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259节

可是北洋军中,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又有哪一个人不是私心自用呢!

杨善德刻薄的冷笑道:“徐参谋长,我们都老了,在北洋这个团体里也无足轻重,芝公现在只听你的话,局面危殆,请你快些出一个方案使大局转危为安吧。”

杨善德发难以后,其他各部师旅长甚至是一些团长、参谋长也跟着讥讽起来,直到段祺瑞大发雷霆,一把将桌上的地图、沙盘扫得乱飞,这群人才稍微收敛了一点。

谁都知道泰安失守意味着什么,特别是现在济南剿总兵团正跟当面红军主力以攻对攻,双方都处在攻势之中激烈交战,谁先动摇或后退一步,就很可能意味着全盘崩坏。

敌前撤退,自古以来就是最艰难的任务,更何况是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进行敌前撤退了。

段祺瑞连连拍着桌子说:“情况很坏、情况很坏,正因为情况很坏才需要大家同心同德的去作战,岂是闹内讧的时候?咱们输是输在红军那几架飞机上,不是咱们北洋的团体打不过红军。只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我们至少还能回到济南。”

“如若不然……”曹锟跟着说了一句,“是不是就回不去济南了?”

这句话更让气氛加倍冷却起来,在众人死一般的目光凝视下,徐树铮终于开口说道:“当下之计,唯有步步为营、村村为战,一步一个脚印,且战且退,方能撤回济南。”

徐树铮主张北洋军前线部队立刻停止攻势,就地转入防守,并且依照现在军队的排列顺序,从后方部队开始按照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顺序,缓慢后撤战线。大军每后撤一步,即随时在村庄附近修建工事,以防红军的追击。

但他这个方案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极难,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按徐树铮所说步步后撤,那么谁先撤、谁后撤呢?如果依照现在军队排列顺序,那当然就是作战最勇猛、冲的最向前的第三师最后一个撤退,这还有公平可言吗?

就算是最好脾气的曹锟听了这个方案,都要勃然大怒,更别提在座的其他第三师旅长、团长、参谋长了。

“第三师激战一昼夜,取得战果最大、获得进展最多,凭什么要我们来殿后?!”

第三师不愿意殿后,但其他各部队战斗还不及第三师,自然也都不愿意留下来殿后。段祺瑞脸色骤然便阴沉了下来,他咳嗽两声,还是规劝曹锟说:“第三师最善战,由其他部队殿后恐怕难以完成任务。”

这句话立刻惹怒了第三师在座的全部将领,但也让其他部队的军官将领们都松了一口气,因此也很有不少人立刻附和段祺瑞,表示遵守命令,一定执行徐树铮的撤退方案。

由于吴佩孚还在前线指挥作战,曹锟身边也没有什么人能够站出来提出一个新方案来反对徐树铮的意见,他只好自己说:“泰安失守,咱们的弹药、粮饷很快都要吃紧,步步为营、徐徐后撤,计划上来讲当然很好,但咱们的饭还够吃,子弹还够用吗?芝公,我只怕再徐徐下去,咱们这大几万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啊!”

段祺瑞也瞪大了眼睛,拍案而起:“我意已决,剿总军事由我全权负责,这是总统说过的话。仲珊,我也请你负起责任来,万勿教猱升木!”

“负起责任?教猱升木?”曹锟破口大骂,“在座诸位,升木者谁?该负责的是徐树铮,第三师留下可以,但徐树铮也要留下!”

徐树铮那张圆脸上局促的五官立刻挤成一团,他眉眼低垂道:“珊帅让我留下,那我就留下。芝公,我留下统筹防务,也免得诸军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

段祺瑞也了解曹锟的性格,知道曹三傻子这种人都能火冒三丈,已经说明事态到了绝无回旋余地的程度。他无可奈何,哪怕心中再怎么样舍不下徐树铮,也只好点头同意。

等到会议结束以后,众人都闷闷不乐的离开,第三师那批将领更是直接把愤恨至极四个字挂在了脸上。曹锟敞开大衣气都不打一处来,等他回到前线见到吴佩孚的时候,才终于将满肚子苦水全部倒了出来,把军事会议上段祺瑞、徐树铮欺人太甚的话全向吴佩孚讲了一遍。

此时前线战斗依旧特别激烈,北洋军的铁甲列车虽然被红空军空袭炸毁,第三师的士气也遭到沉重打击,但北军依旧占有兵力上的优势,在吴佩孚的努力调度下尚能勉强维持攻势。

远处炮火声隆隆作响,枪炮声也不绝于耳,吴佩孚在一片乱战中低下头,跟曹锟在战壕中商议道:“小扇子心太毒,真按这条毒计第三师就要全军覆没。师长,咱们不能为徐树铮做嫁衣。”

曹锟赞同道:“我才不给小扇子顶缸,子玉,现在谁留下来谁死,我准备天亮之前就把第三师拉走,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可行性?”

