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26节

所有官员,包括熊廷弼、周永春二人,纷纷撩袍,向着天使仪仗的方向深深跪伏下去,额头重重贴上了冰冷刺骨的青砖雪地,凛冽的寒风在这一刻似乎也被这肃穆的寂静凝固。

王承恩这才缓步上前,如同行走在自家的厅堂。他伸出白皙却稳健的手,郑重揭开锦袱,捧出那卷散发着幽深光泽的紫檀龙匣。

取出钥匙,旋开金锁,匣盖轻启,一股清冷尊贵的龙涎异香瞬间弥漫开来,压过了风雪的气息。

他双手极其恭谨地请出一卷玉轴盘绕的圣旨,卷面非绢非纸,乃是御用监特制的“玄青缂丝海水云龙纹织锦”为底,金线绣满祥云,两道昂首的五爪团龙拱卫着正中的“敕命之宝”阳文大印。

金玺朱泥,龙纹在风雪光线下隐隐流动,散发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煌煌天威。

王承恩手捧圣旨,行至香案后的明黄龙亭前正中位置,转身面向脚下跪伏如林的辽东文武。

他没有立刻宣读,而是以近乎凝固般的肃穆姿态扫视全场片刻,那目光如同无形的冰针,让每一个被扫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将身体伏得更低,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砖石。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绍膺大统,夙夜兢惕。今有辽东重镇,屏翰攸关。建酋凶悖,肆虐边陲;黎庶惶怖,翘首天恩。

尔辽东经略熊廷弼,赤诚为国,壁垒屹然,功存社稷。特加兵部左侍郎衔,总督辽事,赐尚方宝剑,关防军务皆许便宜行裁,凡遇阻挠军机者,三品以下,可执剑直诛!所部兵将悉听调遣。

更念边陲重寄,军威是慑,特拔禁卫铁骑五千,赐卿统御,以为屏藩。此锐士乃天子亲卫,赳赳雄壮,可助卿扫荡边氛,肃清丑类。

巡抚周永春,忠谠体国,抚恤著绩。虽丁母艰,情实可悯。然家国多难,疆圉孔棘,岂容遽辞?着特恩夺情起复,加兵部左侍郎,专膺抚辽粮饷、督励屯政、抚辑流亡之责。

凡辽中军、民、财、法诸务,事无巨细,俱以经略熊廷弼之裁定为据!周永春但行襄赞协理之实,竭尽心力以副经略谋猷!敢有托故推诿、阳奉阴违者,廷弼可立奏天听,朕必治以重典。

诏谕分明,天心可鉴!汝二人务须深体时艰,戮力同心,俾辽疆克固,边患永绥。倘或辜负此恩,怠忽懈怠......则三尺法具在,决不轻宥!其五千铁甲禁骑,当为国之干城,卿其善用慎驱之!钦哉——!”

第38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

王承恩最后一个“钦此”余音在风雪中回荡,辕门前跪伏的大片文武,反应各异。

尤其是跪在文官前列、离香案最近的袁应泰,听到“凡辽中军、民、财、法诸务,俱以经略熊廷弼之裁定为据,...三品以下,可执剑直诛”时,他跪伏的身躯猛地一僵,宽大的绯袍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巨大的失落如同冰水灌顶,浇灭了前几日因为东林得势而燃起的野望火苗。

新皇这道旨意,哪里是任命,分明是给熊蛮子这匹烈马套上了金鞍,又铸了一把名为“皇权”的宝剑,自此以后辽东只能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他只觉得嘴里发苦,头皮发麻,几乎抬不起头。

而多数官员心头巨震!眼神惊惧或复杂,不少人偷瞟向袁应泰青白交加的脸,又看看如铁塔般跪在前方的熊廷弼,心中那点以为“朝局变天、熊蛮失势”的侥幸火苗,被这煌煌圣谕和森森铁骑彻底扑灭,只剩下冰冷彻骨。

有些人甚至暗暗庆幸自己还没完全倒向袁应泰,而那些少数亲近袁应泰的文官脸色煞白,如丧考妣,看着袁应泰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们感觉自己也跟着从云端跌落泥沼,完了。

而作为主角的熊廷弼,此时听到圣旨中的 “尚方宝剑” “总领军政之权” “夺情起复的周永春”“还有那五千听命的铁骑” 的时候,心头骤然一暖。

陛下将辽东这副千钧重担,毫无保留地交付于他,这份无以复加的信任,点燃了他心中积郁许久的火焰!要不是天使当面,他几乎要当场仰天长啸!

