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617节
“嘶……这纸张,倒还不错。”
他们的目光,立刻被头版那巨大的插图所吸引。图中,林尘衣袂飘飘,正单手按压着那个奇特的“铁疙瘩”,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旁边跪着一片目瞪口呆的官员。画工精湛,冲击力十足。
“画得倒还传神,只是……这下面写的都是些什么?”
他们开始阅读正文。
“……故此物之能提水,非人力之功,亦非鬼神之力,实乃天之气,有其重,有其力,压于湖面,水遂从管中而出……”
“天之气?大气?还有重量?还有压力?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一名书生看得是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人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小实验图解,念道:“将一竹筒,灌满水,以纸覆口,倒置,而水不流,纸不掉,此亦为大气压力之明证……咦?这个我倒是可以试试!”
他们将信将疑,彼此讨论着。那些“压强”、“活塞”、“单向阀”等新奇的词汇,让他们感到既荒谬,又似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那种一知半解,却又被深深吸引的感觉,让他们欲罢不能。
与此同时,京城最大的绸缎庄“锦绣阁”内。
大掌柜钱万金,也饶有兴致地买了一份报纸。作为商人,他对那些虚无缥缈的道理不感兴趣,目光直接落在了那篇讲天气预测的文章上。
“……蚂蚁倾巢而出,或排长队而行,预示将有大雨。因雨前空气湿度增高,蚁穴潮湿,蚂蚁需迁至高处躲避……”
“……燕子低飞,贴近地面,亦是雨兆。因雨前空气潮湿,小虫翅膀沾水变重,飞不高,燕子为捕食,故而低飞……”
钱万金看得是津津有味,连连点头。这些现象,他平日里也见过,但只知是俗语,却从未想过,这背后,竟然还有如此简单明了的科学道理!
“有意思!真有意思!”他抚着自己的八字胡,眼中精光一闪,“这报纸,若是能提前预测天气,对我这商队出行,规避风险,岂不是有大用?来人!以后《大奉科普》报每出一期,就给我买回来!我要好好研究研究!”
国子监的学堂内,气氛则显得有些诡异。
几名国子监的博士和学生,也偷偷买了报纸。他们表面上,对此嗤之以鼻,口中不断诋毁。
“粗鄙!通篇白话,毫无文采!简直是斯文扫地!”
“哗众取宠!净说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什么大气压,我看是发神经!”
然而,一回到自己的学舍,他们便立刻关上房门,迫不及待地将那份被他们骂得一文不值的报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借着窗光,贪婪地阅读起来。那副口嫌体正直的模样,显得滑稽又可笑。
而在礼部侍郎刘承的府邸,则是另一番景象。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刘承将手中的《大奉科普》报,狠狠地摔在地上,气得浑身发抖。报纸的头版上,那副将他跪地之态,画得惟妙惟肖的插图,如同钢针一般,深深刺痛了他的眼睛。
“奸臣!此子,实乃我大奉第一奸臣!竟敢以报纸,羞辱朝廷命官!简直是无法无天!”他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又忍不住,弯腰将报纸捡了起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了那些文字上。他看着那压水器的原理讲解,看着那蚂蚁搬家的科学解释,嘴里骂骂咧咧,眼中,却闪烁着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混杂着愤怒、不甘与一丝丝好奇的复杂光芒。
这一天,小小的《大奉科普》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闯入了京城每一个阶层的生活。它像是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激起的,不仅仅是涟漪,而是一场思想的狂潮。无论人们是赞美、是好奇、是疑惑、还是咒骂,他们都做了一件相同的事情——
他们在阅读,在讨论,在思考。
而这,正是林尘,想要看到的。
一颗名为“科学”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静待其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无人可以撼动的参天大树。
第772章 看一份报纸,就能破一桩悬案?
应天府,府衙后堂。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卷宗墨香。
应天府尹侯兆云,正与他的得力副手,府丞陆明,人手一份《大奉科普》报,看得是啧啧称奇。
“陆明啊,”侯兆云放下报纸,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脸上满是惊叹与不解,“你说,这位林少师的脑子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我等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皓首穷经,也想不出这‘大气’竟然还有‘压力’。更奇的是这个……”
他指着报纸上一个版块,摇头失笑:“以水雾背日,竟可人力造‘虹’!这简直是……简直是神仙手段!若非此报乃大学堂所出,背后又有林少师与陛下首肯,单凭这一条,就足以被打为妖言惑众了!”
府丞陆明亦是深以为然,他放下报纸,感慨道:“是啊,大人。下官看完,也是心神剧震。尤其是那篇讲解下雨征兆的,将我等平日里只知其然的农谚俗语,剖析得条理分明,入木三分。这位林少师,当真是经天纬地之才,不可以常理度之。”
两人正感慨间,一名府衙的下人快步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启禀府尹大人,京畿道下辖各县的县令,已在衙外等候,前来汇报秋收粮税一事。”
“让他们进来吧。”侯兆云收敛起脸上的讶异,恢复了上官的威严。
很快,七八名身穿各色官袍的县令,鱼贯而入,齐齐躬身行礼:“下官,参见府尹大人!”
“诸位同僚,不必多礼。”侯兆云抬了抬手,“又是一年秋收,诸位辛苦了。都说说吧,各县今年的收成如何,税粮征缴,可还顺利?”
