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全解 第40节
在我的面前,隔夜的烟雾已经散去,春天的鸟儿静了下来,只听得飞雨不时地劈劈啪啪打在高高的屋顶上。在墙头冒出的新竹子,好像碧玉制成的旗帜,雨水洗净了它表面的一层薄粉,柔嫩的梢头彼此轻轻碰撞着。春雨把它滋润万物的情调带给了琴声,让寒意侵入到屏帏内枕头边,还把虫儿的丝网吹黏在竹帘上。旅馆里悄然无人,我倾听着屋檐间不断地响着滴滴答答的声音,有点困倦,就开始睡着了。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愁绪太多,常又惊醒过来;梦境太浅,难以记清,我可怜自己幽居独处的境况。
回家去的人归心似箭,他最先想到的是途中积水,车不能行。怎奈我一向就像庾信那样的憔悴,卫玠那样的清瘦,看到别人回家这种极平常的事,也会触目伤心。这就难怪卧平阳的马融,听到有人吹奏哀怨的笛曲,便止不住要淌下两行热泪来。何况眼前是杂草丛生,一片萧索景象,红花的落瓣散乱地铺满地上,门外的樱桃树已长出青豆似的颗粒。还能有谁愿意与我一道,拿着蜡烛来作春夜游呢?
【赏析】
词通过写春雨来寄托羁旅之思。
头六句是人在室内望见室外之景。烟收鸟静,寂然之中听雨鸣屋瓦,声声入耳,已暗逗“邮亭无人”。“墙头”三句,文心独运,新竹茁生,青苍似玉;枝叶动摇,望若旆旌,而春雨自在其中。“润逼琴丝”三句,室内景,亦于细微处透露冷落寂寥心态。“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看似清闲,而其实无聊。檐声是未眠熟前所闻,它成了春睡的催眠曲。但刚说“初熟”,接着就转,说虽睡而“频惊”。原来因“愁极”所致,这两个表达心情的字在这里点出;并加一句“梦轻难记”,可见连梦中短暂的欢愉、虚幻的慰藉也没有。这才最后说出词的主旨“自怜幽独”来。
下片陡接“行人归意速”句,忽然又从旁人说起,以引出自己徒有羡慕之心而不得归的憾恨。梁启超云:“‘流潦妨车毂’句,托想奇崛,清真最善用之。”(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说别人归心似箭,固可对照自身,起反衬作用,但这样写开去,似乎离春雨之题远了,谁料接句又从归者担心雨水阻碍车行,把意思兜转回来,还是未脱春雨,所以说“托想奇崛”。“憔悴”“清羸”,皆因多情所致。行人归去,心情迫切,亦寻常之事,偏于此“等闲时”而自“伤心目”,岂非过于多愁善感。但马上再转折,以“未怪”二字自辩,谓思家之切,人同此心,犹马融闻笛而兴悲,也出于内心引起了共鸣。自己的“泪落”,借别人的事说出。沈义父云:“词中用事,使人姓名,须委曲得不用出最好。清真词多要两人名对使,亦不可学他。如《宴清都》云‘庾信愁多,江淹恨极’,《西平乐》云‘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大酺》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过秦楼》云:‘才减江淹,情伤奉倩’之类是也。”(《乐府指迷》)说美成词冇此习惯,没错;说词中人名以“不用出最好”,也非达论。徒事堆砌,固不应学;若用得恰当,又有何不可。末了以“况”字再进一步,又归于景语以应发端。所不同者,景中之情,故特出“萧索”二字。雨滋草长,落红铺地,樱桃初见结实,皆不脱题而言春将尽也。歇拍用“秉烛夜游”语意而加“共谁”二字否定之,暗合雨天情景。又“共谁秉烛”与“自怜幽独”相呼应,说词者多有褒语,或谓“如常山蛇势,首尾自相击应。”(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或赞之曰:“顾盼含情,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美成信天人也。”(陈洵《海绡说词》)至如王灼《碧鸡漫志》将《大酺》、《兰陵王》诸曲比之为《离骚》,斯亦太过。
解 语 花
周邦彦
