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80节
注①正义六韬云:“武王问太公曰:‘律之音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宫、商、角、征、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其法,以天清静无陰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九百步,偏持律管横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管声应,当以白虎;征管声应,当以玄武;商管声应,当以句陈;五管尽不应,无有商声,当以青龙:此五行之府,佐胜之征,*(陰)[成]*败之机也。’”注②索隐按:郡国志在东郡廪丘县北,今曰顾城。密须,-姓,在河南密县东,故密城是也。与安定姬姓密国别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①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②总尔-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
“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注①集解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注②索隐亦有本作“苍雉”。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然此文上下并今文泰誓也。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①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公奉明水,②-康叔封布采席,③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
师尚父谋居多。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三年’。”
注②索隐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也。
注③索隐周本纪-康叔封布兹。兹是席,故此亦云采席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①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明至国。②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注②索隐-音里奚反-犹比也。一云-犹迟也。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①畔周,乃使召康公②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③五侯九伯,实得征之。”④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都营丘。
注①正义孔安国云:“淮浦之夷,徐州之戎。”
注②集解服虔曰召公。
注③集解服虔曰:“是皆太公始受封土地疆境所至也。”索隐旧说穆陵在会稽,非也。按:今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虔以为太公受封境界所至,不然也,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也。”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①子丁公吕-②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③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④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郑玄曰:“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五世之后乃葬齐。”皇览曰:“吕尚-在临-县城南,去县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及’。”正义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注③索隐系本作“-公慈母”。谯周亦曰“祭公慈母”也。
注④索隐系本作“不臣”。谯周亦作“不辰”。宋忠曰:“哀公荒滢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①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②胡公徙都薄姑,③而当周夷王之时。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夷王。
注②正义谥法弥年寿考曰胡。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①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
注①索隐宋忠曰:“其党周马-人将胡公于贝水杀之,而山自立也。”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①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注①正义直厉反。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也。”郑玄云:“霍山在彘,本秦时霍伯国。”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①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注①索隐系本及谯周皆作“说”。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优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厘公禄甫立。
厘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①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②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干而杀之。”何休曰:“-,折声也。”正义拉音力合反。
注②索隐让犹责也。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去其都邑。”索隐按:春秋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左传云“违齐难”是也。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①瓜时而往,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③使之闲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⑤遂猎沛丘。⑥见彘,从者曰“彭生”。
⑦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屦。反而鞭主屦者-⑧三百-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袭宫。逢主屦-,-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示之创,⑨乃信之。待宫外,令-先入-先入,即匿襄公户闲。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闲,发视,乃襄公,遂-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注①集解贾逵曰:“连称-管至父皆齐大夫。”杜预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索隐杜预曰“临淄西有地名葵丘”。又桓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当鲁僖公九年,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不同者,盖葵丘有两处,杜意以戍葵丘当不远出齐境,故引临淄县西之葵丘。若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杜氏又以不合在本国,故引外黄东葵丘为注,所以不同尔。
注②集解服虔曰:“瓜时,七月。及瓜谓后年瓜时。”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妾在宫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候公之闲隙。”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地也。”正义音扶云反。
注⑥集解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索隐左传作“贝丘”也。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公见彘,从者乃见彭生,鬼改形为豕也。”
注⑧正义非佛反,下同-,主履者也。
注⑨正义音疮。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注①集解贾逵曰:“渠丘大夫也。”索隐亦有本作“雍廪”。贾逵曰“渠丘大夫”。左传云“雍廪杀无知”,杜预曰“雍廪,齐大夫”。此云“游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遂袭杀之”,盖以雍林为邑名,其地有人杀无知。贾言“渠丘大夫”者,渠丘邑名,雍林为渠丘大夫也。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滢于妇人,数欺大臣,-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①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陰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立之,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齐正卿高敬仲也。”正义-音奚。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①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②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
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③斋祓而见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时,齐地也。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涸竭,故曰干时。”
注②集解贾逵曰:“鲁地句渎也。”索隐贾逵云“鲁地句渎”。又按:邹诞生本作“莘渎”,莘笙声相近。笙如字,渎音豆。论语作“沟渎”,盖后代声转而字异,故诸文不同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堂阜,鲁北境。”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陰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也。”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①高-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②设轻重鱼盐之利,③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崩’也。”
注②集解国语曰:“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以为军令。”
注③索隐按:管子有理人轻重之法七篇。轻重谓钱也。又有捕鱼-煮盐法也。
二年,伐灭郯,①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索隐据春秋,鲁庄十年“齐师灭谭”是也。
杜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然此郯乃东海郯县,盖亦不当作“谭”字也。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①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②鲁将盟,曹-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③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④愈一小快耳,而□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⑤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注①集解杜预曰:“遂在济北蛇丘县东北。”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
注③集解何休曰:“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已许之而背信杀劫也。”
注⑤集解杜预曰:“甄,-地,今东郡甄城也。”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①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②田成子常之祖也。
注①正义音桓。
