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56节

他亦是一剑。

陆剑匣修的是葬剑山的敛气法,蓄剑气藏己身,如剑歌中说的‘一匣深藏不露锋’。

他的剑气之盛,到了需要平时刻意压抑才能不伤旁人的恐怖境地。平时是闭合剑匣,藏锋不露。一旦剑匣开,意气生发气势如虹,那练了七八十年的剑气如洪水般倾泻而出,比刚才的千万剑气不差。

此刻开匣,体内剑气奔走,陆地生青虹,如无数青雷滚走大地,剑气凌然,如山如渊。

第223章 天剑归鞘

陆剑匣上次出剑还是十年前,十年前剑客榜第一的慕容剑仙登山问剑葬剑山,先破一百零八葬命剑阵,再破千剑葬命,两败五位守剑人,最后逼得陆剑匣拔剑,剑光洞穿云霄,青虹闪烁三千里。

据说那一战未有胜负。

但也有说慕容剑仙的佩剑含光被青王斩断,算输了半分。

陆剑匣时隔十年再开剑匣,身上泄洪般的青色剑气如青雷滚地,山巅凉亭,青石地,俊秀奇石,绮丽古树在一瞬间被青雷剑气摧毁。

有剑气临身在一丈之外湮灭,李景源眼眸绽放出淡金色的玄妙萤光,平静的脸色起波澜,这陆剑匣的剑气规模只在邓太阿与西门吹雪之下。

十二小剑翻腾出袖,排成一线,剑气冲荡,撕碎那青雷滚滚。

“十年磨一剑,霜雪未曾试。今日许君问,此剑可为峰。”陆剑匣轻轻挥动青王剑,万千剑气聚一端,推手递剑出,一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青色大剑推出,剑气粗如山峰,凛冽如雷,剑尖直至李景源,

身前十二小剑竟是被压迫的剑气缩三寸。

陆剑匣朗声一喝:“请殿下接剑。”

向前踏出一步,这一剑终于递出,汹涌无匹的剑气将李景源一瞬推出了葬剑山,李景源脚踏剑气临空而立。

陆剑匣踏空而行,那条青色大剑长达数十丈,悬浮身侧,如陆剑匣肩扛一剑,委实惊人。

于山脚观剑的老儒生叹为观止,感叹道:“陆山主这一剑的剑意剑气,都足以称之为当世剑士巅峰。”

他目光转向李景源,李景源身上的剑意聚而不散,还未生发便已惊人,这一战胜负还真不好说。

那青剑已直撞而来,一人一剑间距不足三丈。

李景源挥手出十二剑,化龙做雷池,巨大青剑在一丈外猛然‘止步’,十二龙盘旋青剑之上,缠绕收缩,一同发力要崩碎青剑。

陆剑匣面无表情推剑,十二龙反被崩碎,重新化回十二小剑。

李景源弹指十二,十二小剑一瞬折返,排成一竖,刺向巨大青剑,轰然撞击,一连击退十二剑。

陆剑匣沉声道:“桃花剑神的十二剑确实非凡,但殿下终究不是邓太阿,用他的剑道始终还是差了些许。”

李景源默然点头,即便已得飞剑术精髓,参的雷池部分,可自己始终不是那剑术巅峰的邓太阿。用十二小剑杀天象可以,但问剑陆剑匣这等剑士巅峰还差许多。

十二剑依次飞回双袖,右手摸向腰间帝剑。

问剑终归要用自己的剑道。

拔剑出鞘三寸,丹田内龙珠震动,化作金龙出丹田,游走经脉窍穴,龙气蒸腾不止,显出紫金龙影。

龙影绕身,又见到紫气东来七千里,照身如披贵紫,煌煌帝相。

老儒生面色复杂,感叹了一句:“天下龙气最甚者,大衡太子也。紫气加身,贵如帝胄,老天真要他做帝王吗?”

李景源拔剑出鞘,龙吼震天动地,一剑推出,定秦剑化龙而去,五十丈紫金龙撞击巨大青剑,剑尖崩碎,一撞毁三丈。一整把青剑都剑身摇动,晃荡不停。

紫金龙进一寸,巨大青剑毁一丈,紫金龙连压二十尺,巨大青剑毁去二十丈。破碎的剑气向四面八方激射而出,蔚为壮观。

陆剑匣惊叹一句:“好一剑惊龙。”

他继续推剑,破碎的剑尖重新凝聚,将紫金龙去势减弱一半,反压紫金龙,紫金龙哀嚎不得进。

李景源跨步而出,探手推龙尾,推龙而进。

陆剑匣同样推剑,紫金与巨大青剑疯狂倾轧,这是两人剑道比拼,亦是剑意剑气比拼。

紫金龙身上龙鳞不断炸开,巨大青剑剑身亦在崩裂。

相交二十息,龙碎,剑破。

定秦剑与青王剑显露出来,一闪间与空中交击。

面对当世第一剑,定秦剑未落分毫,两股剑气动摇百十里,未分胜负。

俩人同时出现,同时握剑。

李景源目中含煞,一剑起惊龙,气冲斗牛。

陆剑匣探手扶龙头,退出去十几丈,再回山巅,止住这头惊龙,五指握下,惊龙崩碎。

陆剑匣缓缓道:“刚才只是半剑,请殿下再接另外半剑。”

他甩手间,青王剑扶摇上天去,穿云霄,入九天,天空忽有青光闪耀,如第二轮青色日光。

这轮青色日光迅速坠落,拉长如青色焰尾,并伴有如雷般的剑吟声响。

再落三百丈,见到一道粗如峰峦山根的恐怖剑气从天空急速坠落,摩擦空气生出火光,剑尖直至李景源而来,壮观非常。好似老天容不下李景源这等妖孽存世,降下天罚之剑。

赵高眼见这一剑如此恢宏脸色大变,急忙道:“袁首领,快救驾。”

