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 第4节

干净净地锁定在“责任”二字上。
这件事,要不要跟常委们打个招呼呢?犹豫再三,觉得还是先不要声张,以免
引得满城风雨,杯弓蛇影。等了解到中央确也有此意以后,再去做工作,为时也还
不晚。为防泄密,他甚至都瞒住了小郭,没按通常会做的那样,把草稿交付郭立明
去誊印;只是取出五年前从北京琉璃厂荣宝斋买的那本木刻水印仿古信笺,磨一池
墨汁,舔饱毛笔,亲自将草稿恭恭敬敬地誊抄了一份,签上名字后,还郑重其事地
盖上了一方私印。开罢信封,端坐在办公室那把布面的老式软垫圈椅里,居然面对
着那方仿宋铁线阳刻大红印章,闷闷地呆坐了好大一会儿,一遍又一遍默读着这份
简约、恳切到了极点的报告,唇角不禁略略地浮起一丝苦涩的微笑。是的,此举在
他,并非只是个“姿态”,更不是借机要给中央哪个部门、哪位领导施加什么“压
力”,也不是以此宣泄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怨气,不,他是真诚的。他真诚地要以
自己的“请辞”昭告天下:他贡开宸愿意为自己没能做好的事负一切应负的责任,
并恳请后来者能从中汲取应该汲取的教训,真正办好K省七千万人这一档档大事。
但教训到底在哪里呢?一想到“教训”,他又难免激动起来。
教训……众说纷纭……实在是众说纷坛啊……
假如总书记问到这一点,自己能把它说清楚嘛?说不清?还是……说得清?
胀懑的胸臆间,顿时又自觉异常地沉重起来……呈现在眼前的这两页仿古木刻
水印信笺和一笔一画俱端正凝重的字迹也仿佛模糊了,并且晃动着飘摇起来,惟有
那方大红印章在飘摇中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这方仿宋铁线阳
刻私章并不是他最喜欢的一枚印章。誊抄完报告后,到底铃盖哪方印章,也颇费了
他一番心思。这些年,贡开宸积攒了不少枚印章。最讨他喜欢的大约有那么五六枚。
所谓“喜欢”,在他,主要不看石质i也不看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因为,以他
的地位,要得一枚名家的作品,一方珍稀的石料,都不是难事。最难的是,小小方
寸之间,刻家走刀运锋,能充分营造出一种他所要的气韵和气度,能得其心而透其
意,也就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那六个字:“朴素,坚硬,大气”——在这儿,“朴
素”
二字应该更换成“拙朴”。以此标准衡量,最后筛选出的五六枚中间,真让他
爱不释手的无非也就一二枚而已。但经再三斟酌,最后用在这封请辞信上的那一枚,
却并非是他最喜欢的那一枚。为什么?他觉得那一枚刻得太“大气”了。字体又是
古奥的秦篆。变形中张扬着个性。“大气”,用在激战前发表的“撤文”上,可谓
相得益彰。张扬个性,用在私人之间的交往中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而今天,要针盖
的是“请辞报告”,怎么能“大气”?又怎么能“张扬个性”?“大气”了“个性
化”
了,再加上一个“古奥”,都会让人觉得有“不服”、以至过于“嚣张”之嫌
……
这都是非常非常犯忌的啊……,怎么能“大气”?又怎么能“张扬个性”?
“大气”了“个性化”了,再加上一个“古奥”,都会让人觉得有“不服”、以至
过于“嚣张”之嫌……这都是非常非常犯忌的啊……
第005章


