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76节

一些美军的小部队开始在市区边缘设置布雷区,拉起有刺铁丝网,连系沟渠,重要的桥梁和隧道附近也被部署重兵把守。

雨水越下越大,四周一片漆黑,马尼拉海湾的方向白浪滔天,地平线上尚有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夜空中笼罩着一片红光。漆黑的岸边电闪雷鸣,照耀出多次轰炸以后破碎的房屋,断壁残垣、高耸的屋顶、扭曲得像纸卷一样的汽油桶,还有大量被美军放倒的车厢街垒。

大雨如注,打在脸上疼痛难忍。

蒋先云听到了机关枪声,但很快又停止,似乎只是偶尔突然发出一阵排射,然后立刻就消失了。不过远处,自左自右不断传来炮声,炮声与雷声交织在一起,他由此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判断:“美国人还真有再拼一下的打算,他们又把重火力给组织起来了,要这么说,咱们现在是有些棘手。”

说话间,还有两辆红军装备的三四式坦克从蒋先云的指挥所旁开了过去。三四式坦克算是红军一线部队里列装的最新式装甲战斗车辆了,50毫米口径的一门主炮火力还算不错,更重要的是它的通行性能和可靠性都经过了许多复杂环境的考验,所以这回登陆菲律宾的部队才会带上少量的三四式坦克。

1934年按照中国的旧历,是狗年,也因此三四式坦克又被一些红军指战员冠以“战犬坦克”的爱称,不过蒋先云更喜欢把它叫做“军犬坦克”,因为三四式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性能在蒋先云看来都还够不上战犬的级别,严格来说还是只能算作轻型坦克。

滂沱的大雨里,参谋人员很快就向蒋先云汇报道:“政委,我们收拢到了军直属的一个侦察连和一个坦克连,另外还有红一陆战师下辖的第二陆战团的团部,红四十七师下辖的两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侦察连,红四十八师下辖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战斗工兵连……都已经接受了我们这里前敌指挥所的统一指挥!”

蒋先云对红军各部队重新编组为战斗群的效率非常满意,他也亲冒大雨赶到战场的第一线,靠近马尼拉市区的方向现在炮声和机关枪声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起来,随着各部队的收拢,蒋先云这里也自然获得了更多有关马尼拉方面的情报。

在刚刚过去的短短几个小时时间里,已经出现不少不明敌情的红军小股部队,冒然进入到了接近马尼拉市中心的街区位置,结果立即遭到了早有预谋的美军伏击,伤亡损失不小。

很多美国兵都躲藏在民用建筑物里面,看来阿尔蒙德的想法就是要打巷战,利用马尼拉这座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来消耗红军实力,利用建筑物层层抵挡红军的推进,美军士兵可以在较高的楼层瞄准不断前进的中国部队,红军战士则需要冒着各种冷枪对建筑物逐个搜查进攻,风险非常大。

阿尔蒙德的意图,就是尽量杀伤红军有生力量,最后迫使叶挺和伍中豪接受一个更加有利于美国人的“停火”条件。

红军当然也可以选择依靠目前已经开入马尼拉湾的红海军菲律宾特遣舰队,直接靠舰炮火力洗地,再配合红空军进行狂轰滥炸。后续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内陆续向马尼拉围拢的红军地面部队,更可以集中重武器,组建起一个兵团规模的炮群,进行不分军事目标、民用目标的全面炮击,直到把马尼拉这座大城市打成一片废墟、打成一片白地以后,再派步兵部队进城收割胜利的果实。

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万人质

但那样也就正中阿尔蒙德下怀了。

要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重火力来攻城,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样阿尔蒙德就又可以给美军固守部队争取到更长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他既可以以拖待变,也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谋求一个更有利的投降条件。

而且这么狂轰滥炸下去,马尼拉城区内的百万平民势必死伤惨重。

红军如果真的这样不顾平民伤亡强行攻城,就很可能激起卡蒂普南协会和菲劳联的反对,也会严重影响战后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到那时候,说不定卡蒂普南协会和菲劳联从游击队变成了政府,原来阿奎纳多的菲律宾殖民政府却可以依靠菲律宾平民对红军的反感组织起新的游击队来。

马尼拉在战争爆发前就是一座人口近百万的大都市,战争爆发以后,吕宋岛南北的许多城市又陆陆续续有大量权贵、买办和官僚逃进马尼拉,现在蒋先云粗略估计城区内的平民数量肯定已经超过了上百万。

万一战况拖沓,这一百万平民可就全都成了阿尔蒙德的人质。

红军固然是可以慢条斯理进行围城,那样红军红就可以用很小的伤亡代价轻松夺取马尼拉这座城市。可是这段时间,美军肯定会敲骨剥髓,搜罗走马尼拉平民手上的最后一颗粮食,一旦围城超过三五天的时间,本来就以殖民地买办经济为主的马尼拉势必爆发饥荒。

美国人可以不在乎人道主义灾难,但中国人和驻菲美军的道德观念、道德水平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蒋先云相信,任何一名中国红军的革命官兵,肯定在情感上都难以接受自己围城之中出现大量平民饿死的情况。

他望着眼前这座美军试图固守顽抗的城市,也是望着这一百多万正被美国军队绑架为人质的菲律宾人民,眼里闪过一丝果决和狠厉。

蒋先云手里还捏着一份叶飞麾下菲劳联游击队交给红军的马尼拉市区布防地图,他又扫了两眼地图上的大量标识,断然道:

