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733节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瑞典了。

瑞典处在亲德的芬兰和亲英的挪威之间,又拥有十分发达的工业基础,瑞典皇家海军并未发展大型舰艇,但却拥有一支很强的浅水海防舰队。陆军方面,瑞典的博福斯火炮也非常著名,就连中国红军都曾从瑞典引进过的博福斯的40毫米高射炮,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可观,所以瑞典的中立更多就是依靠它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军队可靠的战斗力,再加上瑞典的铁矿砂资源对德国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德国也不想让战火破坏掉瑞典的基础设施。

可是假如挪威和不列颠联盟共和国结盟,那德国要么冒巨大风险直接派远征军登陆挪威,要么最佳的办法就是通过瑞典进攻挪威。

但这又涉及到德国的军政矛盾和海陆军矛盾了。

在德国的政治体制下,军队与政府是完全分开的,军队内部陆海军之间也是各自为政。因此,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和其他文官无权干预陆军和海军事务,陆军也不可能对海军建设施加任何直接的影响,海军同样无法直接影响到陆军的政策。

唯有处于最高权力的皇帝威廉二世,能够起到协调海、陆、政三方的的作用。

代表海军的施佩伯爵就更希望德军可以直接从丹麦出发登陆挪威,或是利用水雷封锁挪威的海岸线,破袭挪威和英国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代表陆军利益的勃洛姆堡元帅,自然还是主张德军争取到瑞典境内的军事通行权,然后联合芬兰一起直接从陆地上进攻挪威,颠覆挪威的亲共政府。

施佩伯爵说道:“德国海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舰船种类最齐全、战斗力最强且最富有经验的海军力量,帝国的军舰在全球的每一寸水域都有不言而喻的优势,德国海军的强大不光光来自于其舰艇数量和质量的优势,还因为我们拥有一支高度职业化且经验丰富的海军人才队伍,以及最为重要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军基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战胜今天的公海舰队。”

德国拥有庞大的超无畏舰、无畏舰、高速战列舰舰队,除了航母比较少仅有四艘以外,德国海军在其他主力舰方面对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公海舰队在开战前毋庸置疑就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海军,而且还把第二海军遥遥甩在身后。

“如果挪威反对我们,公海舰队就能封锁挪威的全部港口和海岸线。”

“那也不如我们争取到瑞典的支持,直接控制挪威好。”

威廉二世在北欧问题上态度游移,看来老皇帝也还没整理好自己的想法。但是帝国公约的问题显然已经谈妥,除了施莱歇尔稍有反对以外,海军和陆军都已经表态支持德国牵头组建帝国公约组织。

施莱歇尔最后问了一次:“陛下,还有元帅和伯爵阁下,当塞尔维亚和埃及这些小国攻击我们的盟国时,德国要不要履行帝国公约的义务对塞尔维亚和埃及宣战?”

勃洛姆堡元帅不再犹豫:“如果奥地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保证遵守帝国公约的细则,那么德国哪怕对塞尔维亚和埃及宣战也是十分划算的。”

“就这样决定下来吧!”威廉二世说道,“朕意已决,施莱歇尔卿,政府理应迅速执行这项政策,同时不要忘记西班牙的事情,尽快把摩洛哥军团和慕尼黑的航空兵联队调到伊利比亚半岛吧,我们只需要再等最后几个月时间,等到齐格菲防线全部修完的那一天,就是帝国公约组织对第三国际集体宣战的日子。”

帝国公约将把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三个国家,也变成类似于德国东欧卫星国那样的半附庸国家,这将极大增强德国的实力,而且考虑三国目前面临的外部威胁,他们似乎也没有抗拒德国要求的可能性。

德国将在和第三国际宿命般的决战之前完成对欧洲大陆的整合,第三国际去对决三分之二个欧洲,还有胜算吗?

第八十章 亚述

西班牙战争!帝国公约!

欧洲局势急速恶化,事态发展快得令人眼花缭乱,让中国驻开罗代理办事处的负责人马惇靖也感到目不暇接。法国军队进入西班牙以后,据说进展十分迅速,最近埃及这边报道的新闻是说法军已经开始进攻萨拉戈萨和昆卡两座重镇,起义的西班牙赤卫军工人武装更是席卷加泰罗尼亚,已经拿下了半壁江山。

但更让人啧啧称奇的,还是德国的反应速度。

长年来表现迟钝的德国外交部门,这回却以十分惊人的速度提出了“帝国公约”计划,短短几天时间内,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芬兰、波兰、乌克兰、比利时……十余个欧洲国家相继对德国的倡议做出回应,还派出特别代表前往柏林,很有可能在这个月内就会签署帝国公约的正式条约文本!

“立青,你认为德国牵头组建帝国公约组织以后,中东还会爆发战争吗?”

