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434节

在张皮绠亲自指导下,游击队员们也正在飞快掌握着灵活运用迫击炮的具体战术。

长山山脉炽热的阳光下,炮门火光一闪,张皮绠就看到远处丛林四周爆裂开几朵白色的烟花,接着又有几串礼花似的白烟爆开,传来不太响的爆炸之声。

民九式60迫非常适合越南的丛林战争特点,它的特点是轻便灵活,搬动起来同机关枪差不多,但威力却要大得多,射程不算太远,用于丛林山地复杂的地形却绰绰有余。

天空中有一架螺旋桨的双翼飞机缓缓飞行,好像是印支当局殖民地军派来的侦察机,它飞得太慢,高度也太低,张皮绠马上就命令游击队员们按照他教导的战术,到山坡上运用机关枪设法把飞机打下来。

丛林里面雾气弥漫,长山游击队正在大举出击,除了常备的骨干民兵三千人以外,其他半农半兵的老越边境农夫也都被动员起来,组成十二个营的部队,向着上寮地区猛攻。

机关枪的火舌蹿出,撕裂布帛的响声马上改变了战场的环境,空中的螺旋桨飞机努力闪避了几分钟时间,很快就冒出股股黑烟,最终难逃坠落到丛林地面的厄运。

奠边府是一条山谷,四周群山环绕,那是一口平底锅,四周高地一失守,必然束手就擒。强劲的季风气候已经结束,低垂的阴云被烈日照得消融,丛林里的浓雾还在翻滚,战斗很快开始,黎鸿风正带着游击队的主力军向东急速前进,越南人熟悉丛林的环境,活跃在遍地的荆棘葛藤上就好像奔跑在畅通无阻的大道上一样。

印支当局的殖民地军主力兵员也是越南人,可这些被临时征召起来的士兵毫无战意可言,只有受到法国籍军官的严厉训厉斥时,才会勉强举起步枪射上两发。

只有英国人从新加坡派来的援军战斗力稍强一些,不过他们兵力又太少。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德国和英国之间虽然达成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光荣和平”,英国的国力却还是被欧战严重削弱,光是镇压印度此起彼伏的反英起义就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遑论派兵支援法国的印支殖民地。

新加坡能来这么一点军队,已经是英国在竭力履行对法国的盟友义务,同时也是英国十分忌惮着东亚联盟势力朝东南亚地区的扩张。

上寮的战事由张皮绠负责指挥,要声东击西为奠边府方面创造战机,那么在上寮就比较大造声势,场面闹得是越大越好,如果顺利,长山游击队甚至可以同时拿下老挝全境和奠边府省,再加上越北的越军正规军主力南下河内,这一战结束以后整个印支地区的北部都会被解放吧?

大树拔根而起,随着爆炸的隆隆声冲天而上,接着又跌落进溪流中,民九式60毫米迫击炮大放威力,两个营的游击队民兵就把驻守老挝的殖民地军五六个营的部队牵制住了。

猛烈的进攻以后,游击队缴获良多,在老挝腹地的城镇中张皮绠就找到了许多大米、面条、蜂蜜、鱼肝油还有新加坡运来的罐头,此外就是子弹箱、多余的枪支和各种各样的医疗用品,有奎宁有绷带,这么多物资,可惜法国人无法将其充分运用起来。

“顾问!我们俘虏了许多法国兵。”

游击队抓住了将近一百名法国军人,其他被逮捕的印支当局官员也为数不少,对于这批人张皮绠的建议是等越北战役完全结束以后,就把他们送到中国境内去,中国政府可以去联络法兰西公社来解决这群法国俘虏的问题。

老挝方面的战斗烈度并不大,长山游击队三线出击,很快就让印支殖民地军左支右绌无法招架。关键还是在于奠边府,法国人果然派出主力急速驰援,黎鸿风则在奠边府北部焦急等待着越军正规部队的到来。

