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87节

鸭绿江江面的方向,则是浓雾弥漫,江畔枝头松软的雾凇好像高粱似的,形成一道阻挡住红军战士视线的“掩体”。

“先吃饭吧。”边防营营长岳庚把热乎的馒头交到了康大眼手里,“后方为了支援前线,为了给咱们吃上暖呼呼的食物,也是费了好大的心力。”

康大眼接过馒头,心里也同样暖洋洋的。他一路上跟着红军从广东打到吉林,很清楚红军的战斗力背后依靠的还是群众力量。堑壕对面的日军拥有比中国军队更完备的后勤补给体系,但他们现在能吃到热乎的食物吗?恐怕很难。只有农会发动的老乡们,才会这样不计代价地为红军提供帮助,日军背后的朝鲜殖民地可没有这种动员力。

天边飘动着浅黄色的侦察气球,刚刚打过几轮的炮兵阵地散放出阵阵白色的烟雾,还有几门迫击炮上蹿起的白烟时隐时现,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明亮。前方则不时传来沉闷的隆隆声,像远处滚动的雷鸣一样,接着又有成群战机飞过的嗡嗡声,很快就把这种雷鸣声掩盖住了。

岳庚摘下军帽,边防营的红军战士们将三只大箱子抬到堑壕后方的营地里,这都是支前民工送来的物资。将木箱打开,战士们人人都露出显而易见的喜色,木箱里装有风干的腌肉、花生米、炒面和冻梨,甚至还有几小包纸烟。

如此丰富的补给,当然让人喜出望外。

红军虽然依托阵地防守,伤亡没有在风雪天气里强攻九连城的日军大,但牺牲的革命官兵同样不在少数。支前的民工队伍,在带来一批补给品的同时,也把牺牲烈士的遗体都运了下去,康大眼亲自带着一队警卫护送烈士遗体离开战壕阵地。

他目送着民工队伍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雪雾当中中,心情不由得沉重下来。

“政委……”一位被日军炮弹炸伤了半边脸的警卫战士突然低下声音说道,“你们听到了吗?炮声变重了。”

几天来日军都没有停止连续不断的猛烈攻势,枪炮声也一直从白天响彻到晚上,又从晚上一直激烈地炸到白天。所有很多战士都慢慢习惯这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也对各种各样的呐喊习以为常,但此时空气中的躁动确实不同往日,康大眼也很快注意到炮声变得越来越密集,显然是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前奏。

“快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康大眼眯起眼睛,“日本人又要打上来了吧。”

红军的防御战术卓有成效,地形和天气也对防御的一方更为有利,欧战还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堑壕战的经验。红军在鸭绿江北岸设置的重重阵地,数日来已经击退了日军无数次进攻,所以康大眼对日军即将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并不以为意。

从前几天的经验来看,日本军队的力量还不足以突破红军的防守。

在九连城附近大部分的红军部队似乎都抱持着这样乐观的想法,但很快日军短小却精确的火炮弹幕就开始针对红军防线进行了密集的轰炸。这精准而简洁的炮击和日军过去惯常的全日持久性炮轰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后者往往能给予红军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整备并撤出前方的战壕,继而实行弹性防御和防守反击,战场也会因为过度的炮击变得令攻方寸步难移。

今天日军的炮击却充满针对性,并且日军的步兵几乎是紧紧跟随在炮轰的弹幕身后就展开了突击,以至于有几个中队的日军步兵还因为突击得过于靠前,遭到了本军炮兵弹幕的猛烈轰炸。

这是一种不惜伤亡的战术,日军各师团几乎在同时展开进攻,九连城附近从虎山到水口镇多个地段都遭到了凶猛进攻,战壕内外,日军士兵身裹大衣,密密麻麻犹如群蚁一般扑噬而来,两军对轰的炮兵火力就像洪流一般四处涌动,爆炸声不断,烟雾缭绕弥漫,枪炮声越来越紧,直到分辨不出敌我。

康大眼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日本军队的这一次进攻大异于往常,显然是势在必得啊!

“同志们,党员出列,跟我上啊!”

