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87节

注⑨集解杜预曰:“鲁城南自有沂水,平子欲出城待罪也。大沂水出盖县,南入泗水。”
注⑩集解服虔曰:“-,季氏邑。”
注⑾集解服虔曰:“言五乘,自省约以出。”
注⑿索隐鲁大夫仲孙氏之族,名驹,谥懿伯也。
注⒀集解左传曰-戾。
注⒁集解贾逵曰:“懿子,仲孙何忌。”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①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
申丰-汝贾②许齐臣高——子将③粟五千庾。④子将言于齐侯曰:“-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⑤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⑥叔孙昭子⑦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愿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鲁邑。”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丰-汝贾,鲁大夫。”
注③索隐一本“子将”上有“货”字。子将即梁丘据也-音纥,子将家臣也。左传“子将”作“子犹”。
注④集解贾逵曰:“十六斗为庾。五千庾,八万斗。”
注⑤集解服虔曰:“异犹怪也。”
注⑥集解春秋曰:“宋公佐卒于曲棘。”
注⑦索隐名-,即穆叔子。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
止,居昭公干侯。①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②昭公耻之,怒而去干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③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不从。”晋人止。
三十二年,昭公卒于干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侯在魏郡斥丘县,晋竟内邑。”
注②集解服虔曰:“大夫称‘主’。比公于大夫,故称‘主君’。”
注③集解王肃曰:“示忧戚。”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①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②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史墨,晋史蔡墨。”
注②集解服虔曰:“东门遂,襄仲也。居东门,故称东门遂。”索隐系本作“述”,邹诞本作“秫”。又系本遂产子家归父及昭子子婴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器,车服;名,爵号。”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①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②
注①集解服虔曰:“阳关,鲁邑。”
注②正义左传云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杜预云:“受乱人故。”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滢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①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②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仲由,子路。”
注②集解杜预曰:“堕,毁。”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桓子使定公受齐女乐,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①
注①索隐系本“将”作“蒋”也。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以
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其君简公于寿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闲。①公游于陵阪,②遇孟武伯于街,③曰:“请问余及死乎?”④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⑤三桓攻公,公奔于-,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⑥子宁立,是为悼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闲,隙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陵阪,地名。”
注③索隐有本作“-”者,非也。左传“于孟氏之衢”。
注④集解杜预曰:“问己可得以寿死不?”
注⑤集解杜预曰:“陉氏即有山氏。”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哀公元甲辰,终庚午。”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①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②子显立,是为穆公。③穆公三十三年卒,④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⑤子屯立,是为康公。⑥康公九年卒,⑦子-立,是为景公。⑧景公二十九年卒,⑨子叔立,是为平公。⑩是时六国皆称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悼公即位三十年,乃于秦惠王卒,楚怀王死年合。
又自悼公以下尽与刘歆历谱合,而反违年表,未详何故。皇甫谧云悼公四十年,元辛未,终庚戌。”
注②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辛亥,终辛未。”
注③索隐系本“显”作“不衍”。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壬申,终甲辰。”
注⑤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丙寅。”
注⑥索隐屯音竹轮反。
注⑦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丁卯,终乙亥。”
注⑧索隐-音偃。
注⑨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丙子,终甲辰。”
注⑩索隐系本“叔”作“旅”。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二)*年,平公卒,①子贾立,是为文公。②文公*(七)*[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③子雠立,是为顷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巳,终甲子。”
注②索隐系本作“愍公”。邹诞本亦同,仍云“系家或作‘文公’”。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乙丑,终丁亥。”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①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②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③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文公十八年,秦拔郢,楚走陈。”
注②集解徐广曰:“徐州在鲁东,今薛县。”索隐按:说文“□,邾之下邑,在鲁东”。又郡国志曰“鲁国薛县,六国时曰徐州”。又纪年云“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迁于薛,故名曰徐州”。则“寿”与“□”并音舒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下,一作‘卞’。”索隐下邑谓国外之小邑。或有本作“卞邑”,然鲁有卞邑,所以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元戊子,终辛亥。”索隐按:春秋“齐伐鲁柯而盟”,杜预云“柯,齐邑,今济北东阿也”。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闲——如也”。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地理志云‘鲁滨洙泗之闲,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薄,长者不自安,与幼者相让,故曰——如也’-,鱼斤反,东州语也。盖幼者患苦长者,长者忿愧自守,故——争辞,所以为道衰也。”索隐-音鱼斤反,读如论语“——如也”。言鲁道虽微,而洙泗之闲尚——如也。邹诞生亦音银。又作“断断”,如尚书读,则断断是专一之义。徐广又引地理志音五艰反,云——是□争之貌。故繁钦遂行赋云“涉洙泗而饮马兮,耻少长之——”是也。今按:下文云“至于揖让之礼则从矣”,鲁尚有揖让之风,如论语音-为得之也。
