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214节

注[二四]集解徐广曰:“乌桓国有蔷,似蓬草,实如葵子,十月熟。”-案:汉书音义曰“藏,似-而叶大。莨,莨尾草也。蒹,-也。葭,芦也”。索隐藏莨,郭璞云“狼尾,似茅”。蒹葭音兼加。孟康云“蒹葭似芦也”。郭璞云“蒹,-也。似-而细小,高数尺,江东人呼为蒹蒿”。又云“葭,芦也。似苇而细小,江东人呼为乌-”-音五患反-音敌。东蔷,案续汉书云“东蔷似蓬草,实如葵子,十一月熟”。广志云“子色青黑,河西语云‘贷我东蔷,偿我白粱’也”。
注[二五]索隐雕胡。案谓菰米。
注[二六]集解徐广曰:“生水中。”索隐郭璞云:“菰,蒋也。芦,苇也。”
注[二七]集解汉书音义曰:“奄闾,蒿也。轩芋,莸草也。”索隐郭璞云:“庵闾,蒿,子可疗病也。轩芋生水中,今杨州有也。”
注[二八]集解郭璞曰:“图,画也。”
注[二九]正义郭注山海经云:“蛟,似蛇而四-,小头细颈,有白婴,大者数十围,卵生,子如一二斛瓮,吞人。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以冒鼓。”
注[三0]正义似觜-,甲有文,出南海,可饰器物也。
注[三一]集解郭璞曰:“林在山北陰地。”
注[三二]集解郭璞曰:“-,□也,似梓-,叶似桑。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正义案:*(温)*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注[三三]正义郭璞云:“桂,似枇杷叶而大,白花,花而不着子,-生岩岭闲,无杂木,冬夏常青。”案:今诸寺有桂树,叶若枇杷而小,光静,冬夏常青,其皮不中食,盖二色桂树。
注[三四]集解-案:郭璞曰“木兰,树,皮辛香可食”。正义广雅云:“似桂,皮辛可食,叶冬夏荣,常以冬华,其实如小*(甘)*柿,辛美,南人以为梅也。”
注[三五]集解徐广曰:“-音扶戾反。”汉书音义曰:“离,山梨。朱杨,赤杨也。”索隐朱杨,郭璞云“赤茎柳,生水边”,尔雅云柽河柳是也。
注[三六]集解徐广曰:“-音郢。”-案:汉书音义曰“-,-枣也”。
注[三七]正义小曰橘,大曰柚。树有刺,冬不凋,叶青,花白,子黄赤。二树相似。非橙也。
注[三八]集解徐广曰:“音劬柔。”正义-音劬,-音柔,皆猿猴类。
注[三九]集解郭璞曰:“-雏,凤属也。孔,孔雀;鸾,鸾鸟也。”汉书音义曰:
“腾远,鸟名。射干,似狐,能缘木。”索隐孟康云“腾远,鸟名”,非也。司马彪云:“腾远,-也。”郭璞云:“腾-,龙属,能兴云雾。”张揖云:“射干,似狐,能缘木。”
注[四0]集解郭璞曰:“-蜒,大兽,长百寻-,似狸而大。”汉书音义曰:
“-,胡地野犬,似狐而小也。”索隐郭璞云:“-蜒,大兽,长百寻。”张揖云:“-,似狸而大-,胡地野犬,似狐而小,黑喙。”应劭音颜,韦昭一音岸。邹诞生音苦坚反,协音,是。
注[四一]正义兕,状如水牛。象,大兽,长鼻,牙长一丈,俗呼为江。犀,头似-,一角在额。汉书无此一句。
“‘于是乃使专诸之轮,手格此兽。楚王乃驾驯驳之驷,①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旃,②曳明月之珠旗,③建干将之雄戟,④左乌嗥之雕弓,⑤右夏服之劲箭;⑥阳子骖乘,纤阿为御;⑦案节未舒,⑧即陵狡兽,辚邛邛,-距虚,⑨轶野马而——,⑩乘遗风而射游骐;⑾——凄-,⑿赖动-至,星流霆击,弓不虚发,中必决眦,⒀洞胸
达腋,绝乎心系,获若雨兽,-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节裴回,⒁翱翔容与,⒂览乎陰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受诎,⒃殚睹-物之变态。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驯,扰也。驳,如马,白身,黑尾,一角,锯牙,食虎豹。扰而驾之,以当驷马。”
注②集解郭璞曰:“以海鱼须为旒旌,言桡弱也。通帛为旃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以明月珠缀饰旗。”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干将,韩王剑师。雄戟,胡中有-,干将所造也。”
索隐应劭曰:“干将,吴善冶者姓。”如淳曰:“干将,铁所出。”晋灼曰:“阖闾铸干将剑。”应劭说是。方言云:“戟中小孑刺者,所谓雄戟也。”周处风土记云:“戟为五兵雄也。”-音巨。案:周礼“冶氏为戈,胡三之”。注云“胡其孑”也。又礼图谓“戟支曲下为胡”也。
