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99节

远东红军的训练和装备情况都还算比较合格,在赤塔举办的苏东合作会议将要持续半个月时间,林淮唐还是有充分时间去了解和观察一下远东红军的具体情况。

在今天,远东红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兵员构成非常多元化的军队,苏俄多民族的人口现状也很实际的反应在了军队人员上面。而且比起远东苏维埃共和国的劳动人口构成,很显然远东红军的多民族成分还要突出许多,这是因为在俄罗斯第一次红白内战结束的时候,当年的中国红军援苏志愿兵团里面,已经有许多人在鄂木斯克等地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他们之中当然有很多人在服役期结束以后,就带着自己的俄罗斯籍妻子回到中国,但这批人里也有不少人选择就此留在苏俄生活,为这个在暴风雨漂泊中艰难求生并努力挣扎、建设下去的国家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以外,这十年间另外还有许多来自东共联的退伍军人或是民兵,使用国际志愿者的身份抵达乌拉尔战场的最前线参战。

红色、白色两个俄罗斯在乌拉尔山麓展开的低烈度冲突,对中国许许多多在“世界革命”教育下长达的新生代青年有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哪怕是中国政府原则上并不赞同青年学生、工人以个人身份自己出国参加国外的革命运动,也抑制不住很多热血青年的自发行动。

伏龙芝请斯大林、图哈切夫斯基和何贯中一起带林淮唐参观赤塔红军的情况,驻守在赤塔的远东红军第二“首都”步枪兵师里面就有相当数量的华人士兵,此外,来自朝鲜、越南、日本和婆罗洲等国的军人也不在少数。

首都步枪兵师的驻地在赤塔城郊,大部分营房也是从满洲里坐西伯利亚铁道到这里来的中国工人修筑起来的。斯大林还林带林淮唐去参观了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华工住宅,那些木制的小平房是如此简陋,而且阴暗无光,可以想见当年到沙俄讨生活的华工生活处境是多么困难。

冰雪消融后的水珠挂在房檐上,形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晶,时不时还有露珠自窗边坠落,现在在首都步枪兵师里服役的华人士兵,也有几位战士就是当年沙俄华工的子弟后裔,他们见到林淮唐以后,心情当然也是无以复加的激动。

这些俄国华工的后裔面孔五官看起来就是完全的中国人,但他们出生在俄国的远东城镇,从小到大也一直生长在赤塔等地,所以已经几乎不会说中文,就连名字也都是起的瓦西里、米哈伊尔这样典型的斯拉夫式名字。

只是在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中国迅速走向复兴之路,并且在俄罗斯爆发红白内战以后,开始加大对俄国输出革命的力度,这些华工后裔们才在和中国志愿军人员的交流下慢慢学会了一点简单的中文对话。

远东红军第二“首都”步枪兵师隶属于远东红军第一军,而这个第一军的军长任辅臣也是中国人,关于他的事迹早就经过东共联各国的教科书宣传,成为了一位世界人民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任辅臣就是沙俄时代的华工出身,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中东铁路的时候,读过书的任辅臣就被收为雇员,在中东铁路的工地上做书记员,也是在这段工作期间他学会了俄语,为他后来在日俄战争期间与俄军接触,并通过俄军内部的地下革命者介绍,在林淮唐领导的大革命开始以前,就已经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并在清朝灭亡以前就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此后任辅臣主要是在沙俄境内活动,所以没能赶上中国在辛亥年时起风起云涌的大革命,但他也因此成为了中俄两国革命者联络和交流的枢纽式人物,像后来越飞领导的区联派和布尔什维克国际志愿营,就都是由任辅臣设法介绍到中国来工作的。

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交通受阻,任辅臣更不方便回到中国,他便开始接受布尔什维克党和中国社会党的双重指令,在乌拉尔山的矿区内发展华工革命组织。等到后来沙俄战败,俄罗斯爆发第一次红白内战的时候,任辅臣就是组织这批华工参与俄国内战。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红鹰团”。

就连斯大林都说红鹰团在第一次红白内战时期的表现,比绝大部分俄罗斯人组成的部队在作战时更加勇敢,在政治上更为忠诚。

正如远东红军第二“首都”步枪兵师番号中“步枪兵师”的来源——十月革命时期的拉脱维亚步枪兵师一样,托洛茨基也曾经说过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人痛恨统治他们的沙俄波罗的海德意志族男爵,所以革命性极强。

