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08节
注②索隐裨王十人。贾逵云:“裨,益也。”小颜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音频移反。”
注③索隐案:谓立大将军之号令而归。
注④正义伉音口浪反。
注⑤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注⑥索隐顾秘监云:“傅,领也。五百人谓之校。”小颜云:“傅音附。言敖总护诸军,每附部校,以致克捷而获王也。”
注⑦索隐案:非邑地,而以战功为号。谓以军合骠骑,故云“合骑”,若“冠军”-“从骠”然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窳浑在朔方,音庾。”索隐音庾。服虔云“塞名”。徐广云“在朔方”。汉书作“-浑”,-音田也。
注⑨索隐搏音博。搏,击也。小颜同。今史-汉本多作“传”,传犹转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宜作‘-’,音匹孝反。”索隐徐音匹教反。韦昭云县名。或作“窖”,音干校反。字林云“大”下“卯”与“袕”下“卯”并音匹孝反。
其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合骑侯敖为中将军,太仆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前将军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正闳-①长史安-②议郎周霸等:③“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今建□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闲,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
④入塞罢兵。
注①集解张晏曰:“正,军正也。闳,名也。”
注②正义律,都军官长史一人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儒生。”索隐徐广云儒生也。案:郊祀志议封禅有周霸,故知
也。
注④集解蔡邕曰:“天子自谓所居曰‘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
巡狩天下,所奏事处皆为宫。在长安则曰奏长安宫,在泰山,则曰奉高宫,唯当时所在。”
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①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②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③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④籍若侯产,⑤生捕季父罗姑比,⑥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余人,以千一百户封贤为-利侯。”是岁,失两将军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右将军建至,天子不诛,赦其罪,赎为庶人。
注①集解徐广曰:“姊□少儿也。”
注②索隐上音匹遥反,下音遥。大颜案荀悦汉纪作“票鹞”。票鹞,劲疾之貌也。上音频妙反,下音弋召反。
注③索隐案:小颜云“计其所将之人数,则捕首虏为多,过于所当也。一云汉军亡失者少,而杀获匈奴数多,故曰过当也”。
注④索隐行音胡浪反。谓藉若侯是匈奴祖之行也。汉书云“藉若侯产,产□大父之名”。
注⑤集解张晏曰:“籍若,胡侯。”
注⑥索隐案:颜氏云“罗姑比,单于季父名也”。小颜云“比,频也”。案:
下文既云“再冠军”,无容更言频也。
大将军既还,赐千金。是时王夫人方幸于上,宁乘说大将军曰:“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徒以皇后故也。今王夫人幸而宗族未富贵,愿将军奉所赐千金为王夫人亲寿。”大将军乃以五百金为寿。天子闻之,问大将军,大将军以实言,上乃拜宁乘为东海都尉。
张骞从大将军,以尝使大夏,①留匈奴中久,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注①正义大夏国在大宛西。
冠军侯去病既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①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天子曰:“骠骑将军率戎士-乌-,②讨-濮,③涉狐奴,④历五王国,辎重人-慑慑⑤者弗取,冀获单于子。⑥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⑦诛全甲,⑧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⑨益封去病二千户。”
注①集解徐广曰“骠,一亦作‘剽’。”正义汉书云霍去病征匈奴有绝幕之勋,始置骠骑将军,位在三司,品秩同大将军。说文云:“骠,黄马鬣白色。一曰白髦尾。”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音戾,山名也。”
注③索隐音速卜二音。崔浩云“匈奴部落名”。案:下有“-濮王”,是国名也。
注④集解晋灼曰:“水名也。”
注⑤集解文颖曰:“恐惧也。”索隐案:说文云“-,失气也”。刘氏云“上式涉反,下之涉反”。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与’。”
注⑦集解张晏曰:“折兰,卢胡,国名也。杀者,杀之而已。斩者,获其首。”
正义颜师古云:“折兰,匈奴中姓也。今鲜卑有是兰姓者,即其种。”
注⑧集解徐广曰:“全,一作‘金’。”正义全甲谓具足不失落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祭天为主。”索隐案:张婴云“佛徒祠金人也”。如淳云“祭天以金人为主也”。屠音储。
