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51节

“大汗无恙,正带着两黄旗和收拢来的溃兵,向抚顺撤离。”

他平静地将信函收入怀中,转而抬头,目光仿佛不经意地扫过城墙方向,随即对身边的将领沉声吩咐。

那将领先是微微错愕,随即领命而去。

紧接着,一阵较为和缓、节奏正常的金钟声响起。这并非最高级别的紧急撤退信号,更像是寻常收兵令。

城下攻城的蒙汉降卒闻讯,如蒙大赦般在督战队指挥下开始有序后撤,回收云梯、盾车。

坡顶的皇太极主阵纹丝未动,旗帜稳定,甚至可以看到部分士兵就地休整,拿出水袋饮水。

然后全军集结,向北疾驰,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仿佛真的只是一次例行的、时间略早的鸣金收兵,回营休整。

“这……”城头的李秉诚有些摸不着头脑,“鞑子今日怎如此‘守时’了?昨日可是攻到天黑才收兵啊!”

张良策也皱眉低语:“大人,这情形……那信使来得蹊跷,收兵也反常。莫非……有诈?诱我出战?”

第76章 狡猾的皇太极

尤世功眼神深邃,紧盯着坡上那纹丝不动的皇太极军旗和城下“从容”后撤的敌军。

“反常!绝对反常!”他沉声道,“那信使冲阵之急,皇太极接信刹那的细微失态,绝非寻常!如此‘平静’收兵……倒更像是故作镇定,欲盖弥彰!”

“李秉诚!”

“末将在!”

“立即集合所有精骑于北门,弓上弦,刀出鞘,随时待命!”

“张良策!”

“末将在!”

“火速集结北校场五千精锐步卒!顶盔贯甲,备齐弓弩铳炮!同样待命,准备随时出城接应骑兵!”

他目光如炬扫过城下撤军扬起的烟尘,继续下令:

“再派几队最精锐的‘夜不收’,从其他几个城门潜出。给我死死咬住皇太极的大纛,查明他主力是佯动还是真撤?三十里范围内,掘地三尺也要找出他的伏兵和异动;半个时辰,本将要确切回报!”

尤世功眼中寒芒乍现,望向远方地平线:“若这是皇太极的连环陷阱,必是杀招!但若……他是真的想溜……”

他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弧度,“憋了这许久,咱们也不能让他轻易脱钩!”

城内,全副武装的军士来回奔腾;骑兵集结,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蹄铁叩击青石;步卒如林,兵刃甲叶的碰撞声压抑而密集,一股蓄势待发的杀气悄然弥漫城关。

尤世功伫立城头,死死盯住远方那看似平静的敌营。

“闪开!辽东经略行辕,六百里加急!!”

一队风尘仆仆的明军驿骑几乎是从烟尘中炸出,直扑西门。为首信使声嘶力竭,经略熊字大旗在他身后猎猎狂舞!

吊篮迅疾升起,信使甫一落地便扑跪在尤世功面前,高举铜牌与三重火漆密函,气若游丝:“尤总兵!熊经略……熊经略急令!!!”

尤世功劈手夺过,指甲瞬间挑开火漆,密函猛地展开。目光刚一触及开篇数行,那墨色字迹已然化作滚滚惊雷,重重轰击在他的心神之上:

“沈阳城北,已大破奴酋努尔哈赤本阵,斩首数万!焚旗毁纛!贼酋已仓惶北窜!”

“建虏皇太极部闻讯必遁,命尔尤世功、李秉诚、张良策,统率全军,火速北上!抢占抚顺关、铁岭要隘,截断奴酋残部归路。协同祖大寿、贺世贤诸部,关门尽歼余寇,立复失土!功在千秋!”

“鞑虏溃兵即至,机不可失!万勿迟疑!大明万胜!!!”

后续的文字已无需再看!所有的疑虑、试探、焦灼,刹那间烟消云散!

“哈哈哈——!熊经略!好!好!好手段!”尤世功爆发出震天狂笑,连日憋屈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战意!

“难怪那皇太极故作镇定,原来是老巢都叫人端了!装!你再给我装!!”他笑得眼泪几乎迸出。

李秉诚、张良策等人不明所以,但见总兵如此狂态,心知必有惊天大喜!

尤世功猛地拔出腰刀,雪亮刀锋直指北方,声贯长虹:

“全军听令!开门——!!”

“李秉诚骑兵先锋!直插敌军后队,驱溃敌,扫残寇!”

“张良策!率本部五千精锐步卒紧随骑兵之后,扫荡残敌,伺机抢占抚顺关、铁岭!夺城据守,筑垒立寨!给我牢牢锁死建虏北窜之路!”

