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第92节


①周草窗:周密号草窗,沂孙之词友,其时各居杭、越。草窗词《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云:“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阳,后到梅花。” ②玉管春葭:古代候验节气的器具叫灰琯,将芦苇(葭)茎中薄膜制成灰,置于十二乐律的玉管内,放在特设的室内木案上,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 ③小贴金泥:宋代风俗,立春日,宫中命大臣为皇帝后妃所居之殿阁撰写帖子词,字用金泥写成。士大夫间,也彼此书写了互送。

【语译】

庭院的背阴处还留有残雪,寒气微微从帘间透入,密密的玉管中芦灰已传出春天的讯息。此时,不知谁还写金泥字宜春帖,也不知春天落在谁家。我做了一夜相思梦,窗前的梅花都已开放,怎奈我思念的人却被江水阻隔,被云天遮没。凄然相看的,只有满树的清幽芳香,满地的疏影横斜。

江南本来就是最能使人感到离愁痛苦的地方,何况回想起你曾骑着青骢马游历于古道上,乘着小舟看过平沙落雁的情景呢。我真想找来一张泥银花笺,不厌其烦地跟你聊聊这里春天的景象,可如今处处都长满了芳草,即使我登高凭眺,也见不到远在天边的你啊!人生易老,我又怎能再消受得几次春风吹拂、落花纷飞呢?

【赏析】

周密用《高阳台》词调填了一首词,从临安寄给在山阴(今绍与市)的几位词友,其中也有王沂孙。于是王沂孙就用周词的词调、韵脚,和了一首,即此词。词写好友间彼此的思念,其中也有遗民情绪的流露。

起三句写春已来临。残雪未消,轻寒犹在,而应验节气的灰琯,已飞出春天消息。金泥宜春帖始自宫中,在士大夫之间,既作春联,又作贺年卡用。如今朝代更换,不知谁还喜洋洋地忙于书帖分送,又不知谁还兴冲冲地挂上此帖,此即“不知春在谁家”之意,亡国之感慨,于此一泄。然后写到对隔着钱塘江、远在临安的友人周密的思念。唐卢全《有所思》诗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为此词所用,故于“梦”字前加“窗前”二字。特别提到梅花,还因为周密所居之杭州,孤山多梅。今见花而不见人,所以“凄然”。写梅而并不说出“梅”字来,前借卢全诗暗示,后又将林和靖“暗香”“疏影”名句化用,如此措词,方称高雅。

换头“江南自是离愁苦”,虽以“离愁”承前而过片,其内涵却要比说同住在“江南”的故人间的离别要多得多。南宋之亡,至尊皇室,或被掳北去,或南窜蹈海,临安残破,臣民离散,这些应亦包含在“离愁苦”范围内,至于说与周密彼此间因春到江南而引起的“离愁”,当然也就在其中了。“况青骢”二句,是想故人周密也曾有过旧游的回忆,也必在思念着越中旧友们。“怎得银笺”二句,则说想尽情地与老友谈谈春来的感受。再一折,说可惜芳草遮断了去路,虽登高也不能望见。也就是说,填和词以寄还是一回事,相聚尽欢又是一回事,词终以不能与故人相见为憾,又以经受不起几次风吹花落作结,是叹息人生易老,不堪几度离别,说来更添一片悲情。


法曲献仙音

王沂孙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①

层绿峨峨② ,纤琼皎皎③ ,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注释】

①聚景亭:杭州聚景园中的亭子。据草窗题,是雪香亭,未知是一是二。园建于南宋孝宗时,曾经四朝皇帝临幸。故址在清波门外,今柳浪闻莺公园一带。周密原词云:“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枝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欲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②层绿:谓绿梅。 ③纤琼:谓白梅。

【语译】

绿梅层叠如碧云,白梅皎洁似琼玉,倒映于湖畔清浅的微波上。美好的年华,过眼即逝,清幽的意境,楚楚动人,我与你相逢,已更换了几次春天?还记得当年与朋友唤酒赏梅,我们寻找你的芳踪,你那时春色盈盈,迟迟没有褪妆凋零。

如今你已黯然消魂,何况近来又离思萦怀。你也该忘掉那明月当空的深夜里,皇帝车驾归宫时的情景了。光阴荏苒,一枝难寄,可恨东风催春晚,人去比天远。纵然尚有残花,飘落在远行客身上,恰如铜仙的铅泪把衣衫洒满。没奈何,我只好勉力折取一枝,以排遣我满腔的幽怨。

【赏析】

聚景园是南宋诸帝常临幸游赏之处,这首次韵草窗之作,即借咏园中亭梅寓亡国之痛,一抒其内心之积怨。

上片先正面描写亭梅,并回忆赏梅事。一二句分别写绿萼梅和白梅。曹植《洛神赋》云:“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此以“峨峨”形容绿梅层叠生长状,也给人以云髻堆翠的联想。“皎皎”,常言月色,此则说白梅如琼玉之莹润洁白。“倒压”句,从“疏影横斜水清浅”化出,借此点明是咏梅。“过眼年华”三句,打通今昔,引出片末两句,而“春换”二字,显然有寄托。“唤酒寻芳”,昔日人之欢愉;“盈盈褪妆晚”,梅亦若有知,盈盈迎客,不辜负人之游兴。

