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98节

除此之外,远东苏维埃共和国主要的政治和军事人物,几乎悉数到场,这个排场也算是给足了林淮唐面子。

“菲尼克斯同志,我们也好久不见了。”

林淮唐上一次与捷尔任斯基见面,那也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往事了。当年捷尔任斯基访问中国,林淮唐还曾带他到自己家中吃了一顿私宴,那顿饭还是林徽因做的,做了佛跳墙、海蛎煎等等好几道福建名菜,后来捷尔任斯基身体不好,心脏有些问题,也是林淮唐亲自到北京工人医院为捷尔任斯基挑选了好几位中国在心脏病方面的医学专家。

十年不曾谋面,捷尔任斯基还是和伏龙芝一样,精神矍铄,看得出来精力充沛,身体状况应该非常健康。

林淮唐在列宁同志的安全问题上犯了大错,在那以后他就高度专注苏俄好几位重要领导人的健康问题,林淮唐和捷尔任斯基、伏龙芝的多次书信往来,也经常不惜笔墨的提醒他们把身体健康放到革命工作的第一位来,现在看到两位身体完好的同志,林淮唐心情自然非常好。

捷尔任斯基和林淮唐深深拥抱在一起:“达瓦里希,我在赤塔常常想起同志您家中饭菜的味道,您这一趟访问我国,也可以到我的家中坐一坐。”

中国访苏代表团除了林淮唐和苏东经合委主任、朝鲜对外经济相李秉哲以外,还有另外好几位来自东共联军事、经济部门的重要官员和专家学者。

林淮唐这趟访问赤塔,其实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在苏俄组建一支援美兵团,他和捷尔任斯基一边把臂走下台阶,一边说道:“东共联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评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考虑能否利用贵国的兵力,通过阿留申群岛和白令海峡支援美国方面。”

捷尔任斯基没有直接作答,这种重要的事情,中国方面当然早在林淮唐决定访苏之前,就已经和苏俄做过基本的接触和沟通,中国方面提出的方案是东共联提供武器装备、弹药、后勤物资、教官和必要的海运运输船运力,苏俄方面则提供白人面孔的兵员。

援美兵团完成基本的训练以后,红海军就会设法打通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的航线,然后再根据美国内战的具体战况,酌情考虑是在阿拉斯加地区、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或是直接在西雅图登陆。

之所以林淮唐要考虑这么复杂的迂回式援助方案,一方面是因为红海军虽然解放了菲律宾群岛,但还没有在太平洋东部获得可靠的据点,要直接登陆美国西海岸的话,航程实在太远,另一方面也是顾虑到美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直接派几万、十几万的黄种人面孔士兵登陆,可能会刺激到美国极右翼势力的壮大。

如果是以苏俄的白人士兵为主组建援美志愿军兵团,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就会小一些。

伏龙芝不懂中文,他听翻译解释一遍以后,才和林淮唐说道:“白令海峡缺乏大规模通航的自然条件,北太平洋阿留申海一带的海况也非常恶劣,如果要通过极北航线援助美国,我认为风险实在太大了。”

伏龙芝的回答其实算比较敷衍,何贯中说话就比较明确、清楚,他用中文直接向林淮唐解释说:“书记长,今年乌拉尔前线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远东苏维埃恐怕很难担负起组建援美志愿军兵团的重担啊。我国只有七百万人口,还长年维持着一支二十万人的常备军,兵员上的压力一向都非常沉重,更何况现在前线又可能发生新的危机……”

第二十九章 左手苏俄,右手美团

何贯中现在担任着远东苏维埃共和国的国防部副部长一职,而且还不是虚职,而是负责军队训练和政工方面很多工作的实权职务。

作为一名中国人,而且还是从辛亥革命时期起就跟随林淮唐转战天下的社会党元老,何贯中最开始是以中国援俄兵团总政委的身份在苏俄活动。后期随着俄罗斯红白内战的结束,何贯中就一直留在赤塔负责远东红军的训练工作,也是为了方便他的行动,林淮唐才特批何贯中加入远东苏维埃共和国的国籍。

其实何贯中在远东苏维埃共和国的资望,比担任国防部长正职的伏罗希洛夫还要强。伏罗希洛夫是到了俄罗斯红白内战的末期,才跟随斯大林和图哈切夫斯基长征转战到远东地区,而且不管是在长征红军里面,还是在远东红军里面,伏罗希洛夫在军队将领和基层士兵之中,都比较缺少威望。

如果何贯中不是中国人,哪怕他是出生在雅库特地区的蒙古人或者是其他亚洲少数民族,何贯中肯定也是能够担任苏俄的正职国防国部长。

但中国方面肯定要考虑苏俄民众的情绪,哪怕何贯中已经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苏俄国籍,苏俄民众也是很难接受一个外国移民做国防部长的。

更何况即便苏俄民众能够接受何贯中,林淮唐也要考虑何贯中当了苏俄的国防部长,会不会变成外国人攻击中国搞强权外交的黑料。

所以自从何贯中加入苏俄国籍以后,中国的党、政、军方面,就再也没有给何贯中指派过任何任务,完全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苏俄公民看待。

