,辅佐刘禅执政。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以图中原,鉴于刘禅暗弱无能,不无内顾之忧,故临行上此表,要求刘禅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和扩大蜀汉的事业。文中分析局势,提出建议,追述创业经历等,写得精辟透彻、条理分明;而自己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一派心事,也一一如从肺腑中流出,诚挚恳切,感人至深。

先帝 〔1〕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6〕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7〕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 ,若有作奸犯科 〔9〕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10〕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1〕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董允 〔12〕 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13〕 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14〕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15〕 ,有所广益。将军向宠 〔16〕 ,性行淑均 〔17〕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18〕 ,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 〔19〕 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20〕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21〕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注释
首节 上一节 100/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