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 第5节
“……”修小眉沉默着,从电话里传来她粗重的喘息声。又过了一会儿,她说
道:“我看到……看到他写给中央的那份辞职报告了……”
“你怎么看到的?”郭立明追问。
“……”又是短暂的沉默。
“修大姐……”
“……有三四天了吧……那天晚上我上枫林路十一号给他送药……你知道的…
…最近他血压不太稳定……睡眠也不太好。我又不太放心你们省委大楼门诊室那两
个实习大夫,所以,总是从我自己的医院里取一点药给他送去……我赶到枫林路十
一号,不算晚,九点来钟,到他房间,就看见他正歪坐在那把旧的藤躺椅里睡着哩
……最近他有这个毛病,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总要打一会儿瞌睡(这个‘新变化
’郭立明也发现了)。然后,精神特别昂奋,可以一直工作到后半夜。我走进房间,
发现有两页古代样式的信纸从躺椅的扶手上掉在地板上”就是那份辞职报告?“郭
立明问。他有点着急了。因为去机场的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你知道?”修小眉略感意外。
“我不知道。修大姐,请抓紧时间,说最重要的:你究竟觉察到了什么?要我
做什么?”
“……等我把那两页信纸从地上捡起,他就醒了。见我拿着那两页信纸,他显
得特别紧张,就一个劲儿地追问我,到底看了没有;还一再告诫我,不管我看到什
么,都不许跟任何人说。我告诉他,我什么也没看。实际上我是看了。信写得很短,
也就三四百字吧,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为K省发生的一切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辞去省委书记一职……今天,也就半个小时前吧,他又打电话给我,一是吩咐我召
集家人,再一个就是叮嘱我,在他从北京回来前,不能对任何人说起这份报告的事。
我问他,这次去北京最主要的是谈他的辞职问题吗?他批评了我,说这种事不该我
问。我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是非常听话的,从来不过问家政以外的事,但这一回希
望他能冷静一点,慎重考虑这个辞职问题……我没把话说完。我害怕他会像以往那
样,只要听到我们这些子女对他工作方面的事发表言论,就会扯着嗓门打断我们的
话……但今天他没有。我停下后许久,大概有半分钟,也许都有一分钟,他居然一
直保持着沉默,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了声,‘在我回来前,替我管住志和、志
雄他们……就这样吧……’放下了电话……”
“情况我知道了。你看……你看……要我做点什么?”郭立明拿起出差应急时
用的公文包,急切地问。
“劝劝他……劝劝他……真的去劝劝他……”说到最后一句时,修小眉显得异
常着急。
等郭立明放下电话赶到楼下,贡开宸正在和来送行的省长邱宏元、省委副书记
宋海峰和省委秘书长高昌小声地说着什么,好像是在谈因他突然去北京,而不得不
延期举行的省社科院理论研讨会的事。贡开宸上任伊始,便要求省社科院组织一次
大型的理论研讨会,约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实际工作者(退休的省市长或在
位的大企业家)就K省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对今后几年的展望,做“无约定”的
讨论和评判。以后,便形成了“制度”,每两年举办一届。时间大约都在秋末冬初。
现在又到研讨的时候了。社科院方面,一切准备工作也都就绪。贡开宸的意思是,
研讨会还是如期举行。但邱和宋的意思是,这个研讨会无论如何要等贡回来再开。
“还是等一等吧。等你从北京带回什么新精神,一起研讨。”邱宏元操着浓重的胶
东口音说道。说罢,他还淡淡地苦笑了一下,并十分感慨地拍了拍贡开宸。贡开宸
没再坚持。他当然明白,他们坚持要延期召开这个研讨会,所等的不是一个“新精
神”,而是一个“新动态”——等待中央对K省目前这个领导班子的态度进一步明
朗化。具体地说,也就是在等中央对贡开宸的态度进一步明朗化。假如中央决定要
改组K省目前这个领导班子,撤换贡开宸,理论研讨当然就得适当地往后拖一拖,
以至这样的研讨会还要不要举办下去,都得看新来的一把手的意图,从长、重新计
议了。
“走吧。放松一点儿。”邱宏元压低了声音,把整个身子凑近贡开宸,微笑着
指了指天,对他说道,“问心无愧嘛。放松点。”
贡开宸只是默默地笑了笑,用力地握了握老邱伸过来的那只大手。邱宏元两年