吴佩孚脑中迅速飞过无数计算,他知道一旦第三师脱离擅自战线撤退,北洋军其他部队多半是要被红军消灭的。

他细细思考一阵后,终于心一沉,狠声道:“师长,我们现在集中力量再发动一次猛攻,可以掩人耳目,也可以误导红军的判断——打完以后,趁天亮以前,第三师立刻北撤,让萧耀南带骑兵团开路,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只要能回兖州就还有希望。红军攻占泰安的部队数量不会太多,只要第三师能据城防守一段时间,后路定会被济南方面收复,到那时谁还留有余力,谁就会得到大总统的器重。”

“子玉你真是我的副将!”

曹锟大喜过望:“就按你的计划来,我们绝不给徐树铮当替死鬼。”

第八十五章 全线溃退

红空军在第一次空袭失利以后,冯如带着第一飞行队返回机场以后,很快就又组织了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的空中轰炸。

北洋军虽然开始有意识的对空射击,但红空军也开始逐渐拉升飞行高度,宁可降低投弹的精确度,也要尽量避免到被北洋军朝天射击的流弹击伤。

毕竟只要飞机还在,这八架飞机一天时间就还能进行许多次空袭。

北洋军唯一的那节铁甲列车目标又大,一时间根本无法隐蔽起来,事实上北洋军的官兵也缺乏相应的反轰炸隐蔽常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将机步枪对着天空,胡乱扫射一通罢了。

第二波次和第三波次的空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红空军的经验逐渐丰富了起来,而且他们在确认北洋军地面火力根本无法伤及到第一飞行队的飞机以后,作战行动也更加游刃有余。飞行员们在冯如的带领下,大大增加了滞空盘旋时间,使投弹的命中率又获得了一定提高。

这两波空袭虽然没能完全炸毁北洋军的武装列车,但反复轰炸之下,已经炸毁了中间部分的好几节车厢,使它基本上丧失了机动能力。

这之后冯如又继续指挥红空军第一飞行队,开始对北洋军的地面部队实行轰炸,一时间使第三师这样的王牌劲旅都死伤惨重,对敌人士气上带来的打击更是巨大无比。

只有到晚上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再加上胜利天平已经无限倾向于红军一方,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才下达命令,夜间第一飞行队要停止升空作战。

冯如和那群英武得一塌糊涂的青年飞行员们摘下防风镜,解开脖子上长长的飞行员围巾,众人围成一团轰然欢呼。

守在机场的警卫部队、飞机地勤技术人员,还有修建滕县临时机场的支前民工,也都高举双手冲上前去,与这群他们心目中的蓝天英豪抱成一团。

胜利的味道已跃然纸面,欢快的轻松气氛也正在席卷华东野战军的整条战线。

野战军司令部内,灯火通明,参谋长李济深带着一批参谋人员围在那张巨大的军用地图前,整幅地图都被参谋军官们用红蓝双色的铅笔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符号。

“老总。”

副参谋长秦汉唐带着几名快步走进野战帐篷中,他脸上也挂着惊喜过望的表情。

“老总,第三师完全停止攻势了。”

陈更新在军用的野战帐篷内脱去了那件黄呢军大衣,他手里攥着一颗刚刚咬过半口的苹果,用力一握,汁水就好像都要流了出来。

“情理之中,曹吴系北洋军中难得一见的战将,目前形势除非他们以破釜沉舟之志直插徐州,否则只有撤退一条路可选。北洋军队里派系重重,人人都抱有保存实力的打算,又怎么可能破釜沉舟?庙算可知,北军必退。”

陈更新在军事科学上是半路出家,不如陆大高材生出身的李济深专业。但他从黄花岗起义开始即跟随林淮唐南征北战,是社会党内资望最深的元勋人物,一次接着一次的胜利也赋予了陈更新敢于做出大胆判断的自信心。

他站起身来:“第三师很可能要逃走了,任潮、兆清,还有伯渠同志,立刻要求前线各部做炮火准备,一旦第三师战线出现大规模收缩的情况,华东野就要全线出击。此事关系全国形势,特为重要,切记、切记,华东野一定不能放跑北洋军的主力!”