上 元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① ,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②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③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④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⑤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⑥ 。年光是也⑦ ,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注释】
①绛蜡、红莲:红烛与荷花灯。一本作“熖蜡”、“烘炉”。烘炉,指花灯。 ②桂华:指代月光。 ③素娥:嫦娥的别称,也指代月。 ④放夜:宋朝京城街衢,平时禁夜行,唯正月十五夜,敕令弛禁一日,谓之放夜。 ⑤钿车:以金花镶嵌为装饰的车,女子所乘。 ⑥暗尘随马:苏味道《观灯》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⑦是也:依然。
【语译】
红蜡烛在风中消融,荷花灯被露水打湿,灯市上到处光芒照射。月光似水,洒落在屋瓦上,微云散后,嫦娥也仿佛要从明亮的月宫里下来。楚地的姑娘衣裳淡雅,看那纤纤细腰,轻盈得几乎可以一把握在掌中。箫鼓喧闹,人影杂乱,整条街道都飘浮着扑鼻的香气。
这使我想起了京城元宵节开放夜禁的情景。一眼望去,宫殿千门好似白昼一般,人们嬉笑游乐。镶嵌金花的车子驰过,香罗手帕挥动,彼此相逢的地方,都有一阵阵尘土在马后暗暗扬起。光景年年如此,只觉得昔日的豪情逸兴已经衰退。夜深了,我乘着飞奔的车子归来,就让那轻歌妙舞停歇下来算了。
【赏析】
周邦彦从三十二岁起,有五年时间寓居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古时属楚),当时他远离京师,仕途上也不很得意。这首写上元(即元宵)的词就作于这个时期。词把眼前所见的楚地歌舞升平的元宵,与记忆中同一节日京师的游乐盛况,写在同一首词中,借咏节序风物,略寄内心落寞情怀。
元宵的景观,最突出的是灯市,所以头三句就先写花灯。时值初春,夜气尚寒,故又写风露。元宵是十五夜,是月圆之时,因而再用三句写月光。王国维云:“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人间词话》)话虽不错,但在这里,用替代也是修辞上的需要。若言“明月”,不仅平仄不对,且此处也不宜过于浅率直露;倘作“月光”,又与上一句“灯市光相射”用字重复。诗中常用“桂魄”一词,此以“桂华”代月,似也算不得什么毛病。微云散尽,风露浩然,皓月当头,凝眸而望之,似觉月里嫦娥也想下到人间来一赏元宵灯市。再两句将“素娥”与“楚女”不同的镜头剪接在一起,颇似电影中的蒙太奇,又特写其淡服细腰,令人疑荆南舞妓为广寒仙子,巧思妙笔,配合得天衣无缝。然后总写三句,把市街的狂欢喧闹景象囊括无遗。
转入写京师元宵开放夜禁的盛况,用“因念”二字领起,自然过片。所述种种,都与上片暗暗照应,只是程度增加、角度变换而已。这里的“千门”,与杜诗“江头宫殿锁千门”(《哀江头》)所指同,是宫门,正为“都城”而写;既敕令弛禁,则皇宫大内亦同庆上元,故九天阊阖,明如白昼。比之荆州之“灯市光相射”景象,尤为绝盛。前言“人影参差”,此则“嬉笑游冶”;前于街头看“楚女”风韵,此则相逢“钿车罗帕”、“暗尘随马”,气象又自不同。然后转回到眼前,说佳节风光,年年如此,只是自己已没有旧时兴高采烈的情绪了。这样,以夜深驱车归来结住,水到渠成。“从舞休歌罢”是游兴阑珊语,而与“纤腰”“箫鼓”遥相呼应的“舞”与“歌”,居然到最后“归来”时才补出,也是常人所意想不到的。所以刘体仁称赞这一句“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七颂堂词绎》)
蝶 恋 花
周邦彦
早 行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 辘牵金井①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② 。 执手霜风吹鬓影③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④ ,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释】
