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31节

①欲诛诸吕。至梁,闻汉遣灌将军屯荥阳,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②代王亦从
代至。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为天子。天子乃徙泽为燕王,乃复以琅邪予齐,复故地。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泽至齐,为齐王所劫,不得去。乃说王,求诣京师,齐具
车送之。不为本与齐合谋也。”索隐按:汉书齐王传云使祝午劫琅邪王至齐,因留琅邪
王不得反国。泽乃说求入关,齐乃送之。与此文不同者,刘氏以为燕-齐两史各言其主
立功之-,太史公闻疑传疑,遂各记之,则所谓实录。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跳驱,驰至长安也。”索隐跳,他雕反,脱独去也。
又音条,谓疾去也。
注③集解李奇曰:“本齐地,分以王泽,今复与齐也。”
泽王燕二年,薨,谥为敬王。传子嘉,为康王。
至孙定国,与父康王姬坚,生子男一人。夺弟妻为姬。与子女三人坚。定国有所欲
诛杀臣肥如令郢人,①郢人等告定国,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郢人以灭口。至元朔
元年,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陰事,以此发觉。诏下公卿,皆议曰:“定国禽兽行,
乱人轮,逆天,当诛。”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为郡。
注①集解如淳曰:“定国自欲有所杀余臣,肥如令郢人以告之。”索隐按:如淳意
以肥如亦臣名,令郢人以告定国也。小颜以为定国欲有所诛杀余臣,而肥如令郢人乃告
定国也。然按地理志,肥如在辽西也。
太史公曰: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刘贾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江淮
之闲。刘泽之王,权激吕氏,①然刘泽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相重,②岂不为伟乎!

注①索隐按:谓田子春欲王刘泽,先使张卿说封吕产,乃恐以大臣觖望,泽卒得王,
故为权激诸吕也。
注②集解晋灼曰:“泽以金与田生以事张卿,张卿言之吕后,而刘泽得王,故曰
‘事发相重’。或曰事起于相重也。”索隐按:谓先发吕氏令重,我亦得其功,是事发
相重也。
注③索隐伟者盛也,盖盛其能激发也。
【索隐述赞】刘贾初从,首定三秦。既渡白马,遂围寿春。始迎黥布,绝闲周殷。
赏功胙士,与楚为邻。营陵始爵,勋由击陈。田生游说,受赐千斤。权激诸吕,事发荣
身。徙封传嗣,亡于郢人。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齐悼惠王①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②
注①正义年表云都临淄。
注②索隐谓其语音及名物异于楚魏。一云此时人多流亡,故使齐言者皆还齐王。
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①吕太后怒,且诛齐王。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献城阳郡,②以为鲁元公主汤沐邑。吕太后喜,乃得辞就国。
注①索隐谓齐王是兄,不为君臣礼,而乃亢敌如家人兄弟之礼,故太后怒。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濮州雷泽县,本汉城阳县。”按:后为郡也。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子襄立,是为哀王。
哀王元年,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天下事皆决于高后。二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①吕台②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③为吕王奉邑。
注①集解徐广曰:“郦,一作‘-’。”索隐二字并音孚-,县名,在冯翊。
郦县在南阳。正义按:郦音呈益反。括地志云“故郦城在邓州新城县西北四十里”,盖此县是也。
注②索隐音胎。吕后兄子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济南故城在淄州长山县西北二十五里。”
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于汉,吕太后封为朱虚侯,①以吕禄女妻之。后四年,封章弟兴居为东牟侯,②皆宿-长安中。
注①索隐地理志县名,属琅邪。
注②索隐地理志县名,属东莱。
哀王八年,高后割齐琅邪郡①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注①正义今沂州也。
其明年,赵王友入朝,优死于邸。三赵王皆废。高后立诸吕诸吕为三王,①擅权用事。
注①集解徐广曰:“燕-赵-梁。”
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待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
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
若生①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
章曰:“深耕-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
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
注①索隐顾犹念也。而及若皆训汝。
其明年,高后崩。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产为相国,皆居长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
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驷钧-①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陰谋发兵。齐相召平②闻之,乃发卒-王宫。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
而相君围王,固善。勃请为君将兵——王。”召平信之,乃使魏勃将兵围王宫。
勃既将兵,使围相府。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遂自杀。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
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③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西)[乃]*驰见齐王。齐王与魏勃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
注①索隐按:舅谓舅父,犹姨称姨母。
注②索隐按:广陵人召平与东陵侯召平及此召平皆似别人也。功臣表平子奴以父功封黎侯也。
注③索隐按:服虔云“不敢离其兵而到琅邪”也。
琅邪王刘泽既见欺,不得反国,乃说齐王曰:“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琅邪王。
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吕国之济南。于是齐哀王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于齐。悼惠王薨,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立,又杀三赵王,①灭梁-燕-赵②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③忠臣进谏,上惑乱不听。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④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将)[侯]*。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注①正义隐王如意-优王友,梁王恢徙王赵,并高祖子也。
注②正义梁王恢-燕王建,梁王恢徙赵,分灭无后也。
注③索隐谓济南-琅邪-城阳并齐为四也。正义琅邪郡封刘泽,济南郡以为吕王奉邑,城阳为鲁元公主汤沐邑也。
注④索隐按:小颜云“言年幼也,比之于财,方未匮竭,故谓之富”也。
汉闻齐发兵而西,相国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灌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将兵居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西取其故济南郡,亦屯兵于齐西界以待约。
吕禄-吕产欲作乱关中,朱虚侯与太尉勃-丞相平等诛之。朱虚侯首先斩吕产,于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而琅邪王亦从齐至长安。
大臣议欲立齐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①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
于是大臣乃谋迎立代王,而遣朱虚侯以诛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
注①集解张晏曰:“言钧恶戾,如虎而箸冠。”
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反,既诛吕氏,罢齐兵,使使召责问魏勃。勃曰:
“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①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②何能为乎!”
乃罢魏勃。③魏勃父以善鼓琴见秦皇帝。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④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始,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及悼惠王卒而哀王立,勃用事,重于齐相。
注①索隐此盖旧俗之言,谓救火之急,不暇先启家长也。亦犹国家有难,不暇待诏命也。
注②索隐按:妄庸谓凡妄庸劣之人也。
注③索隐罢谓不罪而放遣之。
注④索隐姚氏云:“物,怪物。”
王既罢兵归,而代王来立,是为孝文帝。
孝文帝元年,尽以高后时所割齐之城阳-琅邪-济南郡复与齐,而徙琅邪王王燕,益封朱虚侯-东牟侯各二千户。
是岁,齐哀王卒,太子*(侧)[则]*立,是为文王。
齐文王元年,汉以齐之城阳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以齐济北郡①立东牟侯为济北王。
注①正义今济州,济北王所都。
二年,济北王反,汉诛杀之,地入于汉。
后二年,孝文帝尽封齐悼惠王子罢军等七人①皆为列侯。
注①正义罢音不。
首节 上一节 131/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