过片“已消黯”,语出江淹《别赋》,承前忆共游而来,又引起下句。“消黯”“凄凉”“离思”,皆可兼指自己与梅花:就自己说,是离别友人的愁绪,就梅花说,是告别了昔日的繁华。所以有下面既像揣测,又像劝告的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直接把园中梅花与“曾经四朝临幸”(董嗣杲《西湖百咏注》)事联系了起来。必曰“明月夜深”,(一)是指出月下赏梅最富情趣,是极好时光;(二)是说皇帝、后妃们曾在此留连忘返。这对梅花来说,是最幸运、最光荣、最难忘的时刻,而作者说,该是“忘却”的时候了!叙来极为沉痛。“人似天远”“铅泪都满”,推敲起来,都超出了念友的用语。以折梅“自遣一襟幽怨”作结,此“幽怨”,也远非孤居寂寞心情而已。读此词,令我联想起扬州史可法衣冠冢前的一副对联,云:“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碧山此词,倒也有几分仿佛。


疏  影

彭元逊

寻梅不见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① ,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② ,望望美人迟暮。风烟雨雪阴晴晚,更何须、春风千树,尽孤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③ 。  日晏山深闻笛④ ,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事阔心违,交淡媒劳⑤ ,蔓草沾衣多露⑥ 。汀洲窈窕余醒寐⑦ ,遗佩环、浮沉澧浦⑧ 。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⑨ 。


【注释】

①蘼芜、杜若:皆香草名,见《楚辞》。 ②婉娩:柔顺貌,引申为不知不觉。 ③“落木”二句: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闻笛:笛曲有《梅花落》。 ⑤交淡媒劳:《楚辞·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⑥“蔓草”句:《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 兮。” ⑦汀洲窈窕:《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⑧“遗佩环”句:《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⑨逍遥容与:《楚辞·九歌·湘君》:“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语译】

大江空阔,不见船渡。可恨蘼芜、杜若都已零落殆尽。前路迢迢,荒漠而寒冷;流年似水,在不知不觉中逝去;那日夜盼望的美人,已入迟暮之年。风烟渺渺,雨雪霏霏,傍晚阴晴不定,我又何须春风带来树树花开,万紫千红?任凭他孤城里落叶萧萧、大江日夜滚滚流去吧!

夕阳快要西沉,山深处只听得笛声吹出《梅花落》的曲子,我怕自己将来流落,也与这笛曲中的梅花同命,事事都与愿违,既然交情如此淡薄,又要媒人何用?野外的蔓草多露水,将我的衣衫全打湿了。梦醒之余,见汀洲的窈窕淑女,将佩环投入澧浦赠其所思之人。看悠闲的白鸥、淡淡的月光、微微的水波,我以为你不妨逍遥自在,从容地等待。

【赏析】

这不是一首咏物词,也不是纪游词,而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词,题为“寻梅不见”,我们不能当他真的是在写实事,否则不但作者寻找不到梅花,我们从词中也很难找到有写梅花的影子。

原来,“梅”只是作者理想中有高尚品格情操的人的代词。因为全篇是用《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表现方法来写的,所以词题也就以“梅”来代替贤者了。杜甫《贫交行》云:“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彭元逊的感慨,也与这差不多。

“江空不渡”,畏世途之艰难也。恨香草零落之多,是说他所钦佩的人,今已所剩无几。然后说环境很艰苦,流年不待人,看看那些德高行洁者,都已“美人迟暮”了。后四句,自述心志:当此“风烟雨雪”时代,又何须羡慕荣华富贵,任凭自己的遭遇像晚年的杜甫那样好了,独立孤城危楼,对落木萧萧,看长江滚滚东流。

换头“日晏”三句,总算让我们从“闻笛”中猜到一点可与梅花相关连的事,作者也藉此自叙了对生活前途的悲观。“事阔心违,交淡媒劳”,愤激之语,出自骚人,而又直言无隐,是全篇作意之所在。“蔓草”句,除用《诗》语外,还兼用了陶潜《归田园居》诗:“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末了湘君遗佩,是自信美人终得眷顾,虽一时寂寞,仍不妨“逍遥容与”,且放浪于山水间,与白鸥为伍,以保持清高淡泊的操守。此词风格特异,在宋词中实为别调。


六  丑

彭元逊

杨  花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① ,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② 。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③ ,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④ 、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⑤ ,怅饮青门都废⑥ 。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浥泪⑦ 。


【注释】

①官道:官修的驿道。 ②出门千里:辛弃疾《水调歌头》淳熙丁酉:“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③舣:船停泊。 ④愔愔:静寂无声地。 ⑤丰乐楼:南宋临安的著名楼观。在杭州涌金门外向北,其楼“瑰丽峥嵘;掩映图画,俯瞰平湖;千峰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亭榭翚飞,远近映带;游桡冶骑,菱歌渔唱,往往会合于楼前”。(《西湖游览志》) ⑥青门:汉长安之霸城门,后泛指京城的城门。 ⑦浥:湿润。泪:使泪湿其物,意即拭泪。

【语译】
首节 上一节 92/97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青春前期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