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179节
注④集解文颖曰:“善说星者甘氏也。”索隐天官书云齐甘公,艺文志云楚有甘公,齐楚不同。刘歆七略云“字逢,甘德”。志林云“甘公一名德”。
注⑤集解徐广曰:“二年十月也。”
陈余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余,立以为代王。陈余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余。陈余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余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①斩陈余-水上,②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③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注①集解徐广曰:“三年十月。”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音迟,一音丁礼反。”索隐徐广音迟,苏林音只。
晋灼音丁礼反,今俗呼此水则然。案:地理志音脂,则苏音为得。郭景纯注山海经云“-水出常山中丘县”。正义在赵州赞皇县界。
注③集解徐广曰:“四年十一月。”-案:汉书“四年夏”。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鞴蔽,①自上食,礼甚卑,有子-礼。
高祖箕踞②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余,③故张耳客也。
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④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啮其指⑤出血,曰:
“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余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⑥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注①集解徐广曰:“鞴者,臂捍也。”
注②索隐崔浩云:“屈膝坐,其形如箕。”
注③集解徐广曰:“田叔传云‘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然则或宜言六十余人。”
注④集解孟康曰:“音如‘潺-’之‘潺’。冀州人谓懦弱为孱。”韦昭曰:“仁
谨貌。”索隐案:服虔音-闲反,弱小貌也。小颜音仕连反。
注⑤索隐案:小颜曰“啮指以表至诚,为其约誓”。
注⑥索隐萧该音一故反。说文云:“污,秽也。”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①要之置厕。②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注①索隐谓于柏人县馆舍壁中着人,欲为变也。正义柏人故城在邢州柏人县西北十二里,即高祖宿处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为供置也。”索隐文颖云:“置人厕壁中,以伺高祖也。”
张晏云:“凿壁空之,令人止中也。”今按:云“置厕”者,置人于复壁中,谓之置厕,厕者隐侧之处,因以为言也。亦音侧。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胶致,①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余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②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③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⑤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注①正义谓其车上着板,四周如槛形,胶密不得开,送致京师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丁劣反。”索隐徐广音丁劣反。案:掇亦刺也,汉书作“刺k”,张晏云“k,灼也”。说文云“烧也”。应劭云“以铁刺之”。
注③集解瓒曰:“以私情相问。”
注④正义泄,姓也。史有泄私。
注⑤集解徐广曰:“-音鞭。”-案:韦昭曰“舆如今舆-,人舆以行”。索隐服虔云:“音编,编竹木如今峻,可以粪除也。”何休注公羊:“笋音峻。笋者,竹-,一名编,齐-鲁已北名为笋。”郭璞三仓注云:“-舆,土器。”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
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①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注①集解韦昭曰:“肮,咽也。”索隐苏林云:“肮,颈大脉也,俗所谓胡脉,下郎反。”萧该或音下浪反。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①于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注①索隐韦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取。”崔浩云:“奉事公主。”小颜云:
“尚,配也。易曰‘得尚于中行’,王弼亦以尚为配。恐非其义也。
张敖,高后六年薨。①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②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③侈为信都侯。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诸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④
注①集解关中记曰:“张敖-在安陵东。”正义鲁元公主墓在咸阳县西北二十五里,次东有张敖-,与公主同域。又张耳墓在咸阳县东三十三里。
注②索隐案:谓偃以其母号而封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汉纪张-传曰张敖之子寿封乐昌侯,食细阳之池阳乡也。”
注④集解张敖谥武侯。张偃之孙有罪绝。信都侯名侈,乐昌侯名寿。
太史公曰:张耳-陈余,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①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②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③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在贫贱时也。”
注②索隐按:葛洪要用字苑云“然犹尔也”。谓相和同诺者何也。谓然诺相信,虽死不顾也。
注③索隐有本作“私利交”,汉书作“势利”,故廉颇传云“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则从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是也。
【索隐述赞】张耳-陈余,天下豪俊。忘年羁旅,刎颈相信。耳围钜鹿,余兵不进。张既望深,陈乃去印。势利倾夺,隙末成衅。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①故魏时封为宁陵君。②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③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乱,忠臣乃见。④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⑤
注①索隐案:彭越传云“魏豹,魏王咎从弟,真魏后也”。
注②索隐案:晋灼云“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
注③正义王,于放反。
注④索隐老子曰“国家□乱有忠臣”,此取以为说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元年十二月也。”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①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②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
约定,咎自烧杀。
注①正义故城在淄州高苑县北二里,本汉县。
注②索隐案:项它,楚将;田巴,齐将也。正义它,徒多反。
魏豹亡走楚。①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津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②为西魏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年六月。”