注⑤索隐乌号之雕弓。黄帝上仙,-臣举弓抱之而号,见封禅书及郊祀志文。
韩诗外传云弓工之妻曰“此弓大山南乌号之柘”。案:淮南子云“乌号,柘桑,其材坚劲,乌栖其上,将飞,枝劲复起,号呼其上。伐取其材为弓,因曰‘乌号’”。古史考-风俗通皆同此说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韦昭云夏,夏羿也。矢室名曰服。”吕静曰:“步叉谓之服也。”索隐案:夏羿,善射者。又服,箭室之名,故云“夏服”。又夏后氏有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即“繁弱箭服”是也。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阳子,-人陵阳子。纤阿,月御也。”韦昭曰:“阳子,古贤也。”索隐服虔云:“阳子,仙人陵阳子也。”张揖云:“阳子,伯乐也。孙阳字伯乐,秦缪公臣,善御者也。”服虔云:“纤阿为月御。或曰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岩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
注⑧索隐郭璞曰:“言顿辔也。”司马彪云“案辔徐行得节,故曰案节,马足未展,故曰未舒之也”,亦*(曰未)[为]*得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邛邛,似马而色青。距虚即邛邛,变文互言之。穆天子传曰‘邛邛距虚,日走五百里’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音锐。”-案:郭璞曰“野马,如马而小——,似马-,车轴头”。索隐。上音-,车轴头也。谓车轴冲杀之——,野马。
注⑾集解汉书音义曰:“遗风,千里马。尔雅曰-,如马,一角。不角者,骐也。”索隐吕氏春秋云:“遗风之乘。”古今注云:“秦始皇马名。”韦昭云:
“骐如马,一角。”尔雅云:“-无角曰骐。”非麒麟之骐-音携。
注⑿集解徐广曰:“凄音七见反-音力诣反。”-案:汉书音义曰“皆疾貌”。
注⒀集解韦昭曰:“在目所指,中必决于眼眦也。”
注⒁集解郭璞曰:“或云节,今之所杖信节也。”索隐司马彪云:“弭犹低也。或云节,今之所言杖*(节)*信*[节]*也。”
注⒂索隐郭璞曰:“言自得。”
注⒃集解徐广曰:“□音剧。”-案:郭璞曰“□,疲极也。诎,尽也。言兽有倦游者,则徼而取之”。索隐徼-受诎。司马彪云:“徼,遮也-,倦也。
谓遮其倦者。”-音剧。诎音屈。说文云:“-,劳也。燕人谓劳为。”徼音古尧反。
“‘于是郑女曼姬,①被阿锡,②揄-缟,③篮纤罗,垂雾-;④襞积褰绉,纡徐委曲,郁桡溪谷;⑤——,⑥扬-恤削,⑦蜚纤垂-;⑧扶与猗靡,⑨-呷萃蔡,⑩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⑾缪绕玉绥;⑿缥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⒀
注①集解郭璞曰:“曼姬谓邓曼。姬,妇人之总称。”正义文颖云:“郑国出好女。曼者,其色理曼泽也。”如淳云:“郑女,夏姬也。曼姬,楚武王夫人邓曼。”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阿,细缯也。锡,布也。”正义按:东阿出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揄音臾。”正义揄,曳也。韦昭云:“-之色若缟也。”
颜云:“-,织-也。缟,鲜支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言细如雾,垂以覆头。”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襞积,简-也。褰,缩也。绉,裁也。其绉中文理,-郁-曲,有似于溪谷也。”索隐小颜云:“襞积,今之裙彝,古谓之素积。”
苏林曰“褰绉,缩蹙之”是也。绉音侧救反-音叉革反。裁音在代反。郁桡溪谷,孟康曰“其绉中文理,-郁-曲,有似于溪谷也”-,字林音丘亦反。
注⑥索隐郭璞云:“衣长貌。”正义上芳云反,下方非反。
注⑦集解徐广曰:“-音迤,衣袖也。”-案:汉书音义曰“恤削,裁制貌也”。
索隐扬-戌削。张晏曰:“扬,举也-,衣袖也。戌削,裁制貌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纤音芟。”-案:郭璞云“纤,-衣饰;-,髻-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正义舆音余。猗,于绮反。谓郑女曼姬侍从王者,扶其车舆而猗靡。