其夏,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郎中令将四千骑先至,博望侯将万骑在后至。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郎中令,郎中令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居延,①遂过小月氏,②攻祁连山,③得酋涂王,④以-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⑤减什三,⑥益封去病五千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濮⑦王,捕稽沮王,⑧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⑨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户封破奴为从骠侯。⑩校尉句王高不识,⑾从骠骑将军捕呼于屠王⑿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户封不识为宜冠侯。⒀校尉仆多⒁有功,封为辉渠侯。”⒂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⒃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⒄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注①集解张晏曰:“水名也。”
注②索隐韦昭云:“音支。”西域传:“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闲,余-保南山,遂号小月氏。”
注③索隐小颜云:“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西河旧事谓白山,天山。祁连恐非即天山也。
注④集解张晏曰:“胡王也。”索隐酋音才由反。涂音徒。汉书云“扬武乎-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此文省也。
注⑤正义率音律也。
注⑥索隐案:汉书云“减什七”,不同也。小颜云“破匈奴之师,十减其七。
一云汉兵亡失之数,下皆类此”。案:后说为是也。
注⑦正义速卜二音。
注⑧索隐沮音子余反。
注⑨索隐按:汉书云“右千骑将王”,然则此千骑将汉之将,属赵破奴,得匈奴五王及王母也。或云右千骑将即匈奴王之名。
注⑩集解张晏曰:“从骠骑将军有功,因以为号。”
注⑾集解徐广曰:“句音钩。匈奴以为号。”索隐案:二人并匈奴人也。
注⑿索隐案:三字共为王号。
注⒀正义孔文祥云:“从冠军将军战故。宜冠,从骠之类也。”
注⒁索隐案:汉百官表作“仆朋”,疑多是误。
注⒂索隐辉音晖。
注⒃索隐音宣变反。谓骠骑常选择取津兵。
注⒄索隐案:谓迟留零落,不偶合也。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①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陰侯。②封其裨王呼毒尼③为下摩侯,鹰庇为辉渠侯,④禽-⑤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⑥为常
乐侯。
于是天子嘉骠骑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萌咸相-,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余人,诛——,⑦获首虏八千余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⑧幸既永绥矣。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繇。
注①索隐案:谓先于边境要候汉人,言其欲降。
注②索隐漯音他合反。案地理志,县名,在平原郡。
注③集解文颖曰:“胡王名。”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篇訾’。”索隐汉书鹰作“雁”。庇音必二反,又音疋履反。案:汉书功臣表云元狩二年以辉渠封仆朋,至三年又封鹰庇。其地俱属鲁阳,未详所以。正义辉渠,表作“顺梁”。
注⑤集解徐广曰:“禽,一作‘鸟’。”索隐案:表作“鸟-”。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稠离’也。”索隐徐广一作“稠离”,与汉书功臣表同。此文云“铜离”,文异也。
注⑦集解晋灼曰:“-音欺谯反。”索隐上音丘昭反。说文作“-”,行遮貌。
遮,一作“疾”-音胡旦反。
注⑧正义言匈奴右地浑邪王降,而塞外并河诸郡之民无忧患也。
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①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②其明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汉千余人。
注①正义五郡谓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并是故塞外,又在北海西南。
注②正义以降来之民徙置五郡,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
其明年,天子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①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
注①索隐案:幕即沙漠,古字少耳。轻留者,谓匈奴以汉军不能至,故轻易留而不去也。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①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津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②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时已昏,汉匈奴相纷-,③杀伤大当。④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⑤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余级,遂至-颜山赵信城,⑥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注①正义言转运之士及步兵接后又数十万人。
注②集解孙吴兵法曰:“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也。”
注③正义三苍解诂云:“纷-,相牵也。”
注④索隐以言所杀伤大略相当。
注⑤集解徐广曰:“迟,一作‘黎’。”索隐上音值,待也。待天欲明,谓平明也。诸本多作“黎明”。邹氏云“黎,迟也”。然黎,黑也,候天将明犹黑也。正义迟音值。
注⑥集解徐广曰:“-音田。”
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
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大将军军入塞,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