郭立明一直没敢回到上飞机时分配给他的那个位子上去。这几十分钟里,他的
确一直坐在离贡开宸不远的那个空位上,密切地注视着贡开宸脸色和脸部神情的每
一点细微变化。后舱的暗处,还坐着两位军医。这是应郭立明的要求,由军区空军
派来的。郭立明没让他俩穿白大褂。他不想让贡书记觉出有大夫随行,不想把这一
路上的气氛搞“紧张”了。按说,六十岁刚出一点头的贡开宸身体一直还是挺好的,
无非就是有一点晕机(跟年轻时就有的那点恐高症有关吧),一般情况下,吃一两
片“乘晕宁”或“安定”,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等一接着药性,就没事了。郭立
明跟着,经历过多少回了,每一回都这样。但这一回,郭立明却不敢大意。这一段
时间以来,“老人家‘的状况有所变化,一向挺正常的血压,高压却时常会突破一
百四十这条警戒线。睡眠更不好了。过去一两片安眠药就能被”打倒“的他,现在
往往三片四片也”打不倒“了。眼圈发青了,并且出现了衰老的重要症状——眼袋
严重下垂,头发越见稀疏,脸部的肌肉也日见松弛……
正如贡开宸料想的那样,郭立明还想在飞机降落前,找个机会向他做一个情况
汇报。
但跟贡开宸猜想的不一样,郭立明要汇报的,并非是马扬的情况。前些日子,
郭立明的确主动去了解了一下那个马扬。郭立明很明白,贡开宸早晚是要找这个
“马扬”的。不管是正面找,还是侧面找,是悄悄地找,还是“大张旗鼓”地找,
事先准备好一份有关马扬的详细资料,是绝对必要的。避免事到临头,被动。但此
时此刻,他觉得最重要的还不是“马扬”。一向谨慎有余的他,鼓起千百倍勇气,
要犯一次自己人生的大忌,做一件自打来到贡开宸身边后从来也不会做、从来也不
敢做的事情:干预一下这位省委一把手的一次重大决策——他要力谏贡开宸,让他
千万不要去主动请辞。
郭立明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得知贡开宸已经向中央写了请辞报告的。他
当然不会去翻看贡开宸的抽屉。但按保密规定,他有责任每天去清理书记使用的字
纸篓。一旦发现有记录带密级内容的废弃字纸,在以往,当天就得交保密室,集中
销毁。现在各办公室添置了先进的碎纸机,便自行先将它们粉碎,等粉碎机贮藏箱
里的积存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取出一并交保密室处理。那天,他就是在清理字纸
篓时,发现了贡开宸扔弃的那份最原始的请辞报告草稿的。一开始,他并没有把它
当一回事。因为,他跟省委大楼里的每一个人一样,绝对不会相信,生性刚强、并
历来自信的贡开宸竟然会“主动请辞”。完全不可能嘛。贡开宸头脑里即便也会偶
尔冒出这种想法,充其量也是一时性起,说说气话,发泄一下,而已而已。但后来,
一再地在字纸篓里发现此报告不同稿本的“残片”,经过仔细比照,“研究”,他
看出,书记是在反复修改着这份报告,精心地运作这件事,他才渐渐地把它当真了。
但他还是不相信,到最后一刻,贡书记真的会向中央呈递这份报告。一直到今天下
午七点左右,贡书记的大儿媳修小眉打来一个电话,才使他确信,这一回贡书记是
动真格儿的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准备要去机场。修小眉间,出什么事了,要赶去
北京?郭立明说,没什么事啊,就是中央领导召见。修小眉追问,真没出什么事?
郭立明反问,你觉得呢?修小眉迟疑了一下说,没出什么事,他为什么要我马上把
全家人都召集到枫林路十一号(贡开宸的住宅小院),并下达了严格的禁行令:在
他回到K省前,不许家人随意离开枫林路十一号外出活动。特殊情况者也不得例外。
一定要外出者,必须获得他本人或修小眉的批准。但他又告诉修小眉,在他赴京期
间,家人中不管是谁、以什么事由向她请假外出,她都不要准许。否则,便拿她是
问。听修小眉这么一说,郭立明心里一紧,嘴里却只是曼声笑应道,是吗?那贡书
记对你们可就是太严厉了。
“我爸他真的没事?”修小眉的声音中已经带上许多不安和忧戚的成分了,
“他……他真的要被免职了?”从她嘴里突然蹦出关键的这一句。
“免职?开玩笑。谁跟你传这个谣?”郭立明竭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
“你真不知道?”修小眉的声音开始发抖。
“谁说的?告诉我。”郭立明严肃起来。
首节 上一节 4/127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泥日

下一篇:大雪无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