注②正义今晋州。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①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
“人生一世闲,如白驹过隙耳。②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③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④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注①正义临晋在同州朝邑县界。
注②索隐庄子云“无异骐骥之驰过隙”,则谓马也。小颜云“白驹谓日影也。
隙,壁隙也”。以言速疾,若日影过壁隙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二年九月也。”
注④集解高祖本纪曰:“置三郡,河东-太原-上党。”
彭越者,昌邑人也,①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且待之。”
注①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有梁丘乡。梁兵故城在曹州城武县东北三十三里。
居岁余,泽闲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①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注①索隐旦日谓明日之朝日出时也。
沛公之从砀北①击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将其-居钜野中,收魏散卒。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万余人毋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汉)*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陰以击楚。楚命萧公角②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
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③略定梁地。
注①正义砀音徒郎反。宋州砀山县。
注②正义萧县令。楚县令称公;角,名。
注③索隐擅犹专也。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①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②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③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④越将其兵北走谷城。⑤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⑥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注①正义滑州河上。
注②正义睢阳,宋州宋城也。外黄在汴州雍丘县东。
注③正义河南府泛水是。
注④正义为,于伪反。
注⑤正义在齐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是。
注⑥正义夏,古雅反。陈州太康县也。
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①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柰何?”留侯曰:
“齐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②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③与齐王信。齐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复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④遂破楚。*(五年)*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⑤
注①正义固陵,地名,在陈州宛丘县西北三十二里。
注②正义从宋州已北至郓州以西,曹-濮-汴-滑并与彭越。
注③集解傅音附。索隐傅音附。正义从陈-颍州北以东,亳-泗-徐-淮北之地,东至海,并淮南-淮陰之邑,尽与韩信。韩信又先有故齐旧地。
注④正义在亳州也。
注⑤正义曹州。
注⑤集解徐广曰:“二年十月也。”
陈余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余,立以为代王。陈余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余。陈余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余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①斩陈余-水上,②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③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注①集解徐广曰:“三年十月。”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音迟,一音丁礼反。”索隐徐广音迟,苏林音只。
晋灼音丁礼反,今俗呼此水则然。案:地理志音脂,则苏音为得。郭景纯注山海经云“-水出常山中丘县”。正义在赵州赞皇县界。
注③集解徐广曰:“四年十一月。”-案:汉书“四年夏”。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鞴蔽,①自上食,礼甚卑,有子-礼。
高祖箕踞②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余,③故张耳客也。
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④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啮其指⑤出血,曰:
“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余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⑥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注①集解徐广曰:“鞴者,臂捍也。”
注②索隐崔浩云:“屈膝坐,其形如箕。”
注③集解徐广曰:“田叔传云‘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然则或宜言六十余人。”
注④集解孟康曰:“音如‘潺-’之‘潺’。冀州人谓懦弱为孱。”韦昭曰:“仁
谨貌。”索隐案:服虔音-闲反,弱小貌也。小颜音仕连反。
注⑤索隐案:小颜曰“啮指以表至诚,为其约誓”。
注⑥索隐萧该音一故反。说文云:“污,秽也。”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①要之置厕。②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注①索隐谓于柏人县馆舍壁中着人,欲为变也。正义柏人故城在邢州柏人县西北十二里,即高祖宿处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为供置也。”索隐文颖云:“置人厕壁中,以伺高祖也。”
张晏云:“凿壁空之,令人止中也。”今按:云“置厕”者,置人于复壁中,谓之置厕,厕者隐侧之处,因以为言也。亦音侧。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胶致,①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余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②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③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⑤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注①正义谓其车上着板,四周如槛形,胶密不得开,送致京师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丁劣反。”索隐徐广音丁劣反。案:掇亦刺也,汉书作“刺k”,张晏云“k,灼也”。说文云“烧也”。应劭云“以铁刺之”。
注③集解瓒曰:“以私情相问。”
注④正义泄,姓也。史有泄私。
注⑤集解徐广曰:“-音鞭。”-案:韦昭曰“舆如今舆-,人舆以行”。索隐服虔云:“音编,编竹木如今峻,可以粪除也。”何休注公羊:“笋音峻。笋者,竹-,一名编,齐-鲁已北名为笋。”郭璞三仓注云:“-舆,土器。”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