黎鸿风很快就能在奠边府周边的山谷中看到越军的黄星旗,带着越军主力部队第一师赶来的人除了黎鸿风和张皮绠的老朋友黄文树以外,还有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的团长陈远琪。

陈远琪也是红军中的一位老将,曾做过华南野战军的总政委,在辛亥革命以前和方声洞一样,也有过在东南亚活动的经历。

从潮梅建军开始,先锋队、北伐军、国民军、红军……这些部队里一直都保留着简易的军衔制度,只是没有成为一种正规的定制,所以经常出现军衔和军职完全不搭配或滞后的情况,由于战争影响,还有一大批红军高级将校甚至从来都没被授过衔,等于是以列兵身份担任师长、军长、兵团司令的职务。

这种情况下,陈远琪一直都能被授予彼时军队中相对最高一级的军衔,足以证明上级部门对他的看重。

越军的正规军看起来和红军模样没有多大差别,只是为了适应南方丛林作战的需要,全部穿的是军绿色服色的制服,而且所有人都戴着一顶很有越南特色的竹笠。至于武器方面,正规军的装备就要比长山游击队强得多,除了迫击炮以外也装备了不少七生五口径的中国造山炮。

“黄书记,陈团长,你们终于来了,游击队已经侦察好了敌情。”黎鸿风马上就向黄文树和陈远琪做敌情汇报,“除了法军以外,还有一个营的英军赶来了奠边府。”

陈远琪点头:“按计划我们要把英法联军都一起消灭掉,直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英国人不敢继续再插手印支事务。”

黄文树代表着越南社会党中央,他更为大胆:“如果英国人要插手,我们就打到缅甸去!”中国方面暂时还不希望印支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缅甸、泰国等地,中国的主要精力还是要集中在国内的经济建设,当然不想看到周边地区的战争烽烟不断。

“各部队已经完成集结,就等总攻命令了。”

奠边府的地形很适合打一场围歼战,中国顾问团也已经给越军制订好了一整套特别详细的全盘作战计划。为了避免越军作战过程中无法掌握歼灭战的打法,陈远琪还特地抽调一批红军军官下到越军第一师的部队里担任连级顾问。

“开始吧。”黄文树说道,“陈团长,越南人民要特别感谢你们的援助,这场战役以后相信最起码半个越南就要迎来解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份鲜血凝结成的友谊。”

“这只是开始,迟早有一天整个东南亚都会被解放的。”陈远琪说,“让我们一起等着瞧吧,英国人、法国人在亚洲都是呆不久的,西方统治世界的时代,至迟二三十年就要完全落幕了。”

“那我们就希望这个二十世纪真能如此精彩。”

“黎政委,下达总攻命令吧!命令各部队出击,歼灭奠边府之敌。”

第六十四章 苏伊士危机

人类最早的文明总是起源于河流两岸,像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多瑙河孕育了古希腊文明,还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仑文明。

在这基础上,运河就成为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留下的最为不朽之杰作,苏伊士运河的成功开凿就是这时代了不起的工程。

苏伊士运河开启了地中海地区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道,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都是由英国控制着海上航行,路线是从英吉利海峡到南非的好望角再到印度洋和大西洋。航道既遥远漫长又艰险多阻,现在船只则从地中海出发,经过苏伊士运河以后不需要绕行非洲就可以直接进入印度洋,西方和东方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了。

英国人当年只想着这能加强他们对印度殖民地的控制力,似乎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苏伊士运河将会落到他人的手上,那时候这处航道就将成为阻碍他们远航的致命关隘。

江河海正跟随中国货轮青岛四号穿行地中海,这是他第一次远洋到欧洲也是首次通过苏伊士运河,远方沙漠的热浪袭来炙烤着钢铁甲板,江河海望向远方苏伊士城,期待早点一睹运河的风采。苏伊士运河在红海以北,埃及西奈半岛西侧,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也是亚非与欧洲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那圣经神话里的摩西分海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这里。