前才调来K省,年龄跟贡开宸相仿。但他出身“名门”。父母都是中共延安时期最
早的一批高级技术专家,也是党内早期留学欧洲,后来回国投身革命的少数高级知
识分子型于部。但两位老人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一直也没有从政从戎、一直奉命坚守
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这也是较为罕见的。邱宏元是从另外一个省的省长职务上平调
到K省来任省长的。那次调动也是非常突然。十万火急把他请到北京。由中央组织
部的领导向他宣布中央有关决定。谈话一共才进行了十五分钟,并要求他第二天就
去K省报到。整个谈话过程中,邱宏元一直希望对方能给他一些比较详尽一点的指
示和解释,因为他听说K省前任省长是因为跟现任省委第一把手贡开宸没法协调工
作关系,才“被迫”离任的。这情况是否确切?他去了后,应注意些什么?等等等
等。但奉命来向他宣布中央决定的这两位领导却完全没涉及这些“敏感问题”。
(是有意回避?还是因为没有得到相关授权?或许是在这样的重大场合,本来就不
宜谈这一类太具体的问题?)最后,他们只是强调:“宏元同志,明天下午三点以
前,你必须赶到K省,不会有什么困难吧?三点,他们将召开省直机关的处以上干
部大会,由中组部的领导去宣布中央的这个任免决定。会议通知已经发出了。”
许多人都为邱宏元能不能处理好与贡开宸之间的关系而担心。因为,他们认为,
前任省长的政治经历和个人能力都似乎要强似邱宏元;既然连前任省长都没能处理
好这个关系,又何况他呢?但出乎这些人的意料,邱宏元到任后,只用了不到两年
的时间,就和贡开宸之间建立了相当不错的工作关系,也建立了相当契合的私人情
谊,极大地解除了中央的一个忧虑。这当然都是已经过去了的事。
第006章
飞机起飞后不久,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在厚厚一层浓淡不均的雨云的挟带之下,
直扑K省省城。雷声是遥远的。闪电也只在地平线上轻抚生长在岗地上的那一片片
熟透了的红高粱和黄玉米,并对生硬而巍峨的高压线铁塔发出间歇的警告。这时,
地处省城东北角高干住宅区的枫林路十一号——贡开宸的家,人称“贡家小院”里,
正聚集着一场不似“风暴”却胜似“风暴”的“风暴”。
贡开宸有三个儿子,贡志成、贡志和、贡志雄,一个闺女,贡志英。还有两个
非贡姓子女,儿媳修小眉和女婿佟大广。四个贡姓子女中,只有一个是他亲生的,
那就是老大贡志成。贡志成,军人,修小眉的丈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高材生,
国防部某科研所一个尖端武器设计组的重要成员。熟悉贡开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
这些子女中,他最看重的便是这个大儿子。实事求是地说,让他这杆感情的天平发
生如此倾斜的,还不是血缘关系。这一点,贡家所有的子女都承认:爸爸之所以喜
欢并看重大哥,主要还是因为性情、气质和政治品格。在这些方面,大哥跟老爸的
追求太一致了。还有一点,其实也是贡开宸非常看重的,那就是老大长得非常像他。
拿他年轻时的照片来和现在的老大对照,活脱脱一个“全选”后的“另存”。有一
位跟他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同事去北京办事,在国防部大院里,见着志成,忍不
住走上前去问:我能冒昧地打听一下,你认识不认识一个叫贡开宸的人?你是不是
道:“我看到……看到他写给中央的那份辞职报告了……”
“你怎么看到的?”郭立明追问。
“……”又是短暂的沉默。
“修大姐……”
“……有三四天了吧……那天晚上我上枫林路十一号给他送药……你知道的…
…最近他血压不太稳定……睡眠也不太好。我又不太放心你们省委大楼门诊室那两
个实习大夫,所以,总是从我自己的医院里取一点药给他送去……我赶到枫林路十
一号,不算晚,九点来钟,到他房间,就看见他正歪坐在那把旧的藤躺椅里睡着哩
……最近他有这个毛病,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总要打一会儿瞌睡(这个‘新变化
’郭立明也发现了)。然后,精神特别昂奋,可以一直工作到后半夜。我走进房间,
发现有两页古代样式的信纸从躺椅的扶手上掉在地板上”就是那份辞职报告?“郭
立明问。他有点着急了。因为去机场的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你知道?”修小眉略感意外。
“我不知道。修大姐,请抓紧时间,说最重要的:你究竟觉察到了什么?要我
做什么?”