何贯中本人当然也理解这点,他在赤塔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期间,除了全心全意扑在训练远东红军和组建后备役军队的工作上以外,也经常在苏东合作方面力争确保苏俄的国家利益。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攻击,何贯中有时候在确保苏俄国家利益方面,甚至表现比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更加激进。

“而且北太平洋天气严寒,海面上风大浪急,不利于实施大部队作战。”何贯中继续说道,“即便能够登陆阿拉斯加,可是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据我了解非常恶劣,气候也是酷寒,土地贫瘠,地形又是以多山为主,天气变化多端,非常恶劣,如果红军组建一支兵团级的部队强行在极北地区登陆,我担心这会成为战争后勤学上的一个巨大灾难。”

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全地球台风发生率最高,同时也是强度最大的一个地区。像是南印度洋的海况就已经足够糟糕了,但和北太平洋极度恶劣的海况比起来,南印度洋又显得好非常多。

尤其是白令海,这是世界大气系统中最大梯度区之一,海域上空强烈的大气活动,导致经常天空乌云密布,暴风雪多,能见度差;气候寒冷,平均气温南部只有2度左右,北部更是低到只有零下十度左右,海面上终年浮冰,严寒、多雾、多雪、多冰雹,天气日常阴沉至极,何贯中很难想象还能有比这条件更糟糕的海况了。

何贯中又说:“白令海最主要的一条阿图岛水道,在北太平洋已经算条件比较好的航线了。可是也同样风口浪尖,水深流急,即便是四五万吨排水量级别的战列舰,面对白令海和阿留申海狂暴的天气也不能掉以轻心,稍稍大意,战列舰都可能发生海难。”

林淮唐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点头,中国方面对援美志愿军兵团的计划制订有好几个方案,阿留申方案只是其中可行性最低的一个方案,之所以首先向苏俄提出这个方案,就是为了在此后的谈判上能够获得更多的进退迂回空间。

但是苏俄在乌拉尔前线面临的紧张情势,确实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因素,林淮唐不能不多做考虑。

“乌拉尔前线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多少?”林淮唐问道,“我们过去的主张是认为——萨文科夫不可能在获得德国全力支持以前发动战争,从经济上来说白俄就缺乏单独发起新战争的财力,何况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白俄面临的困难一定比我们多得多。”

斯大林说道:“劳工军计划可以弥补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缺陷。”

“劳工军计划到底实施、进展到什么样的地步?仅凭这一点,到底能不能支撑起萨文科夫即将发动入侵的判断?”

“我们做出的判断是具有足够的依据,契卡已经搜集到了大量相关的情报,包括在白俄政府的上层也有一些契卡的线人,可以证明白俄即将或是已经走向了战争动员的道路。”

林淮唐在这个严肃的问题上立刻如实相告:“中国政府已经做好决定,将对贵国进行更大规模的一揽子援助计划。而且这次援助,考虑到军事上的紧张气氛,我国也是计划以直接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援助为主。对于苏俄政府提出的驻军问题,东共联考虑增派一支联盟军部队驻扎到鄂木斯克地区,但如果贵国希望得到更大规模的驻军援助,那中国政府确实需要得到一些更加强有力的情报证据。”

捷尔任斯基拍板说:“好,我们会立刻把契卡掌握的相关重要情报档案全部移交给中国政府一份复件。主要是军事援助方面,远东红军主要还是缺少飞机和后勤相关的运输车辆,尤其是在乌拉尔前线脱离铁路线以后,我们缺少可以进行公路运输的足量重型卡车,还要就是空军方面您也知道,在我国飞行员比飞机还要更加匮乏。”

伏龙芝也说:“另外,如果乌拉尔前线爆发俄罗斯的第二次内战,阿拉什自治共和国肯定也会被卷入其中。但哈萨克军队比我们更缺乏武器弹药,远东红军不缺火炮和枪械,哈萨克军队则是连一般的轻武器都不不能达到满编标准。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中国的援助计划把阿拉什自治共和国也包括进来,效果会更好。”

俄罗斯的红白内战结束以后,哈萨克地区靠近伊犁河谷的地带并入中国成为七河省的一部分,剩余部分则经历多次激烈的武装冲突以后,最后形成了一个偏向左翼的进步主义政权阿拉士自治共和国。

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和苏俄关系友好,可以算作苏俄的准军事盟友,但并没有像苏俄一样直接成为东共联的观察员国,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也很薄弱。

严格来说,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倾向于红军的中立国,武装力量也比较薄弱,但由阿拉什自治共和国控制的奥伦堡,又是乌拉尔战场上一座战略意义非常重要的城市。如果奥伦堡被白俄军占领,远东红军在南线战场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苏俄同志的要求还真不小啊……

林淮唐脸上毫无波澜,心里还是有一点点苦笑,如果未来走向真如捷尔任斯基和斯大林预测,中国就需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而且还是两线一东一西,同时援助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幅员极其辽阔的国家打内战。

左手扶持苏俄解放莫斯科,右手扶持美利坚联合工团解放华盛顿?

中国要同时跨越西伯利亚和整个太平洋作战,说不定还要在南方压制德国和协约国的海上力量,这个难度……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这么恢弘的战争蓝图了吧?

第三十章 任辅臣

首节 上一节 69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