夜幕降临,排队过河的船只亮起桅灯,岸上的港区检查站上还飘扬着德意志帝国的铁十字军旗和黑白红三色国旗,哥本哈根会议上德国和英国达成了“光荣和平”的停战协议,但德国军队并没有撤离他们已经占领的苏伊士运河地区,这一欧亚枢纽名义上归属于经历欧战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际上则完全被德国人控制。

江河海的任务是到法国接回一批用于生产船只轮机的生产设备,考虑到中国和协约国集团紧张的关系,一路上为了避免英国人的刁难,青岛四号还没有走马六甲海峡的航道,而是大费周折绕道处在荷兰人控制下的印尼群岛巽他海峡。

经过印度洋时也十分危险,许多船员都担心英国军舰或是国民法国的军舰会强行扣压挂中国旗的商船,所以一路上大家都小心翼翼,也绝不开入英国人控制下的港口补充煤炭。

直到穿过苏伊士运河以后,一切才豁然开朗,国民法国的海军舰队只能保护他们位于北非的海岸线,还不敢冲入地中海进行海盗活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海军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效忠公社,有他们的帮助,青岛四号在地中海的旅程便完全畅行无阻。

天空现出那一抹鱼肚白的时候,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振动惊醒了船员,江河海匆忙离开住舱赶往上甲板。锚地引水员正在驾助的带领下走向驾驶台,船离运河口越来越近,河口旁边的苏伊士城早就清晰可见,运河工忙着把小舢舨吊上船甲船板,运河引航员登船换下锚地引航员,轮船就可以进入运河航道航行。

运河伸向远方,左岸可见一些绿色植被,右岸则是望不到边的沙漠,只有河道边挖沙船在施工。

望着今天运河繁忙的航道,它所起到的作用,怎能不想起当年那些成千上万的埃及民工,在11年的挖掘运河中,有12万民工为之献身。平均每千米就有738.5人死亡,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饮水、炎热、疾病而夺走生命。

江河海本想趁着闲暇时间到苏伊士城里买些旅行的纪念品,但青岛四号还没有正式开进运河航道的时候,众人便听见港区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不久一艘挂着日不落帝国米字旗的轮船就被德国人给扣住了。

“运河上发生什么事了?英国和德国不是已经议和了吗?”江河海大吃一惊。

运河航道上还排列着许多轮船,有德国人自己的,也有中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和荷兰等国的船只,港区突然发生枪战,各国船员都有些惊慌失措起来,局面几乎一时失控,直到那艘英国轮船被开出航道以后,港区管理方才开始向其余船只通报情况。

青岛四号的船长方枕流是一位出生在马来亚的华侨,说话带着非常浓厚的潮州口音:“江顾问,德国通报说是那艘英国轮船搭载了大量违禁物资,包括了许多军械弹药,所以才要扣压下来。”

“违禁物品?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搭载武器的肯定不少,德国人真要查得这么严,那苏伊士运河今后的生意可就做不成了!”

德国人的行动显然具有非常明白的政治意图,他们没有再仔细检查其他船只,只是在故意刁难英国人。

江河海一开始以为这是英德两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还没有完全谈妥,可能欧洲战场已经完全停火,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不愿意见好就收的德国人还要不断侵蚀英国人的世界霸权。

不过江河海很快就遇到了让他更感诧异的事情,德国人在扣压英舰以后,就在青岛四号也准备穿过运河航道的时候,港区居然派人联系青岛四号,还邀请江河海和船长等人一起登岸用餐。

船长方枕流经常往来欧洲各国,他先有些反应过来:“是不是和越南的事情有关系?”

