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全解 第32节
【赏析】
秦观几次被贬官,从浙地向西南转徙,到达湘地郴州时,已是绍圣三年(1096)岁暮。他怀着消沉抑郁的心情,寂寞地度过除夕。填了此词,写当时的感受。
正当北国大雪坚冰的岁末,湘南地暖,已由频仍的风雨破寒,开始回阳转暖了。除夕之夜,该当喧笑热闹,在“深沉庭院”中,却是一片冷落,何况还有愁人的风雨。《小单于》是唐代的“大角曲”曲调,由号角吹奏,作者所听到的“丽谯”吹角,是报告人们夜尽晓来,故接以“迢迢清夜徂”。李益有《听晓角》诗云:“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秋风中角声哀怨,李诗本写边关之荒凉。今在除夕夜于郴阳谯楼中闻之,万里投荒之枨触感慨,自不难想像。
下片才明白说出乡梦难成,旅魂孤独,天涯漂泊中不觉又是岁除。“峥嵘”一词,或解为寒气凛冽,我以为不是形容节候的自然特点,应是指这一年来艰难而不平静的生活遭遇。李益诗中说到“鸿飞不度”,这里也写到鸿雁,但想法来自衡阳雁回的传说;利用它翻进一层,说郴阳更比衡阳僻远。雁能传书已属无据,何况连雁都见不到呢?真有此生当老死穷边之叹。其写法颇与宋徽宗《宴山亭》词结尾“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相似。
绿 头 鸭
晁端礼
咏 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① ,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② ,静可数、丹桂参差③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④ ,乌鹊正南飞⑤ 。瑶台冷,栏杆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①“烂银盘”句:卢全《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②素娥:即嫦娥,因月色白,故谓。淡伫:即“淡泞”,形容水深而清,以月光比水。 ③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 ④疏萤时度:“萤”一作“星”;苏轼《洞仙歌》词:“时见疏星渡河汉。” ⑤“乌鹊”句: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语译】
暮云收敛了,淡淡的天宇好像由一大片琉璃砌成。白银盘从海底升起,皓色千里,光辉澄净。晶莹而绝无纤尘,嫦娥的居处深湛似水;宁静而清晰可数,月宫的丹桂树影参差。露水初次下滴,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之中,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了。夜露中久坐,时时可见几只萤火虫飞过;明月惊起乌鹊,它正向南飞去。天宫瑶台多冷啊,而靠着栏杆倒是暖和的;我想要下楼,却迟迟未去。
心念佳人,自别时的尘埃隔绝彼此音容后,对此明月,你也该懂得相思了罢!最使人动情的是正在不断响着的计时的漏声,而使人暗暗愁煞的是花枝的阴影在偷偷移动。可以想见明晚的月亮,清光也不会减去多少,但天气的阴晴又怎能预料呢?你我都在凝望并眷恋着这皓月,今夜与它分别后,要相隔一年才有再见的机会。我但愿人强健,能永远随伴着这美酒金杯和明月清辉。
【赏析】
这首咏月词,也不妨叫它中秋词,因为写的只是中秋夜的月亮。上片只说月,下片说情事。在说月的最后,写到人的凭栏久坐,迟迟未去。这样就引出别离相思情事来;在说情事中,也处处不脱开月。
词未写月色,先写天色;“烂银盘”未出,先描绘暮云收尽、长空似碧琉璃的背景,然后才说“来从海上,皓色千里”,烘云托月,突出主体。“莹无尘”、“静可数”,细写望月的具体感受,创造明朗、宁静的意境;用“素娥”、“丹桂”点月。“玉露”、“金风”,正合中秋,说已凉未寒,气候宜人,爽身惬意,确是一年佳节之最。由季节之冷暖,进而说到天上人间冷暖之不同,用的是东坡中秋词“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意。说自己“欲下迟迟”,固因“栏杆凭暖”,留连良宵美景,但在结构布局上,也为下片抒情作出安排。
