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412节

东乡平八郎面带悲戚,他和上村彦之丞的关系不算太好,两人也不是很熟悉,但这样一位海军名将居然只能去当什么歌剧团的指挥家,实在令人感到凄凉。

片冈七郎凝视着东乡平八郎,突然间又说:“其实……我也想过去当英文教师补贴家用。从前我就一直想过,如果没有从军,我一定会选择当老师吧!如果人生能有第二次选择,其实也不赖,彦之丞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照你这样说,我们到大连来也是做老师。”

日本陆军的高级将官几乎都被裁撤一空,其中多数人还被逮捕起来要进行公开审判,听说巢鸭监狱的历史审查,也是海军的人过关较多,陆军的将领大半不能过关,就连山县有朋和秋山好古也都被逮捕起来,要到沈阳进行公开审判。

社会党人对海军的处置比较宽容一些,只有组织紧急救国委员会的几个头目被直接判刑,一般的高级将领通过历史审查以后,多半获得了两个选择——其一就是离开军队,像上村彦之丞那样自行谋生;其二,则是如果缺乏谋生能力,就可以参与日本政府组织的教官团,前往中国新办的大连联合海军指挥学院当老师。

东乡平八郎和片冈七郎都选了第二条出路。

两人并肩一起朝前走着,路旁的墙壁上和北宁线的火车车厢里一样,贴满了宣传联盟政策的海报和标语,除了那张大手相握的“牢不可破的联盟”海报以外,还有一排写着“联盟时间表”的宣传画。

这些内容落在东乡平八郎这名日本战争英雄的眼里,心情又是大不一样。

《社会党联盟理事会章程》和《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条约》两份文件,都已经在报刊上完全公开,前者还算好,四党联盟的事情对于并不大了解先锋党组织的东乡平八郎,并没有造成多大触动。

但后者就大不一样。

虽然《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条约》还只是一份框架性、原则性的协议,其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如何实现人员、资本、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的详细条款,但仅仅这个框架就已经让东乡平八郎想起了当年的乙未日韩合并协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片冈,你说这算是上天对日本的处罚吗?”东乡平八郎颓丧道,“中文报纸上说除了《联盟条约》这份框架性的协议以外,今后还要按照时间表的计划,在1920年、21年、22年、23年每年度都再讨论和签署具体的实施性条款,这样切香肠,你说,日本会不会亡国?”

《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条约》已经制订了一个东亚统一的初步框架,任何有远见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份协议只要继续推进下去,按照林淮唐亲自制订的五年时间表,到最后肯定是要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政治、财政和军事统一,或至少也是很高程度的协调。

在东乡平八郎眼里,这不就意味着日本沦为了中国的保护国?就像十年前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一样。

虽然《联盟条约》的框架看起来比当年的日韩合并协议公平美好得多,可是真正实施起来以后,难道不会是中国人用来将日本亡国灭种的工具吗?

到1925年,一旦《联盟条约》这个框架性的协议通过,那么报纸上现在在讨论的《联盟共同市场税则》、《联盟煤钢联营协议》、《联盟宪章》甚至是《联盟联席参谋会议协定》这类内容,八成也会在今后逐渐推进。

片冈七郎摇摇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日本如今之势,国民经济说不定哪天就会直接崩溃,就算想反对又有什么底气呢。但林主席起码还给日本留了五年时间,今后每个年度都还可以对《联盟条约》进行讨论、协商和修改,直到1924年才是最后的期限,我们还有时间,说不定到1923年日本就已经缓过气来,有更多底气和中国谈判。”

林淮唐强调的1924年这一时间节点,看起来似乎就只是随意选择了五年这样的整数时间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此刻除林淮唐一人以外,也不会再有人意识到1923年日本将要发生的那场关东大地震将对日本人的民族性和意识形态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

