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88节

注①索隐按纪年,成公名载。注②索隐年表作“厘侯庄”。徐广云一无“庄”字。按:燕失年纪及其君名,表言“庄”者,衍字也。注③索隐按纪年作“文公二十四年卒,简公立,十三年而三晋命邑为诸侯”,与此不同。厘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①厘公卒,②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③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强。
注①索隐林营,地名。一云林,地名,于林地立营,故曰林营也。注②索隐纪年作“简公四十五年卒”,妄也。按:上简公生献公,则此当是厘,但纪年又误耳。注③索隐系本已上文公为闵公,则“愍”与“闵”同,而上懿公之父谥文公。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①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
注①正义从,足从反。长,丁丈反。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十年,燕君为王。①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闲,欲以乱齐。②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注①索隐君即易王也。言君初以十年即称王也。上言易王者,易,谥也,后追书谥耳。注②集解孙子兵法曰:“反闲者,因敌闲而用之者也。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闲必索敌闲之来闲我者,因而利导舍之,故反闲可得用也。”正义使音所吏反。闲音纪苋反。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①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②而听其所使。
注①索隐按:战国策曰“子之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是也。注②正义瓒云:“秦以一溢为一金。”孟康云:“二十四两曰溢。”鹿毛寿①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②或曰:“禹荐益,已③而以启人为吏。④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⑤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⑥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⑦国事皆决于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厝毛’。”又曰:“甘陵县本名厝。”索隐春秋后语“厝毛寿”,又韩子作“潘寿”。注②索隐大重谓尊贵也。注③索隐按:以“已”配“益”,则“益已”是伯益,而经传无其文,未知所由。或曰已,语终辞。注④索隐人犹臣也。谓以启臣为益吏。注⑤索隐此“人”亦训臣也。注⑥索隐郑玄云:“郊,呈也。以印呈与子之。”注⑦索隐顾犹反也。言哙反为子之臣也。有本作“愿”者,非。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①将军市被②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③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④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⑤王因令章子⑥将五都之兵,⑦以因北地之-以伐燕。⑧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⑨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一0]
注①索隐恫音通,痛也。恐,惧也。注②正义人姓名。注③正义饬音敕。注④正义先后并去声。注⑤索隐谓如武王成文王之业伐纣之时,然此语与孟子不同也。注⑥集解章子,齐人,见孟子。索隐按:孟子云“章子,齐人”。注⑦索隐五都□齐也。按:临淄是五都之一也。注⑧索隐北地□齐之北边也。注⑨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君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案:汲-纪年曰“齐人禽子之而醢其身也”。注⑩集解徐广曰:“哙立七年而死,其九年燕人共立太子平。”索隐按:上文太子平谋攻子之,而年表又云君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纪年又云子之杀公子平,今此文云“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则年表、纪年为谬也。而赵系家云武灵王闻燕乱,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裴-亦以此系家无赵送公子职之事,当是遥立职而送之,事竟不就,则昭王名平,非职明矣。进退参详,是年表既误,而纪年因之而妄说耳。燕昭王于破燕之后□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墨,①其余皆属燕,六岁。
注①索隐按:余篇及战国策并无“聊”字。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位,疑毅,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墨击败燕军,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故城。愍王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惠王七年卒。①韩、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
注①索隐按:赵系家惠文王二十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孙躁-其王,乐资以为□惠王也。徐广按年表,是年燕武成王元年,武成□惠王子,则惠王为成安君-明矣。此不言者,燕远,讳不告,或太史公之说疏也。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①
注①索隐今王犹今上也。有作“令”者,非也,按谥法无令也。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①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②对曰:“不可。”燕王怒,-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③卿秦攻代。④唯独大夫将渠⑤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⑥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乐乘]*破卿秦*(乐乘)*于代。乐闲奔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⑦赵听将渠,解燕围。