“本将亲率主力步卒并攻城器械、火炮辎重、随军民夫随后就到!扫荡沿途据点,防备建虏依城顽抗!”

“奉熊经略将令,复土雪耻,就在此时!大明万胜——!!!”

憋足了气的两万大军如决堤洪水,城门轰然洞开!

李秉诚的三千铁骑霎时间化作锐不可当的复仇箭矢,狠狠刺入那些刚刚稳住阵脚、试图“有序”断后的建虏步兵之中,血花与惨叫瞬间绽放;

张良策的精锐步卒紧随其后,如同滚动的铁碾,踏平了正白旗仓促丢弃的营帐、粮车,矛戈如林,所向披靡!

尤世功立于洞开的城门楼上,望着滚滚北去的部队。

他的目光越过战场,投向不远处的坡顶——那面曾被视为巨大威胁的素白龙旗,已然消失无踪,只留下一片人去坡空、狼藉遍地的凄凉景象。

他嘴角缓缓勾起,看着皇太极仓皇北逃的身影,嘴角挂上一抹快意:

“皇太极啊皇太极,任你心思缜密如鬼如狐,也救不了你爹那条老狗的命,滚回你的白山黑水间舔舐伤口去吧!”

而皇太极不愧是建虏名将,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明军,他义无反顾的将三千多蒙汉残军丢下,并留下一个牛录组织断后,自己带着剩下的两千多骑兵,直奔三叉堡而去,与努尔哈赤集合。

另一边,修整完毕的贺世贤将重骑一分为二,得益于缴获建虏的战马,让重骑有了更充足的马匹和辅军,分别由贺世贤和副将何靖川率领,一人三马,一路向北向铁岭进发,为防止建奴反攻;另一路向抚顺而去,追击努尔哈赤。

西门洞开,铁流奔腾北去的轰鸣尚在耳畔回荡;沈阳城头,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却并未松懈。他们倚靠着垛口、女墙,任由沉重的身体滑坐在地,头盔歪斜,露出满是血污尘垢的脸庞。

身上沉重的甲胄刀痕累累,凝固的血迹在残阳映照下泛着暗红,如同披着一层历经鏖战的沉重勋章。此刻无人顾得上整理行装,只想争得片刻喘息。

劫后余生的城内百姓早已按捺不住。妇人、老者、甚至半大的孩子,端着粗陋的木碗瓦罐,攀上被硝烟熏黑的城墙。里面盛着刚出锅、尚冒着白气的稀粥,混合着糠麸捏成的团子,还有一小撮腌得黝黑的咸菜。

“军爷,趁热,吃一口……”

“守住了,咱沈阳守住了!多吃点!”

士兵们伸出粗糙的手掌接过,顾不得滚烫或咸齁,贪婪地吞食着。粗糙的食物滑入腹中,一股暖流混杂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悄然升起。

他们的目光穿透渐渐淡薄的烟尘,望向城外——那是如狼似虎的同袍正风卷残云般追亡逐北的身影;他们的视线也落回城内——幸存的邻里奔走相告,孩童稚嫩的欢呼声在狭窄的街巷间雀跃流淌。

麻木的脸上,终于缓缓扯开一个弧度。那是发自内心的、混着血污的、极其疲惫却又无比真切的笑意。守下来了……从地狱般的攻防中,又活下来了!

看着那些曾如狼似虎的鞑子此刻被赶得丢盔弃甲,胸口那口憋了许久的浊气,仿佛随着战友的喊杀声,痛痛快快地吼了出来。

胜利带来的战栗与温热粗糙的食物一同注入四肢百骸,暂时盖过了伤口火烧火燎的疼痛和骨子里的疲乏。阳光终于刺破了笼罩城池多日的阴云。

PS:每一章的作者有话说都是作者精心调配的凉菜,大家都可以看看,里面的图片和配文,对大家理解和代入文章很有作用。(偶尔夹带私货!)

第77章 大明万胜!

夜幕低垂,沈阳城经略府内却灯火通明。

辽东经略熊廷弼坐镇中枢,双眼因连续数日不眠不休而布满血丝,眼眶深陷,疲惫已极,仿佛随时会倒下,但脊梁却挺得笔直。

他面前是巨大的辽东舆图,上面已密密麻麻布满了各色标记——己方兵马动向、斥候探报区域、敌寇溃逃路线、需要抢占的关隘……亲兵数次端上热粥小菜,早已凉透在案头。

“报——!!”一名浑身裹着寒气、汗味与泥土气息的夜不收飞步入内,单膝点地,声音却清晰洪亮:

“禀经略!祖游击所部夜不收传回确切消息:祖游击已率骑兵追剿沿途溃兵,计斩首一千八百有奇,验得真虏级六百余颗!主力已进抵三岔儿堡,未见建虏大队集结,敌踪混乱,正分散向界凡逃窜!”