红军战士们就在不久前还沉浸在新补给运到前线的欢快心情里来,这才没过多长时间,一切好心情就被日军凶猛又激烈的进攻所打破。日本人的射击准确而密集,敌人好像有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打不完的子弹,一股一股往前涌动,像是潮水般混合着炮击的弹幕,朝着红军的堑壕阵地猛灌。

康大眼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眼前这画面实在太过于惊人!

日本人的炮轰就像一阵火雨般点亮了雪原大地,映得苍白色的战场一片通红,炮弹落处就引发猛烈的爆炸和密集的烟雾,随后日军步兵队伍就冲过炮击造成的浓密烟雾直奔红军的堑壕而来。他们连自己人都被弹幕炸死炸伤不少,但也因此使得红军的防御反击战术极难使用,战士们都被日军士兵悍不畏死的进攻死死咬住,难以撤出第一线的战壕阵地,也就很难避开日本军队的炮击了。

在堑壕内外,康大眼已经能清楚看到雪地里日军士兵脸上凶狠狰狞的表情。日本人大步又向前跨过几十步以后,就是开发发狂一般的射击,子弹到处乱飞,尸体一具具增多,很快就堆满在红军的堑壕阵地前,但接着还有更多日本人冲了进来,刺刀的尖端寒芒依稀可见。

“日本人都发疯了?”营长岳庚捏紧了拳头,不可思议道,“党员同志出列,跟我上,我们一定要把小鬼子都拦住!”“

第八十八章 虎山之战 “

红军的冲锋号已经是标志性的存在,但这次日方朝鲜军的进攻线上也响起了凄厉的军号之声,在凶猛激烈的炮火以后就是一大群身穿过膝大衣的日军士兵,胸口上交叉反绑着两条白色布带一跃而出,跳出他们在红军阵地前挖掘的平行战壕,大步踏进雪地和火炮犁出的弹坑上飞速前进。

几名日军军官手持日本刀冲在最前面,炮击炸开的烟尘都还没散去,这些恶狠狠的日本军官就顶着浓重的硝烟味儿冲了出来,简直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更不把自己手下袍泽们的性命当成一回事!

岳庚和康大眼他们这一个边防营的红军守兵,同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凶悍的敌人——红军战线一时间被冲得七零八落,轻重机关枪都响个不停,但由于被日军炮火暂时压制,竟然还是不能击退日本士兵的冲击。

一条宽阔的鸭绿江,在战前也不能完全阻止中日两国普通士兵的交流和沟通,否则来自中国的革命思想也就可能传播进鸭绿江南岸的日本朝鲜驻屯军官兵中间去了。

在平日里,中国的边防战士们有时也会和江水对岸的日本人有些交流。特别是在节日期间!不管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两国虽然文化相异,但还是有过不少相同的节日,每逢传统佳节时,红军都会有组织地给鸭绿江对面的日军士兵赠送礼物,这中间甚至还有官方出一些力气。

日本军队则虽然是政府严厉禁止这种中日军人的交流行为,但中国和半岛的国界线那么漫长,也不是政府和军部一条禁令就能完全禁止住两岸几十万军人的日常私下交流。

就在此刻,战壕内外,红军的阵地之前,当战士们朝着日本士兵那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全力开火反击的时候,也有人辨认出眼前畜生、野兽一般凶恶的日本人中间,也不乏有一年半载以前收过自己节日礼物的熟面孔……

说不定就在几个月之前,中秋的时候,春节前后,大家还在鸭绿江窄处,在长白山南麓的河口处,在半岛与中国国界线陆地接壤的几个岛屿附近,用着陌生的语言尝试过进行攀谈,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士兵可能还在换岗前和对面的军人笔谈过,最后还交换了节日礼物。

结果,到现在,红军战士们抬起头,望着那一大群从雪地里直直冲过来的野兽,一时间竟有些恍然了。

红军的老兵也都是百战余生之人,他们纵横国内战场,也见识过各种各样或丑恶或强悍或狡猾的敌人,但还是第一次见到人类的面庞上竟然能够生出如此狰狞的表情。

特别是当想起眼前这些人也曾是和自己笑着攀谈过的人类时,更觉得惊异了。

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氛围,能把活生生的人类锻造成如此狰狞的野兽呢?

