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30节
注⑾集解徐广曰:“一作‘城’。”正义昆、郎等州皆滇国也。其西南滇越、越-则通号越,细分而有-、滇等名也。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①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注①索隐案:张骞封号耳,非地名。小颜云“取其能博广瞻望”也。寻武帝置博望苑,亦取斯义也。正义地理志南阳博望县。
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①而昆莫生□于野。乌-肉蜚其上,②狼
往侞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注①索隐按汉书,父名难兜靡,为大月氏所杀。
注②集解徐广曰:“读‘-’与‘衔’同。酷吏传‘义纵不治道,上忿衔之’,史
记亦作‘-’字。”索隐-音衔。蜚亦“飞”字。
骞既至乌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赐,其它如故。骞谕使指曰:“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乌孙国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有十余子,其中子曰大禄,强,善将-,将-别居万余骑。大禄兄为太子,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蚤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畔,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余骑别居,而昆莫有万余骑自备,国-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于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矾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岁余,卒。
乌孙使既见汉人-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②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③外国由此信之。
注①集解晋灼曰:“其国人。”
注②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索隐案:谓西域险□,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质,诚信也。博望侯有诚信,故后使称其意以喻外国。”
李奇曰:“质,信也。”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及汉使乌孙,若①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为昆弟。天子问-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然后乃遣女”。初,天子发书易,②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
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③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赍躁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作‘及’,若意义亦及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发易书以卜。”
注③集解徐广曰:“属金城。”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隆⒊晾琛?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①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③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注①集解李奇曰:“欲地界相接至大夏。”
注②索隐按:谓越-、汶山等郡。谓之“初”者,后背叛而并废之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元封二年。”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①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师小国耳,②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③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④王恢⑤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⑥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⑦
注①集解服虔曰:“汉使言于外国,人人轻重不实。”如淳曰:“外国人人自言数为汉使所侵易。”
注②集解徐广曰:“即车师。”
注③集解徐广曰:“恢,一作‘怪’。”
注④集解徐广曰:“元封三年。”
注⑤集解徐广曰:“为中郎将。”
注⑥集解徐广曰:“捕得车师王,元封四年封浩侯。”
注⑦集解韦昭曰:“玉门关在龙勒界。”索隐韦昭云:“玉门,县名,在酒泉。
又有玉关,在龙勒也。”正义括地志云:“沙州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①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注①集解汉书曰:“江都王建女。”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①献于汉。及宛西小国-潜-大益,宛东姑师——矾-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注①索隐韦昭云:“变化惑人也。”按:魏略云“-靳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缚自解”。小颜亦以为植瓜等也。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其山多玉石,采来,①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注①集解瓒曰:“汉使采取,将持来至汉。”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于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观*(名)[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
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
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①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注①集解徐广曰:“多作‘钱’字,又或作‘铁’字。”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①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②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柰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
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③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
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④而李哆⑤为校尉,制军事。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少从,不如计也。或云从行之微者也。进熟,美语如成熟者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水名,道从外水中*[行]*。”如淳曰:“道绝远,无谷草。”
正义孔文祥云:“盐,盐泽也。言水广远,或致风波,而数败也。”裴矩西域记云:“在西州高昌县东,东南去瓜州一千三百里,并沙碛之地,水草难行,四面危,道路不可准记,行人唯以人畜骸骨及-马粪为标验。以其地道路恶,人畜□不约行,曾有人于
碛内时闻人唤声,不见形,亦有歌哭声,数失人,瞬息之闲不知所在,由此数有死亡。盖魑魅魍魉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骂詈。”
注④集解徐广曰:“恢先受封,一年,坐使酒泉矫制,国除。”
注⑤索隐音尺奢反,又尺者反。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
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①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
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②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蚤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
