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189节
注③集解孟康曰:“揣,度也。”韦昭曰:“揣音初委反。”
注④索隐案:陈平传食户五千,以曲逆秦时有三万户,恐复业至此,故称。
注⑤集解徐广曰:“务,一作‘豫’。”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言狼籍甚盛。”
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寿终。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①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②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③
注①索隐梁父侯,史失名。如淳注汉书云“遂,布臣”,非也。臣瓒曰“布用梁父侯计遂反耳”,其说是也。
注②正义与音预。
注③集解黥布列传无此语。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①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②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③列侯贵人以
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注①索隐案:刘氏云谓欲葬时,须启其殡宫,故云“发丧”也。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知当同恤灾危,母在,故义不知君。”索隐案:崔浩云“建以母在,义不以身许人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衣服曰税。税当为‘-’。”索隐案:说文“税,赠终服也”-音式芮反,亦音遂。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①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寒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注①索隐案:佞幸传云高祖时有籍孺,孝惠时有闳孺。今总言“闳籍孺”,误也。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①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注①集解如淳曰:“辟阳侯与诸吕相亲信也,为罪宜诛者至深。”索隐案:如淳说以为宜诛,非也。小颜云辟阳侯与诸吕相知至深重,得其理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
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①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注①索隐案:下文所谓与太史公善者。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①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目案剑叱使者曰:“走!
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②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注①集解徐广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齐王所服,以赐谒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言‘而公高阳酒徒’。”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
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
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
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
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闲,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索隐述赞】广野大度,始冠侧注。踵门长揖,深器重遇。说齐历下,趣鼎何惧。陆贾使越,尉佗慑怖,相说国安,书成主悟。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阳陵侯①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②从攻安阳-③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④阳武,⑤斩首十二级,赐爵卿。
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⑥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
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阴。⑦从击项籍,待怀,⑧赐爵通德侯。从击项冠-周兰-龙且,所将卒斩骑将一人敖下,⑨益食邑。
注①集解地理志云冯翊阳陵县。
注②索隐按:横阳,邑名,在韩。韩公子成初封横阳君,张良立为韩王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横城在宋州宋城县西南三十里,按盖横阳也。”
注③正义后魏地形志云:“己氏有安阳城,隋改己氏为楚丘。”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
注④正义曲,丘羽反。遇,牛恭反。司马彪郡国志云“中牟有曲遇聚”。按:
郑州中牟县也。
注⑤正义郑州县。
注⑥索隐谓美号耳,非地邑。共音恭。
注⑦集解徐广曰:“属上郡。”索隐案:孟康-徐广云县名,属上郡。正义-州洛交县三十里雕阴故城是也。
注⑧集解服虔曰:“待高帝于怀。”索隐按:服虔云“待高祖于怀县”。小颜案地理志,怀属河内,今怀州也。
注⑨集解徐广曰:“敖仓之下。”
属淮阴,①击破齐历下军,击田解。属相国参,残博,②益食邑。因定齐地,剖符世世勿绝,封为阳陵侯,二千六百户,除前所食。为齐右丞相,备齐。
③五岁为齐相国。④
注①索隐张晏云:“信时为相国,云‘淮阴’者,终言之也。”
注②索隐博,太山县也。顾秘监云:“属曹参,以残破博县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时田横未降,故设屯备。”正义按:为齐王韩信相。
注④正义为齐悼惠王刘肥相五岁也。
四月,击陈-,属太尉勃,以相国代丞相哙击。一月,徙为代相国,将屯。①二岁,为代丞相,将屯。
注①集解如淳曰:“既为相国,有警则将卒而屯守也。”案:律谓勒兵而守曰屯。索隐如淳云:“汉初诸王官属如汉朝,故代有丞相。”案:孔文祥云“边郡有屯兵,宽为代相国兼领屯兵,后因置将屯将军也”。
孝惠五年卒,谥为景侯。子顷侯精立,二十四年卒。子共侯则立,十二年卒。
子侯偃立,三十一年,坐与淮南王谋反,死,国除。
信武侯靳歙,①以中涓从,起宛朐。②攻济阳。③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④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⑤骑长一人,⑥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