是时匈奴-失单于十余日,右谷蠡①王闻之,自立为单于。单于后得其-,右王乃去单于之号。
注①索隐上音禄;下音-,又音离。
注③索隐案:谓立大将军之号令而归。
注④正义伉音口浪反。
注⑤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注⑥索隐顾秘监云:“傅,领也。五百人谓之校。”小颜云:“傅音附。言敖总护诸军,每附部校,以致克捷而获王也。”
注⑦索隐案:非邑地,而以战功为号。谓以军合骠骑,故云“合骑”,若“冠军”-“从骠”然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窳浑在朔方,音庾。”索隐音庾。服虔云“塞名”。徐广云“在朔方”。汉书作“-浑”,-音田也。
注⑨索隐搏音博。搏,击也。小颜同。今史-汉本多作“传”,传犹转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宜作‘-’,音匹孝反。”索隐徐音匹教反。韦昭云县名。或作“窖”,音干校反。字林云“大”下“卯”与“袕”下“卯”并音匹孝反。
其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合骑侯敖为中将军,太仆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前将军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正闳-①长史安-②议郎周霸等:③“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今建□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闲,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
④入塞罢兵。
注①集解张晏曰:“正,军正也。闳,名也。”
注②正义律,都军官长史一人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儒生。”索隐徐广云儒生也。案:郊祀志议封禅有周霸,故知
也。
注④集解蔡邕曰:“天子自谓所居曰‘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
巡狩天下,所奏事处皆为宫。在长安则曰奏长安宫,在泰山,则曰奉高宫,唯当时所在。”
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①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②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③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④籍若侯产,⑤生捕季父罗姑比,⑥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余人,以千一百户封贤为-利侯。”是岁,失两将军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右将军建至,天子不诛,赦其罪,赎为庶人。
注①集解徐广曰:“姊□少儿也。”
注②索隐上音匹遥反,下音遥。大颜案荀悦汉纪作“票鹞”。票鹞,劲疾之貌也。上音频妙反,下音弋召反。
注③索隐案:小颜云“计其所将之人数,则捕首虏为多,过于所当也。一云汉军亡失者少,而杀获匈奴数多,故曰过当也”。
注④索隐行音胡浪反。谓藉若侯是匈奴祖之行也。汉书云“藉若侯产,产□大父之名”。
注⑤集解张晏曰:“籍若,胡侯。”
注⑥索隐案:颜氏云“罗姑比,单于季父名也”。小颜云“比,频也”。案:
下文既云“再冠军”,无容更言频也。
大将军既还,赐千金。是时王夫人方幸于上,宁乘说大将军曰:“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徒以皇后故也。今王夫人幸而宗族未富贵,愿将军奉所赐千金为王夫人亲寿。”大将军乃以五百金为寿。天子闻之,问大将军,大将军以实言,上乃拜宁乘为东海都尉。
张骞从大将军,以尝使大夏,①留匈奴中久,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注①正义大夏国在大宛西。
冠军侯去病既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①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天子曰:“骠骑将军率戎士-乌-,②讨-濮,③涉狐奴,④历五王国,辎重人-慑慑⑤者弗取,冀获单于子。⑥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⑦诛全甲,⑧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⑨益封去病二千户。”
注①集解徐广曰“骠,一亦作‘剽’。”正义汉书云霍去病征匈奴有绝幕之勋,始置骠骑将军,位在三司,品秩同大将军。说文云:“骠,黄马鬣白色。一曰白髦尾。”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音戾,山名也。”
注③索隐音速卜二音。崔浩云“匈奴部落名”。案:下有“-濮王”,是国名也。
注④集解晋灼曰:“水名也。”
注⑤集解文颖曰:“恐惧也。”索隐案:说文云“-,失气也”。刘氏云“上式涉反,下之涉反”。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与’。”
注⑦集解张晏曰:“折兰,卢胡,国名也。杀者,杀之而已。斩者,获其首。”
正义颜师古云:“折兰,匈奴中姓也。今鲜卑有是兰姓者,即其种。”
注⑧集解徐广曰:“全,一作‘金’。”正义全甲谓具足不失落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祭天为主。”索隐案:张婴云“佛徒祠金人也”。如淳云“祭天以金人为主也”。屠音储。
其夏,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郎中令将四千骑先至,博望侯将万骑在后至。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郎中令,郎中令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居延,①遂过小月氏,②攻祁连山,③得酋涂王,④以-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⑤减什三,⑥益封去病五千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濮⑦王,捕稽沮王,⑧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⑨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户封破奴为从骠侯。⑩校尉句王高不识,⑾从骠骑将军捕呼于屠王⑿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户封不识为宜冠侯。⒀校尉仆多⒁有功,封为辉渠侯。”⒂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⒃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⒄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注①集解张晏曰:“水名也。”