“开火!开火!还不是党员的人都退下去!”日军这次冲击实在太过凶猛,兵力也比此前数日的战斗里多出了非常多,岳庚愈发心惊,这是怎么回事?日本人是一口气把预备队都砸了进来吗?日军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他拔出手枪一边射击,一边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和康大眼一起组织由党员志愿者结成的敢死突击队。

面前穿着长及膝盖厚厚大衣外套的日本士兵,人数愈来愈多,他们中很有不少人因为冲得太快,被本方军队的弹幕活活炸死,但更多人已经裹在烟雾里面冲过了红军密集的交叉火力网,一口气“灌”进了红军纵横交错的堑壕阵地中心心。

一场更激烈的死战,开始了。

“你还年轻,你又懂战术,部队后面的指挥还需要你,反攻让我来带头!”康大眼一手持枪,另一手则做着各种各样的手势向身后的战友们发出号召的指令,他向营长岳庚斩钉截铁道,“突击队交给我,你到后面去组织第二线的防御反击……”

但岳庚直言不讳反驳道:“第二线?日本人的弹幕不分敌我扫荡过来,哪里还有什么第二线?现在就是全线死战啊!你是政委,部队要坚持住就需要政委,你才要到后方去。”不等康大眼继续反驳,岳庚扫了周围一眼,抓住跟自己一个寝室毕业出来的副连长,就让他把康大眼生拉硬拽给扯开了。

“康叔,你跟着党从辛亥年开始革命这么多年,不该死在这里!”

康大眼也急了:“我就是干革命干了这么多年,才没有跑后方的道理啊!”但轰隆的炮声很快就盖住了康大眼的声音,岳庚探出头望战壕外又看了一眼,日军的人潮密密麻麻,中日两军已经开始在堑壕中展开了最为激烈同时也是最为残忍的白刃战。

刺刀和刺刀的血肉拼杀,顿时使整条战线遍布怒吼之声。红军人少,立刻陷入明显的劣势,岳庚身上那种独属于年轻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立刻就涌上心头,他一手高举手枪振臂一挥,就带领党员志愿组成的敢死队大步跃出战壕:“同志们——为革命,上刺刀啊——!”

刺刀碰撞拼杀的声音顿时响彻天地之间,这样一句简单的口号,很快就会随着岳庚的大无畏之举传遍全军,又成为红军内部犹如“迫击炮,急速射”一般的标志性口号。

党员敢死队的突击就像一把利刃,一旦亮出便是效果惊人,立刻就把日军凶猛的人潮势头给打了下去。刺刀对拼本来就是最残酷的打法,只要一方的士气没有彻底衰竭,这种刺刀见红的战场就会流尽双方士兵的鲜血,可到现在也别无他法,岳庚这时候就很遗憾于红军的连射火器数量还是太少!虽然北京和南京的陆军指挥学院天天都在给军官生们倡导自动步枪在近代化战争中的主导力,可对大多数红军战士手上能用的主要还是栓动步枪!

就连军队里的重机枪也没有日本人多,只有轻机枪在同样编制等级的部队里,一般比日本军队多出五分之一左右,可这优势还不能弥补红军在重机枪和大口径重型火炮上相对于日本人的劣势。

副连长带着康大眼跌跌撞撞地往后撤去,但就像年轻的边防营营长岳庚说得那样,这回日本人真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攻破红军的防线,就连炮兵阵地都朝前方移动了很大一段距离,在日军步兵咬住红军主要防御力量的同时,日军的重炮弹幕也从前向后覆盖了边防营阵地的大半个纵深。

日本的朝鲜军也是在做一锤子买卖,如果这波攻势失利,过于前置的火炮阵地就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这次攻势是如此不留余力,康大眼更能想象到在中国和朝鲜的国境线上,绝不止边防营所在这处战场情况这样激烈和危急,整条战线,今天一定是处处激战,日本人打定主意是要冲开红军防线了,哪怕为此付出多大代价都不以为然啊。

在积雪覆盖的山丘背面,又出现了另一波日军的人影,同样密密麻麻,同样携带着大量轻重武器,日本人的第二批预备队也投入战场了!

