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1294节
“我这个可不一样。”
“我这个是枪伤。”
跟着方言一起过来送人出门的李正吉他们几个都一怔。
枪伤?
中医治疗外伤其实也有一手的,但是他说的肯定不是外伤。
要不然他这会儿也乐不出来。
不是外伤,那肯定就是枪伤后遗症了。
“先进屋吧!”方言对着那个韩老爷子说道。
听到方言的韩老爷子点了点头,然后被家人推着轮椅进入了方言的诊室里面。
方言这边撕下了上一个谢老爷子的处方单。
这下几个人都迟疑了一下,然后最终还是严一帆站了出来。
他说道:
“方哥,我去吧!”
方言听到后这才把处方单交给了他。
其实看的出来,他们几个人都想在这里看方言到底怎么处理这个枪伤。
严一帆接过处方单之后,捅了捅杜衡,压低声说道:
“看仔细点啊,回来我问你!”
“知道知道!”杜衡连连点头。
接着严一帆才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这时候方言也重新放开一页空白医案,对着老爷子问道:
“韩老先生,您好!”
“欢迎回来!”
坐在轮椅上的韩老爷子对方言这个称呼,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
笑着直接开门见山:
“哈哈,小伙子,我知道你很厉害,不过我这个病看了好些医生了,都说是神经损伤,想要治疗的话,基本上都说不太可能。”
“这次回来,主要是想着趁着还活着,回来看看给老妈上柱香。”
“政府能够让我回来就已经很好了,你能治就治,不能治也别勉强,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是什么时候的枪伤?”
韩老爷子说道:
“1940年5月份,在宜昌那边被日本人的子弹咬了一口。”
三十八年前的枪伤了?
那廖主任肯定说的不是他了。
随后他马上又反应过来,对着韩老爷子问道:
“是枣宜会战?”
“嗯。”韩老爷子点头。
方言仔细一想时间,1940年五月份在宜昌的部队?
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但枣宜会战后期已赴重庆述职,陈诚时任第六战区司令,但主要指挥1943年鄂西会战,时间不符。
汤恩伯的不对主防河南,也没参与宜昌战役。
那排除下来,韩老爷子极有可能是张自忠将军麾下,第三十三集团军第59军的军官了。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期间,张自忠率部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激战。
张自忠于5月16日壮烈殉国,与韩老受伤时间完全吻合。
“伤亡很高啊……”老爷子像是想起了往事。
方言定了定神,这会儿不是回忆的时候。
他对着老爷子问道:
“伤在什么地方?”
老爷子直接撩开了自己的上衣,指着左边说道:
“腰上。”
方言看过去,果然见到一个愈合后的枪伤印记。
他站起身来到老爷子身边,开始仔细观察位置。
这是个贯穿伤。
枪伤属于直接暴力损伤,可穿透组织直接破坏神经纤维,导致神经断裂、瘢痕形成或局部血肿压迫。
这会儿方言发现韩老爷子左侧肌肉明显萎缩,摸上去皮肤温度低、发凉。
再看他左侧的腿,也是肌肉萎缩了很多,几乎就是挨着骨头了。
并且方言想要去动,发现膝关节呈屈曲状态无法伸直。
老爷子对着方言说道:
“我这个在美国那边检查了,叫做枪弹击伤导致左侧腰骶丛神经损伤。”
“主要是当时没有及时治疗,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我当时只是在医院处理过后,已经可以走路了,但是总是觉得左侧下肢会偶尔出现疼痛、有麻木感,并且感觉在减退。”
“就像是脚不是自己的似的。”
“后来一年多的样子,我就不行了,睡不着觉,肢体功能开始丧失,那会儿只能靠着拐杖走路了,当时检查就说是枪伤的问题,让开药也开不出个所以然。”
“我当时想找好医生,但是奈何没机会。”
“然后事情一耽搁,就耽搁到了台湾,结果刚去没多久就彻底站不住了。”
说完他顿了顿,无奈的笑道:
“我后来就和老谢去了美国看病。”
“最后,他也没看好,我也没看好……”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
第969章 宁愿瘫着也不让日本人治加更)
“在美国那边,他们没有想过给您手术吗?”方言对着韩老爷子问道。
有一说一,美国人治疗枪伤,其实在全球都是非常厉害的。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
不是开玩笑,他们真这样。
他们凭借战后经济优势和医学研究投入,在枪伤治疗的标准化流程、外科技术和感染控制方面领先于大多数国家。
二战和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积累了大量战伤救治经验,尤其是对弹道伤(枪伤、弹片伤)的处理,推动了创伤外科、麻醉学、输血技术和感染控制的进步。
战后,这些军事医学成果逐步应用于民用领域,民用医院也开始建立更系统的创伤救治流程。
进入1970年后,部分大城市,比如芝加哥、洛杉矶开始试点专业化创伤中心。
这时候,他们的枪伤治疗水平,说一句处于工业国家最高标准也不为过。
韩老爷子说道:
“怎么没有说过,说了好几次,只不过我这个时间太久,他们自己也没把握。”
“而且神经这块儿损伤,情况很复杂,手术过后如果不成功,我其他地方可能也会遭殃,后来我们找了好几家医院,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不建议手术……”
方言这时候才想起来,神经修复手术发展缓慢。
面对这种损伤,这时候的办法确实不太多,要等到1980年也就是两年后,才会有新技术出来,并且也经过很多年摸索才逐渐成熟,1990年代才建立系统的周围神经损伤分级标准。
现在这个年代,周围神经损伤主要依赖传统神经缝合与移植技术,成功率仅三成的样子,而且陈旧性损伤只要超过6个月,普遍认为难以修复(《神经外科杂志》1976年数据),就算是新伤,枪击导致神经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率也不足40%。
韩老爷子顿了顿,然后又幽幽的说道:
“再说了,那边的医生还有日本人,我可不想让他们给我动手术。治好了我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弟兄?与其这样,我还不如一辈子坐轮椅呢!”
方言一怔,二战后,许多日本医生和学者前往美国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国际化,更多的日本专业人士移民美国。因此,美国确实有日本医生在执业。
复杂手术常需多学科协作,难以完全回避日裔医护人员。
但是作为枣宜会战的幸存军官,他对日本人存在天然抵触情绪。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