熊廷弼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舆图上“三岔儿堡”的位置,微微颔首,并未抬头,手中朱笔在地图上迅速圈点。

“报——!!张、朱二位将军所遣快马,张将军部今日追击五十余里,沿途斩首一千一百余级,其中真虏首级四百余。目下已与朱万良将军合兵,前锋星夜兼程,明日拂晓前必抵抚顺关、鸦鹘关!誓为经略夺回咽喉锁钥!”

“报——!!贺将军捷报!!!”第三骑几乎是撞开厅门,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抚顺所东南二十里,贺将军亲率重骑主力,撞上建奴大股断后部队!阵斩贼酋努尔哈赤之子、四大贝勒之一的贝勒莽古尔泰,缴获正蓝旗大纛一面,斩首一千五百级!贺将军正亲提健儿,紧蹑奴酋努尔哈赤败兵穷追不舍!”

“好!”一声短促有力的喝彩终于从熊廷弼喉中迸出!连日悬在心头最大的一块巨石彻底落地!

听着一份份捷报与军情流水般汇入,熊廷弼绷紧如弓弦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连日积压的沉重疲惫也仿佛随之散去了大半。

仗,打到这个地步,结局已无悬念。后续只需诸将稳扎稳打,步步紧逼,辽东边墙定能恢复到萨尔浒惨败之前的格局!

而且……熊廷弼眼中精光一闪,疲惫中透着运筹帷幄的冷静。

努尔哈赤鲸吞海西女真未久,其内部叶赫、辉发、乌拉等部残余势力仍在,加之我大明余威未泯。

此番建州精锐尽丧于沈阳城下,只需朝廷派遣得力干员,携带些许粮食、兵器深入女真旧地,联络各部首领,就足以令内忧外患的努尔哈赤焦头烂额,元气再难恢复!

更何况……最关键的一点!熊廷弼的目光不由望向京师的方向,带着深深的敬畏与感激,有此五千精锐如定海神针般震慑辽东;

努尔哈赤在重新积攒起能直面这支铁骑的勇气之前,他只能像受伤的野兽般,蜷缩在老巢的阴影里,再不敢有丝毫异动,辽东已然有重振之机!

心潮澎湃稍定,熊廷弼强压下几乎要将意识淹没的疲惫,再次端坐于案前。

亲兵重新换上的油灯,跳动的火苗在他深刻的皱纹与坚毅的嘴角投下明暗交织的光影。

他深吸一口气,提笔饱蘸浓墨,在一方特制的加急题本奏疏上,落下了千钧之重的第一行字:

“《臣辽东经略熊廷弼谨奏:为仰赖圣谟宸断、钦赐铁骑东州沈阳两破建虏、阵斩伪贝勒、复土歼敌、辽左大捷事。》”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酝酿着足以震动庙堂的语言,也像是在将连日来每一场血战的硝烟、每一次鼓角争鸣的惨烈、每一刻城头浴血的坚持,都凝聚于笔端。随即,笔走龙蛇,沉稳而有力:

“钦惟皇帝陛下圣武布昭,睿算如神。先遣五千天兵铁骑授臣调遣,此诚破虏之锋刃、定辽之砥柱!臣得此神兵,昼夜不敢怠慢,谨遵庙谟,分击凶锋,乃创此连战连捷之功!谨为陛下披沥战况,伏乞御览:”

“一破阿敏于东州:窃查,奴酋努尔哈赤狡毒分兵,命其亲侄、伪贝勒阿敏率精骑万余,奇袭东州堡,欲断我军粮道,合围沈阳。”

“臣深知陛下圣意,原以守土固城为要,屡颁口谕,务求持重稳妥,万勿浪战。然臣与锦衣卫指挥使商议,思奴分兵而力薄,又以粮草投诚麻痹建虏,此正为我可乘之良机!若待其与奴酋合兵,沈阳势危!”

“臣虽知违陛下稳守之严训,然前线情势瞬息万变,为解沈阳之围,破敌之势,臣斗胆相机决断,即遵陛下所赐亲军“临阵便宜”之特旨,令铁骑健儿星夜潜行,衔枚裹蹄,昼伏夜行,如潜龙藏渊,悄抵东州之侧。趁虏不意,骤然发动,如山崩于侧,地坼于前!铁骑洪流,直贯虏阵腹心!”

首节 上一节 51/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