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744节

  弦脉多见于肝病、疼痛、痰饮等,滑脉主痰饮、食积、实热等,按之涩提示气血运行不畅。

  综合来看,可能是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炼液为痰,形成痰火互结之象,表示患者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伴有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等症状。

  这也和之前患者说的情况差不多能对上。

  左手尺脉对应肾与膀胱。

  沉涩无力表明肾阴或肾阳亏虚,气血不足,不能充养于下。

  是肾精亏虚,无以化生气血,或肾阳不足,温煦和推动功能减弱,导致气血运行迟缓。

  右手寸脉对应肺与大肠。

  浮脉主表证,但长而有力多为实热之象。

  右手关脉对应脾与胃。

  浮弦提示有肝郁犯脾或外感邪气影响脾胃,啄脉有节律不齐、脉象急促之感,涩脉表示气血运行不畅。

  综合起来,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气血阻滞。

  右手尺脉对应命门、三焦。

  微沉说明病位较深,滑脉一般主痰饮、食积等实邪,但此处滑而无力,结合起来就是命门火衰,三焦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内停,同时正气已虚。

  一下摸出这么多情况,就需要方言从中仔细联系辩证,找到其主要病因了。

  他依旧不动声色,开始观察起患者的脸色。

  患者面部颜色呈现淡而无华的白色,缺乏血色,较正常人面色明显浅淡,而且伴随着一种病态的黄,显得枯萎不润泽,没有光泽,就像植物缺乏水分和养分而枯萎的颜色。

  面色淡白萎黄往往同时出现,提示人体可能存在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问题。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方言得出了一个结论。

  在张杨二人的殷切期待的目光下,他开始在面前的医案上写道:

  “患者的脸色呈现出淡白且萎黄的状态,时常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发闷。通过脉象检测,发现右手寸部脉象浮长且有力。这种情况是由于肺气郁积阻滞,气向上熏蒸却无法顺畅下降,肺气的这种异常状态,进而影响到眼睛,使得患者视力模糊。”

  “长此以往,导致肾水亏少不足,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的功能失常会累及肾脏,而肝属木,肾水不足,就无法滋养肝木,使得经脉运行受到阻碍,眼睛依赖血液的滋养才能视物清晰,当经脉阻滞,眼睛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所以就出现了视物不清甚至看不见东西的症状。”

  写完后,方言又在治疗方案一栏里停下了笔。

  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患者。

  这个动作立马就被身后的张延昌和杨景翔捕捉到了。

  他们立刻有了些想法。

  要知道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中医看来“目为宗脉之所聚”,与全身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眼科疾病不仅会影响眼睛局部的功能,还可能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同时眼部疾病也可能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等。

  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眼科疾病的诊治对于整体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与其他科的疾病诊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凡是其他科修炼不到家,治疗的时候就会束手束脚。

  那么他们就很好奇方言既然已经辩证出来了,那么他这会儿停下笔,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呢?

  一瞬间他们想到,方言可能被什么问题难住了。

  但是马上他们下意识的,又否认了这个想法。

  从目前来看,方言绝对不可能在这种问题上被难住,甚至按照他辩证的来,张延昌和杨景翔心里已经有一些治疗的想法了。

  就在这时候他们看到方言重新将笔移回了之前的位置,写上了总结:

  患者肺郁脾虚,肾水亏虚,水不涵木。

  接着移到了治疗方法上,写了:

  健脾肃肺,滋水平肝。

  然后快速的写起了处方:

  黄芩15克,桑白皮9克,苏子12克,枳壳3克,荆芥6克,防风6克,蒲公英15克,木贼6克,血藤6克,蔓荆10克,白芷6克,细辛3克,制当归10克,女贞15克,阿胶7克,桃仁6克,鸡内金10克,炒槟榔6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智仁10克,制首乌10克。

  一共二十二味药,直接给张延昌和杨景翔眼睛都看花了。

  随后他们看到方言在后面继续写道:

  “为了治疗肺气向上郁结而不能下降的问题,使用黄芩、桑白皮、枳壳来消散郁结、使肺气下降,打开胸部的阻滞、消除烦躁,让眼睛不受到热气的熏蒸。患者有眼睛失明、眼角出现红色赤翳、眼睛上有白色翳障、头部和眼睛胀痛的症状,所以用荆芥、防风、蒲公英、木贼、蔓荆子、白芷、细辛来打通眼睛脉络里的气血,消除消退翳障,止住头部和眼睛的胀痛,降低眼压。用制当归、女贞子、阿胶来滋养阴液、补充气血,用桃仁和荆芥来破除瘀血、调理月经。用鸡内金、枳壳、党参、白术、益智仁、制何首乌来强健脾胃、调节胃部功能、消除烦躁,止住频繁的小便。先消除患者的烦躁情绪,增加食欲,让元气和体力充沛起来,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

  虽然这些药用了二十二味,但是一环扣一环,患者之前说的所有症状都做了针对。

  但是看到最后的几个字,两人一怔,医案上写的,这病治疗起来,还得分阶段?

