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日 第61节
肖天放说:“那我该咋样谢你!”
石连德说:“你把儿子交给我,我就得谢你。”
肖天放说:“那可真便宜了我。”
石连德高兴地说:“也便宜了我。”
肖天放就再没跟石连德客套下去。石连德从出监狱后,一直自己单过,再没娶
一个放在自己身边。在镇上找了个相好的,在长桥那头开小酒馆,也忙着一摊儿。
他俩谁也过不到谁店里去。谁又离不开谁。常常是下了班,关了店门,互相再走动
走动。她那儿,也是自己单过,在店后头的小厢房里支一张单人铺,不缺冷清。石
连德一直很喜欢大来。这跟他很早就认识大来娘,也喜欢过大来娘,但始终没跟大
来娘好上,兴许有点关系。石连德至今还记得,大来娘常给那些去她那儿坐坐的客
人,沏一种清茶。每杯清茶里浸一个翠绿翠绿的橄榄果。北方佬都嚼不惯那又酸又
涩的青果。他们皱眉头时,她就捂嘴笑。她从来不赶走任何一个想亲近她的人,但
从来也没让他们真正地亲近过。除了肖天放。
肖天放喜欢听石连德讲大来娘。
石连德也喜欢听肖天放回忆大来娘。
那天,石连德说:“走,这么多年,我都没叫你见见我那位相好的。今天叫你
见见。不过老弟见了,可别耻笑。她当然了,石连德还死死揪住肖天放的袖管,望
着那即将消失在对岸不及大来他娘。”
肖天放说:“世界上不就一个大来娘吗?”
石连德说:“不过,我那个……一双手还经得住人细看。”
肖天放说:“鬼!谁看女人往她手上使劲?!”
石连德说:“不管咋着吧,当面你多少得替我夸她几句。让她高兴高兴。女人
嘛,都爱听个软话。”
肖天放哈哈笑道:“男人就不爱听软话?喷!走你的吧!还叨叨个啥嘛!”
走过军分区被服厂,厂区里常年不断地飘浮出棉絮的纤维尘粒,厂区外居家的
屋顶和路两边的树木,全蒙上了灰白的一层。再往前,县看守所青砖大院的高院墙,
就挨住了河边。河不小。一年四季浑黄。常有大树连根飘来。但流出三五里去,出
县城不太远,水渐少,尔后突然见少。空晾起一大片灰白的河滩,堆满大大小小的
卵石。还有半间屋那么大的青石块,磨秃了棱角,悠然自得而又寂寞百代地侧起接
近清澈的小涧。清倒是清了,水也少得很了。
河对岸,有县城的另一半。老城区那一片,都在对岸。河宽,桥就长。这是一
条完全用圆木方木木板堆垒钉筑成的公路桥。桥桩上涂着很稠的一层焦油。桥面上
厚厚地铺着一层细沙或煤碴。那小酒馆就坐落在看守所斜对门,桥的这一头。这时,
一辆特制的马车带着轰轰的巨响,飞快地从他俩身边一擦而过,奔桥那边去。亏得
老石耳朵好使,老远就听见了那蹄子和轮子的动静,一把把天放拽到了路边。要不,
只想着向那小酒馆里找那双经得住细看的手、又习惯横着身子过马路的瘸鬼肖天放,
真要让那疯了似的四匹马撞倒了,踩烂了,拖碎了。
“不要命了……这些年轻嘎娃……。”马车过去好一会儿,石连德对老城区狭
窄弯曲的小街筒里的马车嘀咕了一句。
肖天放没应声,只是盯着那辆很熟悉的马车不放;好大一会儿,看准了马车的
去向后,匆匆说了句:“你先去占个位子……”便挪动他那条木头假腿,急急向桥
那边走去。
耳朵被炮火震聋过,但眼睛却鹰一般好使的天放,在马车风驰电掣般从他身边
掠过的那一刹那,只回头瞟瞥了一眼,就认出,在车上坐着的,正是他女儿玉娟和
他七弟肖大一。
马车急速深人老城区,拐进紧邻几家煤场制砖厂修造厂和粉条厂的窄街筒,天
一觉得,再没人能瞧见他们了,这才放慢了车速。刚才过桥的那一瞬间,真把他吓
呆了。他知道大哥带大来也到索伯县来了。但一个十二辆马车的车队,怎么着,也