陈更新的命令让华东野战军总指导林祖涵和副参谋长秦汉唐都大吃一惊,第三师在此前的激烈战斗中已经向红军表现出了其非凡的战斗力。

现在红军才刚刚抵挡住第三师的攻势,不做休整就要立刻筹备反攻吗?

林祖涵半信半疑:“司令员,我看部队还需要一点时间多休息休息……”

华东野战军的参谋长李济深跟过来,说道:“林指导,我赞成老总意见。曹锟、吴佩孚都是久经战阵的人,北洋军停止攻势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北洋军的灭顶之灾即将到来,他们只要不傻,一定会趁夜色后撤。”

就在几人讨论的时候,司令部外却又传来了一阵极为猛烈的枪炮声。林祖涵和秦汉唐两人相视一眼,马上就意识到这是第三师重新发起进攻了。

秦汉唐皱起眉头:“汉郎,第三师尚有余力,各师各团还是需要先依托阵地再进行一天消耗战,待敌人弹药不济以后实行反攻吧。”

陈更新和李济深的眼里却都冒出了充满惊喜的火焰:“吴佩孚他急了!”

事实证明陈更新的判断一点不错,吴佩孚确实是急了,他现在已经摘掉了大檐帽和军装上各种高级将领的金属配饰,也拿了一条步枪投入前线战斗。

第三师这最后一次进攻的声势,甚至比白天时的战斗更为猛烈。灰蒙蒙的夜色中双方士兵难以辨识对面人的身份,而大炮不长眼睛,更没办法进行精确打击,战斗异常混乱,红军方面优势最大的机关枪也有些封锁不住壕沟了,还有一些红军战士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A,夜视能力很差,到处凭直觉乱丢手榴弹,反而给自己人造成很大伤亡。

吴佩孚心中特别感慨,第三师这一次进攻的进展已经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次,如果不是由于后路被断,如果不是由于段祺瑞兵团上下已经开始离心离德,吴佩孚还真有点想要假戏真做,试试看能不能一股冲开红军的防线呢。

只可惜,这终究是做梦。

第三师最后的这一波攻势,并没有提前告知友军各部,也没有通知剿总总部,所以其他友军部队也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进。华东野战军得以从容调动援军,很快就把冲入阵地中的第三师士兵又击退了下去。

“天意不幸北洋……大事不成,唯有一走了之。”

吴佩孚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想继续战斗下去,临阵撤退也从来不是他的风格,但事已至此,他要为曹锟早做打算,也要为第三师这个小团体做打算。

说到底北洋以团体而聚集,那么在大的团体之中当然又分成一个个小团体,冯国璋拉拢了一批直隶人在他周围,段祺瑞也拉拢了一批安徽人在他周围,既有了直系、皖系这样两个小团体,按情理推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出第三师这样更小的团体。

每一个团体自身的利益,都要高于他们所属的那个大团体的利益,在形势乐观时众人尚能团结,如今大势已去,还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难不成还要拼光第三师的种子去给段祺瑞、徐树铮做嫁衣吗?

吴佩孚懂得这样的道理,只是当他看到战场前线上那些前赴后继的红军战士时,当他想到放弃后方、孤军深入切断津浦线的红军第三师时,吴佩孚又觉得团体这个概念或许已经落伍,中国这个老大国家历经几十年的创伤和苦难,是该灌注一些新东西进来了。

“……我们撤吧!”