  而且看样子前面的这些治疗,全部是在为后面的针刺治疗打基础。

  他们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

  什么针术如此大派头?

  PS:6000字更新完毕,通过大家努力,在1月份结束前,月票最终又多了300张,所以又欠大家6000字。

  目前欠大家一共113000字。

  二月份开始了,老凤继续努力码字。

  明天白天还有加更哟。

第628章 刺到眼珠子后面,“这孩子纯是被气的!”

  接着他们就看到方言继续写道:

  “人体的十二条经络都与眼睛相通。《黄帝内经》里提到,眼睛得到血液的滋养才能正常视物。如果人体血液不足,就无法正常视物;即使体内有血,但经络血脉不通畅,同样也不能正常视物。要知道,当人体气血不足的时候,进行针刺穴位的治疗效果就无法显现,眼睛还是不能正常视物。而这位患者,血液不足、经脉不通、气血不足这三种导致视物异常的原因都存在。所以要先服用药物来补充气血,积蓄力量,之后再进行针刺治疗,使针刺能够得气,从而调节气机,打通经络脉道,让血液随着气的推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处(包括眼睛,使眼睛得到血液滋养而恢复视物功能)。”

  “等到那时,患者头部和眼睛胀痛、眼压高、胸闷以及时常烦躁的症状完全得到缓解,每天进食量达到三两以上,情绪变得愉悦畅快。接着采用程氏三才针法,针刺穿透肌肉和骨骼,运用泻法,选取眼睛两侧的睛明穴,针刺透入三寸深;从眼睛两侧的面部眉梢后凹陷处丝竹空穴位斜着刺入五寸,直达眼珠后方;另外在两侧的足三里穴位进行针刺,运用补法来调节气机,使气上升。”

  看到方言写到这里,张延昌和杨景翔就知道这事儿自己算是做不成了,光是那个从丝竹空穴刺入五寸,准确达到眼珠后面的针法,那就不是他们能做的。

  一个不慎就直接给人眼珠子毁了。

  而且程氏三才针,他们是真不了解,上次就看到方言用过一次,只记得那下针手法和补泻手法和其他不一样。

  他们现在还记得听到的银针颤鸣,像是银针要活过来似的。

  不过不是说这是半套针法吗?怎么到了方言手里,老是被他拿出来用。

  而且这次还是用到这么危险的地方。

  难道已经被研究明白了?

  这时候方言顿了顿,又继续写道:

  “上面所说的这些治疗步骤,一个都不能省去。患者脾胃虚弱的时间已经太久了,身体无法承受快速变化带来的影响,应该做好长时间调养身体的打算,千万要避免只想着快速看到效果,而进行急于求成的治疗。”

  这话一出来,张延昌看了一眼一旁的杨景翔,这话一看就像是专门为了给杨景翔看而写的。

  杨景翔脸色微微涨红,他刚才还真是想过分段治疗的太慢,要是能更快点就好了。

  结果现在方言就直接写出来提醒他了。

  不过转念一想,人家方言这是在正儿八经的教他啊,虽然是助理但是人家这医案写的,那真是再详细不过了。

  将所有的问题全都讲的明明白。

  思路清晰,分析合理。

  当然了,只是最后这针法实在太高能了,他们理论虽然懂了,但是针法技术跟不上,直接就被拦在外边了。

  莫不是他还打算后面教我们程氏三才针?

  想到这里,突然有点小激动呢!

  他们哪里知道,这医案方言完全就是写给自己徒弟的,后面这两人给他们看看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他们只是助理,不是自己徒弟,哪能啥都教?

  接下来方言就让他们去拿药。

  “不用住院吗?”患者丈夫问道。

  方言说道:

  “在家里休息就行了,等到头部和眼睛胀痛、眼压高、胸闷以及时常烦躁的症状完全得到缓解,每天进食量达到三两以上,情绪变得愉悦畅快的时候,你们就来找我,我再做后续治疗。”

  “好!”患者丈夫点点头。

  其实他还挺高兴的,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能不住院当然是最好了。

  等到他们两口子走了之后,方言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又招呼道:

  “下一位。”

  这次来的患者是一个年龄约莫15岁左右的男孩,陪着一起来的是妈妈和奶奶。

  他表情呆滞,两只眼睛满是红血丝,走路的时候像是提线木偶似的,需要被妈妈和奶奶搀扶着走。

  等到他坐在方言诊台前面的时候,还能听到他嘴里发出一阵阵压抑的低鸣声。

  张延昌看了一眼旁边的杨景翔,给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意思是说:

  “你看这是啥病?”

  杨景翔皱起眉头,歪着头不太确定的用嘴型无声的说道:“癫痫?”

  张延昌点点头,他感觉也像。

首节 上一节 744/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