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27节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作‘闲’。”
注⑨集解徐广曰:“表云徙于北河-榆中,耐徙三处。拜爵一级。”
注⑩正义括地志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秦之上郡城也。”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①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②乐人-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陰平舒道,③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池君。”④因言曰:“今年祖龙死。”⑤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⑥拜爵一级。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石昼陨。”
注②正义传,逐恋反。令,力呈反。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平舒故城在华州华陰县西北六里。水经注云‘渭水又东经平舒北,城枕渭滨,半破沦水,南面通衢。昔秦之将亡也,江神送璧于华陰平舒道,即其处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水神也。”张晏曰:“武王居镐,镐池君则武王也。武王伐商,故神云始皇荒滢若纣矣,今亦可伐也。”孟康曰:“长安西南有-池。”
索隐按:服虔云水神,是也。江神以璧遗-池之神,告始皇之将终也。且秦水德王,故其君将亡,水神先自相告也。正义遗,庾季反-,湖老反。括地志云:“-水源出雍州长安县西北-池。郦元注水经云‘-水承-池,北流入渭’。
今按:-池水流入来通渠,盖郦元误矣。”张晏云:“武王居-,-池君则武王也。伐商,故神云始皇荒滢若纣矣,今武王可伐矣。”
注⑤集解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服虔曰:“龙,人之先象也,言王亦人之先也。”应劭曰:“祖,人之先。龙,君之象。”
注⑥正义谓北河胜州也。榆中即今胜州榆林县也。言徙三万家以应卜卦游徙吉也。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①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②过丹阳,③至钱唐。④临浙江,⑤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⑥上会稽,祭大禹,⑦望于南海,而立石刻⑧颂秦德。其文曰:⑨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九疑山在永州唐兴县东南一百里。皇览-墓记云舜-在零陵郡营浦县九疑山。”言始皇至云梦,望祭虞舜于九疑山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舒州同安县东。”按:舒州在江中,疑“海”字误,即此州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丹阳郡故在润州江宁县东南五里,秦兼并天下,以为鄣郡也。”
注④正义钱唐,今杭州县。
注⑤集解晋灼曰:“其流东至会稽山陰而西折,故称浙。音折。”
注⑥集解徐广曰:“盖在余杭也。顾夷曰‘余杭者,秦始皇至会稽经此,立为县’。”
注⑦正义上音上掌反。越州会稽山上有夏禹袕及庙。
注⑧索隐望于南海而刻石。三句为韵,凡二十四韵。
注⑨正义此二颂三句为韵。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①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臣诵功,本原事-,追首高明。②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③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猛,率-自强。④暴虐恣行,⑤负力而骄,数动甲兵。⑥陰通闲使,⑦以事合从,⑧行为辟方。⑨内饰诈谋,⑩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⑾暴悖,⑿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⒀有子而嫁,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滢-,男女-诚。夫为寄-,⒂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⒃子不得母,⒄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⒅黔首修-,人乐同则,[一九]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二0]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注①索隐修亦长也,重文耳。王劭按张徽所录会稽南山秦始皇碑文,“修”作“攸”。
注②索隐今检会稽刻石文“首”字作“道”,雅符人情也。
注③正义作“彰”,音章。碑文作“画璋”也。
注④正义碑文作“率-邦强”。
注⑤正义寒彭反。
注⑥正义数音朔。
注⑦正义闲,纪苋反,又如字。使,所吏反。
注⑧正义合音合。从,子容反。
注⑨正义行,下孟反。辟,匹亦反。
注⑩索隐刻石文作“谋诈”。
注⑾集解徐广曰:“音息。”
注⑿正义殄,田典反。暴,白报反。悖音背。
注⒀集解徐广曰:“省,一作‘非’。”正义饰音式。省,山景反。饰谓文饰也。省,过也。
注⒁正义谓夫死有子,弃之而嫁。
注⒂索隐-,牡猪也。言夫滢他室,若寄-之猪也-音加。
注⒃正义谓弃夫而逃嫁于人。
注⒄正义言妻弃夫逃嫁,子乃失母。
注⒅正义力呈反。
注⒆正义乐音岳。
注[二0]正义从音才用反。烈,美也。所随巡从诸臣,咸诵美,请刻此石。
还过吴,从江乘渡。①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②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③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注①集解地理志丹阳有江乘县。索隐地埋志丹阳有江乘县。正义乘音时升反。
江乘故县在润州句容县北六十里,本秦旧县也。渡谓济渡也。
注②正义鲛音交。苦音苦故反。
注③正义即成山也,在莱州。
至平原津而病。①始皇恶言死,-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②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③丞相斯为上崩在外,④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凉车中,⑤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谋破去始皇所封书⑥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⑦*(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⑧抵九原。⑨会暑,上-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⑩以乱其臭。
注①集解徐广曰:“渡河而西。”正义今德州平原县南六十里有张公故城,城东有水津焉,后名张公渡,恐此平原郡古津也。汉书公孙弘平津侯,亦近此。
盖平津□此津,始皇渡此津而疾。
注②集解伏俨曰:“主乘舆路车。”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五十。沙丘去长安二千余里。赵有沙丘宫,在钜鹿,武灵王之死处。”正义括地志云:“沙丘台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又云平乡县东北四十里。”按:始皇崩在沙丘之宫,平台之中。邢州去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注④正义为,于伪反。
注⑤正义棺音馆。又古患反。
注⑥正义去,丘吕反。
注⑦正义数音色具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在常山。”
注⑨正义抵,丁礼反。抵,至也。从沙丘至胜州三千里。
注⑩正义鲍,白卯反。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①而致-,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②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③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④度不灭者久之。⑤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⑥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⑦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锢’。锢,铸塞。”正义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
注②正义言-内作宫观及百官位次,奇器珍怪徙满-中。臧,才浪反。
注③正义灌音馆。输音戍。
注④集解徐广曰:“人鱼似□,四。”正义广志云:“-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异物志云:“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中以人鱼膏为烛,□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按:今帝王用漆灯-中,则火不灭。
注⑤正义度音田洛反。
注⑥正义音延,下同。谓-中神道。
注⑦集解皇览曰:“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正义关中记云:“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东西流。有土无石,取大石于渭*(山)[南]*诸山。”
括地志云:“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①赵高为郎中令,②任用事。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臣议尊始皇庙-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③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先王庙或在西雍,④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已下轶毁。所置凡七庙-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皇帝复自称‘朕’。”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十月戊寅,大赦罪人。”
注②集解汉书百官表曰:“秦官,掌宫殿门户。”
注③正义轶,徒结反。
注④正义于用反。西雍在咸阳西,今岐州雍县故城是也。又一云西雍,雍西县也。
二世与赵高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着①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注①正义丁略反。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①始皇帝,其于久远也②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③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遂至辽东而还。
注①正义尺证反。
注②正义二世言始灭六国,威振古今,自五帝三王未及,既已袭位,而见金石尽刻其颂,不称始皇成功盛德甚远矣。
注③集解徐广曰:“姓冯。”正义去,丘吕反。
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陰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高曰:“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臣不及谋。明主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①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
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注①索隐逮训及也。谓连及俱被捕,故云连逮。少,小也。近,近侍之臣。
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正义汉书百官表云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
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①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尽征其材士②五万人为屯-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③度不足,下调④郡县转输菽粟刍-,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注①正义谓出土为陵,既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
首节 上一节 27/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