袁天罡紧握忠臣刀,一步跨出山,一步十里,来到李景源附近。

李景源察觉袁天罡到来,摇摇头,示意他别插手。

抬头望天,不退分毫,抬手剑指天,天罚之剑又如何,一剑事而已。一跃而起,化龙扶摇而去,狠狠撞击这从天而降的青火剑光。

轰隆巨响,紫金龙破碎,青火剑气悉数炸入大地,仿佛是天做神剑,地做剑鞘,如今是天剑归鞘。

大地之上炸出一个巨大深坑,剑气竟然浓郁到像是水流的夸张地步,从那座大坑中疯狂满溢而出,在大坑外沿数丈外迅猛流淌,如青雷滚地数里。

“陆剑匣,你该死。”一声怒吼自山腰响起,赵高一步二十阶,冲上山巅。强提气机,身上伤口全部崩开,不顾伤势。黑烟滚滚,如地狱恶鬼,袖中剔骨剑闪电般刺出,携着全力,奔着头颅而去。

陆剑匣竟然不阻挡,恰在此时,有一枯瘦如柴的麻衣老人闪身出现,探手夹住剑尖,轻轻一推,将赵高推至山下。

陆剑匣缓缓道:“赵宦,莫要着急,殿下未死。”

赵高站稳脚步,吐出一口淤血,顾不得自身,转头看向山下大坑处。

溢满大坑的青色剑气中出现龙影,仿佛是潜龙在渊一般。

这条龙影由紫金色慢慢转变成了玄黑色,贵在其次,霸道更甚。

山巅出现的枯瘦如骨的麻衣老人望着苍老数十岁的陆剑匣,幽幽道:“七十六年修行付之一炬,值得吗?”

陆剑匣轻笑道:“他的剑你也见到了,二十三岁的剑仙啊,日后问鼎剑道魁首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此时化解恩怨,总好过他日后再登山吧。

他若再登山,怕就真的是屠山了,总不能让葬剑山毁在我手里。”

麻衣老人回头看那座大坑,那条玄黑龙影,低沉道:“这条霸道黑龙不一定领情。”

陆剑匣淡淡一笑道:“他只是霸道,并不是无情。”

第224章 我的刀可杀你否

老儒生脚踩浩然,一步数里而来,袁天罡身形一转,忠臣刀出鞘,老儒生前方三寸的地骤然裂开,这是警告,让他不要再靠近了。

老儒生沉声道:“老朽只是看看殿下情况,并无他意。”

袁天罡冷漠道:“不要跨出这条线,否则斩你。不要以为我真杀不了你,留你只是因为你还有价值。”

老儒生肃穆点头,后撤了一步,表示自己不会过去。

老儒生望向大坑,剑气浓如水,聚而不散,自上而下流动往复,这是有意为之,陆剑匣以一身剑道修为为李景源砥砺剑道。

老儒生感叹道:“好舍得的陆剑匣。”

袁天罡平静道:“葬剑山自开山以来,代代昌盛,靠的不只是天下无匹的剑道,更是每代山主的智慧决断。

前山主以二十剑救大衡,换来了葬剑山四十余年的超然地位。这一代山主陆剑匣以舍弃一身修为为殿下磨剑,换了一个葬剑山不亡。”

袁天罡瞥了一眼老儒生,淡淡道:“你儒家圣庙又该如何决断?”

老儒生捏紧老书,沉默不语。

袁天罡轻蔑一笑,继续注视大坑。

大坑之内流水剑气自上而下循环流淌,李景源坐于大坑底部,这些剑气自他身上流淌而过,每循环一次,剑气散去一分,李景源的剑道便精进一分。

赵高和四女慌忙赶来,赵高急切问道:“袁首领,殿下无碍吗?”

袁天罡点头道:“无碍,陆剑匣舍了一身剑道,为殿下砥砺剑道。”

赵高松了一口气,这口气松下,体内伤势立马爆发出来,连吐三口血,瘫坐在地,他顾不得伤势,擦拭鲜血,大笑道:“算葬剑山识相,算他陆剑匣明智。”

袁天罡挥手间,一道气机打入赵高体内,稳住他的伤势,平静道:“你最好不要再乱动内力,再一次的话必留下暗伤,日后别说修为精进,不倒退都谢天谢地了。”

赵高浑不在意道:“若殿下无碍,老奴便是死了也是无憾。”

袁天罡冷哼一声道:“忠心可嘉,但这是愚忠,你掌管天下罗网,理当尽可能保全自身,为殿下多做实事才是真正的忠君。”

赵高轻笑道:“老奴先是殿下近侍,后才是罗网首领。近侍之职便是为君生,为君死。殿下手下人才济济,老奴死了,自然有人接替罗网。老奴死不足惜。”

袁天罡沉默了,他袁天罡是事忠,做一切对李景源有利之事。赵高是愚忠,虽愚但忠,只一个忠字便足够了。

他不喜赵高的谄媚阿谀,但不得不承认赵高之忠,无人能及。

过去半个时辰,坑中龙影游走加快,忽地龙影化实,一条玄黑真龙扶摇而出,于空中盘旋、游走,剑气如漫天银河挟星斗倒泻人间。

老儒生见这条黑龙,神色有些慌张,呢喃起来:“紫金为贵,黑为玄奇,五德尚水,故而符应黑水。殿下这条黑龙内外皆霸,黑水翻腾必起洪灾。

这黑龙出世便是大灾之兆,他若登帝,可如何是好。”

首节 上一节 156/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