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417节

“琉球共和国”建立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小的临时政府里就已经闹了好多起内讧。

最开始是华族出身的海军少将、海军军令部第三班班长安保清种,极力反对财部彪把叛变舰队拉去琉球独立建国的计划,毕竟海军的叛变集团拿了财界那么多钱,像安保清种的岳父林清康男爵也把身家性命都押注在叛变集团身上,结果叛变部队却要逃到琉球独立建国,岂不是抛弃了那些鼎力支持叛军的财阀?

安保清种曾经做过秋津舰的舰长和海军大学教官,在叛变集团里也有不少拥趸。早在琉球被红海军封锁起来以前,安保清种就计划带着愿意跟随他的几艘军舰返回东京,琉球受到美国士兵感染爆发疫情以后,财部彪的地位顿时摇摇欲坠,安保清种便立刻发动政变,他趁财部彪前往美军军营和艾伦·杜勒斯会谈的机会,召集了秋津舰上的旧部试图控制港口,只是叛军内大多数官兵都很清楚回东京还不是死路一条,没有响应安保清种的政变,等到财部彪回到首里城以后,发现政变情况,很快就联合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夺回秋津舰,并将安保清种软禁起来。

但这只是琉球共和国临时政府发生的第一桩政变事件。

安保清种的行动虽然失败,可也使大多数叛军将领、官兵都看出了琉球共和国的前途完全渺茫,这次红海军的人道主义救济以后,又让叛军里另外两名重要领袖产生了别样的心思。

这两人就是村上格一和竹下勇。

村上格一是海军教育本部长,也是旧日本海军内最大势力的旧佐贺藩藩士后裔,如果不是海陆军相继发动政变导致日本政坛动荡不安,最终引爆东京革命,按照原定计划,村上格一本来是已经被内定和八代六郎、加藤定吉、名和又八郎、山下源太郎等人一起晋升为海军大将的,他在海军里的资望远比财部彪要高。

琉球共和国临时政府建立以后,财部彪是“大统领”,村上格一作为财部彪的海军先辈却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财政部长,当然极其不满。

竹下勇在日俄战争前后曾做过日本驻美国大使馆的武官,他通过柔道和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家建立了私人友谊,没有预约也可以直接访问访问白宫,后来还曾经邀请过访问日本的西奥多·罗斯福到自己家中做客。

疫情爆发以后,大部分人都能看出琉球共和国垮台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关键是该如何寻找出路。财部彪还在死撑着,到处寻求外交支持,还在做着琉球共和国国父的幻梦。村上格一和竹下勇就清醒的多,两人打定主意,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保住自己的人身安全,最佳办法当然就是走美国助理国务卿艾伦·杜勒斯的路子,想方设法逃去美国。

竹下勇自付与西奥多·罗斯福一家私交甚笃,美国一定会帮助他,在他怂恿之下,财部彪的总统府里除了极少数的两三个铁杆以外,剩下多数部长都已经参加出逃计划。他们制订的方案就是联系艾伦·杜勒斯,然后利用美国运输救济物资的几艘货轮,化妆成船工逃离琉球。

这个计划看起来极为荒唐,那么多日本人想化妆成船工逃出去,是把红海军的登舰搜查当成假的吗?但朱竹下勇就有理由说服大家,他认为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平定叛乱、收回叛逃军舰和尽快控制住琉球的疫情,而不是逮捕惩治他们这些逃亡的海军军人,放他们离开琉球还可以削弱财部彪的实力,加速琉球共和国的垮台,所以说不定中国人就会放任他们离开呢!

把计划最重要的因素建立在“说不定”上面,这就是竹下勇想出来的办法。

除了这两人以外,在琉球共和国里还有另一个异类,那就是被叛军裹挟的海军海少将米内光政。他是一心会的成员,在海军里算是支持革命政府的一派,按理来说本不应叛逃,更不该成为琉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部长,只是当时时局动荡,米内光政担任舰长的军舰已被挟持,无奈之下他才假意附和财部彪。

村上格一和竹下勇的逃亡计划也联系了米内光政, 这让米内光政看到了一个起义的好机会。就在竹下勇私自前往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拜会艾伦·杜勒斯的当天晚上,米内光政就把参与逃亡计划的将领名单交到了财部彪手中。“大统领”惊怒之下,马上就命令米内光政带领海兵队把这些背叛共和国的逃亡者全部逮捕起来。

事实上嘛……

米内光政带着海兵队刚走出首里城,就改变了方向,开始朝港口前进。他从包裹里取出早就缝好的赤旗,面向海兵队官兵问道:“你们的同僚,生病的有多少人?”