第五章 东亚汉字

《联盟条约》并没有规定中朝日越,甚至包括将来可能加入联盟的缅甸、马来亚、婆罗洲、菲律宾等国具体的联盟组织形式。

就现在来看,除了边境开放和四国的执政党之间组织了一个社会党联盟理事会作为协调机关以外,还看不到更多具有实质意义的联合举措。

但不少中央报纸上,也有刊登一些联盟方案,这无疑是来自林淮唐的放风。

这些联盟方案种类繁多,花样百出,有的主张东亚社会党联盟今后应该发展成一体化的联盟社会党,有的方案则强调现阶段的通讯技术还难以支持一党跨海执政,倾向于长期保持社会党联盟理事会,将其作为一个类似于海牙会议的国际间国别合作组织。

对于“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的讨论,那就更多了。

相当多意见都倾向于“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的一体化程度,保持在像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这样的水平,主要在军事和外交上达成攻守同盟;也有人则重新拿出当年孙先生、康有为和宫崎滔天主张过的大亚细亚主义合邦论,认为中日朝越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接近于德意志邦联的共同体,在经济上互补互助,外交上则相互让渡一部分主权,形成一致的外交政策。

具体的讨论和意见的分歧都相当多,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是要作为国际间的国别组织,还是作为带有国家性质的邦联组织?经济方面,如果开发国界线,允许人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那么联盟的成员国要不要采取一致的财政政策?

更核心的军事和外交方面,联盟成员国的军队之间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协调合作?仅靠一个林淮唐设想的参谋联席会议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武器装备的方面,联盟成员国的军队要不要采取统一的武器和弹药标准?在军事科技的发展方面,联盟各成员国是要独立自主发展军事科技,还是要扬长避短各自攻克一个专长的领域?

《联盟条约》只是一份框架性的协议,仅仅表示了四国之间追求一体化的普遍愿望和共识,对这么多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做出唯一的解答,也还没有给出硬性的政策,但可以预期到,五六年以后,当1925年正式确认《联盟条约》的时候,四国间的一体化程度肯定会有很大提高。

在更久远的将来,东亚公社共和国将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那就是连林淮唐也不能提前设想的事情了。

“阁下,看,是日本学生。”片冈七郎努了努嘴,在军港另一面,一艘客轮也停靠到岸,几十名穿着立领制服的日本学生背着厚重的包袱缓缓走下船来。

大连联合海军指挥学院有“联合”两个字在,意味着学校的学生不仅包括中国人,也有日本人、朝鲜人和越南人,学校的老师来源同样五花八门,主要是中国籍的教师和日本籍的教师。

东乡平八郎垂下眼睑,他也看过几册联合海军学院的教材,课本内容全部都是使用简化汉字,对他这种深谙汉学的日本人来说阅读起来倒是一点障碍都没有。

朝鲜、日本、越南三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能熟练使用汉字,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没有太大问题。日本虽然也用平假名、片假名,但在1919年的日语里面假名使用频率其实还不算高,特别是公务类、教育类和科研类的文牍,除少数语气词以外,几乎很少会用到假名,80%以上的内容还是直接使用汉字。

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日本直到二战以后经过昭和时代的几次公用文、法令用语和外来语改革以后,假名在新闻和公文中使用频率才开始大规模上升,并最终使得日本人使用的书面语言和中文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副模样。

在1919年,日本的书面语言则和中国的书面语言差别很小,就算在另一个世界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裕仁颁布的日本投降诏书还是除语气助词使用假名以外,全文都用汉字,不懂日语的中国人也可以轻易通读下来全文。

至于朝鲜和越南,这两国知识分子阶层同样都能够熟练掌握汉语的书面语言,普通老百姓则泰半是文盲,本来就不懂得朝鲜谚文和越南字喃的书面语言,将来在扫盲运动里学会汉语的书面语言就行。

所以汉语书面语言,当仁不让要成为联盟的第一官方语言。

统一的书面语言,也是将来东亚公社共和国联盟走向一体化进程的基石之一。至于口头语言,就算是中国内部普通话的普及恐怕也还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并不急于一时,只要书面语言统一,口头语言是会自动趋向一致的。

“以后中国和日本之间各种考试的成绩,还有各种学校的文凭学凭历,都能互相通用。”

东乡平八郎远远注视着那群走向联合海军学校的日本学生,说话的语气不经然间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如果真能做到这点,日本的学生在联合海军学校读书,肯定不会吃亏。”

就在这时候,带着那群日本学生下船的领队,一名外貌看起来就十分质朴老实的海军军官,突然间快步跑到了东乡平八郎和片冈七郎的面前。

“是——是东乡元帅吗!”