注①正义赵东邻燕,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貊,故言“四战”。注②索隐谓以五人而伐一人。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常山,今曰高邑。”索隐邹氏音火各反,一音昊。注④索隐战国策曰“廉颇以二十万遇栗腹于-,乐乘以五万遇爰秦于代,燕人大败”,不同也。正义今代州也。战国策云“廉颇以二十万遇栗腹于-,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与此不同也。注⑤索隐人名姓也。一云上“卿秦”及此“将渠”者:卿,将,皆官也;秦,渠,名也。国史变文而书,遂失姓也。战国策云“爰秦”,爰是姓也,卿是其官耳。注⑥集解徐广曰:“属钜鹿。”注⑦集解以将渠为相。索隐谓欲令将渠处之使和也。六年,秦灭东*(西)*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九年,秦王政初□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阳,①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②方城。③剧辛故居赵,与庞暖善,④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暖将也,欲因赵-攻之。问剧辛,辛曰:“庞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九年,秦拔赵之邺⑤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属魏郡。”注②集解徐广曰:“属河闲。”注③集解徐广曰:“属涿,有督亢亭。”注④索隐暖音况远反。注⑤正义□相州邺县也。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①祸且至燕。太子丹陰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②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魏。
注①集解徐广曰:“出涿郡故安也。”注②索隐徐广云:“涿有督亢亭。”地理志属广阳。然督亢之田在燕东,甚良沃,欲献秦,故画其图而献焉。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①亦虏代王嘉。
注①正义贲音奔,王翦子。太史公曰:召公-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北)[外]*迫蛮貉,内措齐、晋,①崎岖强国之闲,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注①索隐措,交杂也。又作“错”,刘氏云争陌反。
【索隐述赞】召伯作相,分陕而治。人惠其德,甘棠是思。庄送霸主,惠罗宠姬。文公从赵,苏秦骋辞。易王初立,齐宣我欺。燕哙无道,禅位子之。昭王待士,思报临。督亢不就,卒见芟夷。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管叔鲜-①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②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③次曰霍叔处,④次曰康叔封,⑤次曰-季载。⑥-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⑦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⑧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注①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注②正义国语云:“□-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后,太姒之家。太姒,文王之妃,武王之母。”列女传云:“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姒氏之女也。在合之阳,在渭之。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太姒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号曰文母。文王理外,文母治内。太姒生十男,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言常以正道持之也。”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在濮州雷泽县东南九十一里,汉-阳县。古-伯,姬姓之国,其后迁于成之阳。”注④正义处,昌汝反。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本汉彘县也。郑玄注周礼云霍山在彘,本春秋时霍伯国地。”注⑤索隐孔安国曰:“康,畿内国名,地阙。叔,字也。封,叔名。”注⑥索隐-,国也。载,名也。季,字也-,或作“-”。按:国语曰-由郑姬。贾逵曰“文王子-季之国”也。庄十八年“楚武王克权,迁于-处”。杜预云“-处,楚地。南郡编县有-口城”-与-皆音奴甘反。正义-音奴甘反。或作“-”,音同-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诸中子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注⑦集解徐广曰:“文王之子为侯者十有六国。”注⑧正义左右并去声。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①封叔度于蔡: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③封叔处于霍。④康叔封——季载皆少,未得封。
注①集解杜预曰:“管在荥阳京县东北。”注②集解世本曰:“居上蔡。”注③索隐按:春秋隐五年“-师入-”。杜预曰“东平刚父县有-乡”。后汉郡国志以为成本国。又地理志廪丘县南有成故城。应劭云“武王封弟季载于成”,是古之成邑,应仲远误云季载封耳。注④索隐春秋闵元年晋灭霍。地理志河东彘县,霍太山在东北,是霍叔之所封。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君,是为-康叔。封季载于-季-康叔皆有驯行,①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季为周司空,②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注①索隐如字,音巡。驯,善也。注②索隐事见定四年左传。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①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③无为天子吏者。
注①索隐按:尚书云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封之蔡,元无仕鲁之文。又伯禽居鲁乃是七年致政之后,此言乃说居摄政之初,未知史迁何凭而有斯言也。注②集解宋忠曰:“胡徙居新蔡。”注③索隐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武侯卒,子夷侯立。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厘侯三十九年,周优王为犬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秦始得列为诸侯。①
注①正义周优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徙洛邑,秦襄公以兵救,因送平王至洛,故平王封襄公。四十八年,厘侯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初立。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鲁-其君隐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①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哀侯留九岁,死于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是为缪侯。
