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38节

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⑧
注①正义庙记云:“霸陵□霸上。”按:霸陵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
注②正义孟康云:“秦时宫也。”括地志云:“棘门在渭北十余里,秦王门名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
注④索隐彀者,张也。
注⑤索隐六韬云:“军中之事,不闻君命。”
注⑥集解应劭曰:“礼‘介者不拜’。”索隐应劭云:“左传‘晋郄克三肃使者而退’,杜预注‘肃,若今□’。郑-注周礼‘肃拜’云‘但俯下手,今时□是’。”
注⑦索隐轼者,车前横木。若上有敬,则俯身而凭之。
注⑧正义汉书百官表云:“中尉,秦官,掌徼巡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应劭云:“吾者,御也。掌执金吾以御非常。”颜师古云:“金吾,鸟名,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也。”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
骑将军。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①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②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③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注①正义汉书百官表云:“太尉,秦官,掌武[事]。元狩四年置大将军大司马。”
□今十二-大将军及兵部尚书也。
注②索隐汉书亚夫至淮阳,问邓都尉,为画此计,亚夫从之。今此云“自请”者,盖此亦闻疑而传疑,汉史得其实也。剽音疋妙反。轻读从去声。
注③索隐谓以梁委之于吴,使吴兵不得过也。亦有作-音,亦通。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①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②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津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津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③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④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注①索隐韩颓当也。正义弓高,沧州县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陬,隅也。”索隐音子侯反。
注③索隐地理志县属会稽。正义括地志云:“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汉丹徒县也。晋太康地志云‘吴王濞反,走丹徒,越人杀之于此城南’。徐州记云‘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连亘,盘纡屈曲,有象龙形,故秦凿绝顶,阔百余步,又夹坑龙首,以毁其形。
坑之所在,□今龙-月二湖,悉成田也’。”
注④正义越人□丹徒人。越灭吴,丹徒地属楚。秦灭楚后,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故以丹徒为越人也。
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让曰:“始南皮-章武侯①先帝不侯,及臣□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主各以时行耳。②自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后乃*(封)*其子彭祖顾得侯。③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景帝默然而止。
注①集解瓒曰:“南皮,窦彭祖,太后兄子。章武侯,太后弟广国。”
注②索隐谓人主各当其时而行事,不必一一相法也。正义人主作“人生”。
注③索隐许慎注淮南子云:“顾,反也。”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
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①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注①索隐功臣表唯徐卢封容城侯。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①无切肉,又不置。条侯心不平,
顾谓尚席取。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③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
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大脔也。音侧吏反。”索隐脔音李转反。谓肉脔也。
注②集解应劭曰:“尚席,主席者。”索隐顾氏按舆服杂事云“六尚,尚席,掌武帐帷幔也”-音。汉书作“箸”。箸者,食所用也。留侯云“借前箸以筹之”。礼曰“羹之有菜者用-”-亦箸之类,故郑玄云“今人谓箸为-”是也。
注③集解孟康曰:“设-无-者,此非不足满于君所乎?嫌恨之。”如淳曰:
“非故不足君之餐具也,偶失之。”索隐言不设箸者,此盖非我意,于君有不足乎?故如淳云“非故不足君之餐具,偶失之耳”。盖当然也,所以帝视而笑也。
若本不为足,当别有辞,未必为之笑也。孟康-晋灼虽探古人之情,亦未必能得其实。顾氏亦同孟氏之说,又引魏武赐荀-虚器,各记异说也。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①甲-五百被②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③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④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⑤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⑥召诣廷尉。⑦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西’。”索隐工官□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
注②集解徐广曰:“音披。”-案:如淳曰“工官,官名也”。张晏曰“被,具也。五百具甲-”。
注③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家)[官]*王畿内县□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
注④索隐污音乌故反。
注⑤集解如淳曰:“簿问责其情。”
注⑥集解孟康曰:“不用汝对,欲杀之也。”如淳曰:“恐狱吏畏其复用事,不敢折辱。”索隐孟康-如淳已备两解,大颜以孟说为得。而姚察又别一解,云“帝责此吏不得亚夫直辞,以为不足任用,故召亚夫别诣廷尉,使责问”。
注⑦正义景帝见条侯不对簿,因责骂之曰:“吾不任用汝也。”故召诣廷尉,使重推劾耳。余说皆非也。
绝一岁,景帝乃更封绛侯勃他子坚为平曲侯,续绛侯后。十九年卒,谥为共侯。
子建德代侯,十三年,为太子太傅。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国除。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诸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皆在元鼎五年,但此辞句如有颠倒。”
索隐既云“坐酎金不善”,复云“元鼎五年有罪国除”,似重有罪,故云颠倒。
而汉书云“为太子太傅,坐酎金免官。后有罪,国除”,其文又错也。按:表坐免官,至元鼎五年坐酎金又失侯,所以二之各有不同也。
条侯果饿死。死后,景帝乃封王信为盖侯。
太史公曰: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①守节不逊,②终以穷困。悲夫!
