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81节

*(钲)[-]*下亭名。正义蕲音机。沛郡蕲城也-,逐瑞反。
注②集解邓展曰:“地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表云成王臣,吴芮之子也。”-案;晋灼曰“芮之孙固”。
或曰是成王,非哀王也,传误也。索隐“哀”字误也。是成王臣,吴芮之子也。
注④索隐番阳滗县之乡。
注⑤正义英布-在饶州鄱阳县北百五十二里十三步。
立皇子长为淮南王,封贲赫为期思侯,①诸将率多以功封者。②
注①正义期思故城在光州固始县界。
注②集解汉书曰:“将率封者六人。”
太史公曰:英布者,其先岂春秋所见楚灭英、六,皋陶之后哉?身被刑法,何其拔兴①之暴也!项氏之所坑杀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功冠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于身为世大。祸之兴自爱姬殖,妒-②生患,竟以灭国!
注①索隐拔,白曷反,疾也。
注②集解音冒-亦妒也。索隐案:王劭音冒,-亦妒也。汉书外戚传亦云“或结宠妾□-之诛”。又论衡云“□夫-妇”,则-是□之别名。今原英布之诛为疑贲赫与其妃有乱,故至灭国,所以不得言□-是媚也。一云男□曰。
【索隐述赞】九江初筮,当刑而王。既免徒中,聚盗江上。再雄楚卒,频破秦将。病为羽疑,归受汉杖。贲赫见毁,卒致无妄。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淮陰侯韩信者,淮陰人也。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②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③南昌亭长④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注①正义楚州淮陰县也。
注②集解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
注③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陰也。”索隐案:下乡,乡名,属淮陰郡。
注④索隐案:楚汉春秋作“新昌亭长”。
注⑤集解张晏曰:“未起而-蓐中食。”
信钓于城下,①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③吾哀王孙而进食,④岂望报乎!”
注①正义淮陰城北临淮水,昔信去下乡而钓于此。
注②集解韦昭曰:“以水击絮为漂,故曰漂母。”
注③正义音寺。
注④集解苏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苏林亦同。张晏云“字王孙”,非也。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①于是信孰视之,-出-下,蒲伏。
②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胯’。胯,股也,音同。”又云汉书作“跨”,同
耳。索隐-,汉书作“胯”。胯,股也,音枯化反。然寻此文作“-”,欲依字读,何
为不通?-下□胯下也,亦何必须作“胯”。
注②正义-音俯。伏,蒲北反。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①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①集解文颖曰:“事犹业也。”张晏曰:“无事用信。”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①叱箢,②千人皆废,③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④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⑤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⑥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⑦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⑧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⑨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①索隐上于金反,下乌路反。喑哑,怀怒气。
注②索隐“箢”字或作“咤”。上昌栗反,下卓嫁反。叱箢,发怒声。
注③集解晋灼曰:“废,不收也。”索隐孟康曰:“废,伏也。”张晏曰“废,偃也。”
注④集解音凶于反。索隐音吁。呕呕犹区区也。汉书作“——”。邓展曰“——,好也”。张晏音吁。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不忍授。”
注⑥索隐何不诛。按:刘氏云“言何所不诛也”。
注⑦索隐何不散。刘氏云:“用东归之兵击东方之敌,此敌无不散败也。”
注⑧索隐案:豪秋乃成。又王逸注楚词云“锐毛为豪,夏落秋生也”。
注⑨索隐案:说文云“檄,二尺书也”。此云“传檄”,谓为檄书以责所伐者。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①定三秦。汉二年,出关,②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闲,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注①正义汉王从关北出岐州陈仓县。
注②正义出函谷关。
汉之败却彭城,①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②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塞临晋,③信乃益为疑兵,④陈船欲度临晋,⑤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灿渡军,⑥袭安邑。⑦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⑧定魏为河东郡。⑨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⑩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津兵,诣荥阳以距楚。
注①正义兵败散彭城而却退。
注②索隐:谓今蒲津关。
注③索隐塞音先得反。临晋,县名,在河东之东岸,对旧关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益张-旗,以疑敌者。”
注⑤索隐刘氏云:“陈船,地名,在旧关之西,今之朝邑是也。”案:京兆有船司空县,不名“陈船”。陈船者,陈列船艘欲渡河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灿,一作‘缶’。”服虔曰:“以木押缚罂灿以渡。”韦昭曰:“以木为器如罂灿,以渡军。无船,且尚密也。”正义按:韩信诈陈列船艘于临晋,欲渡河,即此从夏阳木押罂灿渡军,袭安邑。临晋,同州东朝邑界。
夏阳在同州北渭城界。
注⑦正义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
注⑧索隐按:刘氏云“夏阳旧无船,豹不备之,而防临晋耳。今安邑被袭,故豹遂降也”。
注⑨正义今安邑县故城。
注⑩集解徐广曰:“音余。”-案:李奇曰“夏说,代相也”。索隐司马彪郡国志上党沾县有阏与聚。阏音曷,又音嫣。与音余,又音预。沾音他廉反。
正义阏与聚城在潞州铜-县西北二十里。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①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②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③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④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闲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注①索隐案:地理志常山石邑县,井陉山在西。又穆天子传云“至于陉山之隧,升于三道之磴”是也。
注②正义井陉故关在并州石艾县东十八里,即井陉口。
注③索隐喋,旧音歃,非也。案:陈汤传“喋血万里之外”,如淳云“杀人血流滂沱也”。韦昭音徒协反。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韩信使人闲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①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③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④曰:“今日破赵会食!”⑤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⑥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⑦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水上,⑧禽赵王歇。
注①正义引兵入井陉狭道,出赵。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传令军中使发。”
注③集解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索隐案:谓令从闲道小路向前,望见陈余军营即住,仍须隐山自蔽,勿令赵军知也。萆音蔽。蔽者,盖覆也。
楚汉春秋作“卑山”,汉书作“-山”。说文云“-,蔽也,从竹卑声”。
注④集解徐广曰:“音□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立驻传□食也。”如淳曰:“小饭曰□。言破赵后乃当共饱食也。”索隐如淳曰:“小饭曰□。谓立驻传□,待破赵乃大食也。”
注⑥正义挠蔓水,一名阜将,一名回星,自并州流入井陉界,即信背水阵陷之死地,即此水也。
注⑦正义恒州鹿泉县,即六国时赵壁也注⑧集解徐广曰:“-音迟。”索隐徐广音迟。刘氏音脂。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对,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①*(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①索隐如淳曰:“效,致也。”晋灼云:“效,数也。”郑玄注礼“效犹呈见也”。
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首节 上一节 181/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