在他身旁,当“特恩夺情起复”和“忠谠体国,抚恤著绩”传入周永春耳中时,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滚烫猛地冲上喉头眼眶。

那盘踞心头、让他日夜难安的“不孝”之耻,竟被天子以“国尔忘家”的宏大名义予以抚慰和正名。

“忠乃大孝”!这四个字,是洗刷他心中块垒的圣泉。他紧抿着嘴唇,身体微微颤抖,不是恐惧,而是感激之情磅礴激荡,几乎难以自持。

“臣!熊廷弼、周永春——谨遵圣谕!”两人猛地抬头,眼中皆有水光闪动,带着劫后余生般的赤诚与前所未有的炽热,声音撕裂了凛冽的寒风:

“领旨!谢陛下天恩,臣等必尽忠竭智,肝脑涂地!保沈阳!固辽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如林的文武山呼雷动,巨大的声浪似乎要将漫天的风雪都暂时驱散!

“杂家在来之前,皇爷有几句话特意要亲口交代给熊督师。”

“臣聆听圣训”闻言,熊廷弼连忙低头作倾听状。

“去岁萨尔浒之败,我大明损失惨重,各边镇也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皇爷现在只要求你能尽忠职守,全力守住辽沈,步步为营,如无万全把握,切不可轻功冒进,我大明已经经不起第二个萨尔浒之败了。”

“臣遵旨!”

“熊经略,周侍郎,且慢庆贺。皇爷另有恩旨,专赐予辽东诸将臣。”王承恩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无形的丝线,瞬间勒住了所有人刚刚松弛一点的心弦。

众人动作僵住,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位深不可测的内廷巨擘身上。

只见王承恩身后的一名随行太监恭敬地上前一步,双手捧出另一个形制稍小、但同样覆盖明黄锦袱的紫檀鎏金圣旨匣。

辕门前的气氛刚刚因熊廷弼的豪言而略升的温度,瞬间又降回冰点。众人只得再次垂首肃立,心中无不惴惴:新帝登基,这是要把辽东彻底“梳理”一遍?”

王承恩再次亲启金锁,取出卷轴。

这一次的圣旨并未使用那至尊华贵的玄青缂丝,而是规制稍次的云鹤纹明黄绫本,但那份森严的帝皇威压,丝毫不减。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辽东诸将吏兵民人等:

朕总揽九垓,念切边疆。有功必录,有过必惩。

辽阳总兵李如桢,世受国恩,不思报效,临阵畏葸,屡诏不前,致三岔河锁钥之地、沙岭屏藩之隘,屡遭建奴蹂躏,生灵喋血,疆宇崩摧。

宽甸游击王牧民,弃地失防;宁前兵备佥事郑国昌,玩忽典守之责,酿辽阳火药局焚天巨祸,八千军械尽化飞烟,着锦衣卫即行锁拿,解送京阙,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严加勘问,倘有罪状属实,严惩不贷。

巡抚袁应泰,夙夜在公,勤勉任事,功在河工,着擢升工部右侍郎。旨到之日,即刻交割印信,星夜兼程赴京任事,不得迁延枉顾。

原辽东右参议王化贞,晓畅藩务,通达夷情。特调任鸿胪寺卿,专司通译导化诸夷事务,尔其速往京师履新。

沈阳总兵贺世贤,忠勇卓著,临敌敢进!赏御银千两,斗牛服一袭,以示嘉勉!

辽阳副总兵尤世功,敦笃持重,临危不惧!加授龙虎将军衔,任副沈阳总兵事。望二人再接再厉,拱卫大明!

贺世贤、尤世功魁梧的身躯一震,眼中热泪几乎涌出,猛地单膝顿地,虎吼道:“臣贺世贤、尤世功!谢陛下天恩!誓死以报!”

遵义副总兵戚金,忠烈之后,守正不移。赏银五百两,赐斗牛服,速召赴京整兵,原援辽参将陈策,征战劳苦,各赏银五百两,召赴京效力,另有任命。

……

一时之间,上到总兵、参将、下到守备,从职位到银子各有不同,皆有赏赐。

其余将士,戮力王事者,朝廷自有升赏!心怀怨悖者,朕之剑,时刻高悬!钦此——”

最后那句“朕之剑,时刻高悬”如同冰锥刺骨,让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不寒而栗。这份恩威并施的名单,如同一只无形巨手,精准地将辽东的军政棋局重新调整,忠奸赏罚,一目了然。

尤其是对李如桢的捉拿和对袁应泰的“升迁”,再次强硬宣告了新帝对熊廷弼权力的绝对支持。

圣旨宣读完毕,满场寂静无声,唯有袁应泰、王化贞失魂落魄,李如桢等犯官被无声拖走的压抑挣扎。

第39章 非辽人之罪

熊廷弼和周永春迅速安排完身旁的将领引王承恩带来的骑兵入营驻扎,这才转身,对着王承恩毕恭毕敬地躬身拱手:

“王公公鞍马劳顿,下官略备薄酒接风,万望赏脸。”

“哪,杂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面前这两人都属于简在帝心的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王承恩自然愿意和两位交个善缘,何况他还有事情要吩咐两人。

