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55节
吴道宗惊愕之后,便意识到他和李景源的差距。不过并未心怯。落指间,九百余剑同时失控,气消再生气,坠入大江中做鱼,做了他的剑。
吴道宗来了,大笑道:“太子殿下,还不出剑吗?”
李景源平静道:“你这第三剑确实值得本宫出剑。”
双袖飘荡,猎猎作响。
双袖之中各起六道剑光,有十二小剑飞出,排在身前,正是邓太阿的十二飞剑。
邓太阿在临行前赠了他十二小剑,上面有邓太阿的如意剑胎,可供李景源驱使。
十二小剑穿空过,冲入江河中,化作十二条紫眼金龙。如龙归海,滚过之地,江河剑气被强行奴役壮大龙躯,于江河中兴风作浪,百万过江之鲫尽是口中食。
片刻间,十二条紫眼金龙扩至二十丈,翻滚搅碎江河,原先的化鱼千剑被撞粉碎。
吴道宗指头连点,十二条紫眼金龙一缩再缩,缩小十丈,但再却无法磨削紫眼金龙上的霸道剑意。
这座江河是吴道宗的天地,但十二条紫眼金龙是李景源的剑意,李景源同样不服规矩管教。
李景源淡淡道:“你要潇洒自在,要破天地人间规矩,化了这座天地大江,天地人间规矩不得入,你做规矩。
但本宫不服你的规矩,本宫不化天地,只以剑破。”
十二条紫眼金龙搅碎大浪绞杀吴道宗。
吴道宗一身凌厉剑气愈发流泻,脚下江河剧烈翻涌沸腾。手中黄鱼剑落下,江河起大潮,一头巨大的黄色鲫鱼破江而出。集合整座江河之力化了这条黄鱼,独对十二金龙。
十二金龙游走成阵,是邓太阿杀仙人的雷池剑阵,一道道剑气吞吐,如雷似电绞杀黄鱼。
雷池剑阵是邓太阿以剑术走到极致的剑术巅峰,困斩仙人不在话下。李景源灵犀一点得了雷池剑阵部分精髓,但却无邓太阿那般极致威力。他另辟蹊径以自身剑道化雷池,误打误撞合了术与道,他的雷池别有一番风景。
整座江河被打爆,那头象征着吴道宗剑心的黄鱼崩碎,只剩下那口黄鱼剑黯淡无光。
吴道宗踉跄落地,吐血不止,脸色晦暗,气机尽失。世间万力尽出,皆有回馈反弹。他被雷池所伤,也被自己的剑气所伤,命数到此为止了。
吴道宗看着十二金龙化剑而归,皆入大袖,感慨道:“太子殿下的剑道,老道望尘莫及。”
李景源平静道:“你的第三剑确实精彩,有大千气象。只可惜在本宫看来,有些偷懒嫌疑。
你自化天地大江实属是画地为牢,天地依旧在,人间依旧在,规矩依旧在,你都没破去。”
吴道宗沉默不语。
李景源抬腿继续上山,缓缓道:“自由二字本就条条框框,可总有一点破出框架。牢笼二字虽四面透风, 却以牛龙之力都无法冲破头上枷锁。
画地为牢,不理天地人间是自在,但以力破牢笼才能求得真正的自在。”
吴道宗轻笑道:“圣贤、佛祖、道天尊都难得大自在,我等又如何比他们。”
李景源抬腿不停,从他身边走过,缓缓道:“世间事一剑事,若没有这等觉悟,便登不了剑道巅峰。”
吴道宗哈哈笑道:“我和殿下不一样,我不求长生,不求名利,只求百年潇洒,不枉人间一趟。自化天地虽只得一隅之地,但也得个须臾潇洒。饮酒练剑过百年,也是自在的很。”
李景源没说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没有谁对谁错。吴道宗的自在没错,他的剑也足够惊艳。
单单是吴道宗这一剑,这一趟就没有白来。
李景源走后,吴道宗抬手引来黄鱼剑,抚摸着剑身叹息道:“可惜未能让你再在世上惊艳一回。”
一甩手,黄鱼剑飞空而去,飞入葬剑山隐秘地,送回了剑冢。
吴道宗盘腿而坐,双手结道门五品莲花印,坐地羽化,含笑而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三问尽得答案,他比世上九成九都要潇洒自在。
第222章 青王一剑,开匣又一剑
李景源脚步一顿,感受到了吴道宗气机消散,坐地而亡。略感叹息,感叹世上少了一个吴道宗,剑道少了一分壮丽精彩。
只可惜他练剑,非死不可。
李景源走剑道,接下来的一路注定要压垮所有剑客,越是风流越是惊艳越要死。
葬剑山中响起铿锵钟鸣,与此同时一道道剑气冲天而起,剑吟不绝,响彻天地。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一曲剑歌游泰斗。君不见,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匣深藏不露锋,养晦京华几度秋。”
葬剑山中响起剑歌,数千人齐诵剑歌,这是在为吴道宗送行。
李景源踏着剑歌声而上,沉默无言至山巅。
陆剑匣面无表情诵读剑歌:“九天白日暗无色,天地灰灰万丈寒。咄咄腥风吹人间,茫茫国恨尽沧桑。公理不恃恃赤铁,斩尽妖魔与百鬼。他日人间又起祸,再持剑骨清天下。”
剑歌到此完。
