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97节
注③索隐左传云伐-咎如,获其二女,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公子取季隗,生伯-、叔刘。则叔隗长而季隗少,乃不同也。
注④索隐与音余。诸本或为“兴”。兴,起也。非翟可用兴起,故奔之也。
注⑤索隐-犹比也。
注⑥正义杜预云:“言将死入木也,不复成嫁也。”
过-,-文公不礼。去,过五鹿,①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
重耳怒。
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地。”杜预曰:“今-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①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它!必死于此,②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注①集解服虔曰:“惧孝公怒,故杀之以灭口。”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人生一世,必死于此’。”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厘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柰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
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①宋司马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
注①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
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安可尽礼!”
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①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②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③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注①索隐适音敌。
注②集解贾逵曰:“司马法‘从-不过三舍’。三舍,九十里也。”
注③索隐子玉请杀重耳,楚成王不许,言人出言不可轻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①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②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
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郄等闻重耳在秦,皆陰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郄之属③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注①集解服虔曰:“胥臣臼季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诗云‘——黍苗,陰雨膏之’。”
注③正义吕甥,郄芮也。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①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②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③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④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
注①索隐视犹见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庐柳,晋地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解县西北有郇城。”索隐音荀,即文王之子所封。又音环。
注④集解贾逵曰:“文公之祖武公庙也。”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
“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
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余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郄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郄,吕、郄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①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郄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徒与战,吕、郄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郄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以备晋乱。
注①索隐杜预云:“冯翊临晋县东有故王城,今名武乡城。”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下冒其罪,上赏其坚,上下相蒙,①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注①集解服虔曰:“蒙,欺也。”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①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挠上山中,②于是文公环挠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③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④
注①索隐龙喻重耳。五蛇即五臣,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也。
旧云五臣有先轸-颠颉,今恐二人非其数。
注②集解贾逵曰:“挠上,晋地。”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挠上。”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国’。”
注④集解贾逵曰:“旌,表也。”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二年春,秦军河上,①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②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注①索隐晋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于今在矣。”
①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于-,若伐曹——,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作三军。②赵衰举郄-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③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为右:④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⑤
注①集解杜预曰:“报宋赠马之施。”
注②集解王肃曰:“始复成国之礼,半周军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栾枝,栾宾之孙。”
注④正义-,昌由反,又音受。
注⑤集解杜预曰:“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①-侯请盟晋,晋人不许-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侯居襄牛,②公子买守。楚救-,不卒。③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④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地以与宋,楚急曹——,其势宜释宋。”⑤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注①集解杜预曰:“-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地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胜’。”
注④索隐晋若攻楚,则伤楚子送其入秦之德;又欲释宋不救,乃亏宋公赠马之惠。进退有难,是以患之。
注⑤索隐楚初得曹,又新婚于-,今晋执曹伯分曹——之地与宋,则楚急曹——,其势宜释宋。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闲执谗慝之口也。”①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②“请复-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
“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③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宋也。不如私许曹——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④既战而后图之。”⑤晋侯乃囚宛春于-,且私许复曹。曹——告绝于楚。楚得臣怒,⑥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
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⑦齐将-秦将⑨与晋侯次城濮。⑩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余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⑾作王宫于践土。⑿
注①集解服虔曰:“子玉非敢求有大功,但欲执-贾谗慝之口,谓子玉过三百乘不能入也。”杜预曰:“执犹塞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宛春,楚大夫。”
注③集解韦昭曰:“君,文公也。臣,子玉也。一谓释宋围,二谓复曹。”
注④集解韦昭曰:“怒楚,令必战。”
注⑤集解杜预曰:“须胜负决乃定计。”
注⑥集解得臣即子玉。
注⑦索隐成公王臣。
注⑧索隐国归父。
注⑨索隐小子-也。
注⑩集解贾逵曰:“-地也。”
注⑾集解杜预曰:“衡雍,郑地,今荥阳卷县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既败楚师,襄王自往临践土,赐命晋侯,晋侯闻而为之作宫。”索隐杜预云践土,郑地。然据此文,晋师还至衡雍,衡雍在河南也。
故刘氏云践土在河南。下文践土在河北,今元城县西有践土驿,义或然也。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①驷介百乘,徒兵千。②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③赐大辂,彤弓矢百,-弓矢千,④-鬯一卣,-瓒,⑤虎贲三百人。⑥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⑦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⑧丕显文-武,能慎明德,⑨昭登于上,布闻在下,⑩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⑾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⑿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⒀
注①正义俘音孚,囚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驷介,驷马被甲也。徒兵,步卒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王子虎,周大夫。”
注④集解贾逵曰:“大辂,金辂。彤弓,赤;-弓,黑也。诸侯赐弓矢,然后征伐。”正义彤,徒冬反-音庐。
注⑤集解贾逵曰:“-,黑黍;鬯,香酒也。所以降神。卣,器名,诸侯赐-瓒,然后为鬯。”
注④索隐与音余。诸本或为“兴”。兴,起也。非翟可用兴起,故奔之也。
注⑤索隐-犹比也。
注⑥正义杜预云:“言将死入木也,不复成嫁也。”
过-,-文公不礼。去,过五鹿,①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
重耳怒。
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地。”杜预曰:“今-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①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它!必死于此,②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注①集解服虔曰:“惧孝公怒,故杀之以灭口。”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人生一世,必死于此’。”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厘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柰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
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①宋司马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
注①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
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安可尽礼!”