“禀大人,我通州今年风调雨顺,百姓皆是丰年,税粮已于昨日,全部入库。”
“禀大人,我宛平县……”
一个个县令,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各自辖区内的工作。这是每年秋收后的例行公事,总结收成,上缴赋税。
待到所有人都汇报完毕,府衙内的气氛,也稍稍轻松了一些。一名眼尖的县令,注意到了侯兆云手边那份版式奇特的《大奉科普》报,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侯大人,恕下官眼拙,您桌上这份……是何物?似乎并非朝廷邸报。”
侯兆云闻言,心情不错,便笑着拿起报纸,扬了扬:“此乃京中新鲜出炉的玩意儿,名曰《大奉科普》报,是那位首辅林大人,在京师大学堂弄出来,给全城百姓看的。”
“林大人?”那县令顿时精神一振,满是惊奇地追问,“可是那位以一己之力,开创简体字,兴办大学堂的林尘,林少师?”
“正是他。”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县令,都来了兴趣。他们久在京城之外,对这位传奇首辅的各种事迹,早已是如雷贯耳。此刻听闻这报纸竟是出自他手,纷纷凑上前来,想要一睹为快。
“侯大人,可否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哈哈,自然可以。”
几名县令,便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传阅起那份报纸。
“嘶……原来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竟是因这空气里,有甚‘湿度’之故?”
“不可思议!这报纸上说,我等呼吸的空气,竟然是有重量的!”
“这篇文章有意思,说海边与我大奉北方,感觉之所以不同,便是因为海边空气‘湿度’更大,所以体感更为清爽……咦,侯大人,这么说来,倒还真有几分道理!”
侯兆云捻须笑道:“本官初看之时,也觉荒谬,但细细想来,却又觉得,这世间万物,或许真就藏着我等所不知道的道理。”
众县令看得是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这份报纸,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习以为常,却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宛平县的县令,姓李名贤,他的目光,死死地定格在了那篇讲解“彩虹”的科普文章上。
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被他反复咀嚼:
“……虹者,日光遇水汽而成。其位,恒与日相对。故清晨日出东方,则虹必现于西方;傍晚日落于西,则虹必现于东方。此乃自然之理,万古不易……”
李县令看着这段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眉头便紧紧地锁了起来。他像是着了魔一般,眼神发直,口中无意识地反复呢喃着:“清晨在西……傍晚在东……与日相对……这……”
旁边一位同僚见他模样古怪,不由得伸手推了推他,打趣道:“李县令,老李!何故在此发呆啊?莫不是被这报纸上的天书给难住了?哈哈!”
侯兆云也笑着调侃道:“李县令莫不是从这报纸上,看出了什么升官发财的门道不成?”
岂料,那李县令对这番玩笑话,充耳不闻。他猛地抬起头,双目之中,爆发出一种无比惊人的光亮!他指着报纸上的那段文字,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侯大人!各位同僚!下官……下官并非发呆!”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如果这上面所说的‘早上彩虹在西,傍晚彩虹在东’,乃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那么……上个月,发生在我宛平县郊外,一桩悬而未决的命案,下官……下官似乎知道真凶是谁了!”
此言一出,整个府衙后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愕然与难以置信!
看一份报纸,就能破一桩悬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李县令却不管不顾,他对着侯兆云,重重一揖,急切地说道:“侯大人!下官恳请,即刻返回宛平县,重审此案!下官有九成把握,能将真凶缉拿归案!”
看着李县令那不似作伪的激动神情,侯兆云心中的惊诧,迅速被浓厚的兴趣所取代。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
“好!”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县令:“本官也想看看,这林少师的报纸,究竟有何等神力!陆明!”
第773章 你,放手去审便是!
“下官在!”府丞陆明立刻应道。
“你即刻点齐府衙最精锐的仵作和捕快,带上所有勘验之物,随李县令一同,前往宛平县!本官倒要看看,这真相,是如何被一份报纸给揭开的!”
说罢,他又环视了一圈其余同样目瞪口呆的县令,朗声笑道:“诸位,今日也无他事,不如,你我等人,也共同前去,当个见证如何?也算是开开眼界,看看这小小的《大奉科普》报,是如何助我大奉县令,断案如神的!”
“我等愿往!”
“同去!同去!”
其余官员,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戏剧性转折,勾起了十二万分的好奇心,纷纷轰然应诺。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衙,迅速行动起来。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支由府尹大人亲自带队,汇集了数县主官的特殊“观审团”,便浩浩荡荡地,朝着小小的宛平县,疾驰而去!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同一个疑问:
一份报纸,一段关于彩虹的描述,究竟,要如何破解一桩杀人命案?
秋日的官道上,烟尘滚滚。
一支与寻常商旅截然不同的车队,正浩浩荡荡地自京师方向,朝着小小的宛平县疾驰而来。为首的,是数骑精悍的应天府捕快,他们身着皂衣,腰佩钢刀,目光锐利,顾盼之间,尽显彪悍之气。其后,是数辆宽大而平稳的青呢马车,车帘紧闭,透着一种不容窥探的威严。
这,正是应天府尹侯兆云,带领着府丞陆明、以及京畿道下辖数县主官的特殊“观审团”。
车厢内,气氛有些奇特。几位县令挤在一处,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好奇与兴奋,他们低声讨论着,话题无一例外,都围绕着那份神奇的《大奉科普》报,以及宛平县令李贤那石破天惊的断言。
“你们说,那李贤,当真能凭一份报纸,就破了悬月余的命案?”
“难说,难说啊!此事听来,委实是有些匪夷所思。但看他那信誓旦旦的模样,又不似作伪。”
而在最前方那辆最为宽敞的马车里,府尹侯兆云正闭目养神,府丞陆明与宛平县令李贤,则分坐两侧。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