注①集解杜预曰:“息国,汝南新息县。”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弟。①齐桓公怒,伐蔡;蔡溃,遂虏缪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二十九年,缪侯卒,子庄侯甲午立。
注①索隐弟,女弟,即荡舟之姬。庄侯三年,齐桓公卒。十四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庄侯卒,子文侯申立。文侯十四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十五年,楚围郑,郑降楚,楚复-之。①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注①正义-音释。景侯元年,楚庄王卒。四十九年,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太子-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灵侯二年,楚公子围-其王郏敖而自立,为灵王。①九年,陈司徒招②-其君哀公。楚使公子□疾灭陈而有之。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其父,诱蔡灵侯于申,③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疾为蔡公。④
注①正义郏,纪洽反。敖,五高反。注②索隐或作“昭”,或作“韶”,并时遥反。注③正义故申城在邓州。注④正义蔡之大夫也。楚灭蔡三岁,楚公子□疾-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①是年,楚亦复立陈。楚平王初立,欲亲诸侯,故复立陈-蔡后。②
注①集解宋忠曰:“平侯徙下蔡。”索隐今系本无者,近脱耳。注②集解世本曰:“平侯者,灵侯般之孙,太子友之子。”平侯九年卒,灵侯般之孙东国攻平侯子而自立,是为悼侯。悼侯父曰隐太子友。隐太子友者,灵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杀隐太子,故平侯卒而隐太子之子东国攻平侯子而代立,是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献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与。子常谗蔡侯,留之楚三年。蔡侯知之,乃献其裘于子常;子常受之,乃言归蔡侯。蔡侯归而之晋,请与晋伐楚。十三年春,与-灵公会邵陵。蔡侯私于周苌弘以求长于-;①-使史□言康叔之功德,乃长。夏,为晋灭沉,②楚怒,攻蔡。蔡昭侯使其子为质于吴,③以共伐楚。冬,与吴王阖闾遂破楚入郢。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郑。十四年,吴去而楚昭王复国。十六年,楚令尹为其民泣以谋蔡,蔡昭侯惧。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于吴。吴为蔡远,约迁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许,不与大夫计。吴人来救蔡,因迁蔡于州来。④二十八年,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乃令贼利杀昭侯;⑤已而诛贼利以解过,而立昭侯子朔,是为成侯。⑥
注①集解服虔曰:“载书使蔡在-上。”注②集解杜预曰:“汝南平舆县北有-亭。”注③正义质音致。注④索隐州来在淮南下蔡县。注⑤索隐案:利,贼名也。注⑥集解徐广曰:“或作‘景’。”成侯四年,宋灭曹。十年,齐田常-其君简公。十三年,楚灭陈。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后陈灭三十三年。①
注①索隐鲁哀十七年楚灭陈,其楚灭蔡绝其祀,又在灭陈之后三十三年,即在春秋后二十三年。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发,其后为周,有本纪言。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周公旦,其后为鲁,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铎,有后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无所见。霍叔处,其后晋献公时灭霍。康叔封,其后为-,有世家言-季载,其后世无所见。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曹叔振铎者,①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②
注①索隐按:上文“叔振铎,其后为曹,有系家言”,则曹亦合题系家,今附管蔡之末而不出题者,盖以曹微小而少事-,因附管蔡之末,不别题篇尔。且又管叔虽无后,仍是蔡-曹之兄,故题管-蔡而略曹也。注②集解宋忠曰济陰定陶县。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三十年卒,弟优伯强立。优伯九年,弟苏杀优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①
注①集解孙检曰:“兕音徐子反。曹惠伯或名雉,或名弟,或复名弟兕也。”索隐按:年表作“惠公伯雉”,注引孙检,未详何代,或云齐人,亦恐其人不注。今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并无,又不知是裴-所录否?惠伯二十五年,周优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①
注①集解孙检云:“一作‘终-’-音生。”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华父督-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①立。
注①索隐上音亦。即射姑也,同音亦。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①厘负羁②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注①集解韦昭曰:“骈者,并干也。”正义骈,白边反。胁,许业反。注②正义厘音僖,曹大夫。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强立。①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注①索隐按左传,宣公名庐。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①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疾-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顷)[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岁,宋——陈-郑皆火。
注①索隐按:左传成十五年,晋厉公执负刍,归于京师。晋立宣公弟子臧,子臧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遂逃奔宋。曹人请于晋。晋人谓子臧“反国,吾归而君”。子臧反,晋于是归负刍。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死于宋,归葬。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声公代立,是为隐公。①隐公四年,声公弟露-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注①索隐按:谯周云春秋无其事。今检系本及春秋,悼伯卒,弟露立,谥靖公,实无声公-隐公,盖是彼文自疏也。伯阳三年,国人有梦-君子立于社宫,①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强,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曹,无离曹祸。”②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强亦好田弋,获白-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