③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酒泉,④而发天下七科适,⑤及载-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注①集解徐广曰:“太初二年,赵破奴为浚稽将军,二万骑击匈奴,不还也。”
注②集解晋灼曰:“易,轻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空,一作‘袕’。盖以水荡败其城也。言‘空’者,令城中渴乏。”
注④集解如淳曰:“立二县以-边也。或曰置二部都尉,以-酒泉。”
注⑤正义音。张晏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出朔方也。”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贰师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
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①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注①索隐本大宛将也。上音末,下音先葛反。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
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侦)[-]*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①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
欲杀,莫敢先击。上-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
注①集解如淳曰:“时多别将,故谓贰师为大将军。”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军马千余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①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②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奋,迅。自乐入行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奋行者及以适行者,虽俱有功劳,今行赏计其前有罪而减其赐,故曰‘绌其劳’也。绌,抑退也。此本以适行,故功劳不足重,所以绌降之,不得与奋行者齐赏之。”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宛王而去。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
而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①酒泉都尉;②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无‘置’字。”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置都尉’。又云敦煌有渊泉县,或者‘酒’字当为‘渊’字。”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①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②
注①集解邓展曰:“汉以穷河源,于何见昆仑乎?尚书曰‘导河积石’,是为河源出于积石,积石在金城河关,不言出于昆仑也。”索隐恶-夫谓昆仑者乎。
恶音乌。乌,于何也。睹,见也。言张骞穷河源,至大夏-于-,于何而见昆仑为河所出?谓禹本纪及山海经为虚妄也。然案山海经“河出昆仑东北隅”。西域传云“南出积石山为中国河”。积石本非河之发源,犹尚书“导洛自熊耳”,然其实出于-岭山,乃东经熊耳。今推此义,河亦然矣。则河源本昆仑而潜流至于阗,又东流至积石始入中国,则山海经及禹贡各互举耳。
注②索隐余敢言也。案:汉书作“所有放哉”。如淳云“放荡迂阔,言不可信也”。余敢言也,亦谓山海经难可信耳。而荀悦作“效”,失之素矣。
【索隐述赞】大宛之-,元因博望。始究河源,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内向。
葱岭无尘,盐池息浪。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①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②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③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④读书怀独行君子⑤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⑥褐衣疏食不厌。⑦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⑧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①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注①索隐案:张骞封号耳,非地名。小颜云“取其能博广瞻望”也。寻武帝置博望苑,亦取斯义也。正义地理志南阳博望县。
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①而昆莫生□于野。乌-肉蜚其上,②狼
往侞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注①索隐按汉书,父名难兜靡,为大月氏所杀。
注②集解徐广曰:“读‘-’与‘衔’同。酷吏传‘义纵不治道,上忿衔之’,史
记亦作‘-’字。”索隐-音衔。蜚亦“飞”字。
骞既至乌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昆莫起拜赐,其它如故。骞谕使指曰:“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乌孙国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有十余子,其中子曰大禄,强,善将-,将-别居万余骑。大禄兄为太子,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蚤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畔,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余骑别居,而昆莫有万余骑自备,国-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于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矾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岁余,卒。
乌孙使既见汉人-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②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③外国由此信之。
注①集解晋灼曰:“其国人。”
注②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索隐案:谓西域险□,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质,诚信也。博望侯有诚信,故后使称其意以喻外国。”
李奇曰:“质,信也。”
自博望侯骞死后,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及汉使乌孙,若①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女翁主为昆弟。天子问-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然后乃遣女”。初,天子发书易,②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
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③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赍躁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作‘及’,若意义亦及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发易书以卜。”
注③集解徐广曰:“属金城。”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隆⒊晾琛?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①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③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注①集解李奇曰:“欲地界相接至大夏。”
注②索隐按:谓越-、汶山等郡。谓之“初”者,后背叛而并废之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元封二年。”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①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师小国耳,②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③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④王恢⑤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⑥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⑦