走不了那么快。他带玉娟走的是近路,他满以为,找到大夫,替玉娟了结那件揪心
的事,再往回走时,大哥他们也还不一定到得了县城边上。但偏偏在桥头遇见了。
他只得把玉娟往车厢肚里一推,撩起马鞭,狠狠在辕马和梢子马耳朵根上,来回捎
出一连串尖脆的鞭花,自己也忙勾下肩背,埋下头,一路狂浪地冲撞过桥。但愿灰
暗的暮色和瞬间的猝不及防,能使大哥没能看清了他。
玉娟不知道刚才那一会儿,么叔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凶狠。而这一会儿,却又
铁青着脸,只顾匆忙钻弯曲的街筒,好像要把她带到什么地方,赶紧深埋起来似的。
她不敢问,也不想问。也许已经到了天边,也许正在走向尽头。她只愿幺叔别
再对她那么凶。
街区在冥冥的暮色中,呈现出应有的陈旧拥挤和参差的斑驳。它又不断往下倾
斜,能看清前方街区房顶的起伏,各种院落中树群和衣物的杂色。自行车的扭动。
收音机天线杆儿的歪斜高耸。木板小阳台上的花盆。后院的厕所。猫追狗。揪片子
不搁高汤。
“下车了……”么叔终于开口了。他伸手搀扶玉娟。脸色已完全恢复了平静。
她想问,刚才究竟出啥事了。但现在再问,又有啥用呢?她没接么叔伸过来的手,
她不想在街面上让人瞧见她跟么叔这么亲近。她自己扶着车厢板,挪动坐麻了的双
腿,把孕期反应十分强烈的身子,一点点移下车来。
这边已近城关的市梢。面前是公社卫生所,还是城关大队的卫生所,已无须弄
清。总之,卫生所的人早已下班,空剩一个院子和几棵白蜡蜡的械树。鞋片儿撂到
屋顶上。走廊尽头才有盏灯。那位外科助理果然依的,在他屋里等着他俩。十天前,
天一独自来找过这家伙。这家伙精明得像一匹恰逢盛期的公狸猫。天一犹犹豫豫地
刚磕巴出两句,他就马上明白,到底是咋回子事了。他先古怪地瞟瞥了一下肖天一,
尔后皱起眉头说:“未婚女子……是未婚女子吧?未婚女子做这号手术,可得办不
少手续……到所长办公室去申请了吗?”一边说,一边折腾他屋里那个黑句句的火
炉。他身后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空鸟笼。一个双开门玻璃柜。广口大肚子标
本瓶。被福尔马林浸泡起的粉红的灰褐的可怖的怪胎。天一忙给他递去一个不算厚
也不算薄的纸包。这精明的家伙,不用打开纸包,只用捏惯手术刀的手指,轻轻捏
捏纸包,大概齐就能确定里头包的是粮票、布票还是钱票,或者每样都有一点,各
有多少。他把纸包扔进一个中等大小的鸟笼,拉下蓝布笼套,把鸟笼遮得严严实实。
天一这才注意到,所有的鸟笼有已被罩起和待被罩起之分。纸包被扔进中等大小的
鸟笼,无非告诉对方,你这点出手,不算多,也不算少,马马虎虎还将就得过去。
尔后,这家伙随手从一个黑粗陶罐里抓起一把盐和碎铁骨木,往炉子里一扔,炉子
里立即爆出一声棕黄的闷响。天一不明白他这一手,究竟又表示什么。他只知那纸
包里包着自己六个月的工资。
那家伙把天一推出门去,带玉娟进了手术室。他不正眼看玉娟,总是趁玉娟不
备时,狠狠地瞅她一眼,又赶紧掉开视线。玉娟怕他。当他的手故意触摸她的腿杆
时,她几乎要昏厥了。
玉娟出手术室,天已全黑。那家伙一边锁手术室的门,一边对天一说:“明天
再来。还是这时间。来早了你自找麻烦。来晚了,我也不恭候。回见。”说着,提
起两个被蓝布套罩严实了的鸟笼,胳肢窝里还夹着一棵大白菜,回家去了。
“走吧……”天一去搀扶玉娟。他不知该怎么去安慰为他遭了罪的玉娟。
玉娟不动弹。低着头,倚在近门框的墙边,索索地颤抖,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小