“现在就把重装备、重火力都集中起来,不能再等待后续部队赶上来,也不能再等待红军各部队休整了。我们每拖沓一分钟时间,美国人把马尼拉市民绑架起来做人质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迅速出击!以快打慢!以红四十七师的侦察连和红四十八师的战斗工兵连打头,突入城内,一定赶在美军破坏桥梁前控制住巴石河上唯一的桥梁阿奎纳多桥。”

马尼拉这座城市就建在巴石河两岸,河流把城市分成两大部分,14个区中的7个区在巴石河北岸,6个区在南岸。而且在巴石河的岸边,还有很多美国殖民者在1900年代修建的银行、酒店、工厂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这些高楼大厦就是天然的堡垒,非常便于美军据守,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夺占,那肯定会给突入城中的红军制造很大麻烦。

另外,通用电气和杜邦化工的菲律宾工厂,还有马尼拉的供水厂也都集中在巴石河附近,这些大规模的厂区建筑也很容易被美军利用起来进行防守。

蒋先云估计城内的美军在击退了几波红军小股部队的攻击以后,肯定在较短时间内是会认为红军暂时没法组织起大部队的攻城攻势。

所以他只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就很有希望以较小的伤亡控制巴石河,即便出现意外情况,战斗工兵连也能够负责修复阿奎纳多桥,或是及时在巴石河上构建一座浮桥,帮助其他部队渡过河去。

重点就是时间。

出发前蒋先云和参谋们一起对了下表,此时是夜里12点钟,大多数红军官兵经过好几天的急行军,一路从吕宋海岸线各处的滩头阵地狂奔到马尼拉,均已经疲惫至极,有的战士在大雨中拄着步枪昏昏欲睡,看得出来都快要挺不住了。

但蒋先云发出攻击命令以后,哪怕是最累的红军官兵也还是挺直了腰板,两辆三四式坦克的驾驶员和乘员也都顶着浓重的疲劳感,在一片漆黑的雨路中开始为部队开道。

“战士们——”

蒋先云把步枪挂在自己的肩膀上,他面向另外一支刚刚从马尼拉郊区附近收拢过来的红军部队,还有不少叶飞部下带来的游击队员,高声喊道:“现在就是解放菲律宾的最后一战,我们很可能需要逐楼逐屋去杀美国兵,但如果我们不及时行动,城内上百万菲律宾平民就可能被美军虏为人质,到时候红军强行攻坚,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红军是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蒋先云顺势爬到了一辆三四式坦克的顶上,向更多革命官兵喊话说,“我们来菲律宾不是要伤害菲律宾人民的,而是为了要保护和解放更多的劳动者。红军这支人民军队的职责就是要解放全世界的劳动者,看看你手上的红旗,看看你肩上的红章,再看看你钢盔上的红星,咱们不能丢了红军军旗的光荣,这一仗一定要既从美国殖民军手上保护好菲律宾人民,也要又快又猛的打垮美国佬!”

美军是有所防备,但整体士气也并不算高,而且大部分地段的防线都大成问题,许多工事还在临时部署当中,许多战略要地也还没有派兵把守,只要行动够快,蒋先云完全相信他手里的这支“马尼拉战斗群”能够在一夜之间摧垮阿尔蒙德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以打促降!

黑暗中,先是一批曳光弹掠过巴石河的上空,幽幽的绿光在黑洞洞的雨夜夜幕里描绘出无数道扭曲的弧线,接着又射出两颗照明弹,照到巴石河阿奎纳多桥头的林荫大道。

红军战士们一跃而起,飞身向前冲去,后面红军的迫击炮也跟着响了起来,机关枪不停地扫射着,用力压制住阿奎纳多桥桥头附近的美军交叉火力点。

双方的发光弹一齐在红军官兵的头顶飞过,那个时候很多人的脑海中竟然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以为这些子弹一定会在空中相撞。

来自红四十七师侦察连的一名指战员跌倒又不断地爬起,带着队伍继续前进,跑几步后又卧倒在石路上。突然间,美军那边的迫击炮炮声也响了起来,炮弹时而在前面,时而在后面的石路上爆炸。刚刚还在变小的雨也又下大起来,雷声和迫击炮弹的爆炸声混成一片。

侦察兵向前奔去,立刻又倒下来,摔得很疼,再次爬起来时,抓住了前面的一个东西,借着眼前的闪电光,他看出,原来他靠着喷水池站着,手里抓的是一个石头雕塑的小孩。小孩的头和上身已经被炮弹打掉,战士抓的只是他的脚。

这个本来是当作临时掩蔽物的大喷水池,现在却突然成为障碍物了。在这里停留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要通过到达阿奎纳多桥的100米距离。

敌人打来的一排排机关枪子弹,不断射在喷水池上,混着雨水的打击,溅得水花四处飞舞。

另一名为红四十七师侦察连带路的菲劳联游击队队员马科斯,也跟着冲到了喷水池后面,他是菲律宾大学法学院的在读学生,拥有一半华人血统,菲律宾解放战争爆发前马科斯只是菲劳联在马尼拉市组织的地下党成员,但战争爆发以后,因为马科斯非常熟悉马尼拉城区的地理环境,所以他就被叶飞派到了红军的攻坚部队这里担任向导的工作。

“别乱,跟我来!”

马科斯朝着红四十七师的侦察兵们喊了一声,他给众人指出另外一条小路,绕过喷水池旁边的一片小树林,红军就可以直接避开阿奎纳多桥桥头前美军的火力网,美国人的交叉火力把大桥前的林荫大道锁得死死的,想要正面强攻非常麻烦,但稍微绕过去一点,从斜侧方向抵近强攻就容易得多。

首节 上一节 676/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