注②集解贾逵曰:“掌百工。”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①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注①集解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何休曰:“山戎者,戎中之别名也。”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滢于鲁公子庆父,庆父-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①桓公召哀姜,杀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僖’字皆作‘厘’。”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①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②总尔-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
“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注①集解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注②索隐亦有本作“苍雉”。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然此文上下并今文泰誓也。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①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公奉明水,②-康叔封布采席,③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
师尚父谋居多。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三年’。”
注②索隐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也。
注③索隐周本纪-康叔封布兹。兹是席,故此亦云采席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①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明至国。②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注②索隐-音里奚反-犹比也。一云-犹迟也。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①畔周,乃使召康公②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③五侯九伯,实得征之。”④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都营丘。
注①正义孔安国云:“淮浦之夷,徐州之戎。”
注②集解服虔曰召公。
注③集解服虔曰:“是皆太公始受封土地疆境所至也。”索隐旧说穆陵在会稽,非也。按:今淮南有故穆陵门,是楚之境。无棣在辽西孤竹。服虔以为太公受封境界所至,不然也,盖言其征伐所至之域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也。”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①子丁公吕-②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③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④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郑玄曰:“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五世之后乃葬齐。”皇览曰:“吕尚-在临-县城南,去县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及’。”正义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注③索隐系本作“-公慈母”。谯周亦曰“祭公慈母”也。
注④索隐系本作“不臣”。谯周亦作“不辰”。宋忠曰:“哀公荒滢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①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②胡公徙都薄姑,③而当周夷王之时。
注①集解徐广曰周夷王。
注②正义谥法弥年寿考曰胡。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①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
注①索隐宋忠曰:“其党周马-人将胡公于贝水杀之,而山自立也。”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①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注①正义直厉反。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也。”郑玄云:“霍山在彘,本秦时霍伯国。”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①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注①索隐系本及谯周皆作“说”。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优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厘公禄甫立。
厘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①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②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
注①集解公羊传曰:“-干而杀之。”何休曰:“-,折声也。”正义拉音力合反。
注②索隐让犹责也。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去其都邑。”索隐按:春秋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左传云“违齐难”是也。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①瓜时而往,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③使之闲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⑤遂猎沛丘。⑥见彘,从者曰“彭生”。
⑦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屦。反而鞭主屦者-⑧三百-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袭宫。逢主屦-,-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示之创,⑨乃信之。待宫外,令-先入-先入,即匿襄公户闲。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闲,发视,乃襄公,遂-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注①集解贾逵曰:“连称-管至父皆齐大夫。”杜预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索隐杜预曰“临淄西有地名葵丘”。又桓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当鲁僖公九年,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不同者,盖葵丘有两处,杜意以戍葵丘当不远出齐境,故引临淄县西之葵丘。若三十五年会诸侯于葵丘,杜氏又以不合在本国,故引外黄东葵丘为注,所以不同尔。
注②集解服虔曰:“瓜时,七月。及瓜谓后年瓜时。”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妾在宫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候公之闲隙。”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地也。”正义音扶云反。
注⑥集解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索隐左传作“贝丘”也。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公见彘,从者乃见彭生,鬼改形为豕也。”
注⑧正义非佛反,下同-,主履者也。
注⑨正义音疮。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注①集解贾逵曰:“渠丘大夫也。”索隐亦有本作“雍廪”。贾逵曰“渠丘大夫”。左传云“雍廪杀无知”,杜预曰“雍廪,齐大夫”。此云“游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遂袭杀之”,盖以雍林为邑名,其地有人杀无知。贾言“渠丘大夫”者,渠丘邑名,雍林为渠丘大夫也。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滢于妇人,数欺大臣,-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①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陰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立之,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齐正卿高敬仲也。”正义-音奚。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①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②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
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③斋祓而见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时,齐地也。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涸竭,故曰干时。”
注②集解贾逵曰:“鲁地句渎也。”索隐贾逵云“鲁地句渎”。又按:邹诞生本作“莘渎”,莘笙声相近。笙如字,渎音豆。论语作“沟渎”,盖后代声转而字异,故诸文不同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堂阜,鲁北境。”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陰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也。”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①高-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②设轻重鱼盐之利,③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崩’也。”
注②集解国语曰:“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以为军令。”
注③索隐按:管子有理人轻重之法七篇。轻重谓钱也。又有捕鱼-煮盐法也。
二年,伐灭郯,①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索隐据春秋,鲁庄十年“齐师灭谭”是也。
杜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然此郯乃东海郯县,盖亦不当作“谭”字也。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①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②鲁将盟,曹-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③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④愈一小快耳,而□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⑤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注①集解杜预曰:“遂在济北蛇丘县东北。”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
注③集解何休曰:“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已许之而背信杀劫也。”
注⑤集解杜预曰:“甄,-地,今东郡甄城也。”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①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②田成子常之祖也。
注①正义音桓。
注②集解贾逵曰:“掌百工。”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①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注①集解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何休曰:“山戎者,戎中之别名也。”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滢于鲁公子庆父,庆父-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①桓公召哀姜,杀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僖’字皆作‘厘’。”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