岳庚在那一瞬间几乎嗅到了绝望的空气,他能很明显感到身前正在和日本人拼刺刀的革命同志们,身形怎样明显的一瞬间变得迟钝了许多,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时候日军数量又有所增加是一种什么情况……“

第八十九章 决胜辽阳 “

“山田支队还没有攻下中国军的虎山阵地吗?”

田中义一带着朝鲜军司令部的大批军官,已经亲自赶到了位于义州的日军前线指挥所。这次朝鲜军的总攻势可以说已经到了不留后手的地步,一旦进攻受阻,同时遭到红军机动兵团反击的话,就连总预备队都已经投入战场的日军可就相当危险了。

更何况,田中义一在征满军最高司令官上原勇作元帅,还有那些大本营的代表面前,已经做出了百分之百会突破鸭绿江防线的保证,这是堵上了山县公对他田中义一的信赖,也是堵上了他田中义一自己的政治生命。

不突破毋宁死,到此地步,他也不可能继续在平壤大后方安坐了。

大庭二郎中将神情也有些尴尬,但他还是强调道:“除虎山一段阵地以外,我军已在多个地段突破了红军防线,只要等到突破部队完成对虎山的包围,想必这股中国军队就不能再坚持多久了。”

田中义一颇为不满地冷哼了一声:“虎山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

“这……虎山红军,大概还有七八百名守军吧……”

“七八百人?!堂堂一个支队,竟然连七八百人的阵地都攻不下来!”

日军的支队不是正式编制,而是战时的一种临时性编制。日军一个常备师团的兵力就有两万多人,但有时在组织战役中,需要加强某个方向的兵力,可能师团兵力太多,旅团、联队等编制人数又不够等,日军会临时组织支队这样一种作战单位。一般战役或战斗结束以后,支队就马上解散了,各归原建制单位,具备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特点,执行作战任务时弹性非常大。

有些支队由五、六个联队组成,兵力有1.5万人以上,有的只是一、二个联队组成,兵力仅数千人,有的甚至只是一个大队一千余人组成,总之,编成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固定的作战人数,每次都会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而定夺参战人数。

战时,会用支队最高指挥官的名字来命名支队,譬如,进攻虎山红军的山田支队就是如此。

山田支队装备有轻重型火炮30余门,总兵力超过万人,其战斗力远在营口战役登陆的佐世保特别陆战队之上。虽然并非全部兵力都压在虎山一个地方,但对虎山守军还是有超过六七倍的兵力优势,一直攻不下来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也难怪田中义一要为虎山这么一个小阵地大发雷霆了。

“山田支队……”田中义一按捺住怒气道,“有两个步兵联队吧?还额外配属了一个山炮联队一个野战重炮第二联队和一个独立机枪第四联队,竟然拿不下区区七八百人的红军,可耻啊太可耻了,你们要知耻啊!陆军都要知耻!”

不过除了虎山以外,日军在鸭绿江战场的其他地段都已经实现了较大规模的突破,九连城靠近海岸的左翼防线也被第三师团冲破,日军主力部队得以大举涌入吉林省的内地,并有一部开始朝安东进逼,准备配合自大东沟登陆的另一个日军混成旅团夹击安东。

“大东沟。”田中义一的目光锁定在了地图上鸭绿江河口的位置,“二十多年前伊东祐亨司令率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在这里拦住了北洋水师,并将其主力舰全部击沉,彻底消灭了中国和日本争夺东亚霸权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奠定了这二十年来日本在亚洲快速崛起的地位,今天……”

“今天我们就要重走先贤们的道路,赢得第二次日清战争的胜利!”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最大海战也就是大东沟海战,位置便在鸭绿江江口处的大东沟。当时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命率领由战斗舰艇18艘组成的护航舰队,护送陆军4000人由大连乘运输船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赴援平壤。在在在陆军登陆后,舰队准备返航。同日,日本海军由朝鲜西海岸小乳纛角环绕黄海北部游弋,日本舰队先驶抵海洋岛后发现了北洋水师的踪迹,随即发动攻击,击沉北洋水师五艘主力舰,定远、镇远、来远和靖远等四艘军舰也分别受到了重创。