士兵们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米内光政于是接着问道:“你们的家人是在琉球还是在日本?”终于有人开始反应过来,小声回答说:“在日本。”米内光政满意的点点头:“那大家看米国人会帮我们打仗吗?”

“米国鬼畜肯定不可信!”

在反感美国人这方面,海兵队的意见就非常一致了,要不是美国人千里投毒,叛变舰队也不会这么快就变成一副风中残烛的模样。早知如此,大家都怪财部彪当初就不该拉拢美国人的支援,光靠叛变舰队自己来打,说不定情况还要好些!

米内光政把红旗披到身上,说:“大统领命令我按照这份名单,去那霸抓人,你们看看名单上有你们的同学和朋友吗?”米内光政拿给海兵队看的逮捕名单,只有一小部分是财部彪要求逮捕的逃亡者,剩下许多名字都是米内光政自己添加进去,用来激起海兵队的恐慌情绪。

“我知道大家跟随财部彪到琉球来,是不满意革命政府清洗海军的倒行逆施之举,谁都怕接下来会清洗到自己头上。”米内光政握紧拳头,振臂高呼,“现在我们带着叛逃的军舰归国,那就是起义的英雄,而不是军阀余孽啦!”

经过安保清种和村上格一、竹下勇的两次政变计划,叛军里早就没几个人对“琉球共和国”还存什么指望。海兵队研究了一下,很快就都觉得米内光政说的极有道理,叛变是财部彪和国内财阀搞的,大家只是被裹挟被劫持而已,现在如果能带着宝贵的军舰起义,不仅不是叛国者,说不定还会得到新政府的嘉奖。

“留在琉球死路一条,去美国做异邦人,人生地不熟,真不如回国去……”

“米内前辈,新政府不会惩罚我们吗?”

“美国人怎么办?”

米内光政拍胸脯保证:“只要能把叛逃的军舰都安全带回去,新政府一定不会逮捕你们的。至于美国人,他们不被流感折腾死就已经是神佛庇佑,不用担心。大家都跟我走,我们到港口去控制军舰,然后立即给红海军发电报,机会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只能流亡美国,都相信我吧,现在只有这条出路。”

第十九章 中京青岛

青岛的深夜市区还能看到万家灯火通明,胶州湾的港口也有无数货轮出出进进,和大连的情况类似,随着中日两国签署了互相开发国境和统一关税的联盟条约以后,青岛也成了中日经济合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林淮唐在青岛的住宅是从前德占时期康有为买下的一座二层公馆——红军收复青岛以后,过去躲在德国租借地里的一群前清遗老遗少没了去处,有一部分人逃去大连投靠日本做汉奸,在东北战事里被红军彻底消灭,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在梁启超的劝说下选择了改过自新,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康有为在辛亥革命以前,靠着坑买拐骗海外华侨的捐款攒了一大笔钱,这些年又在国内各大租界置办房产,很算是前清遗老寓公里的一号代表性人物。梁启超是康有为最著名的门生弟子,梁任公是很清楚中央革命政府的手腕,几次写信乃至于亲自登门拜访,这才说服康有为把他名下的房产捐献给国家,使康有为逃过一场历史反革命的公审。

青岛的康公馆里还挂着不少康有为和陈宝琛、郑孝胥等遗老往来唱和的诗词字画,这些东西就革命来说只能是历史的垃圾,只是从艺术角度而言多少有些价值,林淮唐就让一路陪同他视察的山东省省委书记陶骏保把这些字画收拾起来,全部拿到济南的山东省人民博物馆做展品。

“遗老们不是把康南海这伙人叫做文宗吗?那也好,把他们的墨宝收藏到人民博物馆,总不要浪费掉。”

时任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也跟在林淮唐一旁,说:“主席,既然要做展品,不如就把这些东西留着,今后放到首都人民博物馆展览。”

林淮唐摇摇头:“联盟首都的规划你们不要做得太大太全,中央不是强调过吗?不要把科研、文教什么的全都一股脑塞进首都规划方案里头,首都人民博物馆也千万不要规划成一个全国博物馆的巨无霸,不要成天想着将人家地方上的藏品全弄到首都来嘛。”