注①集解贾逵曰:“社宫,社也。”郑-曰:“社宫,中有室屋者。”注②索隐离即罹。罹,被也。公孙强言霸说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①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注①集解贾逵曰:“以小加大。”索隐干谓犯也。言曹因□晋而犯宋,遂致灭也。裴氏引贾逵注云“以小加大”者,加,陵也,小即曹也,大谓晋及宋也。太史公曰:①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②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③
注①索隐检诸本或无此论。注②正义晋世家云:“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言,而美女乘轩三百人也。”注③正义至如公孙强不修霸道之政,而伯阳之子立,叔铎犹尚飨祭祀,岂合忽绝之哉。
【索隐述赞】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讨恶。胡能改行,克复其爵。献舞执楚,遇息礼薄。穆侯虏齐,荡舟乖谑。曹共轻晋,负羁先觉。伯阳梦社,祚倾振铎。
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优公宁立。
优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优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优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①平公七年,周优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注①正义燮,先牒反。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①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注①正义徒何反。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①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②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注①索隐陈乱,故再赴其日。正义甲戌-己丑凡十六日。
注②集解谯周曰:“春秋传谓佗即五父,世家与传违。”索隐谯周曰“春秋传谓他即五父,与此违”者,此以他为厉公,太子免弟跃为利公,而左传以厉公名跃。他立未-年,无谥,故“蔡人杀陈他”。又庄二十二年传云“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则他与五父俱为蔡人所杀,其事不异,是一人明矣。既以他为厉公,遂以跃为利公。寻厉利声相近,遂误以他为厉公,五父为别人,是太史公错耳。班固又以厉公跃为桓公弟,又误。
注③集解徐广曰:“班氏云厉公跃者,桓公之弟也。”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①“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②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③非此其身,在其子孙。④若在异国,必姜姓。⑤姜姓,太岳之后。⑥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⑦
注①集解贾逵曰:“坤下巽上观,坤下干上否,观爻在六四,变而之否。”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周易观卦六四爻辞也。易之为书,六爻皆有变象,又有互体,圣人随其义而论之。”
注③正义六四变,内卦为中国,外卦为异国。
注④正义内卦为身,外卦为子孙。变在外,故知在子孙也。
注⑤正义六四变,此爻是辛未,观上体巽,未为羊,巽为女,女乘羊,故为姜。姜,齐姓,故知在齐。
注⑥集解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
注⑦正义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杀陈愍公。齐简公,周敬王三十九年被田常杀之。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滢。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①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
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滢于蔡,蔡人杀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①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②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③有妫之后,将育于姜。④五世其昌,并于正卿。⑤八世之后,莫之与京。”⑥
注①集解贾逵曰:“羁,寄;旅,客也。”
注②正义周礼云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注③集解杜预曰:“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也。犹敬仲夫妻有声誉。”
注④集解杜预曰:“妫,陈姓。姜,齐姓。”
注⑤集解服虔曰:“言完后五世与卿并列。”
注⑥集解贾逵曰:“京,大也。”正义按:陈敬仲八代孙,田常之子襄子盘也。
而杜以常为八代者,以桓子无宇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皆相继事齐,故以常为八代。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①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注①正义谥法云“乱而不损曰灵”。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①衷其衣以戏于朝。②泄冶谏曰:“君臣滢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③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④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门射杀灵公。⑤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①正义列女传云:“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杜预云:“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之妻。”左传云:“杀御叔,-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注②集解左传曰:“衷其-服。”谷梁传曰:“或衣其衣,或中其襦。”
注③集解春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
首节 上一节 88/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