东乡平八郎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军官,不动声色:“我已经退出军队,没有军衔也不是元帅了,请不要再说什么东乡元帅。”

领队的军官还是朝二人敬了一个礼,在他抬起手臂的时候,东乡平八郎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人胸口佩戴的林淮唐像章,低声问道:“你是日社党的党员?”

片冈七郎突然回忆起来:“是……是冈野大尉吗?我在江田岛见过你。”

冈野大尉还是满脸兴奋地回答说:“对啊,我在1916年就加入了日本社会党!”

东乡平八郎嗯嗯点了两下头,心中却默默想着:不是大正五年,而是1916年吗?

“原来东乡元帅和片冈将军也到中国来了,哈哈,我带着江田岛的少年们来大陆时,不少人还在船上抱怨不断,说他们到大陆就会变成战俘,真是说笑啊!大家看到东乡元帅和片冈将军在这里,一定就会安心。”

冈野大尉的身上好像充满活力,一副朝气蓬勃的模样,丝毫没有东乡平八郎心中的故国神伤之感,东乡平八郎又不禁被触动到:他在海军隐退以后,不关注底层的军官已经有很多年时间了,这些年来海军的少年们究竟是怎样生活、怎样成长的?究竟为什么海军少年会那么容易变成赤色分子呢?

片冈七郎回笑道:“好啊,我和东乡阁下今后也都要在联合海兵校执教,冈野大尉,今后大家要互相照顾呀!”

冈野大尉嘿嘿一笑:“我要作为海军武官被调到中国红海军做顾问,没几天时间就要去台湾啦,不会留在大连……嗯,照顾的问题,片冈将军,来大连的那些学生里有一个我的后辈平田一郎,他是农家出身,性格太好强,也太正直,如果可能的话,片冈将军今后就帮我照料一下平田君吧。”

片冈七郎又看了一眼东乡平八郎,他很清楚日本海军的这位军神对中日间的现状怀抱着怎样的复杂感情——东乡平八郎没有直接参与紧急救国委员会的政变行动,说明他并不赞成军部主导的军阀政治,但在紧急救国委员会发难时,东乡平八郎也没有积极镇压叛乱,说明着他同样对日本社会党主导的亲中政策颇为不满。

可时局发展到今天,形势一天天日新月异,很多事情早已不是他们这些旧时代的军人所能够理解。

片冈七郎一口答应下来:“好,我和东乡会一起好好照顾平田君的!”

“那我就放心啦。”冈野大尉又开怀大笑起来,笑得极真诚,“日本革命以后,终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今后日中两国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亲密吧?就连东乡元帅和片冈提督也认可革命后的新政策,看来我的感觉没有错,新日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六章 1919年的欧洲

柏林。

德国人的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愉快过,当协约国集团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的时候,德国正把越来越多的土地纳入其势力范围之中,德意志的军靴蹂躏了整个东欧腹地,德意志的尖顶盔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进行了羞辱性的阅兵,五年来的战争使三千万欧洲人死于战争,也让欧洲的霸权和荣光归于德意志的帝冠之下。

德意志的千年东扩取得了最辉煌的结局,整个波兰被纳入中欧霸权的控制下,鲁登道夫建议在俄属波兰的故土上建立一个亲德的傀儡政权,加强波兰与德国的联系,他选中奥地利大公卡尔·斯蒂芬或是大公的儿子卡尔·阿尔布雷希特出任波兰王国,但奥匈帝国希望直接兼并俄属波兰的南部领土,所以极力反对卡尔·斯蒂芬或其子卡尔·阿尔布雷希特成为波兰国王。最后奥匈虽然同意支持波兰独立,但波兰王位空悬,暂时成为一个摄政王国,由德奥控制下的波兰摄政委员会掌权。