陶骏保在山东省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一年多时间,过去他一直以为中央计划把山东省的省会迁到青岛来,所以对青岛各方面的建设才会有那么大的资源倾斜,怎么都没想到今天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居然会跑到青岛来。

“中央计划保留北京的国家首都地位,但是从全东亚地区的角度出发,北京呢一是封建残余比较多,不适合做全联盟的行政首都,二也是北京作为一个内陆城市,从交通上来讲不是很适合全东亚联盟各国家的官员来开会。”

林淮唐轻飘飘的几句话,说出的内容放在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角度上而言,却都算得上石破天惊。

“琉球危机已经顺利解决。”林淮唐带着一行人走到过去德占时代修建的总督府附近,“谢葆璋和顾维钧打了个电报回来,说是琉球叛军里有个叫米内光政的小将,带着七八艘军舰起义,这一下形势转变,美国人也没理由继续在琉球待下去了,他们光要解决自家的堪萨斯大流感可就要了半条命咯!”

吴玉章笑笑:“收复琉球群岛以后,台湾岛、琉球群岛和日本列岛,就形成了一道东海岛链,绝对可以保障青岛的海上国防安全。”

“嗯,这样把青岛设为将来东亚联盟行政首都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彻底解决。”

陶骏保作为山东省省委书记,当然更希望能把青岛留在山东省里,本来当年淮海省建省就从山东省身上剔走一大块肉,现在又要把山东省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青岛划走,薅羊毛也不能逮着山东一个劲儿的薅吧?

林淮唐又说:“以后把胶莱运河修通,大胶莱经济区是有可能成为全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首都规划就不要太急着要这要那嘛。”

陶骏保苦笑:“修胶莱运河,山东省又要大出一回血啊。”

元朝时胶州湾和莱州湾之间本来就有一条横贯胶东半岛的运河,只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废弃。东亚经济一体化以后,环东海地区肯定会成为联盟的经济建设重心地带,不仅能把渤海地区的人力、武力容纳进来,而且把胶东半岛变成胶东岛,也能更进一步促进青岛等城市的经济发展。

吴玉章玉说道:“辽南地区和直隶省北部都是现在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中心地带,林主席在北京有一点说得很对,随着这两个工业区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渤海湾的水体污染肯定也会是个大问题。渤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一旦挖通胶莱运河,渤海与黄海之间至少多出一条互相沟通的渠道,这样对渤海湾的海水置换还是多少有些好处的。”

“这些都是远景,我看没有两个五年计划,我们还办不完这么多事情。”林淮唐远望崂山方向,“尽快把琉球危机的收尾问题解决,再来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西伯利亚和越南问题,争取到1920年开始实行联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前,咱们要把中国周边地区的国防问题、边境纠纷问题,至少是解决到一个阶段性的地步。”

在这些事情上,林淮唐就没有和吴玉章、陶骏保说太多了。林淮唐的年纪其实放在中国社会党的高层里也还是非常年轻,不过三十岁的岁数,考虑的问题却都是事关百年乃至于千年的大计。

“首都规划是千年大计,急不来,规划先做起来,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给未来百年城市的发展留出规划空间。”

“主席思虑长远,特非常人能及。”陶骏保又吹捧起来,“如果再过几年,青岛设为联盟的行政首都,是不是北京的中央部委大多数也要搬到这边来办公?”

林淮唐笑道:“中央三令五申,青岛要做首都的事情是省部级以上的重要机密,但依我看这个机密消息无论如何保密不了多长时间。大概这两三年,北京主要是和外交、海军、国际经济合作有关的部委机关,要先陆陆续续迁过来,剩下以我们中国内部行政为主的部门,大抵还是留在北京。”

陶骏保深以为然的点头,看来迁都青岛这件事不会一蹴而成,甚至这一工程到头来算不算迁都都还是两回事。他这段时间跟着吴玉章颇研究了一下欧洲历史上的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历史上的首都法兰克福其实只是定期举行邦联会议的地点而已,如果将来的东亚联盟一体化程度只能达到德意志邦联这样的水平,青岛就算建都,地位也就和法兰克福一样,不会真正动摇到柏林、维也纳这些城市的国都价值。