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①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②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③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注①索隐适音敌。
注②集解贾逵曰:“司马法‘从-不过三舍’。三舍,九十里也。”
注③索隐子玉请杀重耳,楚成王不许,言人出言不可轻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①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②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
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郄等闻重耳在秦,皆陰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郄之属③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注①集解服虔曰:“胥臣臼季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诗云‘——黍苗,陰雨膏之’。”
注③正义吕甥,郄芮也。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①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②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③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④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
注①索隐视犹见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庐柳,晋地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解县西北有郇城。”索隐音荀,即文王之子所封。又音环。
注④集解贾逵曰:“文公之祖武公庙也。”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
“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
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余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郄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郄,吕、郄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①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郄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徒与战,吕、郄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郄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以备晋乱。
注①索隐杜预云:“冯翊临晋县东有故王城,今名武乡城。”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下冒其罪,上赏其坚,上下相蒙,①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注①集解服虔曰:“蒙,欺也。”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①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挠上山中,②于是文公环挠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③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④
注①索隐龙喻重耳。五蛇即五臣,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也。
旧云五臣有先轸-颠颉,今恐二人非其数。
注②集解贾逵曰:“挠上,晋地。”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挠上。”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国’。”
注④集解贾逵曰:“旌,表也。”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二年春,秦军河上,①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②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注①索隐晋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于今在矣。”
①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于-,若伐曹——,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作三军。②赵衰举郄-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③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为右:④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⑤
注①集解杜预曰:“报宋赠马之施。”
注②集解王肃曰:“始复成国之礼,半周军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栾枝,栾宾之孙。”
注④正义-,昌由反,又音受。
注⑤集解杜预曰:“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①-侯请盟晋,晋人不许-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侯居襄牛,②公子买守。楚救-,不卒。③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④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地以与宋,楚急曹——,其势宜释宋。”⑤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注①集解杜预曰:“-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地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胜’。”
注④索隐晋若攻楚,则伤楚子送其入秦之德;又欲释宋不救,乃亏宋公赠马之惠。进退有难,是以患之。
注⑤索隐楚初得曹,又新婚于-,今晋执曹伯分曹——之地与宋,则楚急曹——,其势宜释宋。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闲执谗慝之口也。”①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②“请复-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
“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③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宋也。不如私许曹——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④既战而后图之。”⑤晋侯乃囚宛春于-,且私许复曹。曹——告绝于楚。楚得臣怒,⑥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
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⑦齐将-秦将⑨与晋侯次城濮。⑩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余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⑾作王宫于践土。⑿
注①集解服虔曰:“子玉非敢求有大功,但欲执-贾谗慝之口,谓子玉过三百乘不能入也。”杜预曰:“执犹塞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宛春,楚大夫。”
注③集解韦昭曰:“君,文公也。臣,子玉也。一谓释宋围,二谓复曹。”
注④集解韦昭曰:“怒楚,令必战。”
注⑤集解杜预曰:“须胜负决乃定计。”
注⑥集解得臣即子玉。
注⑦索隐成公王臣。
注⑧索隐国归父。
注⑨索隐小子-也。
注⑩集解贾逵曰:“-地也。”
注⑾集解杜预曰:“衡雍,郑地,今荥阳卷县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既败楚师,襄王自往临践土,赐命晋侯,晋侯闻而为之作宫。”索隐杜预云践土,郑地。然据此文,晋师还至衡雍,衡雍在河南也。
故刘氏云践土在河南。下文践土在河北,今元城县西有践土驿,义或然也。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①驷介百乘,徒兵千。②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③赐大辂,彤弓矢百,-弓矢千,④-鬯一卣,-瓒,⑤虎贲三百人。⑥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⑦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⑧丕显文-武,能慎明德,⑨昭登于上,布闻在下,⑩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⑾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⑿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⒀
注①正义俘音孚,囚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驷介,驷马被甲也。徒兵,步卒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王子虎,周大夫。”
注④集解贾逵曰:“大辂,金辂。彤弓,赤;-弓,黑也。诸侯赐弓矢,然后征伐。”正义彤,徒冬反-音庐。
注⑤集解贾逵曰:“-,黑黍;鬯,香酒也。所以降神。卣,器名,诸侯赐-瓒,然后为鬯。”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