在波罗的海地区,德国人则重拾七百年来波罗的德意志人和利沃尼亚骑士团的东扩历史,将库尔兰、爱沙尼亚和欧塞尔岛等地区整合为波罗的海联合公国,由德国的梅克伦堡公爵出任波罗的海大公。

在乌克兰,布列斯特条约使乌克兰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在德国人的横征暴敛和施压之下,新生的乌克兰很快就爆发了剧烈的内战,并被卷入俄罗斯内部更大规模的红白大战当中。社会主义者们建立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权被受德军支持的帕夫洛·斯科罗帕德斯基颠覆,原社会主义政府的一切改革均被取消,德国用它装备精良又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交换了大批乌克兰的谷物,并帮助乌克兰的“盖特曼”军政府镇压一切反抗势力。

就连活跃在乌克兰南部的无政府主义势力马赫诺“黑军”,也被德乌联军镇压,“黑军”领袖马赫诺不得不流亡法国。

在1917年德国军队还占领了日后被称为白鲁塞尼亚的地区,这片地区极度贫穷,被沙皇政权所忽视,其识字率低达10%-20%,在整个沙俄帝国都处于最低的水平。俄罗斯二月革命后,在众多的“全俄罗斯”政治力量中有两股明确要求白罗斯自治:明斯克地区,由拉曼·斯基尔芒特所领导但日趋衰落的“本土”运动,倾向于波兰——立陶宛;白罗斯人社会主义拉马达(意为议会或者协会)的左翼民族主义项目。二者在俄罗斯制宪议会中都没有扮演重要角色,完全被布尔什维克盖过,但他们在四月开始共同合作创建了白鲁塞尼亚或者叫做白俄罗斯地区拉达。

当德国人为迫使列宁接受布列斯特条约再度发起攻势的时候,一支德军占领了明斯克,白鲁塞尼亚拉达因他们在对抗布尔什维克的弱势地位以及当地人对他们普遍的冷漠情绪而选择与德国军队合作。

在鲁登道夫的强烈建议下,兴登堡开始决定扶持建立一个对抗俄罗斯影响和压制波兰扩张的白鲁塞尼亚国家,从那时起,德国人在紧密控制拉达的同时,将更多权力稳步下放给当地人,帮助当地人用白罗斯语修建学校,让更多人接受教育,培养白罗斯民族主义。

芬兰和立陶宛也成为德国保护下的独立国家,威廉二世的表亲腓特烈-卡尔·冯·黑森被选为芬兰国王,乌拉赫公爵威廉·冯·乌拉赫担则将出任立陶宛国王。

在整个东欧大平原上,德国人扶持建立了波兰摄政王国、波罗的海联合王国、乌克兰盖特曼军政府和白鲁塞尼亚几个国家,建立起了一道对抗布尔什维克党红色革命影响力的防波堤,但对于后续如何干预法兰西和俄罗斯红白内战的问题,在德国高层还是引发了激烈的分歧。

虽然英国还在维持着对北海的海上封锁,但德国的远征军已经抵达中东,并配合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陆续收复了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德军矛头正直指向苏伊士运河和埃及,只要占领苏伊士运河,英国的海上封锁就将很难对德国造成多大威胁。

卢森堡被德国兼并,比利时的一部分边区也被迫割让,德国还在比利时获得了大量经济特权,西线战争全面告捷。

在这样的形势下,鲁登道夫作为战争英雄回到了他曾经极度厌恶的柏林——这座平俗、浮华和粗鲁的城市。今天皇帝和首相都将亲自接见他,鲁登道夫下车以后,沿着台阶和柏油马路踏出的每一步军靴脚印,都铿锵有力,德国本土迎来了久违的和平,虽然有少数声音斥责上千万人的鲜血换来的只是一纸空洞的胜利,大部分德国民众还是对德国收获的霸权感到满意。