注⑩集解汉书音义曰:“-呷,衣裳张起也。萃蔡,衣声也。”索隐孟康曰:
“-呷,衣起张也。”韦昭云:“呷音呼甲反。”萃□,孟康云“萃□,衣声也”。
郭璞曰“萃□犹璀-也”。正义呷,火甲反。萃音翠。蔡,千贿反。
注⑾集解徐广曰:“错音措。或作‘错粉翠蕤’。”
注⑿集解郭璞曰:“绥,所执以登车。”正义颜云:“下摩兰蕙,谓垂-也。
上拂羽盖,谓飞-也。玉绥,以玉饰绥也。”言飞-垂-,错篮翡翠之旌幡,或绕玉绥也。张揖云:“翡翠大小一如雀,雄赤曰翡,雌青曰翠。”博物志云:
“翡身通黑,唯胸前背上翼后有赤毛。翠身通青黄,唯六翮上毛长寸余青。其飞则羽鸣翠翡翠翡然,因以为名也。”
注⒀正义仿佛,言似神仙也。战国策云:“郑之美女粉白黛黑而立于衢,不知者谓之神仙。”
“‘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①-珊勃-②上金堤,-翡翠,射钫-,③微-出,纤缴施,④弋白鹄,连驾鹅,⑤双-下,玄鹤加。⑥怠而后发,游于清池;浮文-,⑦扬桂-,⑧张翠帷,建羽盖,罔-瑁,钓紫贝;⑨-金鼓,吹鸣籁,⑩榜人歌,⑾声流喝,⑿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会,-石相击,——糁糁,若赖霆之声,闻乎数百里之外。
注①集解郭璞曰:“獠,猎也。音辽。”索隐尔雅云:“宵猎曰獠。”郭璞曰:
“獠,猎也。又音辽也。”
注②索隐盘-勃猝。韦昭曰:“盘-,匍匐上下也。”猝音素忽反。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钫-,鸟,似凤也。”索隐司马彪云:“钫-,山鸡也。”
许慎云:“-鸟也。”郭璞曰:“似凤,有光彩。音浚宜。”李彤云:“钫-,神鸟,
飞光竟天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缴音斫。”
注⑤集解郭璞曰:“野鹅也。驾音加。”索隐驾鹅。尔雅云:“舒-,鹅也。”
郭璞曰:“野鹅也。”正义鹄,水乌也。驾鹅连谓兼获也。抱朴子云:“千岁之鹄纯白,能登于木。”
注⑥集解郭璞曰:“诗云‘弋言加之’是也。”正义司马彪云:“-似-而黑,亦呼为-括。韩诗外传云胎生也。”相鹤经云:“鹤寿二百六十岁则色纯黑。”
案:弋双-既下,又加玄鹤之上也。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水鸟也。画其象于船首。淮南子曰‘龙舟-首,天子之乘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音曳。”-案:韦昭曰“-,-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紫质黑文也。”正义毛诗虫鱼疏云:“贝,水之介虫。大者-,音下郎反。小者为贝,其白质如玉,紫点为文,皆成行列。当大者径一尺,小者七八寸。今九真-交址以为杯盘实物也。”货殖传云“贝宝龟”是也。
注⑩集解汉书音义曰:“-,撞也。籁,箫也。”
注⑾集解郭璞曰:“唱棹歌也。榜,船也,音谤。”
注⑿集解徐广曰:“乌迈反。”
“‘将息獠者,击灵鼓,①起烽燧,车案行,骑就队,-乎滢滢,班乎裔裔。
②于是楚王乃登阳云之台,③泊乎无为,澹乎自持,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
④不若大王终日驰骋而不下舆,-割轮淬,自以为娱。⑤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王默然无以应仆也。”
注①集解郭璞曰:“灵鼓,六面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皆-行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宋玉云楚王游于阳云之台。”-案:郭璞曰“在云梦之中”。
注④集解郭璞曰:“勺药,五味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淬,千内反。”-案:郭璞曰“-,膊;淬,染也-音脔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①王悉发境内之士,而备车骑之-,以出田,乃欲-力致获,以娱左右也,何名为夸哉!问楚地之有无者,愿
首节 上一节 214/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