注②索隐韦昭云:“音支。”西域传:“大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闲,余-保南山,遂号小月氏。”
注③索隐小颜云:“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西河旧事谓白山,天山。祁连恐非即天山也。
注④集解张晏曰:“胡王也。”索隐酋音才由反。涂音徒。汉书云“扬武乎-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此文省也。
注⑤正义率音律也。
注⑥索隐案:汉书云“减什七”,不同也。小颜云“破匈奴之师,十减其七。
一云汉兵亡失之数,下皆类此”。案:后说为是也。
注⑦正义速卜二音。
注⑧索隐沮音子余反。
注⑨索隐按:汉书云“右千骑将王”,然则此千骑将汉之将,属赵破奴,得匈奴五王及王母也。或云右千骑将即匈奴王之名。
注⑩集解张晏曰:“从骠骑将军有功,因以为号。”
注⑾集解徐广曰:“句音钩。匈奴以为号。”索隐案:二人并匈奴人也。
注⑿索隐案:三字共为王号。
注⒀正义孔文祥云:“从冠军将军战故。宜冠,从骠之类也。”
注⒁索隐案:汉百官表作“仆朋”,疑多是误。
注⒂索隐辉音晖。
注⒃索隐音宣变反。谓骠骑常选择取津兵。
注⒄索隐案:谓迟留零落,不偶合也。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①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陰侯。②封其裨王呼毒尼③为下摩侯,鹰庇为辉渠侯,④禽-⑤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⑥为常
乐侯。
于是天子嘉骠骑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萌咸相-,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余人,诛——,⑦获首虏八千余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⑧幸既永绥矣。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繇。
注①索隐案:谓先于边境要候汉人,言其欲降。
注②索隐漯音他合反。案地理志,县名,在平原郡。
注③集解文颖曰:“胡王名。”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篇訾’。”索隐汉书鹰作“雁”。庇音必二反,又音疋履反。案:汉书功臣表云元狩二年以辉渠封仆朋,至三年又封鹰庇。其地俱属鲁阳,未详所以。正义辉渠,表作“顺梁”。
注⑤集解徐广曰:“禽,一作‘鸟’。”索隐案:表作“鸟-”。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稠离’也。”索隐徐广一作“稠离”,与汉书功臣表同。此文云“铜离”,文异也。
注⑦集解晋灼曰:“-音欺谯反。”索隐上音丘昭反。说文作“-”,行遮貌。
遮,一作“疾”-音胡旦反。
注⑧正义言匈奴右地浑邪王降,而塞外并河诸郡之民无忧患也。
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①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②其明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汉千余人。
注①正义五郡谓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并是故塞外,又在北海西南。
注②正义以降来之民徙置五郡,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
其明年,天子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①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
注①索隐案:幕即沙漠,古字少耳。轻留者,谓匈奴以汉军不能至,故轻易留而不去也。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①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津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②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时已昏,汉匈奴相纷-,③杀伤大当。④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⑤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余级,遂至-颜山赵信城,⑥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注①正义言转运之士及步兵接后又数十万人。
注②集解孙吴兵法曰:“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也。”
注③正义三苍解诂云:“纷-,相牵也。”
注④索隐以言所杀伤大略相当。
注⑤集解徐广曰:“迟,一作‘黎’。”索隐上音值,待也。待天欲明,谓平明也。诸本多作“黎明”。邹氏云“黎,迟也”。然黎,黑也,候天将明犹黑也。正义迟音值。
注⑥集解徐广曰:“-音田。”
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
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大将军军入塞,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
是时匈奴-失单于十余日,右谷蠡①王闻之,自立为单于。单于后得其-,右王乃去单于之号。
注①索隐上音禄;下音-,又音离。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