陆剑匣沉声道:“我葬剑山传承两百七十年,守四山之地,不问江湖,不问庙堂,只愿在这四山一隅地练剑问道。章西泠之事却是葬剑山之过,殿下登山杀人一百六,可消了心中恨怨。”
李景源淡淡道:“今日本宫登山,你闭而不见,本宫很不高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葬剑山亦如是。
本宫登山问剑,若是葬剑山没有欺君的本事,那就没必要存在,都得死。若挡得住本宫的剑,本宫即刻下山。”
陆剑匣深吸一口气,知道已经没有退路,认真道:“我有两剑请殿下试之。”
李景源淡淡道:“葬剑山山主的两剑,希望不要让本宫失望。”
陆剑匣缓缓道:“我于剑冢观剑五十载,十万六千剑一一见过,观剑而后识器,牵动了剑上残气,悟得一剑。”
李景源看了许多剑录,知晓诸多剑道剑术,其中有一道便是观剑识器的上乘剑道。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天下剑皆有气,名剑气更足,识得剑器,方得剑气。这便是观剑识器的纲领。
葬剑山剑冢藏剑十万六千剑,却是最容易修这门观剑识器法。
陆剑匣手指一抬,轰然间千万条凌厉无匹的剑气自葬剑山深处冲出,浩浩荡荡的剑气组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剑河,密密麻麻,肆虐当空。
这些剑气颜色各异,形状各异,明显剑道不同,来自于不同剑。
“此剑名雨落,请殿下接剑。”
陆剑匣一指落下,千万条灵犀剑气就如同暴雨灌顶,齐齐落下,全部剑尖直指李景源一人,仿佛是专门为李景源下的这场剑雨。
李景源岿然不动,任由剑气当头泼下,只是剑气落下之时,周身起金光,披上一层金装,如同金刚临世。剑光砸在身上,尽皆破碎。
陆剑匣目光一凝,倒吸一口气,他看出李景源艺高人胆大竟是拿他这万千剑气来磨练身体。
剑雨势如洪潮,砸在身上,铿锵轰鸣,金刚不坏体不断开裂破碎,但每一次破碎,体表之下的金刚禅尊意便融合一分。
李景源面无表情,忍着万千剑加身的凌迟般剧痛,借着千万剑气的压力让金刚禅尊意彻底融入金刚不坏身。
剑雨落半,金刚不坏身已经破开,皮开肉绽,鲜血四溅,他的血已有淡淡金色。
李景源依旧没有动静,丹田之中长生莲瞬息枯萎五十四朵,又败五十四,磅礴金气推动金刚不坏神功加速运转大周天。血肉生金光,金刚禅尊影浮现而出与李景源重合,金刚经文在血肉之中流淌,熠熠生辉。
剑光撞体一次,金刚禅尊影便下沉一分,当最后一条剑气溃散时,金刚禅尊影彻底融入金刚不坏神中,他借此入了佛门金刚境。
龙守老僧说他一年可成就金刚体魄,但李景源借着千万剑气压力,一瞬跨入,属实是走了捷径。
不过这代价很大,李景源皮开肉绽,血水淌了一地。硬扛千万剑气,气血几乎枯竭。
一人闪现至李景源身后,正是袁天罡,他握刀出鞘半寸,凌厉目光如恶鬼盯着陆剑匣。
陆剑匣摇头道:“前辈,不用担心,我不会趁人之危。”
李景源深吸一口气,吞下一枚龙虎丹,眉心红枣印记亮起金光,丹田内的一百零八长生莲瞬息绽开,又枯萎,连绵浩荡金气出丹田,推动龙虎游走全身,循环往复,身上伤口迅速愈合,枯竭的气血竟在短时间里迅速重生。
陆剑匣神情严肃,他看的清清楚楚,那连绵隽涌的道家气机比刚才的金刚禅尊意更加惊人。
剑道入天象,道家玄机至真人,再加这金刚体魄。
三道同修,而且俱至高处。
陆剑匣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年纪二十三岁的青年,就算在娘胎里修炼也不可能至此啊。
最后只得一个荒诞结论。
妖孽!
旷世大妖!
陆剑匣执礼贺道:“恭喜殿下成就金刚体魄,殿下身居尊位,还敢以万千剑气磨体,老夫佩服。”
而后沉声道:“今日到此为止如何,等殿下完全恢复了,再来问剑。”
李景源摇摇头,缓缓又坚定道:“出第二剑吧。”
陆剑匣神色认真,扶手引青王,那口十年未出鞘,象征着山主之位的青王剑铿锵出鞘了。
青王震颤,感受到了陆剑匣的剑意,自生剑气三寸,凌然锋芒。
天下名剑三百,当首第一必是这口青王。
青王剑入葬剑山之前有两任主人,皆是剑仙境。第二任主人于葬剑山剑冢坐化,青王剑便成了葬剑山镇山之剑。
历代山主唯有得青王剑认可才能成为山主。
葬剑山两百余年,有山主六人,每一位山主坐化前,必定以一身剑道修为加持青王剑,所以青王剑一代强过一代。
双袖中十二小剑震动,腰间定秦剑也在震颤,似乎都因这有灵的青王剑而动。
李景源右手拂动,十二小剑和定秦剑都安定下来。
陆剑匣持青王,一共两剑。
青王一剑。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