注①集解服虔曰:“汉使言于外国,人人轻重不实。”如淳曰:“外国人人自言数为汉使所侵易。”
注②集解徐广曰:“即车师。”
注③集解徐广曰:“恢,一作‘怪’。”
注④集解徐广曰:“元封三年。”
注⑤集解徐广曰:“为中郎将。”
注⑥集解徐广曰:“捕得车师王,元封四年封浩侯。”
注⑦集解韦昭曰:“玉门关在龙勒界。”索隐韦昭云:“玉门,县名,在酒泉。
又有玉关,在龙勒也。”正义括地志云:“沙州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①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注①集解汉书曰:“江都王建女。”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①献于汉。及宛西小国-潜-大益,宛东姑师——矾-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注①索隐韦昭云:“变化惑人也。”按:魏略云“-靳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缚自解”。小颜亦以为植瓜等也。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其山多玉石,采来,①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注①集解瓒曰:“汉使采取,将持来至汉。”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于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观*(名)[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
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
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①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注①集解徐广曰:“多作‘钱’字,又或作‘铁’字。”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①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②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柰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
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③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
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尽虏破宛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④而李哆⑤为校尉,制军事。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少从,不如计也。或云从行之微者也。进熟,美语如成熟者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水名,道从外水中*[行]*。”如淳曰:“道绝远,无谷草。”
正义孔文祥云:“盐,盐泽也。言水广远,或致风波,而数败也。”裴矩西域记云:“在西州高昌县东,东南去瓜州一千三百里,并沙碛之地,水草难行,四面危,道路不可准记,行人唯以人畜骸骨及-马粪为标验。以其地道路恶,人畜□不约行,曾有人于
碛内时闻人唤声,不见形,亦有歌哭声,数失人,瞬息之闲不知所在,由此数有死亡。盖魑魅魍魉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骂詈。”
注④集解徐广曰:“恢先受封,一年,坐使酒泉矫制,国除。”
注⑤索隐音尺奢反,又尺者反。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
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①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
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②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蚤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
③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酒泉,④而发天下七科适,⑤及载-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注①集解徐广曰:“太初二年,赵破奴为浚稽将军,二万骑击匈奴,不还也。”
注②集解晋灼曰:“易,轻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空,一作‘袕’。盖以水荡败其城也。言‘空’者,令城中渴乏。”
注④集解如淳曰:“立二县以-边也。或曰置二部都尉,以-酒泉。”
注⑤正义音。张晏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出朔方也。”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贰师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
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①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注①索隐本大宛将也。上音末,下音先葛反。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
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侦)[-]*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①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
欲杀,莫敢先击。上-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
注①集解如淳曰:“时多别将,故谓贰师为大将军。”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军马千余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①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②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奋,迅。自乐入行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奋行者及以适行者,虽俱有功劳,今行赏计其前有罪而减其赐,故曰‘绌其劳’也。绌,抑退也。此本以适行,故功劳不足重,所以绌降之,不得与奋行者齐赏之。”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宛王而去。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
而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①酒泉都尉;②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无‘置’字。”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置都尉’。又云敦煌有渊泉县,或者‘酒’字当为‘渊’字。”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①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②
注①集解邓展曰:“汉以穷河源,于何见昆仑乎?尚书曰‘导河积石’,是为河源出于积石,积石在金城河关,不言出于昆仑也。”索隐恶-夫谓昆仑者乎。
恶音乌。乌,于何也。睹,见也。言张骞穷河源,至大夏-于-,于何而见昆仑为河所出?谓禹本纪及山海经为虚妄也。然案山海经“河出昆仑东北隅”。西域传云“南出积石山为中国河”。积石本非河之发源,犹尚书“导洛自熊耳”,然其实出于-岭山,乃东经熊耳。今推此义,河亦然矣。则河源本昆仑而潜流至于阗,又东流至积石始入中国,则山海经及禹贡各互举耳。
注②索隐余敢言也。案:汉书作“所有放哉”。如淳云“放荡迂阔,言不可信也”。余敢言也,亦谓山海经难可信耳。而荀悦作“效”,失之素矣。
【索隐述赞】大宛之-,元因博望。始究河源,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内向。
葱岭无尘,盐池息浪。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①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②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③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④读书怀独行君子⑤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⑥褐衣疏食不厌。⑦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⑧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