于是,一众官员和将领除了当值的,都陪着喝了一会,推杯换盏,酒足饭饱后,众人纷纷告辞。

待到宴席结束,暖阁内,亲随早已屏退,只余下王承恩、熊廷弼与周永春三人。

待香茗奉上,室内的空气似乎也随之沉淀下来。王承恩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温热的瓷壁,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熊经略,周侍郎,”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内廷特有的穿透力,

“席间热闹,有些话,杂家不好说,也不便说。此刻清静,有几句出自深宫、关乎辽东根本的话,需得与二位细说分明。”

熊廷弼与周永春立刻正襟危坐,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只听得炭火爆出的细微噼啪声。

“陛下……看了熊经略关于辽人不可轻用的密奏。”王承恩的开场便让熊廷弼心头一紧,那份奏疏是他根据多年经验,痛陈辽东被多年吏治腐败、兵祸连连搞得人心离散、降人奸细混杂其中的血泪之言。

王承恩的目光如同寒潭古井,深不见底:“陛下对此……是认可的!”

熊廷弼微感愕然,却听王承恩紧接着道:

“陛下深以为然者,非是辽人本性不可靠!而是眼下的现实,确有许多辽民被逼得走投无路,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吏治所伤,乃至被建奴蛊惑胁迫,投入敌酋麾下,成了我大明堡垒内部的蛀虫,为建奴刺探军情、散播谣言、引导敌袭,陛下深知其害,如鲠在喉!

熊经略在奏疏中提及的种种,皆为实情,陛下感同身受,此等隐患非但不容轻用,更须严厉肃清,绝不留情!

另外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几日前已经亲率锦衣卫来辽东调查,熊经略在任,可以与之联系,务必要睁大眼睛,将这些人剔出来。

“袁应泰此人,”王承恩的声音更冷了三分,“在辽东广招降人,不察根底,不分忠逆。彼以为收拢人心,实则为建奴细作大开方便之门,陛下对此深为不喜。此番将其召回京城,明为升赏,实为调离,免其在辽坏了大局。”

王承恩盯着熊廷弼的眼睛,一字一顿,说出了朱由校让熊廷弼铭记终生的一句话:

“督师啊,’陛下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过,‘这世上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不是被外力撞塌的,而是从堡垒内部被虫子啃噬一空的。辽事如此,国事,亦如此!”

熊廷弼深深一揖:“陛下金玉良言,臣每每思之,如惊雷在耳,时刻惕厉。臣在此向陛下、向公公保证,凡有附逆通敌、暗作内应者,必雷霆手段,铲除殆尽,铁板之内,绝不容虫蛀蚁穿。”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好!”王承恩颔首,但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中那股冷冽散去几分,代之以一种沉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然则——陛下亦有未在密奏中明言的另一层深意,命杂家务必向熊督师、周侍郎剖陈。”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更低沉了:“熊经略,周侍郎,陛下有言:这些今日被迫为贼作伥的辽民,当真生来便欲背叛祖宗社稷、舍弃君父家园吗?”

此言一出,如同重锤,敲在熊廷弼和周永春的心上,比之前那杀气腾腾的话语更令人震撼!熊廷弼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光芒。

王承恩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无力与自责:“陛下道:‘朕每览辽东流民之苦、官绅欺压之状、前朝滥兵废政之殃,常夜不能寐,痛彻心扉。

高淮乱辽,搜刮民脂民膏如刮骨;李成梁弃地,百万黎庶家园沦为敌境;更无论其后官场糜烂、苛捐杂税、兵痞害民,朝廷伤了他们的心啊!是朕的朝廷,伤了朕这千里之外子民的心,将他们生生推向了敌酋的怀抱!”

“辽东百姓,皆朕赤子,亦是汝等父母官之同袍手足!陛下泣血之言如在耳边:‘身为君父,闻赤子啼饥号寒,甚而屈膝求存于敌虏铁蹄之下以求活路……朕心实恸。若论根源,乃治国之失,非辽人之罪。”

暖阁内一片死寂,只有王承恩沉重的话语在回荡。熊廷弼脸上的刚硬线条微微颤抖,周永春更是眼含悲怆。

王承恩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坚定而充满指向性:“故,陛下严令!一面,须如熊经略所奏,施以铁血手段,肃清内鬼,这是保命之基!另一面,则须有再造山河之仁心!”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熊廷弼:“择其善者!对于那些尚存良知、未彻底附逆,或因逼于无奈、心存彷徨、乃至仅求一饭一衣活命的辽民!朝廷——该还债了!”

“陛下圣训:‘分田,发粮,安置其身,收服其心!’”王承恩一字一顿,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夺回被劣绅侵占之田亩,清理无主荒地,清丈核实,切实地分给愿意为朝廷耕种、效力的辽民。

首节 上一节 26/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