江河海稍稍愣了一下,前几天他们在马赛出发前的时候,确实从法国报纸上看到越军攻克奠边府、成功围歼印支当局殖民地军五千多人的新闻,据说在奠边府战役越军大胜以后,另一支越军部队也趁机南下解放了兵力空虚的河内。

这一战震惊了整个南洋世界,英国的印度、缅甸和海峡殖民地受触动最大,殖民地当局深感一旦印支全境被解放,那革命效果很可能造成连锁反应,把缅甸和马来亚也一起拖下水,因此大大加强了对西贡增派的援军,英属印度当局也从镇压各地锡克教徒起义的军警里面抽调了很多兵力,宁可在旁遮普捉襟见肘,也一定要按住越南的火苗。

方枕流说道:“德法在凡尔赛和约上规定法属印支今后要割让给德国,德国人一定视印支为他们的囊中之物,这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

江河海思索道:“德国人的手现在肯定还伸不到亚洲去,他们战前在太平洋的那些属地,像什么萨摩亚、想什么俾斯麦群岛,不是也先被日本海军占领,现在又被美国海军占领吗?德国暂时是没有办法的,对印支也是如此,他们哪有能力到亚洲来?马六甲海峡还在英国人手上呢!”

说到这里,江河海好像有些回过味儿来,在拆解协约国海外殖民帝国这方面,德国人和东亚联盟是有一定共同语言的。

“走,我们上岸,看邀请信的署名还是苏伊士总督冯施佩伯爵,这位海军上将也是咱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咯。”

欧战爆发时冯施佩伯爵指挥的德国海军东亚分舰队被困在青岛,因此还配合中国红军打了一场默契仗,联手痛击了日本。青岛战争结束以后,冯施佩伯爵在无法回国的情况下,再加上德皇威廉二世被林淮唐的外交话语糊弄,最后不仅把整个东亚分舰队半卖半送给了中国,冯施佩伯爵自己也留在中国担任海军顾问,直到欧战大体结束以后,去年才回到德国。

第六十五章 德国的战后计划

德国打赢了欧洲的地面战事,在海上总的来说却没有太多显眼的表现,海军中也只有冯施佩伯爵在青岛战役的表现可圈可点,所以一回到柏林就被大众捧为战争英雄,立刻被提升为海军上将,现在又被任命为苏伊士总督。

现在这座苏伊士城的历史并不长,公元7世纪因为当时的运河联通尼罗河和红海,运河口岸在苏伊士城旁边这里曾经有过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因为海运而非常繁荣。但是在770年,当时埃及的统治者为了阻挡来自阿拉伯的敌人,关闭了运河小城也就随之逐渐衰落了。到了1507年,奥斯曼的苏莱曼苏丹为了镇守红海和周边的马穆鲁克埃及地区,加固了苏伊士城,使其成为红海主要的军港和商站。后来因为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贸易上的崛起,这里的海军更是成为抗衡葡萄牙舰队的前哨。

今天的苏伊士城主要由英国人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造,城市就处在红海最北端,也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江河海和方枕流受邀上岸,德国士兵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欢迎中国船员,他们表现出了比较友好和礼貌的态度,让江河海半悬着的心略略放下一些。

从港口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森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随意勾轨出的一抹金黄……

“欢迎你们的到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我的老朋友。”

现任苏伊士总督冯施佩伯爵就等候在陶菲格港,他带着中国船员们从那里沿着运河岸边的大道北行,在扣压英国轮船以后港口内外还是不改一片繁荣的景象。

但江河海还是注意到苏伊士城、伊斯梅利亚和塞得港的战争痕迹,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欧战中,德国人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就是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对苏伊士运河发起猛烈的进攻,苏伊士城以及城南的陶菲格港都遭到同盟国军队的持续炮击,许多港口设施也被战争破坏,就算经过将近一年的维修,很多地方也还能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硝烟遗址。

本地的埃及人对英德间的冲突不管不问,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冯施佩伯爵侃侃而谈:“埃及不配和中国同样并列为世界文明的源流之一,他们的国民完全缺乏捍卫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冷漠又胆怯,自然也不配拥有这条伟大的东方航道。”

江河海和方枕流没有接这句话,他们心里都有些不快,就算冯施佩伯爵个人和中国有不俗的情感,但日耳曼人那种自高自大以至于狂妄无匹的帝国主义心态还是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了两名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是啊,今天的埃及是如此孱弱,以至于让冯施佩伯爵发出这种蔑视的言语。那么中国呢?十年前的中国不也是这副模样?