注①索隐歙音“翕然”之“翕”。
注②正义上于元反,下求俱反。曹州县也。
注③正义曹州宛朐县西南三十五里济阳故城。
注④集解徐广曰:“将,一作‘候’。”
注⑤集解张晏曰:“主官车。”
注⑥集解张晏曰:“骑之长。”
从定三秦。别西击章平军于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
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①-南,②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破楚军荥阳东。三年,赐食邑四千二百户。
注①集解张晏曰:“特起兵者也。说音悦。”索隐邢,姓。说,名,音悦。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曰考城。”索隐上音灾。今为考城,属济阴也。
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①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攻下邯郸。别下平阳,②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③降邺。从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④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皋南,击绝楚-道,起荥阳至襄邑。破项冠军鲁下。⑤略地东至缯-郯-下邳,⑥南至蕲-竹邑。⑦击项悍济阳下。还击项籍陈下,破之。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⑧生致之雒阳,因定南郡。从至陈,取楚王信,剖符世世勿绝,定食四千六百户,号信武侯。
注①集解上音肥,下音释。索隐汉书作“赵贲军”。案:此在河北,非曹参-樊哙之所击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邺有平阳城。”正义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
十五里。”
注③集解孟康曰:“将兵郡守。”
注④集解徐广曰:“邯郸,高帝改曰赵国。”
注⑤正义鲁城之下,今兖州曲阜县也。
注⑥索隐案地理志,缯属东海。正义今缯城在沂州丞县。下邳,泗水县。郯县属海州。
注⑦索隐蕲,竹,二邑名。上音机。竹即竹邑。
注⑧索隐案:孔文祥云“共敖子共尉”。
以骑都尉从击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并将梁-赵-齐-燕-楚车骑,别击陈-丞相敞,破之,①因降曲逆。从击黥布有功,益封定食五千三百户。凡斩首九十级,虏百三十二人;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②三十九人。
注①索隐小颜云侯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无此五字。”
高后五年,歙卒,谥为肃侯。子亭代侯。二十一年,坐事国人过律,①孝文后三年,夺侯,国除。
注①索隐案:刘氏云“事,役使也。谓使人违律数多也。”
蒯成侯-者,①沛人也,姓周氏。常为高祖参乘,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食邑池阳。②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心。③以-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户。高祖十二年,以-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
注①集解服虔曰:“蒯音‘菅蒯’之‘蒯’。”索隐姓周;名-,音薛。蒯者,乡名。案:三苍云“蒯乡在城父县,音裴”。汉书作“-”,从崩,从邑。今书本并作“蒯”,音“菅蒯”之“蒯”,非也。苏林音簿催反。晋灼案功臣表,属长沙。崔浩音簿坏反。楚汉春秋作“凭成侯”,则裴凭声相近,此得其实也。正义括地志云:“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舆地志云蒯成县故陈仓县之故乡聚名也,周-所封也。晋武帝咸宁四年,分陈仓立蒯成县,属始平郡也。”
注②正义雍州泾阳县西北三里池阳故城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蒯成侯,表云遇淮阴侯军襄国,楚汉约分鸿沟,以-为信武侯。战不利,不敢离上。”
注④索隐案:陈平传食户五千,以曲逆秦时有三万户,恐复业至此,故称。
注⑤集解徐广曰:“务,一作‘豫’。”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言狼籍甚盛。”
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寿终。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①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②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③
注①索隐梁父侯,史失名。如淳注汉书云“遂,布臣”,非也。臣瓒曰“布用梁父侯计遂反耳”,其说是也。
注②正义与音预。
注③集解黥布列传无此语。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①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②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③列侯贵人以
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注①索隐案:刘氏云谓欲葬时,须启其殡宫,故云“发丧”也。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知当同恤灾危,母在,故义不知君。”索隐案:崔浩云“建以母在,义不以身许人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衣服曰税。税当为‘-’。”索隐案:说文“税,赠终服也”-音式芮反,亦音遂。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①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寒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注①索隐案:佞幸传云高祖时有籍孺,孝惠时有闳孺。今总言“闳籍孺”,误也。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①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注①集解如淳曰:“辟阳侯与诸吕相亲信也,为罪宜诛者至深。”索隐案:如淳说以为宜诛,非也。小颜云辟阳侯与诸吕相知至深重,得其理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
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①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注①索隐案:下文所谓与太史公善者。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①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目案剑叱使者曰:“走!
