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88节

多有贤圣之才,困□不得者-甚也。
注①索隐案:此论匡衡已来事,则后人所述也,而亦称“太史公”,其序述浅陋,一何诬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微,一作‘征’。”
注③集解高堂隆答魏朝访曰:“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复所能于事。”
【索隐述赞】张苍主计,天下作程。孙臣始绌,秦历尚行。御史亚相,相国阿衡。申屠面折,周子廷争。其它——,无所发明。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郦生食其者,①陈留高阳人也。②好读书,家贫落魄,③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④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注①正义历异几三音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在圉县。”索隐案:高阳属陈留圉县。高阳,乡名也,故耆旧传云“食其,高阳乡人”。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兵西南”。括地志云“圉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盖谓此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落魄,志行衰恶之貌也。”晋灼曰:“落薄,落托,义同也。”索隐案:郑氏云“魄音薄”。应劭云“志行衰恶之貌也”。
注④正义监音甲衫反。战国策云齐宣谓颜-曰:“夫监门闾里,士之贱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①郦生闻其将皆握-②好苛礼③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④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⑤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⑥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注①正义徇,略也。
注②集解应劭曰:“握-,急促之貌。”索隐应劭曰-音若“促”。邹氏音□角反。韦昭云“握-,小节也”。
注③索隐案:苛亦作“荷”。贾逵云“苛,烦也”。小颜云“苛,细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食其里中子适作沛公骑士。”索隐适食其里中子。适音释。
服虔、苏林皆云沛公骑士适是食其里中人也。案:言适近作骑士。
注⑤索隐案:先谓先容,言无人为我作绍介也。正义为,于伪反。
注⑥索隐上所由反。下乃吊反,亦如字。溲□溺也。
沛公至高阳传舍,①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使两女子洗足,②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③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⑤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四通五达之郊也,⑥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⑦请得使之,
令下足下。⑧□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世三年二月。”
注②索隐案:乐产云“边-曰倨。”
注③索隐案:竖者,僮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注④正义摄犹言敛着也。
注⑤集解一作“乌合”,一作“瓦合”。
注⑥集解如淳曰:“四面中央,凡五达也。”瓒曰:“四通五达,言无险阻也。”
注⑦正义言食其与陈留县令相善也。
注⑧正义令力征反。下谓降之也。
郦生言其弟郦商,使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楚人闻淮陰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①则分兵救之。淮陰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拒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②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引而东,令适卒③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郄,自夺其便,④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蚤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⑤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⑥塞成皋之险,⑦杜大行之道,⑧距蜚狐之口,⑨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闲将二十万之-,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注①索隐数音朔。
注②索隐王者以人为天。案:此语出管子。
注③索隐上音直革反。案:通俗文云“罚罪云-”,□所谓-戍。又音陟革反。
卒,租忽反。
注④索隐汉反漤自夺便。以言不取敖仓,是汉却,自夺其便利。
注⑤索隐谓女工工巧也。汉书作“红”,音工。
注⑥正义敖仓在今郑州荥阳县西十有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始皇时置仓于敖山上,故名之曰敖仓也。
注⑦正义□泛水县山也。
注⑧集解韦昭曰:“在河内野王北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上党壶关也。”-案:蜚狐在代郡西南。正义案:蔚州飞狐县北百五十里有秦汉故郡城。西南有山,俗号为飞狐口也。
乃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
曰:“汉王与项王-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
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以侯其将,得赂□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①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而不能授;②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③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④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注①索隐案:方船谓并舟也。战国策“方船积粟,循江而下”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断无复廉锷也。”瓒曰:“项羽吝于爵赏,玩惜侯印,不能以封其人也。”索隐-音五官反。案:郭象注庄子云“-团无圭角”。汉书作“玩”,言玩惜不忍授人也。
注③正义援音爰。
注④索隐谓魏豹也。豹在河北故也。亦谓“西魏”,以大梁在河南故也。
淮陰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汉十二年,曲周侯郦商以丞相将兵击黥布有功。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
郦食其子疥①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后更食武遂,嗣三世。元狩元年中,武遂侯平②坐诈诏衡山王取百斤金,当□市,病死,国除也。
注①索隐疥音界。后更封武遂三世。地理志武遂属河闲。案:汉书作“武阳子遂”,衍文也。
注②正义年表云“卒,子□嗣。卒,子平嗣,元年有罪国除”。而汉书云“更食武阳,子遂嗣”,恐汉书误也。
陆贾者,楚人也。①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注①索隐案:陈留风俗传云“陆氏,春秋时陆浑国之后。晋侯伐之,故陆浑子奔楚。贾其后”。又陆氏谱云“齐宣公支子达食菜于陆。达生发,发生皋,适楚。贾其孙也”。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①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结②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③今足下反天性,□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④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闲,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复手耳。”
注①索隐赵他为南越尉,故曰“尉他”。他音。
注②集解服虔曰:“-音椎。今兵士椎头结。”索隐-,直追反。结音计。谓为髻一撮似椎而结之,故字从结。且案其“-结”二字,依字读之亦得。谓夷人本被发左-,
今他同其风俗,但-其发而结之。
注③索隐赵地也。本名东垣,属常山。
注④索隐案:崔浩云“抗,对也。衡,车-上横木也。抗衡,言两衡相对拒,言不相避下”。
于是尉他乃蹶然①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
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
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车-,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闲,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②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③直千金,他送亦千金。④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
注①索隐苏林音厥。礼记“子夏蹶然而起”。埤苍云“蹶,起也”。
注②集解渠音讵。索隐渠,刘氏音讵。汉书作“遽”字,小颜以为“有何迫促不如汉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珠玉之宝也。装,裹也。”索隐橐音托。案:如淳云以为明月珠之属也。又案:诗传曰“大曰橐,小曰囊”。埤苍云“有底曰囊,无底曰橐”。谓以宝物*(以)*入囊橐也。
注④集解苏林曰:“非橐中物,故曰‘他送’也。”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①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着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②
注①集解赵氏,秦姓也。索隐案:韦昭云“秦伯益后,与赵同出非廉,至造父,有功于穆王,封之赵城,由此一姓赵氏”。
注②正义七录云“新语二卷,陆贾撰”也。
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田地善,①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②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③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④再三过,数见不鲜,⑤无久-公为也。”

注①正义-音止。雍州县也。
注②正义汉制一金直千贯。
注③集解徐广曰:“汝,一作‘公’。”
注④索隐率音律。过音戈。
注⑤索隐数见音朔现。谓时时来见汝也。不鲜,言必令鲜美作食,莫令见不鲜之物也。汉书作“数击鲜”,如淳云“新杀曰鲜”。
注⑥集解韦昭曰:“-,污辱。”索隐-,患也。公,贾自谓也。言汝诸子无久厌
患公也。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①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②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③陆生曰:
“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④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柰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⑤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
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闲,名声藉甚。⑥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请,若问起居。”
注②索隐深念,深思之也。
首节 上一节 188/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