下片以“念”字领起,“佳人”“别后”,揭明所述情事。不说自己相思,却说佳人别后“对此应解相思”,这又是杜甫《月夜》律诗的写法。“对此”二字,紧扣咏月主题。“最关情”、“暗断肠”,一层意思分作两层说,一闻一见,都说良宵难得,寸阴可惜。“花阴偷移”,月又在其中。料想明宵景况如何,是申述今夜之所以特别值得珍惜的缘故。一夜之差,清光多少,虽难察觉,然风云不测,又谁知阴晴?文心极细密,又能令人想到世事变幻也往往如此。“共凝恋”三句,是应惜今宵的又一个理由。一年之中,中秋月只此一夜,“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再要想见,就得等明年了。最后祝彼此强健,但愿“月光长照金樽里”,虽不出太白、东坡作意,但写中秋月的题材,结尾自当如此。
蝶 恋 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①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①沉烟香:沉香的烟和香气。沉香,又名沉水香,瑞香科植物,可作薰香料。
【语译】
想要少穿些衣衫,可春寒还没有过去,也不卷珠帘,就这样把自己深深地藏了起来。红杏枝头的花有多少啊!它带着泪痕,像是只恨清明雨太无情了。
终日里看一缕沉香的轻烟从香炉中升起。昨晚喝醉了酒,今日醒来已迟,心中烦恼,破坏了春天的情绪。飞来的燕子又没有捎来他回家的信,小屏风上却画着他当初沿西江去的路。
【赏析】
词写思妇春日的感受。
分四个层次来写:首先说“人在深深处”,衣服穿得多,想减未减,这是把人深藏在衣服中;“不卷珠帘”是把人深藏于室内。好像都因为“寒未去”,是气候的原因,其实是为表现情绪。钱珝诗“芳心犹卷怯春寒”,以少女之怯弱喻未展芭蕉,此则以闺中畏寒、不愿见人,表现其独处少生趣,情怯意懒的心态。次则以红杏作比,说自己有恨。“花几许”是赞枝头红杏之繁盛,寄寓人之正当青春年华。然偏带“啼痕”,在这里,杜甫诗“林花着雨胭脂湿”,白居易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以及晏殊词“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等意象,都融入其中了。不过这两句中的说恨,是通过景物、比喻来暗示的。
再一层就直说了。整天对炉香一缕,是无聊度日;“宿酒醒迟”,写愁来唯寻醉乡的困慵委顿的精神状态,故春光虽好,而全无情绪。最后才含蓄地透露烦恼的原因:远客(丈夫或恋人)不归。燕子春天飞来,传说能捎书信,而人则“归信”杳然,又偏怪燕之“误”事。著一“又”字,见期盼之频,亦即别离之久。正怅然失望之时,又见小屏风上所画风景与当时远行客所去之西江路无异,对此景象,人何以堪。写愁思如雪上加霜,而用语却极简略蕴蓄。
蝶 恋 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① 。恼乱横波秋一寸② ,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
①双鱼信: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②秋一寸:指眼睛。
【语译】
卷起柳絮的风吹来,已不太有寒意了。花粉坠落,香瓣飘零,天天总能看到一阵阵的红色。新喝的酒又添了原来酒后的困倦,今年春天的怨恨并不比去年春天更少。
蝴蝶去了,黄莺也飞走了,没有地方能打听到它们的消息。在隔着流水的高楼上,盼望心上人来信,望眼欲穿。烦恼使秋波似的双目迷乱失神,唯见夕阳西斜而它只跟黄昏为邻。
【赏析】
词的主题与上一首近似,写思妇伤春怀远,但表现风格与前词不同,此词明快畅达。
风来已少寒意,但它卷絮摧花,坠粉飘香。“红成阵”三字,画出一幅暮春图。此写春光别去之可惜。“新酒”两句抒情,沈雄颇称其“陡健圆转”(《古今词话》),实七律中之双拟对句法。新酒继残酒,但求长醉;今春似前春,恨来已久。“无处问”者,岂止蝶与莺,青春一去如此,远行人一别亦如此,故接着说楼头望断而无信息。结以写双目和斜阳承眺望。李白诗云:“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此仅用“恼乱”二字以传其内心之不平静,神情如见。斜阳在目,而想到黄昏已近,则比之于怨恨春残,“黄昏滋味更觉难尝耳”(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思妇孤居寂寞之苦,不言而喻。