“就是文教方面,还是北京的优势最大呀。”

林淮唐本身不是很喜欢文化、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到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是北京在文教方面的优势地位是从晚清甚至可以说是从明清时代一路沿袭下来的,要短时间改变的话,除非是大规模拆分北京的高等院校,对教育、科研都会有些负面影响。

好在,北京固然是中国国内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可是相比上海的优势其实还没有后世那样大。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放在整个东亚联盟的视野内来看的话,毫无疑问东京的教育资源又要比北京发达得多。

中国各项主要工业指标的产量,经过东北战争以后,差不多都已经达到日本的九成左右。但在科研、教育方面,中日之间的实际差距就要比工业产量表面上的数字大上不少。

“中央准备和日本、朝鲜合作,在大连、天津、青岛、光州和上海合办一批高等院校。日本在战场上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在教育、科研上,日本教育界、科学界相对于我国还是很有一些实力的,只要是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我们就应该唯才是举,多引进一些日本的科教人才来帮助我们。”

林淮唐又补充说:“解放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又在国内搞了五六年社会革命,可是方方面面看起来,旧官僚、旧军阀、旧买办的残余还是很不少。日本那边呢?土改都还没搞好,军队工作也出了今年琉球危机这样的大纰漏,社会上的文化革命那就更差得远喽!所以引进日本科教人才合作办学的时候,政治上的审查和甄别一定不能放松。”

陶骏保心想中朝日越四国签订联盟条约以后,政保局的手是真要伸到外国去吗?早知道如此,自己当初从军队转岗以后,就不该来做地方行政的工作,还不如去干政保局呢!以后这个部门职权肯定小不到哪里去,王亚樵是要走大运啦。

第二十章 七河省

吴玉章说笑起来:“未来东亚联盟有一个北京、有一个南京、有一个东京,那从地理方位来讲,青岛就是中京。”

“指不定……”陶骏保继续溜须拍马,“孙先生从前不是设想过迁都伊犁吗?在主席的领导下,今后东亚联盟如果能扩大到北亚、中亚的范围,把哈萨克、阿富汗这些地方都纳入到联盟内,伊犁未必不能真的升格成西京特别市啊。”

从中国历史上来说,首都的地理空间定位,其实有一个从西方到东方转移的大趋势。周秦汉的时代,中国国都一直是在长安、洛阳间打转,到唐宋以后,随着水土条件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变化,中国国都开始从长安、洛阳向东方转移,先是转移到开封,后来又转移到经度上更靠东方的北京,如果北京不是历史的终点,那么最后中国首都转移到像青岛这样的东方海港,也算是符合了中国首都东进历史的趋势。

林淮唐很清楚,现在俄罗斯因为红白内战已经出现了支离破碎的倾向,如果莫斯科的苏维埃政权真的垮台,林淮唐不相信取胜的那个白俄军阀联盟有办法收回沙俄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俄罗斯在每个方向的国境线,势必都会大大缩水,在东方白俄势力很可能直接退出中亚和远东地区。

“中央不打算在中亚过度扩大中国的直接疆域,对中国来说,最好的策略还是尽量和中亚国家修正边境线,中国在中亚只要拥有一条更合理、更公正和更安全的国境线就够了。”

林淮唐心目中比较理想的西部国境线,首先当然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恢复中国在1840年以前的传统边界线。然后根据中亚地区目前复杂的实际情况,尽量从山势走向、河流源头和民族宗教分布,确定一条在国防上更为安全,民族分布上也更为合理的新国境线,像古碎叶城这样对中国历史而言有特殊地位的地区,也应当尽量划归新国境内以内。

像伊犁河谷,从民族分布和地理的完整性而言,都是全部划归中国更为合理。然后像哈萨克的七河地区,这个地方大多数都是起源于天山的河流所滋润的天山谷地,天山西侧、北侧的河流较东南方向更多,并发育出众多巨大的河流和胡泊,像阿姆河、泽拉夫善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咸海、伊塞克湖,大多数都向西北流到了巴尔喀什湖里面去,伊犁河谷作为七河地区的中心划归中国的话,从经济建设和民族地理分布角度出发,整个七河地区都划归中国进行统一治理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也更有利于本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林淮唐并没有从霸权主义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西北国境线的问题,像中亚最富庶的费尔干纳盆地,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河中地区,距离中国更近、经济价值也更高,但从山脉走向、民族和宗教分布来说,中国都没理由占领这一地区,对中国来说如果能控制后世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尔斯坦贫瘠的边境山区,确保国防安全就完全足够了。