① 辘:井架上汲水的滑车叫轳辘或辘轳, 辘为其转动之声,亦作“轳辘”解。金井:金为饰词。 ②红绵:作枕芯用的木棉,其花红色,故谓。 ③霜风吹鬓影: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王琦注:“见室家相得之好。” ④阑干:纵横的样子。斗柄:北斗七星如古代酌酒的斗,有把,称斗柄或斗杓。
【语译】
明亮的月光惊起栖乌在枝上吵个不定,更漏的声音将残,轳辘在响,井边已有人汲水。刚从睡梦中被弄醒,一双眼珠儿炯炯发光,泪水滴在枕上,枕头一片湿冷。
我们紧握住对方的手,看寒风吹动鬓发,临去的心情彷徨无依,告别的话令人愁得不忍再听。高楼上空北斗七星已经横斜,天色将明,晓露侵肌寒,人已远去,只有雄鸡的啼叫声此起彼应。
【赏析】
周邦彦的词措词多精粹典丽,但这首题作“早行”写离别情景的词,却多用白描,语言也比较疏快,表现了另一种风格。
头三句是睡梦醒后枕上所闻,所述景象都从声音中听出:写了惊乌的鸣叫、拍翅声,写了将尽的更漏声、汲取井水的 辘声。远行之人本欲趁早起身,故闻声而觉,这就是“唤起”二字的含义。“两眸清炯炯”五字,形容准备早行者刚刚惊醒一刹那的神态,栩栩如生。心知离别在即,不觉“泪花落枕”,湿透“红绵”,触脸而“冷”,写来凄恻动人。这些都是起床前的情景。
下片写别时的情况。柳永《雨霖铃》有“执手相看泪眼”语,此用李长吉歌诗“春风吹鬓影”句,而易一字以合寒夜将残情景,泪眼相看之意固已在其中,而对心上人抚爱怜惜之情又为柳词所无。写离人去意彷徨、愁听别语之心态,亦刻画入微。末以斗横露冷、人已远去、唯闻鸡声相应作结,更觉离恨绵绵,凄婉不尽。
解 连 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① ,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② ,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③ 。 汀洲渐生杜若④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⑤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
①妙手解连环:《战国策》故事:秦王遣使者送玉连环给齐王,说齐国聪明人很多,能解开它吗?齐王后用铁椎将连环击破,对秦使者说,已经解开了。 ②燕子楼空:盼盼重旧情,主人殁,居燕子楼十余年不嫁。此反用故事。参见苏轼《永遇乐》词题注。 ③红药:红芍药花。 ④杜若:芳香花草名。《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⑤“水驿”二句:《荆州记》:陆凯自江南寄梅花至长安,给好友范晔,并赠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语译】
心中的怨恨无处寄托。可叹情人与我断绝了联系,书信与消息都渺不可期。纵然有妙手能像解开玉连环那样想出办法来,但往昔的欢乐已如风雨过去,云雾消散,再也无法找回。燕子楼中已没有佳人,只有静静地躺在架上的琴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想那楼前她从前亲手栽满的红芍药花,也都根移叶换,改变原来的面目了吧!
平岸边小洲上已生出可采来赠人的香花杜若,可是她在哪里呢?料想船已停泊在不知何处的港湾,而人恐怕已远在天边了吧。我徒然还记得当初曾有过情书往来,现在只待把那些胡说八道的话都拿来一齐烧掉。水边的驿站春天已回来了,我总还盼着她能给我寄一枝江南的梅花。我这一生大不了对着花、对着酒,为她而不断流泪好了!
【赏析】
词牌《解连环》在这首词中,可以起到题目作用:原来的情人走了,音信全无,关系断了,可自己对她的感情却断不了,觉得一腔怨恨,无可依托,想解开这段情结,竟同要解开玉连环一样困难。这是一层意思。历史上有过解玉连环的故事,那就是齐王后索性用铁椎将它击破。这不是也有点像她的所为,干脆一走了之,来个“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吗?所以不免要感慨往昔的情谊和欢乐,竟“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了。这就是所谓“怨怀”,又是另一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