马惇靖现在没有在开罗,而是在亚述自治政府控制下的巴士拉港口,迎接从中国远道而来运输石油的油轮船队。

由张如海担任总指挥的油轮船队包括了一艘排水量超过三万吨的“东营四号”油轮和三艘排水量超过二万吨的大型油轮,庞大的船体在海平线尽头时,就能看得见三座突出海面的上层建筑,一是船首楼,二是驾驶台,三是船尾甲板,为了安全,油轮的发动机设在船尾,因为如果像货舱中那样穿经油轮舱装设通道,万一可燃气体外泄和积留,可能引起爆炸。

船队中除了专业化的油轮船舶以外,还包括了好几艘载重量超过两万吨的大型货轮,张如海指挥的船队除了要抢运原油以外,还要赶在欧洲全面战争爆发以前以,最后一次利用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的航线抢运一回中国急需的紧俏物资。

除了这些巨型货轮以外,在一、两万吨以下的普通轮船数量就更多了。

不仅是中国派出了大量货船到中东抢运原油和其他矿藏物资,其他东共联成员国,还有像菲律宾、苏俄、暹罗这样的对华友好国家,也都组织船只参与抢货运动。

日本就派出了17艘万吨以上的大型轮船,朝鲜、越南拥有的大型货轮不如日本多,但同样派出了许多几千吨载重量级别的中小型货轮。

还有像婆罗洲共和国本来就盛产石油,自从婆罗洲共和国解放建国以来,婆罗洲人民政府就像中国和英国采购了多艘大型油轮,专门用于把文莱油田产出的石油通过南海航线运往中国。

中东开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油田,就集中在巴士拉附近的科威特以及波斯湾中的巴林岛,所以张如海的船队就停靠在了巴士拉这座伊拉克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

这支庞大的船队漂浮在波斯湾的海面上,一眼望不到头,浮动的舰桥和桅杆好像在海洋当中形成了一块全新的岛屿,简直堪比一块可以移动的国土。

马惇靖这个开罗代办处的主任,又身兼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其实就相当于是东共联在中东地区一切外交和侨民事务的总负责人,往来奔走,工作非常繁忙。这么大规模的卸货抢运行动,除了海运的部分以外,也关系到大量陆运方面的工作,陆地上的事情自然就需要马惇靖大量参与,他想方设法利用了自己在埃及政府中的人脉关系,向埃及的交通运输部门行贿了两百多万元,才租赁来大量的汽车、卡车和骡马拖车。

一时间,巴士拉城外熙熙攘攘,车队堵在进城的公路上不说,还有许许多多大型牲口拉着载满原油桶和矿产的拖车,挤在旁边的土路上。

马惇靖向张如海回答说:“我不认为帝国公约能阻止中东战争!中东各国厉兵秣马备战多年,战争形势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会因为德国的安全保障许诺就停下来,反而是德国自己将被中东战争拖下水,分散它对付法国同志的力量。”

巴士拉这座港口城市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的领土,但实际上这座城市目前是由亚述移民组织的自治政府统治。

这些亚述移民来自于南安纳托利亚地区,他们在上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大英帝国组织的反土耳其起义,结果当大英帝国从中东大规模败退的时候,亚述移民们就被迫跟着撤退到了中东边陲的巴士拉。

奥斯曼帝国在收复巴士拉时,由于财政困难和德国开始停止外援,没有能力彻底消灭亚述移民,只好默认了巴士拉亚述自治政府的存在,直到今天,亚述自治政府已经利用石油出口带来的经济繁荣茁壮发展起来,建立起了一支包括两个正规师在内的军队,成为土耳其在中东统治的一大隐患。

巴士拉的城市街头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中东城市的模样,街边的基督教教堂和古典主义建筑,都让人觉得这里更像是欧洲,或者就像马惇靖说的那样,巴士拉和同样以基督徒人口为主的黎巴嫩非常相似。

从阿拉伯式的奥斯曼建筑到本地低地阿拉伯人修建的土房,然后就是亚述移民这些年来修建的无数教堂,包括迦勒底派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基督教、新教、天主教齐聚一堂,建筑的石灰岩外墙、明亮的白色墙壁、细腻的大理石地板……比起中东,巴士拉更像是一座地中海城市。

“亚述自治政府也在开罗条约上签了字。”马惇靖继续说道,“伊斯坦布尔政府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经弱到这种地步,土耳其人还能管得住什么!哪怕有德国直接下场干涉也没用。”

凯末尔病入膏肓,坊间都传闻凯末尔因为肝硬化的病痛已经失去知觉,昏迷了几个月的时间,随时可能去世。

“恐怕凯末尔去世之日,就是开罗条约组织对土耳其开战之时。”

张如海感叹一声:“中东开战对我国也很不利,我们又一个原油进口来源就要断掉了。美国石油用不了,中东石油又用不了,只靠南洋的原油实在捉襟见肘。”

首节 上一节 73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