经此一战,中国近代海军崛起的希望彻底夭折,甲午战争的战局也在大东沟的黄昏里被彻底注定。

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从大东沟的战败开始,中国国运开始了近代以来真正的全面沉沦,从此逐渐变为了任人宰割的公共殖民地,连同光中兴和洋务运动以来表面上的裱糊也维持不住。

“二十年前我们能在大东沟取胜,二十年后再打一次,我们还是能赢。”

田中义一冷冷道:“今天,今天之内我就要看到大日本帝国的日章旗在虎山高高升起。告诉山田支队,务必在今天的太阳下山之前攻下虎山。”

大庭二郎忙不迭地连连点头,防守虎山的这股中国红军部队确实难缠,他们是红军的边防营,长期戍守鸭绿江边,特别熟悉这一代的地理地势,而且部队多是久经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沙场老兵,一个个坚韧耐战,确实很不好对付。

山田支队的兵力不可谓不强、火力不可谓不猛,用好几倍的兵力猛攻了十几轮却还是没能拿下虎山阵地,就是被这个边防营给拖住了脚步。

能让田中义一这样指挥着几十万军队的大将亲自下令讨伐,坚守虎山的康大眼、岳庚所部边防营也算是超常发挥,足以称之为战功彪炳啦。

在田中义一的勒令之下,山田支队重新调整了进攻部队,把原来用于进攻九连城的野战重炮第二联队和独立机枪第四联队分别调了一个中队和一个大队到虎山来加强火力,也是要一口气发起猛攻吃掉边防营了。

此刻距离傍晚时分只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了,数排日军士兵列为散兵阵型,长长的三八式步枪最前方刺刀映射寒芒,一名带大佐军衔,看起来至少也是联队长级别的日本军官手持步枪,同样站在了进攻的队列里面。

“准备进攻——太阳落山以前,歼灭虎山的全部中国军!”

在山田支队步兵散兵线的身后,就是一排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野战重炮。对中国红军来说这个级别的大口径火炮,已经属于攻城用的巨炮了,但对日军来说十五生榴弹炮只能算野战重炮。

在炮兵方面,红军和日军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目前中国军队除了海军以外最大的弱点了。即便这几年来中国国力迅速上升,但这么短的时间,林淮唐能够满足百万红军在各类迫击炮和七生半山野炮方面的需求,就已经绞尽脑汁,这种情况下红军还能靠自产自造满足红军在十五生重榴弹炮方面的需求,也是已经竭尽全力。

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巨炮,对目前的红军来说性价比就非常低了,一方面是这对军工生产的要求太高,另一方面也是对红军来说这种攻城重炮的用武之地比较小,可能只有强攻旅顺要塞才用得到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巨炮。

田中义一在朝鲜军使用的大地图上狠狠画了一条线,他把整个鸭绿江战场全部分开,又画了一个箭头沿着安奉铁路直指本溪:“当年寺内总督为了满鲜一体化拼命推进安奉铁路和朝鲜铁路的联运,我们一定要重新恢复对安奉铁路的控制权!这本来就是帝国出钱出力修筑的铁路。我军突破鸭绿江防线以后,各师团不需要停下休整和巩固阵地,这些任务都留待后方援军解决,各师团取得突破以后都要沿安奉线立刻朝本溪进击,威胁中国军队海城和辽阳防线的右翼,顺势配合关东军完成对南满线的大包围。””

第九十章 胜利的拼图 “

安奉铁路是日俄战争中,日本擅自非法修筑的临时军用轻便铁路,它既未经清政府的允许,也不是战后由俄国手中继承的转让权益,日俄战后本应立即拆除。可是日本非但不予拆除,反而在1905年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副约款之时,迫使清政府承允该路“仍由日本政府接续经营,改为转运各国工商货物”的经济铁路,继续经营15年。

可见,安奉路是与日本从俄国手中接收的南满铁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铁路,与中国根据中俄关于中东铁路的原约赋予南满铁路的权利毫无关系。然而,在满铁开始营业之时,日本政府即将其移交满铁经营。并且如同南满铁路一样,在沿线驻军设警,完全当作南满铁路的支线处理。

首节 上一节 387/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