“……等我把那两页信纸从地上捡起,他就醒了。见我拿着那两页信纸,他显
得特别紧张,就一个劲儿地追问我,到底看了没有;还一再告诫我,不管我看到什
么,都不许跟任何人说。我告诉他,我什么也没看。实际上我是看了。信写得很短,
也就三四百字吧,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要为K省发生的一切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辞去省委书记一职……今天,也就半个小时前吧,他又打电话给我,一是吩咐我召
集家人,再一个就是叮嘱我,在他从北京回来前,不能对任何人说起这份报告的事。
我问他,这次去北京最主要的是谈他的辞职问题吗?他批评了我,说这种事不该我
问。我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是非常听话的,从来不过问家政以外的事,但这一回希
望他能冷静一点,慎重考虑这个辞职问题……我没把话说完。我害怕他会像以往那
样,只要听到我们这些子女对他工作方面的事发表言论,就会扯着嗓门打断我们的
话……但今天他没有。我停下后许久,大概有半分钟,也许都有一分钟,他居然一
直保持着沉默,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了声,‘在我回来前,替我管住志和、志
雄他们……就这样吧……’放下了电话……”
“情况我知道了。你看……你看……要我做点什么?”郭立明拿起出差应急时
用的公文包,急切地问。
“劝劝他……劝劝他……真的去劝劝他……”说到最后一句时,修小眉显得异
常着急。
等郭立明放下电话赶到楼下,贡开宸正在和来送行的省长邱宏元、省委副书记
宋海峰和省委秘书长高昌小声地说着什么,好像是在谈因他突然去北京,而不得不
延期举行的省社科院理论研讨会的事。贡开宸上任伊始,便要求省社科院组织一次
大型的理论研讨会,约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实际工作者(退休的省市长或在
位的大企业家)就K省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对今后几年的展望,做“无约定”的
讨论和评判。以后,便形成了“制度”,每两年举办一届。时间大约都在秋末冬初。
现在又到研讨的时候了。社科院方面,一切准备工作也都就绪。贡开宸的意思是,
研讨会还是如期举行。但邱和宋的意思是,这个研讨会无论如何要等贡回来再开。
“还是等一等吧。等你从北京带回什么新精神,一起研讨。”邱宏元操着浓重的胶
东口音说道。说罢,他还淡淡地苦笑了一下,并十分感慨地拍了拍贡开宸。贡开宸
没再坚持。他当然明白,他们坚持要延期召开这个研讨会,所等的不是一个“新精
神”,而是一个“新动态”——等待中央对K省目前这个领导班子的态度进一步明
朗化。具体地说,也就是在等中央对贡开宸的态度进一步明朗化。假如中央决定要
改组K省目前这个领导班子,撤换贡开宸,理论研讨当然就得适当地往后拖一拖,
以至这样的研讨会还要不要举办下去,都得看新来的一把手的意图,从长、重新计
议了。
“走吧。放松一点儿。”邱宏元压低了声音,把整个身子凑近贡开宸,微笑着
指了指天,对他说道,“问心无愧嘛。放松点。”
贡开宸只是默默地笑了笑,用力地握了握老邱伸过来的那只大手。邱宏元两年
前才调来K省,年龄跟贡开宸相仿。但他出身“名门”。父母都是中共延安时期最
早的一批高级技术专家,也是党内早期留学欧洲,后来回国投身革命的少数高级知
识分子型于部。但两位老人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一直也没有从政从戎、一直奉命坚守
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这也是较为罕见的。邱宏元是从另外一个省的省长职务上平调
到K省来任省长的。那次调动也是非常突然。十万火急把他请到北京。由中央组织
部的领导向他宣布中央有关决定。谈话一共才进行了十五分钟,并要求他第二天就
去K省报到。整个谈话过程中,邱宏元一直希望对方能给他一些比较详尽一点的指
示和解释,因为他听说K省前任省长是因为跟现任省委第一把手贡开宸没法协调工
作关系,才“被迫”离任的。这情况是否确切?他去了后,应注意些什么?等等等
等。但奉命来向他宣布中央决定的这两位领导却完全没涉及这些“敏感问题”。
(是有意回避?还是因为没有得到相关授权?或许是在这样的重大场合,本来就不
宜谈这一类太具体的问题?)最后,他们只是强调:“宏元同志,明天下午三点以
前,你必须赶到K省,不会有什么困难吧?三点,他们将召开省直机关的处以上干
部大会,由中组部的领导去宣布中央的这个任免决定。会议通知已经发出了。”
许多人都为邱宏元能不能处理好与贡开宸之间的关系而担心。因为,他们认为,
前任省长的政治经历和个人能力都似乎要强似邱宏元;既然连前任省长都没能处理
好这个关系,又何况他呢?但出乎这些人的意料,邱宏元到任后,只用了不到两年
的时间,就和贡开宸之间建立了相当不错的工作关系,也建立了相当契合的私人情
谊,极大地解除了中央的一个忧虑。这当然都是已经过去了的事。
第006章
飞机起飞后不久,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在厚厚一层浓淡不均的雨云的挟带之下,
直扑K省省城。雷声是遥远的。闪电也只在地平线上轻抚生长在岗地上的那一片片
熟透了的红高粱和黄玉米,并对生硬而巍峨的高压线铁塔发出间歇的警告。这时,
地处省城东北角高干住宅区的枫林路十一号——贡开宸的家,人称“贡家小院”里,
正聚集着一场不似“风暴”却胜似“风暴”的“风暴”。
贡开宸有三个儿子,贡志成、贡志和、贡志雄,一个闺女,贡志英。还有两个
非贡姓子女,儿媳修小眉和女婿佟大广。四个贡姓子女中,只有一个是他亲生的,
那就是老大贡志成。贡志成,军人,修小眉的丈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高材生,
国防部某科研所一个尖端武器设计组的重要成员。熟悉贡开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
这些子女中,他最看重的便是这个大儿子。实事求是地说,让他这杆感情的天平发
生如此倾斜的,还不是血缘关系。这一点,贡家所有的子女都承认:爸爸之所以喜
欢并看重大哥,主要还是因为性情、气质和政治品格。在这些方面,大哥跟老爸的
追求太一致了。还有一点,其实也是贡开宸非常看重的,那就是老大长得非常像他。
拿他年轻时的照片来和现在的老大对照,活脱脱一个“全选”后的“另存”。有一
位跟他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同事去北京办事,在国防部大院里,见着志成,忍不
住走上前去问:我能冒昧地打听一下,你认识不认识一个叫贡开宸的人?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