东方民族不是生来就冷漠孱弱的,他们只是错过了工业化的第一波浪潮,现在受着英德帝国主义的宰割,没有完善的教育和组织,又怎么能强令他们为国家民族献上热血和牺牲呢。

“总督阁下,贵国扣压英国舰船还要通报我国吗?”方枕流问道,“我和江顾问都不是中国正式的外交官员,似乎不适宜充当传话的任务。”

冯施佩伯爵笑道:“谁都知道英德关系十分糟糕,我也很清楚中英关系同样恶劣,我们难道没有合作的基础吗?我国是希望先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和场合,向中国释放善意。”

他指着被扣在陶菲格港内的那条英国货轮:“那艘船上载满了欧战的剩余物资,各式各样的轻武器,有步枪也有机关枪和手榴弹,还有迫击炮击这样的武器,你们以为是要干什么?英国人是准备把这些违禁物资运到西贡去的。”

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对手法国和俄罗斯,都已经受到了严重削弱,两个欧洲陆军强国现在都面临着被一分为二的局面,所以德国也不再把法国和俄国当成第一对手。

只有英国,即便在欧战以后,也还维持着战前的基本盘,首当其冲成为德国必须面对的宿敌。

江河海问道:“凡尔赛和约规定印支殖民地将划归德国,所以德国也要派出军队登陆西贡吗?”

冯施佩伯爵坦然道:“你们可以转告贵国的外交部门,告诉他们德国的海外部门无意索取印支半岛属地。在英国还控制着马六甲海峡的情况下,德国海军没有必要把我们的舰队放到危险的西太平洋去。”

看来德国人也吸取了欧战中东亚舰队被困在青岛的教训,德皇威廉二世虽然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深受他宠信的海军元帅提尔皮茨要清醒得多,考虑到印度、马六甲海峡这些地方都还在英国人手上,德国在动摇英属印度的控制力以前,如果就贸然去印支地区作战,只会重蹈青岛覆辙。

德国人在非洲获得了达荷美、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乍得、刚果和马达加斯加等法属殖民地,这让本来就分属非洲大陆东西两岸的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变得更为庞大,更容易遭到攻击。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就横亘在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之间,以南北走向纵贯整个非洲大陆,这点也让负责德国海外事务的提尔皮茨元帅难以接受。

五年的欧陆战争,几百万德国军人都对可怕的堑壕战留下了深刻记忆,但真正让全德国人民都刻骨铭心的事情绝非法国战场的堑壕战,而是英国海军五年海上封锁带来的饥饿。

1916年的芜菁之冬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无数德国公民死于食物短缺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性后果,他们感染肺结核,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这些疾病在被迫住在拥挤公寓内的人们过热与过度劳累的体内快速发作,霍乱和斑疹伤寒也大为流行,十七万德国平民死于流感。

德国人不会那么容易淡忘英国海军造成的这一切灾难性后果,所以就在哥本哈根和会刚刚结束的第二天,提尔皮茨海军元帅就向威廉二世递呈了一份德国海军的战后造舰计划。

欧战结束了,但另一个时空的“海军假日”永远都不会到来,德国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超过英国人的海军,这样才可以避免下一次芜菁之冬的大饥荒,二十年代的造舰竞赛已经迫在眉睫。

在彻底削弱了法国和俄国以后,对英国的海外属地进行打击,就成为德国战后的首要外交政策。

在这种情形下,德国人宁可把印支殖民地让给中国,也不能接受协约国重新夺回这块在海权上有重大影响的东亚属地。

首节 上一节 434/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