另一边的法国人民则将停战条约视为第三共和国政府丧权辱国的铁证,当凡尔赛条约笔墨未干,布雷斯特抵抗政府麾下的国民自卫军就渡过了卢瓦河,法兰西的西红白内战全面爆发,革命者很快就占据了上风,不仅包围了刚刚被德国军队归还给马赛政府的巴黎,而且还在图卢兹工人起义以后,直接威胁到了马赛。

德国国内的部分右翼人物力主德国出兵干涉法国和俄国的内战,但德国大众着实不想再要另一场战争,鲁登道夫被兴登堡召回柏林,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德国究竟应当对法国和俄国采取什么样的干涉政策。

他和老长官兴登堡在总参谋部重新会面,阔别大半年时间以后,老元帅还是保持着那副典型的容克尊容,不过鲁登道夫还是向兴登堡表现出了十足的敬意。

“俄罗斯的白卫军在总参谋部的支持下,正在对莫斯科进行一场围城战。”鲁登道夫看着墙壁上的欧洲地图说道,“俄罗斯的红色革命政权已处于败亡的边缘,不需要德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我们就能保证俄国的欧洲部分处在白色政权控制下。”

兴登堡眯起眼睛:“这样说来,一个红色的法兰西在欧洲大陆上将举目无亲。”

“正是如此。”鲁登道夫对于法兰西和俄罗斯爆发的内战,颇有些幸灾乐祸,“德国的政策应当是使法国和俄国的内战长期化,最好能使这两个国家进一步分裂。如果俄国的欧洲部分由白色政权获胜,德国就应当使法国的红色政权占领法国本土,确保法国和俄国从政治上永远不能再联合起来。”

法国的国民政府行将崩溃,据说战争英雄贝当元帅已经带着相当一部分国民政府的人员逃往北非殖民地。分裂的法兰西将再也威胁不到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作为一个没有殖民地、被欧洲大陆完全孤立的弱小国家,法国将永无翻身之地。

“协约国集团现在只剩下英国、葡萄牙和日本,噢……”鲁登道夫戏谑道,“日本革命后也已经失去了战争能力。”

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也都已经战败投降

塞尔维亚将马其顿割让给保加利亚并被迫接受奥匈在其国内外大量事务中的监督,阿尔巴尼亚遭受了同样的命运,黑山则被奥匈帝国完全吞并;希腊被迫将希属马其顿和萨洛尼卡割让给保加利亚,德国海军在将来还将获得克里特岛的使用权;罗马尼亚被迫将整个多布罗加割让给保加利亚并把喀尔巴阡山脉的通道让给匈牙利。然而,它被授予了曾属于俄罗斯的比萨拉比亚省;意大利自加里波第千人远征以来勉强维持的统一,又一次遭到毁灭,意大利几乎重归过去的严重分裂状态,整个意大利将在战后的欧洲秩序规划里被分裂为许多弱小的共和国、公国和侯国,哈布斯堡王朝希望让托斯卡纳、教宗国和两西西里王国回到了欧洲地图上,并希望使威尼斯成为一个非军事区。

威廉二世、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都满不在乎的肢解意大利,他们似乎都还没有意识到肢解像意大利这样一个已经实现民族统一和初步工业化的国家,将造成多大的动荡,或许,意大利注定将成为德意志帝国新秩序崩塌的脆弱一角。

第七章 万岁胜利者的桂冠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本来就是俾斯麦强行缝合德意志各邦国的结果,即便到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内部诸如巴伐利亚王国这样的诸侯邦国还是拥有非常高的独立性,包括军队,巴伐利亚王国的军队体系也独立于德军总参谋部以外,战争初期同盟国军队的几次战略失误,其实也不乏帝国内部各邦国协调不一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412/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