【索隐述赞】武王既没,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据图。及还臣列,北面-如。
元子封鲁,少昊之墟。夹辅王室,系职不渝。降及孝王,穆仲致誉。隐能让国,春秋之初。丘明执简,-贬备书。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①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②
注①集解谯周曰:“周之支族,食邑于召,谓之召公。”索隐召者,畿内菜地-始食于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也。后武王封之北燕,在今优州蓟县故城是也。亦以元子就封。而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至宣王时,召穆公虎其后也。注②集解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①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②君-不说周公。③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④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⑤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⑥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⑦率维兹有陈,保-有殷”。⑧于是召公乃说。
注①集解何休曰:“陕者,盖今弘农陕县是也。”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尊之曰君,陈古以告之,故以名篇。”注③集解马融曰:“召公以周公既摄政致太平,功配文-武,不宜复列在臣位,故不说,以为周公苟贪宠也。”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伊挚佐汤,功至大天,谓致太平也。”郑玄曰:“皇天,北极天帝也。”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伊陟-臣扈率伊尹之职,使其君不陨祖业,故至天之功不陨。巫咸治王家,言其不及二臣。”马融曰:“道至于上帝,谓奉天时也。”郑玄曰:“上帝,太微中其所统也。”注⑥集解孔安国曰:“时贤臣有如此巫贤也。贤,咸子;巫,氏也。”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高宗即位,甘般佐之。后有傅说。”注⑧集解徐广曰:“一无此九字。”-案:王肃曰“循此数臣,有陈列之功,安治有殷也”。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①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注①正义今之棠梨树也。括地志云:“召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①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
注①索隐并国史先失也。又自惠侯已下皆无名,亦不言属,惟昭王父子有名,盖在战国时旁见他说耳。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厘侯,二宣侯,三桓侯,二文侯,盖国史微失本谥,故重耳。惠侯卒,子厘侯立。①是岁,周宣王初即位。厘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三十六年,厘侯卒,子顷侯立。
注①正义厘音僖。顷侯二十年,周优王滢乱,为犬戎所。秦始列为诸侯。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①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注①索隐按:谥法无郑,郑或是名。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①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②桓侯七年卒,③子庄公立。
注①索隐谯周曰:“系本谓燕自宣侯已上皆父子相传无及,故系家桓侯已下并不言属,以其难明故也。”按:今系本无燕代系,宋忠依太史公书以补其阙,寻徐广作音尚引系本,盖近代始散佚耳。注②集解徐广曰:“古史考曰世家自宣侯已下不说其属,以其难明故也。”注③集解世本曰:“桓侯徙临易。”宋忠曰:“今河闲易县是也。”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霸。十六年,与宋——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颓为周王。①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内惠王于周。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②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注①集解谯周曰:“按春秋传,燕与子颓逐周惠王者,乃南燕-姓也。世家以为北燕,失之。”索隐谯周云据左氏燕与-伐周惠王乃是南燕-姓,而系家以为北燕伯,故着史考云“此燕是-姓”。今检左氏庄十九年“-师、燕师伐周”,二十年传云“执燕仲父”,三十年“齐伐山戎”,传曰“谋山戎,以其病燕故也。”据传文及此记,元是北燕不疑。杜君妄说仲父是南燕伯,为伐周故。且燕、-俱是姬姓,故有伐周纳王之事;若是-燕与-伐周,则郑何以独伐燕而不伐-乎?注②正义予音与。括地志云:“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里,即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地与燕,因筑此城,故名燕留。”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桓公十六年卒,①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岁晋灭三郄大夫。
注①索隐谯周云系家襄伯生宣伯,无桓公。今检,并有“桓公立十六年”,又宋忠据此史补系家亦有桓公,是允南所见本异,则是燕有三桓公也。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齐崔杼-其君庄公。四年卒,子惠公立。惠公元年,齐高止来奔。六年,惠公多宠姬,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大夫共诛姬宋,①惠公惧,奔齐。四年,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入其君。晋平公许,与齐伐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②燕立悼公。
注①索隐宋,其名也,或作“宗”。刘氏云“其父兄为执政,故诸大夫共灭之”。注②索隐春秋昭三年“北燕伯款奔齐”,至六年,又云“齐伐北燕”,一与此文合。左传无纳款之文,而云“将纳简公,晏子曰‘燕君不入矣’,齐遂受赂而还”。事与此乖,而又以款为简公。简公去惠公已五代,则与春秋经传不相协,未可强言也。悼公七年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卒,平公立。晋公室卑,六卿始强大。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十九年卒,简公立。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①晋赵鞅围范、中行于朝歌。献公十二年,齐田常-其君简公。十四年,孔子卒。二十八年,献公卒,孝公立。
注①索隐王劭按纪年,简公后次孝公无献公。然纪年之书多是伪谬,聊记异耳。孝公十二年,韩、魏、赵灭知伯,分其地,①三晋强。
注①索隐按纪年,智伯灭在成公二年也。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①愍公立。愍公三十一年卒,厘公立。②是岁,三晋列为诸侯。③
首节 上一节 87/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