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98节

注⑥集解贾逵曰:“天子卒曰虎贲。”
注⑦集解贾逵曰:“稽首首至地。”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同姓,故称曰父。”马融曰:“王顺曰,父能以义和我诸侯。”索隐按:尚书文侯之命是平王命晋文侯仇之语,今此文乃襄王命文公重耳之事,代数悬隔,勋策全乖。太史公虽复弥缝左氏,而系家颇亦时有疏谬。
裴氏集解亦引孔-马之注,而都不言时代乖角,何习迷而同醉也?然计平王至襄王为七代,仇至重耳为十一代而十三侯。又平王元年至鲁僖二十八年,当襄二十年,为一百三十余岁矣,学者颇合讨论之。而刘伯庄以为盖天子命晋同此一辞,尤非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文王-武王能详慎显用明德。”
注⑩集解马融曰:“昭,明也。上谓天,下谓人。”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惟以是故集成其王命,德流子孙。”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当忧念我身,则我一人长安王位。”
注⒀集解服虔曰:“王庭,践土也。”索隐服氏知王庭是践土者,据二十八年五月“公会晋侯,盟于践土”,又此上文“四月甲午,作王宫于践土”。王庭即王宫也。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六月,晋人复入-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
是以先之。”
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①孔子读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注①索隐按:左氏传“五月,盟于践土;冬,会诸侯于温,天王狩于河阳;
壬申,公朝于王所”。此文亦说冬朝于王,当合于河阳温地,不合取五月践土之文。
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于是晋始作三行。①荀林父将中行,先-将右行,②先蔑将左行。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辟天子六军,故谓之三行。”
注②索隐左传屠击将右行,与此异。
注③集解杜预曰:“三行无佐,疑大夫帅也。”索隐据左传,荀林父并是卿,而云“大夫帅”者,非也。不置佐者,当避天子也。或新置三行,官未备耳。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郑恐,乃闲令使①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②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注①索隐使谓烛之武。
注②索隐交犹好也。诸本及左传皆作“主”。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郑人或卖其国于秦,①秦缪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注①正义左传云秦-晋伐郑,烛之武说秦,师罢。今杞子-逢孙-杨孙三大夫戍郑。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①四月,败秦师于-,虏秦三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②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
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注①集解贾逵曰:“墨,变凶。”杜预曰:“以凶服从戎,故墨之。”
注②集解服虔曰:“非礼也。”杜预曰:“记礼所由变也。”
后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之败,取晋汪以归。①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②封-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③报王官役也。
注①索隐按:左传文二年,秦孟明视伐晋,报-之役,无取晋汪之事。又其年冬,晋先且居等伐秦,取汪-彭衙而还。则汪是秦邑,止可晋伐秦取之,岂得秦伐晋而取汪也?或者晋先取之秦,今伐晋而收汪,是汪从晋来,故云取晋汪而归也。彭衙在合阳北,汪不知所在。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县西北六十里。”左传文公三年,秦伐晋,取王官,即此。先言度河,史文颠倒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秦邑,新所作城也。”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①赵盾代赵衰执政。
注①集解贾逵曰:“栾贞子,栾枝也。霍伯,先且居也。”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①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于二君,②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班在九人下,③其子何震之有!④且为二君嬖,滢也。为先君子,⑤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母滢子僻,无威;⑥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以其杀阳处父。⑦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缪公亦卒。
注①集解服虔曰:“晋国数有患难。”
注②集解服虔曰:“辰嬴,怀嬴也。二君,怀公、文公。”
注③集解服虔曰:“班,次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震,威也。”
注⑤正义乐,文公子也。
注⑥正义僻,匹亦反。言乐僻隐在陈,而远无援也。
注⑦集解案:左传,此时贾他为太师,阳处父为太傅。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故有吕、郄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而外求君,将安置此?”①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②今君卒,言犹在耳,③而□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④以灵公初立故也。
注①集解服虔曰:“此,太子。”
注②集解王肃曰:“怨其教导不至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在宣子之耳。”
注④集解杜预曰:“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①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郄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详令魏寿余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北征也。”索隐徐云年表曰征。然按左传,文十年春,晋人伐秦,取少梁。夏,秦伯伐晋,取北征,北征即年表之征。今云-者,字误也。征音惩,亦冯翊之县名。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①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②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其君懿公。
注①索隐按:春秋鲁文十二年“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是也。
注②索隐文十四年传又云“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于邾,不克,乃还”。而“周公阅与王孙苏讼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则以车八百乘,自是宣子纳邾捷-,不关王室之事,但文相连耳,多恐是误也。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①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熊蹯不熟,②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刺赵盾。③盾闺门开,居处节,——退,叹曰:“杀忠臣,□君命,罪一也。”
遂触树而死。④
注①集解贾逵曰:“雕,画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蹯,熊掌,其肉难熟。”正义-音而。蹯音樊。
注③集解贾逵曰:“——,晋力士。”正义-音锄-音迷。
注④集解杜预曰:“赵盾庭树也。”
初,盾常田首山,①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②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③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④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⑤啮狗名敖。⑥明为盾搏杀狗。盾曰:“□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陰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⑦明亦因亡去。
注①集解徐广曰:“蒲阪县有雷首山。”
注②索隐邹诞云示眯为祁弥也,即左传之提弥明也。提音市移反,刘氏亦音祁为时移反,则祁提二字同音也。而此作“示”者,示即周礼古本“地神曰只”,皆作“示”字。“邹”为“祁”者,盖由只提音相近,字遂变为“祁”也。眯音米移反。以“眯”为“弥”,亦音相近耳。又左氏桑下饿人是灵辄也。
其示眯明,是嗾獒者也,其人□而死。今合二人为一人,非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宦,宦学事也。”
注④索隐如字。
注⑤索隐纵,足用反。又本作“嗾”,又作“蹴”,同素后反。
注⑥集解何休曰:“犬四尺曰敖。”
注⑦集解服虔曰:“不望报。”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①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易。②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其君”,以视于朝。盾曰:“-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③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④惜也,出疆乃免。”⑤
注①集解虞翻曰:“园名也。”
注②索隐以豉反。
注③集解杜预曰:“不隐盾之罪。”
注④集解服虔曰:“闻义则服。”杜预曰:“善其为法受屈也。”正义为,于伪反。
注⑤集解杜预曰:“越境则君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也。”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婰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①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注①集解服虔曰:“公族大夫也。”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①
注①索隐赤即斥,谓斥候之人也。按:宣八年左传“晋伐秦,获秦谍,杀诸绛市”。盖彼谍即此赤也。晋成公六年为鲁宣八年,正同,故知然。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①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注①索隐荀林父也。
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征舒-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征舒。
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郄克、栾书、先-、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服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荀林父欲还。先-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楚虏我将智。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
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四年,先-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
,先轸子也。
首节 上一节 98/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