第三师的反扑成为了北洋军在山东战场上最后的一抹余晖,正当北军滕县战场其他各部还在迷惑的时候,第三师则迅速完成了队形的调整,整条战线飞快收缩,前线突击部队也很快撤回工事后方。

漆黑的深夜之中,第三师的骑兵团率先冲出阵地脱离了战线,几百匹军马战蹄飞驰,烟尘乱舞弊天,接着第三师步兵主力就按照曹锟和吴佩孚的命令,将重型的火炮和机关枪全部丢弃,轻装后撤,前队成后队,后队成前队,官兵们井然有序地开始向北撤出战场。

正在当面准备防御工作的红军部队,则已经收到了来自司令部极为严厉的命令,“一俟发现北军战线收缩,即全线出击扩大战果”。位于前线的各团发现第三师撤离迹象以后,即立刻组织突击队开始沿津浦铁路线东西宽约五十里的战场全面猛扑。

红军战士纷纷冲出战壕和工事,那三列威力巨大的铁甲列车也同时出击。由于第三师迅速撤走,在北洋军防御阵地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条宽约十数里的真空地带,红军即向此展开迅猛穿插。

凌晨时分,冷雨飘洒,北洋军第四师和一大批讨赤民团还在睡梦中,突然间就发现自己侧翼失守,红军的穿插支队在雨雾中冲入了北洋军第四师的阵地里,战士们纷纷挺起刺刀,以肉搏战将第四师守军迅速击溃。

战斗伤亡也很大,北洋军战线固然全线动摇,兵力上的优势也迅速流失,但火力依旧非常猛烈,段祺瑞发现第三师擅自撤走的情况以后,还命令徐树铮带着剿总总部的卫队营到处救火。

随着一声剧烈的轰鸣,红军的攻坚队员用炸药包加上两枚手榴弹,将剿总总部外围的工事也炸开了一个缺口。更多革命官兵蜂拥而入,与守军仅隔一道墙展开激战,墙内守军抱着机关枪猛烈射击,很快就把数百人的穿插支队打伤上百人之多。

第八十六章 杀俘不祥

但剩下的战士还是克服了困难,汪爱民指挥两个连的战士利用废墟迂回前进,边前进边不断地吹哨子,喊:“一连在左!二连在右!”最后一直冲到剿总总部附近,汪爱民亲自持枪对着剿总总部的帐篷猛烈射击,然后高声呐喊道:“你们都被包围了!”

局势的混乱让段祺瑞焦急万分,他和徐树铮一起带着卫队营四处救火,但由于第三师全师撤走,北洋军的防线一下子就变得千疮百孔,光靠一个营哪里救得过来。

段祺瑞现在对曹锟、吴佩孚恨得牙痒痒:“……吴佩孚暗与敌通,曹锟亦时出怨言,此次山东失事,全出曹、吴奸诈所蔽!”

“芝公……”徐树铮眼里也同样满是怨毒,“第四师的战线也已动摇,各部均效第三师所为,闻风而走,事不可为,芝公!我们走吧!再不走就走不脱了!”

四面八方喊杀之声不绝于耳,第三师全军撤走以后,北洋其他各部自然也不会傻站着为曹锟和吴佩孚顶缸。很快第四师师长杨善德也在没有通知总部的情况下,下令第四师朝兖州方向撤退。

第四师一动,北洋军战线终于全部崩坏,各处阵地、工事都由于官兵弃守溃逃,纷纷被猛扑过来的红军轻松攻占。

战场上很快发展为了人滚人的模样,一支部队逃走以后,它侧翼的友军便也支撑不住,很快就同样被卷进大崩溃的浪潮里。

由于此时还是黑夜,许多人辨别不清楚方向,或在黑暗中跌倒被友军袍泽活活踩死,或是逃错了方向一头扎进红军的火力网中。

还有许多人跌落山谷悬崖,直接摔死,亦或者是在泅渡小河是力尽淹死。

段祺瑞深深感到了孤家寡人的悲凉感,杨善德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老友,这种时候居然也靠不住!在拂晓降临以前,北洋军终于全线溃退,最后段祺瑞和徐树铮也只好放弃阵地,带着他们手中唯一一支还能指挥得动的卫队营,全力北逃。

徐树铮也神思恍惚,这次山东战役的作战计划几乎全部出自于他的手中,结果北洋军以兵力、兵器上莫大的优势,却被红军打得七零八落,现在更几乎要走向全军覆没的末路。以徐树铮自视之高,他的痛苦可想而知,他更不能理解的是红军为什么会具备这样强大的战斗力?

这是徐树铮始终不能明白的谜题。

天空逐渐明亮了起来,黎明时分已到,可这对大溃退中的北洋军绝非是一条好消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重武器,天亮起来德军结果不过是遭到红军火炮单方面的打击。

首节 上一节 259/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