拉脱维亚师也是最早成建制投奔红军的旧俄武装,斯大林去察里津时,列宁还专门交给他四百名拉脱维亚步枪手作为卫队,红军第一任总司令瓦采季斯、红军将领乌博列维奇也都是拉脱维亚人。

后来为了振奋苏俄红军的士气,列宁就下令过把步兵师的名称全部更换为步枪兵师的古称,在俄语里面步枪兵师给人的感觉确实更具荣誉感,有些类似于另一个时空纳粹德国把步兵师改称为掷弹兵师、把机械化步兵师改称为装甲掷弹兵师一样的做法。

像这类的部队荣誉称号,多少可以对部队士气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作用,何况只是简单改一个名字而已,不需要任何花费,就能收获一定士气增益,确实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东共联的最高统帅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中国红军总参谋部也都曾经考虑过实施类似的方案,将一些统帅部精心遴选的精锐部队授予荣誉称号,只是具体要采取哪种形式的荣誉称号,红军内部还有颇多争议,所以这一改革至今尚未正式执行。

任辅臣向林淮唐介绍说道:“他们都是第二代的赤塔华工子弟,书记长,还有这位,瓦西里·刘,他已经是赤塔第三代的华工子弟,是真正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中国人里最早第一批在沙俄境内生活、定居的华工,也是上个世纪下半叶的人了吧。”

“对啊,有的华工从当年修中东铁路开始在赤塔定居,到现在也过去小四十年,两三代人的光阴。”

四十年前沙俄殖民者在黑龙江畔大肆虐杀中国人民的时候,无非就是担心中国移民会妨碍和动摇到沙俄帝国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

可是四十年以后,在今天的西伯利亚,来自中国的移民数量反而比四十年前还要多得多,而且早就成为了支撑苏俄生存的重要民族,在雅库特、勘察加的几个省区内,汉人的人口数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第一多和第二多的族群。

说到底,一切试图用暴力阻碍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和生活的做法,都注定是与历史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在做着无用功而已。

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的屠刀,或许能把这个进程推迟半个世纪,在另一个时空,也许他确实还做得更好,能把这一进程推迟到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

然而在人类移民、交流、聚居、融合的大历史上来看,一个世纪的时间其实也是如此微不足道。

“远东红军的基干师都是按照和中国红军类似的标准进行训练。”

第三十一章 对口支援苏维埃

何贯中又给林淮唐一一介绍说:“包括火炮、枪械的口径,班组战术等等,远东红军使用的步兵操典都是我和图哈切夫斯基在中国红军步兵操典的基础上,又做了一定的本地化改革,但是究其底色,还是和中国红军的编制、战术高度相似。”

林淮唐颔首:“嗯,这也方便我们的对口支援。”

“只有空军方面十分困难。”

“我也注意到这点,看起来今天赤塔机场的飞机数量不多啊。”

远东红军的航空兵力量非常薄弱,全军上下也只拥有十余架大型运输机,八十多架双发轰炸机和同等数量的拦截战斗机,飞机数量甚至都没有红军的一个菲律宾特遣舰队海航飞机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苏俄在赤塔、托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鄂木斯克等地拥有相当程度的机械制造业和钢铁、煤矿工业基础,以苏俄的体量来说,它的工业化程度,尤其是重工业方面的产业基础其实算是非常良好。

然而毕竟还是受限于体量,苏俄的领土固然幅员辽阔,然而总归还是一个总人口不过七百多万的小国,其广袤的领土面积里头大部分地区,要么是人类足迹罕至的冰川险地,要么就是土地条件十分贫瘠的无人旷野,到处密布着沼泽、雪原、原始森林……总体国力非常有限。

如此,相对列强大国来说,苏俄那十分有限的重工业产能,就必须优先用在最紧要的地方。

对苏俄这样一个缺乏不冻港和优良海岸线的国家来说,海军几乎是不需要考虑的一个兵种,陆军则最为重要,苏俄和白俄之间直接接壤的陆上战线,光是从奥伦堡到叶卡捷琳堡一段的南线战场就宽达六百多公里,如果从奥伦堡算起,一直延伸到伸北冰洋畔的亚马尔涅涅茨,那可就是一段长达近两千公里的漫长战线。

所以重炮、机关枪、装甲车、坦克、运输车辆……以及其他可以供陆军步兵直接装备使用的轻武器,才是远东红军军工产能的优先供应项目。

航空兵在这个序列里头,只好往后让一让了。

“陆军航空兵严重缺乏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式战斗机和轰炸机,但和装备上的匮乏比起来,远东红军在飞行员储备方面才是真的匮乏。”

首节 上一节 699/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