石连德说:“你把儿子交给我,我就得谢你。”
肖天放说:“那可真便宜了我。”
石连德高兴地说:“也便宜了我。”
肖天放就再没跟石连德客套下去。石连德从出监狱后,一直自己单过,再没娶
一个放在自己身边。在镇上找了个相好的,在长桥那头开小酒馆,也忙着一摊儿。
他俩谁也过不到谁店里去。谁又离不开谁。常常是下了班,关了店门,互相再走动
走动。她那儿,也是自己单过,在店后头的小厢房里支一张单人铺,不缺冷清。石
连德一直很喜欢大来。这跟他很早就认识大来娘,也喜欢过大来娘,但始终没跟大
来娘好上,兴许有点关系。石连德至今还记得,大来娘常给那些去她那儿坐坐的客
人,沏一种清茶。每杯清茶里浸一个翠绿翠绿的橄榄果。北方佬都嚼不惯那又酸又
涩的青果。他们皱眉头时,她就捂嘴笑。她从来不赶走任何一个想亲近她的人,但
从来也没让他们真正地亲近过。除了肖天放。
肖天放喜欢听石连德讲大来娘。
石连德也喜欢听肖天放回忆大来娘。
那天,石连德说:“走,这么多年,我都没叫你见见我那位相好的。今天叫你
见见。不过老弟见了,可别耻笑。她当然了,石连德还死死揪住肖天放的袖管,望
着那即将消失在对岸不及大来他娘。”
肖天放说:“世界上不就一个大来娘吗?”
石连德说:“不过,我那个……一双手还经得住人细看。”
肖天放说:“鬼!谁看女人往她手上使劲?!”
石连德说:“不管咋着吧,当面你多少得替我夸她几句。让她高兴高兴。女人
嘛,都爱听个软话。”
肖天放哈哈笑道:“男人就不爱听软话?喷!走你的吧!还叨叨个啥嘛!”
走过军分区被服厂,厂区里常年不断地飘浮出棉絮的纤维尘粒,厂区外居家的
屋顶和路两边的树木,全蒙上了灰白的一层。再往前,县看守所青砖大院的高院墙,
就挨住了河边。河不小。一年四季浑黄。常有大树连根飘来。但流出三五里去,出
县城不太远,水渐少,尔后突然见少。空晾起一大片灰白的河滩,堆满大大小小的
卵石。还有半间屋那么大的青石块,磨秃了棱角,悠然自得而又寂寞百代地侧起接
近清澈的小涧。清倒是清了,水也少得很了。
河对岸,有县城的另一半。老城区那一片,都在对岸。河宽,桥就长。这是一
条完全用圆木方木木板堆垒钉筑成的公路桥。桥桩上涂着很稠的一层焦油。桥面上
厚厚地铺着一层细沙或煤碴。那小酒馆就坐落在看守所斜对门,桥的这一头。这时,
一辆特制的马车带着轰轰的巨响,飞快地从他俩身边一擦而过,奔桥那边去。亏得
老石耳朵好使,老远就听见了那蹄子和轮子的动静,一把把天放拽到了路边。要不,
只想着向那小酒馆里找那双经得住细看的手、又习惯横着身子过马路的瘸鬼肖天放,
真要让那疯了似的四匹马撞倒了,踩烂了,拖碎了。
“不要命了……这些年轻嘎娃……。”马车过去好一会儿,石连德对老城区狭
窄弯曲的小街筒里的马车嘀咕了一句。
肖天放没应声,只是盯着那辆很熟悉的马车不放;好大一会儿,看准了马车的
去向后,匆匆说了句:“你先去占个位子……”便挪动他那条木头假腿,急急向桥
那边走去。
耳朵被炮火震聋过,但眼睛却鹰一般好使的天放,在马车风驰电掣般从他身边
掠过的那一刹那,只回头瞟瞥了一眼,就认出,在车上坐着的,正是他女儿玉娟和
他七弟肖大一。
马车急速深人老城区,拐进紧邻几家煤场制砖厂修造厂和粉条厂的窄街筒,天
一觉得,再没人能瞧见他们了,这才放慢了车速。刚才过桥的那一瞬间,真把他吓
呆了。他知道大哥带大来也到索伯县来了。但一个十二辆马车的车队,怎么着,也
走不了那么快。他带玉娟走的是近路,他满以为,找到大夫,替玉娟了结那件揪心