清 平 乐
赵令畤
秦观几次被贬官,从浙地向西南转徙,到达湘地郴州时,已是绍圣三年(1096)岁暮。他怀着消沉抑郁的心情,寂寞地度过除夕。填了此词,写当时的感受。
正当北国大雪坚冰的岁末,湘南地暖,已由频仍的风雨破寒,开始回阳转暖了。除夕之夜,该当喧笑热闹,在“深沉庭院”中,却是一片冷落,何况还有愁人的风雨。《小单于》是唐代的“大角曲”曲调,由号角吹奏,作者所听到的“丽谯”吹角,是报告人们夜尽晓来,故接以“迢迢清夜徂”。李益有《听晓角》诗云:“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秋风中角声哀怨,李诗本写边关之荒凉。今在除夕夜于郴阳谯楼中闻之,万里投荒之枨触感慨,自不难想像。
下片才明白说出乡梦难成,旅魂孤独,天涯漂泊中不觉又是岁除。“峥嵘”一词,或解为寒气凛冽,我以为不是形容节候的自然特点,应是指这一年来艰难而不平静的生活遭遇。李益诗中说到“鸿飞不度”,这里也写到鸿雁,但想法来自衡阳雁回的传说;利用它翻进一层,说郴阳更比衡阳僻远。雁能传书已属无据,何况连雁都见不到呢?真有此生当老死穷边之叹。其写法颇与宋徽宗《宴山亭》词结尾“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相似。
绿 头 鸭
晁端礼
咏 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① ,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② ,静可数、丹桂参差③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④ ,乌鹊正南飞⑤ 。瑶台冷,栏杆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①“烂银盘”句:卢全《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②素娥:即嫦娥,因月色白,故谓。淡伫:即“淡泞”,形容水深而清,以月光比水。 ③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 ④疏萤时度:“萤”一作“星”;苏轼《洞仙歌》词:“时见疏星渡河汉。” ⑤“乌鹊”句: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语译】
暮云收敛了,淡淡的天宇好像由一大片琉璃砌成。白银盘从海底升起,皓色千里,光辉澄净。晶莹而绝无纤尘,嫦娥的居处深湛似水;宁静而清晰可数,月宫的丹桂树影参差。露水初次下滴,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之中,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了。夜露中久坐,时时可见几只萤火虫飞过;明月惊起乌鹊,它正向南飞去。天宫瑶台多冷啊,而靠着栏杆倒是暖和的;我想要下楼,却迟迟未去。
心念佳人,自别时的尘埃隔绝彼此音容后,对此明月,你也该懂得相思了罢!最使人动情的是正在不断响着的计时的漏声,而使人暗暗愁煞的是花枝的阴影在偷偷移动。可以想见明晚的月亮,清光也不会减去多少,但天气的阴晴又怎能预料呢?你我都在凝望并眷恋着这皓月,今夜与它分别后,要相隔一年才有再见的机会。我但愿人强健,能永远随伴着这美酒金杯和明月清辉。
【赏析】
这首咏月词,也不妨叫它中秋词,因为写的只是中秋夜的月亮。上片只说月,下片说情事。在说月的最后,写到人的凭栏久坐,迟迟未去。这样就引出别离相思情事来;在说情事中,也处处不脱开月。
词未写月色,先写天色;“烂银盘”未出,先描绘暮云收尽、长空似碧琉璃的背景,然后才说“来从海上,皓色千里”,烘云托月,突出主体。“莹无尘”、“静可数”,细写望月的具体感受,创造明朗、宁静的意境;用“素娥”、“丹桂”点月。“玉露”、“金风”,正合中秋,说已凉未寒,气候宜人,爽身惬意,确是一年佳节之最。由季节之冷暖,进而说到天上人间冷暖之不同,用的是东坡中秋词“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意。说自己“欲下迟迟”,固因“栏杆凭暖”,留连良宵美景,但在结构布局上,也为下片抒情作出安排。