注①索隐亚夫自以己之智谋足,而*[不]*虚己*(不)*学古人,所以不体权变,而动有违忤。
注②索隐守节谓争栗太子,不封王信-[唯]徐卢等;不逊谓顾尚席取箸,不对制狱是也。
【索隐述赞】绛侯佐汉,质厚敦笃。始击砀东,亦围尸北。所攻必取,所讨咸克。陈-伏诛,臧荼破国。事居送往,推功伏德。列侯还第,太尉下狱。继相条侯,绍封平曲。惜哉贤将,父子代辱!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①孝文帝□位二年,以武为代王,②以参为太原王,③以胜为梁王。④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⑤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七年,孝文后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⑥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注①正义汉书“胜”作“揖”。又云“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言诸姬者,-妾卑贱,史不书姓,故云诸姬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都中都。”正义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十二里。”
注③集解徐广曰:“都晋阳。”正义括地志云:“并州太原地名大明城,□古晋阳城。智伯与韩魏攻赵襄子于晋阳,□此城是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都睢阳。”索隐汉书梁王名揖,盖是矣。按:景帝子中山靖王名胜,是误耳。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在州南二里外城中,本汉之睢阳县也。汉文帝封子武于大梁,以其卑湿,徙睢阳,故改曰梁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都陈。”正义□古陈国城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都清阳。”正义括地志云:“清阳故城在贝州清阳县西北八里也。”
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于他子。
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之初王梁,孝文帝之十二年也。梁王自初王通历已十一年矣。①
注①索隐谓自文帝二年初封代,后徙淮阳,又徙梁,通数文帝二年至十二年徙梁为十一年也。
梁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其明年,乃之国。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
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①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②明年,汉立太子。
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③四十余城,皆多大县。
注①集解文颖曰:“地名。”索隐按:左传宣公二年,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盖□棘壁是也。正义括地志云:“大棘故城在宋州宁陵县西南七十里。”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梁所虏吴楚之捷,略与汉等。”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陈留圉县。”-案:司马彪曰“圉有高阳亭”也。索隐圉县属陈留。高阳,乡名也。注引司马彪者,出续汉书郡国志也。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①方三百余里。②广睢阳城七十里。③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④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⑤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入言警。⑥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⑦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⑧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注①索隐筑谓建也。白虎通云:“苑所以东者何?盖以东方生物故也。”
注②索隐盖言其奢,非实辞。或者梁国封域之方。正义括地志云:“兔园在宋州宋城县东南十里。葛洪西京杂记云‘梁孝王苑中有落-岩、栖龙岫、-池、鹤洲、凫岛。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
注③索隐苏林云:“广其径也。”太康地理记云:“城方十三里,梁孝王筑之,鼓倡节杵而后下和之者,称睢阳曲。今踵以为故,所以乐家有睢阳曲,盖-其遗音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睢阳有平台里。”-案:如淳曰“在梁东北,离宫所在也”。
晋灼曰“或说在城中东北角”。索隐如淳云:“在梁东北,离宫所在”者,按今城东二十里临新河,有故台址,不甚高,俗云平台,又一名修竹苑。西京杂记云“有落猿岩、凫洲、-渚,连亘七十余里”是也。
注⑤索隐汉官仪曰:“天子法驾三十六乘,大驾八十一乘,皆备千乘万骑而出也。”
注⑥索隐汉旧仪云:“皇帝辇动称警,出殿则传跸,止人清道。”言出入者,互文耳,入亦有跸。
注⑦索隐周礼“有奇-之人”,郑玄云“奇-,谲怪非常也,奇音纪宜反,邪音斜”也。
首节 上一节 138/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