至少未来百年左右,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都还很有限,在高速铁路的工程技术完全成熟以前,联系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还是海上交通,对中国来说能够在哈萨克地区和河中地区确保存在两个稳定的独立主权国家,便很足够。

如果这两个国家能够加入东亚联盟的一体化进程,自然更好,如果不能,那只要这两个国家不是中国的敌对国家,外交上和中国保持友好和睦的关系,也可以。

“如果将来能确保整个伊犁河谷都回归中国,或者更好的情况,整个七河地区都回归中国,那伊犁确实可以做七河省的省会,伊犁是可以做北起西萨彦岭、南到帕米尔高原的整个西北边疆的中心城市,西京不好说,省会或特别市那肯定没问题。”

如果由中国来主导中亚将来的局势,那中国就没有必要像后世的苏联人那样,把统一的费尔干纳盆地分割成分属四国的破碎地带,相反确保中亚有一个统一的、以费尔干纳盆地为中心的稳定国家,对中国的边境安全,还有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

就现在的中亚形势来看,中国已经和活动在哈萨克草原上的苏俄红军骑兵第一军取得了联系,即便白俄获得俄罗斯罗红白内战最后的胜利,林淮唐相信白俄这样的军阀联盟也不可能重新收复哈萨克地区。那么北方的哈萨克脱离俄罗斯以后,白俄势力当然就更不可能越过哈萨克企及到更南方的河中地区。

到时候就要看英国人!

看英国人还有没有足够的实力,越过阿富汗来干涉河中地区。

近代以来,英国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阿富汗纳为保护国,两次英阿战争中甚至还出现过一次英国远征军全军覆没,最后只有一个军医回到贾拉拉巴德的惨败。直到1878年,英国人第二次侵略阿富汗,迫使阿富汗王国政府与其签订了《甘达马克条约》,这才最终使阿富汗王国丧失了外交权,由此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但是就在今年年初,1919年2月20日,阿富汗王国的哈比布拉国王在贾拉拉巴德的狩猎行宫被刺身亡。哈比布拉的第三个儿子阿马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于2月28日在喀布尔正式宣布即位,新国王刚一继位,就要求英国承认阿富汗的“主权完整、行动自由和完全独立”,并派出边防军占领了位于阿富汗和英属印度边界上的开伯尔山口。

英印殖民当局由于缺乏本土的援助,就连阿姆利则惨案以后印度本地爆发的起义运动都还不能镇压下去,自然也无力派军北上镇压阿富汗的独立运动。

就在阿富汗王国宣布主权独立以后没有几天时间,中国、日本、朝鲜三国都已经在外交上承认了阿富汗王国,林淮唐估计英国人短时间内连阿富汗泥潭都解决不了,恐怕七八年内是不可能把触角重新伸回中亚。

不得不说,目前的国际局势对中国而言,简直是近代以来最为梦幻最为有利的一种形势。亚洲旧秩序的支配者,同时也是从北方和南方冲击中国最为猛烈的帝国主义势力俄国和英国同时陷入严重的衰退,英国勉强还能自保,俄国则已经是自顾不暇,新崛起的德国还来不及把手伸到亚洲,美国虽然有这个能力,可由于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暂时缺乏这种意愿。

可以说,今天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中亚,几乎再没有任何一个外部势力能够干预中国。

只不过总体而言,林淮唐面对民族和宗教形势错综复杂的中亚,还是抱着比较保守的态度:“等我回北京以后,中革军委还要开一个会,具体讨论进一步援助远东苏维埃共和国和中亚那个苏俄红军第一骑兵军的问题。颂亭同志主张直接派志愿军参战,至少派出两个兵团十几万的志愿军;时爽和师复呢,他们还是都比较保守些,主张对苏俄红军的援助还是以物资援助为主,人员上主要是派遣一些军事顾问团,不要直接派出太多的志愿军部队。”

“我们国家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争影响,好不容易外部国际形势这么好,国内上上下下,党内外还是都希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啊!援助苏俄,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最后要帮助他们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完,这些问题都还要好好讨论讨论啊。”

第二十一章 界碑

首节 上一节 417/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