下片以“念”字领起,“佳人”“别后”,揭明所述情事。不说自己相思,却说佳人别后“对此应解相思”,这又是杜甫《月夜》律诗的写法。“对此”二字,紧扣咏月主题。“最关情”、“暗断肠”,一层意思分作两层说,一闻一见,都说良宵难得,寸阴可惜。“花阴偷移”,月又在其中。料想明宵景况如何,是申述今夜之所以特别值得珍惜的缘故。一夜之差,清光多少,虽难察觉,然风云不测,又谁知阴晴?文心极细密,又能令人想到世事变幻也往往如此。“共凝恋”三句,是应惜今宵的又一个理由。一年之中,中秋月只此一夜,“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再要想见,就得等明年了。最后祝彼此强健,但愿“月光长照金樽里”,虽不出太白、东坡作意,但写中秋月的题材,结尾自当如此。
蝶 恋 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①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①沉烟香:沉香的烟和香气。沉香,又名沉水香,瑞香科植物,可作薰香料。
【语译】
想要少穿些衣衫,可春寒还没有过去,也不卷珠帘,就这样把自己深深地藏了起来。红杏枝头的花有多少啊!它带着泪痕,像是只恨清明雨太无情了。
终日里看一缕沉香的轻烟从香炉中升起。昨晚喝醉了酒,今日醒来已迟,心中烦恼,破坏了春天的情绪。飞来的燕子又没有捎来他回家的信,小屏风上却画着他当初沿西江去的路。
【赏析】
词写思妇春日的感受。
分四个层次来写:首先说“人在深深处”,衣服穿得多,想减未减,这是把人深藏在衣服中;“不卷珠帘”是把人深藏于室内。好像都因为“寒未去”,是气候的原因,其实是为表现情绪。钱珝诗“芳心犹卷怯春寒”,以少女之怯弱喻未展芭蕉,此则以闺中畏寒、不愿见人,表现其独处少生趣,情怯意懒的心态。次则以红杏作比,说自己有恨。“花几许”是赞枝头红杏之繁盛,寄寓人之正当青春年华。然偏带“啼痕”,在这里,杜甫诗“林花着雨胭脂湿”,白居易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以及晏殊词“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等意象,都融入其中了。不过这两句中的说恨,是通过景物、比喻来暗示的。
再一层就直说了。整天对炉香一缕,是无聊度日;“宿酒醒迟”,写愁来唯寻醉乡的困慵委顿的精神状态,故春光虽好,而全无情绪。最后才含蓄地透露烦恼的原因:远客(丈夫或恋人)不归。燕子春天飞来,传说能捎书信,而人则“归信”杳然,又偏怪燕之“误”事。著一“又”字,见期盼之频,亦即别离之久。正怅然失望之时,又见小屏风上所画风景与当时远行客所去之西江路无异,对此景象,人何以堪。写愁思如雪上加霜,而用语却极简略蕴蓄。
蝶 恋 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① 。恼乱横波秋一寸② ,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
①双鱼信: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②秋一寸:指眼睛。
【语译】
卷起柳絮的风吹来,已不太有寒意了。花粉坠落,香瓣飘零,天天总能看到一阵阵的红色。新喝的酒又添了原来酒后的困倦,今年春天的怨恨并不比去年春天更少。
蝴蝶去了,黄莺也飞走了,没有地方能打听到它们的消息。在隔着流水的高楼上,盼望心上人来信,望眼欲穿。烦恼使秋波似的双目迷乱失神,唯见夕阳西斜而它只跟黄昏为邻。
【赏析】
词的主题与上一首近似,写思妇伤春怀远,但表现风格与前词不同,此词明快畅达。
风来已少寒意,但它卷絮摧花,坠粉飘香。“红成阵”三字,画出一幅暮春图。此写春光别去之可惜。“新酒”两句抒情,沈雄颇称其“陡健圆转”(《古今词话》),实七律中之双拟对句法。新酒继残酒,但求长醉;今春似前春,恨来已久。“无处问”者,岂止蝶与莺,青春一去如此,远行人一别亦如此,故接着说楼头望断而无信息。结以写双目和斜阳承眺望。李白诗云:“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此仅用“恼乱”二字以传其内心之不平静,神情如见。斜阳在目,而想到黄昏已近,则比之于怨恨春残,“黄昏滋味更觉难尝耳”(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思妇孤居寂寞之苦,不言而喻。
清 平 乐
赵令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