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②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注①集解徐广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齐王所服,以赐谒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言‘而公高阳酒徒’。”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
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
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
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
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闲,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索隐述赞】广野大度,始冠侧注。踵门长揖,深器重遇。说齐历下,趣鼎何惧。陆贾使越,尉佗慑怖,相说国安,书成主悟。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阳陵侯①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②从攻安阳-③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④阳武,⑤斩首十二级,赐爵卿。
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⑥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
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阴。⑦从击项籍,待怀,⑧赐爵通德侯。从击项冠-周兰-龙且,所将卒斩骑将一人敖下,⑨益食邑。
注①集解地理志云冯翊阳陵县。
注②索隐按:横阳,邑名,在韩。韩公子成初封横阳君,张良立为韩王也。
正义括地志云:“故横城在宋州宋城县西南三十里,按盖横阳也。”
注③正义后魏地形志云:“己氏有安阳城,隋改己氏为楚丘。”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
注④正义曲,丘羽反。遇,牛恭反。司马彪郡国志云“中牟有曲遇聚”。按:
郑州中牟县也。
注⑤正义郑州县。
注⑥索隐谓美号耳,非地邑。共音恭。
注⑦集解徐广曰:“属上郡。”索隐案:孟康-徐广云县名,属上郡。正义-州洛交县三十里雕阴故城是也。
注⑧集解服虔曰:“待高帝于怀。”索隐按:服虔云“待高祖于怀县”。小颜案地理志,怀属河内,今怀州也。
注⑨集解徐广曰:“敖仓之下。”
属淮阴,①击破齐历下军,击田解。属相国参,残博,②益食邑。因定齐地,剖符世世勿绝,封为阳陵侯,二千六百户,除前所食。为齐右丞相,备齐。
③五岁为齐相国。④
注①索隐张晏云:“信时为相国,云‘淮阴’者,终言之也。”
注②索隐博,太山县也。顾秘监云:“属曹参,以残破博县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时田横未降,故设屯备。”正义按:为齐王韩信相。
注④正义为齐悼惠王刘肥相五岁也。
四月,击陈-,属太尉勃,以相国代丞相哙击。一月,徙为代相国,将屯。①二岁,为代丞相,将屯。
注①集解如淳曰:“既为相国,有警则将卒而屯守也。”案:律谓勒兵而守曰屯。索隐如淳云:“汉初诸王官属如汉朝,故代有丞相。”案:孔文祥云“边郡有屯兵,宽为代相国兼领屯兵,后因置将屯将军也”。
孝惠五年卒,谥为景侯。子顷侯精立,二十四年卒。子共侯则立,十二年卒。
子侯偃立,三十一年,坐与淮南王谋反,死,国除。
信武侯靳歙,①以中涓从,起宛朐。②攻济阳。③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④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⑤骑长一人,⑥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
注①索隐歙音“翕然”之“翕”。
注②正义上于元反,下求俱反。曹州县也。
注③正义曹州宛朐县西南三十五里济阳故城。
注④集解徐广曰:“将,一作‘候’。”
注⑤集解张晏曰:“主官车。”
注⑥集解张晏曰:“骑之长。”
从定三秦。别西击章平军于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
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①-南,②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破楚军荥阳东。三年,赐食邑四千二百户。
注①集解张晏曰:“特起兵者也。说音悦。”索隐邢,姓。说,名,音悦。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曰考城。”索隐上音灾。今为考城,属济阴也。
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①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攻下邯郸。别下平阳,②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③降邺。从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④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皋南,击绝楚-道,起荥阳至襄邑。破项冠军鲁下。⑤略地东至缯-郯-下邳,⑥南至蕲-竹邑。⑦击项悍济阳下。还击项籍陈下,破之。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⑧生致之雒阳,因定南郡。从至陈,取楚王信,剖符世世勿绝,定食四千六百户,号信武侯。
注①集解上音肥,下音释。索隐汉书作“赵贲军”。案:此在河北,非曹参-樊哙之所击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邺有平阳城。”正义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
十五里。”
注③集解孟康曰:“将兵郡守。”
注④集解徐广曰:“邯郸,高帝改曰赵国。”
注⑤正义鲁城之下,今兖州曲阜县也。
注⑥索隐案地理志,缯属东海。正义今缯城在沂州丞县。下邳,泗水县。郯县属海州。
注⑦索隐蕲,竹,二邑名。上音机。竹即竹邑。
注⑧索隐案:孔文祥云“共敖子共尉”。
以骑都尉从击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并将梁-赵-齐-燕-楚车骑,别击陈-丞相敞,破之,①因降曲逆。从击黥布有功,益封定食五千三百户。凡斩首九十级,虏百三十二人;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②三十九人。
注①索隐小颜云侯敞。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无此五字。”
高后五年,歙卒,谥为肃侯。子亭代侯。二十一年,坐事国人过律,①孝文后三年,夺侯,国除。
注①索隐案:刘氏云“事,役使也。谓使人违律数多也。”
蒯成侯-者,①沛人也,姓周氏。常为高祖参乘,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食邑池阳。②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心。③以-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户。高祖十二年,以-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
注①集解服虔曰:“蒯音‘菅蒯’之‘蒯’。”索隐姓周;名-,音薛。蒯者,乡名。案:三苍云“蒯乡在城父县,音裴”。汉书作“-”,从崩,从邑。今书本并作“蒯”,音“菅蒯”之“蒯”,非也。苏林音簿催反。晋灼案功臣表,属长沙。崔浩音簿坏反。楚汉春秋作“凭成侯”,则裴凭声相近,此得其实也。正义括地志云:“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舆地志云蒯成县故陈仓县之故乡聚名也,周-所封也。晋武帝咸宁四年,分陈仓立蒯成县,属始平郡也。”
注②正义雍州泾阳县西北三里池阳故城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蒯成侯,表云遇淮阴侯军襄国,楚汉约分鸿沟,以-为信武侯。战不利,不敢离上。”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