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①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注①集解韦昭曰:“肮,咽也。”索隐苏林云:“肮,颈大脉也,俗所谓胡脉,下郎反。”萧该或音下浪反。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①于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注①索隐韦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取。”崔浩云:“奉事公主。”小颜云:
“尚,配也。易曰‘得尚于中行’,王弼亦以尚为配。恐非其义也。
张敖,高后六年薨。①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王。②元王弱,兄弟少,乃封张敖他姬子二人:寿为乐昌侯,③侈为信都侯。高后崩,诸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诸侯。孝文帝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④
注①集解关中记曰:“张敖-在安陵东。”正义鲁元公主墓在咸阳县西北二十五里,次东有张敖-,与公主同域。又张耳墓在咸阳县东三十三里。
注②索隐案:谓偃以其母号而封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汉纪张-传曰张敖之子寿封乐昌侯,食细阳之池阳乡也。”
注④集解张敖谥武侯。张偃之孙有罪绝。信都侯名侈,乐昌侯名寿。
太史公曰:张耳-陈余,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①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②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③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在贫贱时也。”
注②索隐按:葛洪要用字苑云“然犹尔也”。谓相和同诺者何也。谓然诺相信,虽死不顾也。
注③索隐有本作“私利交”,汉书作“势利”,故廉颇传云“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则从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是也。
【索隐述赞】张耳-陈余,天下豪俊。忘年羁旅,刎颈相信。耳围钜鹿,余兵不进。张既望深,陈乃去印。势利倾夺,隙末成衅。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①故魏时封为宁陵君。②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③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乱,忠臣乃见。④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⑤
注①索隐案:彭越传云“魏豹,魏王咎从弟,真魏后也”。
注②索隐案:晋灼云“宁陵,梁国县也,即今宁陵是”。
注③正义王,于放反。
注④索隐老子曰“国家□乱有忠臣”,此取以为说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元年十二月也。”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①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②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
约定,咎自烧杀。
注①正义故城在淄州高苑县北二里,本汉县。
注②索隐案:项它,楚将;田巴,齐将也。正义它,徒多反。
魏豹亡走楚。①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津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②为西魏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年六月。”
注②正义今晋州。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①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
“人生一世闲,如白驹过隙耳。②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③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④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注①正义临晋在同州朝邑县界。
注②索隐庄子云“无异骐骥之驰过隙”,则谓马也。小颜云“白驹谓日影也。
隙,壁隙也”。以言速疾,若日影过壁隙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二年九月也。”
注④集解高祖本纪曰:“置三郡,河东-太原-上党。”
彭越者,昌邑人也,①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且待之。”
注①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有梁丘乡。梁兵故城在曹州城武县东北三十三里。
居岁余,泽闲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①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注①索隐旦日谓明日之朝日出时也。
沛公之从砀北①击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将其-居钜野中,收魏散卒。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万余人毋所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汉)*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陰以击楚。楚命萧公角②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
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③略定梁地。
注①正义砀音徒郎反。宋州砀山县。
注②正义萧县令。楚县令称公;角,名。
注③索隐擅犹专也。
汉王之败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复亡其所下城,独将其兵北居河上。①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②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③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④越将其兵北走谷城。⑤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⑥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注①正义滑州河上。
注②正义睢阳,宋州宋城也。外黄在汴州雍丘县东。
注③正义河南府泛水是。
注④正义为,于伪反。
注⑤正义在齐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是。
注⑥正义夏,古雅反。陈州太康县也。
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①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柰何?”留侯曰:
“齐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与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②皆以王彭相国;从陈以东傅海,③与齐王信。齐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复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④遂破楚。*(五年)*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⑤
注①正义固陵,地名,在陈州宛丘县西北三十二里。
注②正义从宋州已北至郓州以西,曹-濮-汴-滑并与彭越。
注③集解傅音附。索隐傅音附。正义从陈-颍州北以东,亳-泗-徐-淮北之地,东至海,并淮南-淮陰之邑,尽与韩信。韩信又先有故齐旧地。
注④正义在亳州也。
注⑤正义曹州。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