的事,再往回走时,大哥他们也还不一定到得了县城边上。但偏偏在桥头遇见了。
他只得把玉娟往车厢肚里一推,撩起马鞭,狠狠在辕马和梢子马耳朵根上,来回捎
出一连串尖脆的鞭花,自己也忙勾下肩背,埋下头,一路狂浪地冲撞过桥。但愿灰
暗的暮色和瞬间的猝不及防,能使大哥没能看清了他。
玉娟不知道刚才那一会儿,么叔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凶狠。而这一会儿,却又
铁青着脸,只顾匆忙钻弯曲的街筒,好像要把她带到什么地方,赶紧深埋起来似的。
她不敢问,也不想问。也许已经到了天边,也许正在走向尽头。她只愿幺叔别
再对她那么凶。
街区在冥冥的暮色中,呈现出应有的陈旧拥挤和参差的斑驳。它又不断往下倾
斜,能看清前方街区房顶的起伏,各种院落中树群和衣物的杂色。自行车的扭动。
收音机天线杆儿的歪斜高耸。木板小阳台上的花盆。后院的厕所。猫追狗。揪片子
不搁高汤。
“下车了……”么叔终于开口了。他伸手搀扶玉娟。脸色已完全恢复了平静。
她想问,刚才究竟出啥事了。但现在再问,又有啥用呢?她没接么叔伸过来的手,
她不想在街面上让人瞧见她跟么叔这么亲近。她自己扶着车厢板,挪动坐麻了的双
腿,把孕期反应十分强烈的身子,一点点移下车来。
这边已近城关的市梢。面前是公社卫生所,还是城关大队的卫生所,已无须弄
清。总之,卫生所的人早已下班,空剩一个院子和几棵白蜡蜡的械树。鞋片儿撂到
屋顶上。走廊尽头才有盏灯。那位外科助理果然依的,在他屋里等着他俩。十天前,
天一独自来找过这家伙。这家伙精明得像一匹恰逢盛期的公狸猫。天一犹犹豫豫地
刚磕巴出两句,他就马上明白,到底是咋回子事了。他先古怪地瞟瞥了一下肖天一,
尔后皱起眉头说:“未婚女子……是未婚女子吧?未婚女子做这号手术,可得办不
少手续……到所长办公室去申请了吗?”一边说,一边折腾他屋里那个黑句句的火
炉。他身后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空鸟笼。一个双开门玻璃柜。广口大肚子标
本瓶。被福尔马林浸泡起的粉红的灰褐的可怖的怪胎。天一忙给他递去一个不算厚
也不算薄的纸包。这精明的家伙,不用打开纸包,只用捏惯手术刀的手指,轻轻捏
捏纸包,大概齐就能确定里头包的是粮票、布票还是钱票,或者每样都有一点,各
有多少。他把纸包扔进一个中等大小的鸟笼,拉下蓝布笼套,把鸟笼遮得严严实实。
天一这才注意到,所有的鸟笼有已被罩起和待被罩起之分。纸包被扔进中等大小的
鸟笼,无非告诉对方,你这点出手,不算多,也不算少,马马虎虎还将就得过去。
尔后,这家伙随手从一个黑粗陶罐里抓起一把盐和碎铁骨木,往炉子里一扔,炉子
里立即爆出一声棕黄的闷响。天一不明白他这一手,究竟又表示什么。他只知那纸
包里包着自己六个月的工资。
那家伙把天一推出门去,带玉娟进了手术室。他不正眼看玉娟,总是趁玉娟不
备时,狠狠地瞅她一眼,又赶紧掉开视线。玉娟怕他。当他的手故意触摸她的腿杆
时,她几乎要昏厥了。
玉娟出手术室,天已全黑。那家伙一边锁手术室的门,一边对天一说:“明天
再来。还是这时间。来早了你自找麻烦。来晚了,我也不恭候。回见。”说着,提
起两个被蓝布套罩严实了的鸟笼,胳肢窝里还夹着一棵大白菜,回家去了。
“走吧……”天一去搀扶玉娟。他不知该怎么去安慰为他遭了罪的玉娟。
玉娟不动弹。低着头,倚在近门框的墙边,索索地颤抖,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