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大外交

大外交 第10节

法国,亟待在中欧重建黎塞留的传奇。梅特涅明白,一旦允许这些危
机演变为实力的角力,不论最后是输是赢,奥地利必落得民穷财尽。
因此他的政策是建立道德共识以避免危机,对不可避免者则设法借力
使力,支持愿站在冲突第一线的国家,如在低地国家与法国对抗的英
国,在德国与普鲁士对抗的诸小邦。
梅特涅凭着非凡的外交技巧,将熟知的外交理论化作可行的外交
政策原则。他对奥地利两个最亲近的盟友,也是奥国两个地缘政治上
的威胁,说服它们相信,革命所带来的意识形态上的危险,大于它们
战略上的可趁之机。若当年普鲁士有意利用德国的民族主义,可能早
在俾斯麦前一代便会挑战奥地利在德国的龙头地位。若沙皇亚历山大
一世或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只考虑俄国的地缘政治扩张机会,
则必会像他们的后来人一个世纪后所做的那样,更彻底地利用奥斯曼
帝国的瓦解,而对奥国十分不利。当时普、俄均自我节制,以免有违
维持现状的大原则。在拿破仑的猛攻下仿佛即将寿终正寝的奥地利,
借梅特涅的安排又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多延续了百年的寿命。


解救这个不合时宜的帝国并指引其政策近50年的功臣,在13岁
前不曾到过奥地利,到17岁才去定居。梅特涅的父亲曾任哈布斯堡
所属莱茵区( Rhineland)总督。他本人见多识广,总觉得说法文比说
德文自在。1824年他写给威灵顿(Wellington)的信中说:“长久以来
欧洲对我有如祖国。”当时反对他的人对他义正词严的大道理及巧饰
过的讽喻不以为然。但伏尔泰及康德应能理解他的看法。身为启蒙时
期的产物,却发现自己被拖进一场与本性不合的革命斗争中,又成为
一个四面楚歌但国体难改的国家的首相。
态度严肃,目标中庸是梅特涅的处事风格,他曾说:“勿在意抽
象概念,接受事物现状,竭尽所能避免昧于事实。”又说:“对经不起
考验的高调,如保卫人类文明,无从产生实际行动。”


秉持此种态度,梅特涅得以使自己不致随波逐流。拿破仑刚在俄
国被打败,俄国军队还未抵达中欧前,他便看出俄国是一长期的潜在
威胁。当奥地利的邻国都专注于摆脱法国的统治时,他却以战争的目
标是否有利于其摇摇欲坠的国家,作为奥国参与反拿破仑联盟的条
件。他的态度与二次大战期间,民主国在类似情况下面对苏联时的立
场完全相反。他跟卡斯尔雷及皮特一样,认为中欧强大乃欧洲稳定的
前提。为极力避免一决实力高下的战事,他对中庸之道的重视不亚于
对纯实力的累积:
“欧洲强国之态度随其地缘位置而有不同。法、俄各有
一处边界,且易守难攻。莱茵河加以三道堡垒的防御令法国
得保安全;恶劣天候则使尼曼河( Niemen)成为俄国天险。
奥、普却四境门户洞开,饱受邻国威胁。两国在法、俄强势
压力之下,唯有善用智慧步步为营之上策,彼此及与邻国保
持友好,始得安宁。”
奥地利虽需要俄国作为对抗法国的屏障,却不放心这躁进的盟
国,尤其是沙皇宗教般的狂热。塔列兰曾说,亚历山大一世不愧为疯
狂保罗( Tsar Paul)之子。梅特涅说亚历山大是“集男性美德与女性


弱点的奇异组合。对真正的野心不敢造次,对纯粹的虚荣却勇气十
足”。
梅特涅以为对俄国的问题不在于如何防范其侵略野心,因奥国对
此力不从心,而是如何缓和此种野心。一位奥国外交官回报:“亚历
山大期望世界和平,但非为和平本身及和平之好处,而是存有私心;
非一无条件,而是有所保留;和平须由其仲裁,世界之安定幸福须来
自于他,全欧均应承认此为其功德。有赖其恩赐,并可任其予取予
求。”
卡斯尔雷及梅特涅对于应如何对付见异思迁好干预的俄罗斯,有
不同意见。卡斯尔雷身为远离冲突现场的岛国的外相,只打算对俄国
明显的攻击采取行动,而且一定要攻击威胁到均势才会有所反应。梅
特涅的国家却在欧洲心脏地带,冒不起这种风险。正因为不信任亚历
山大,梅特涅力主与他保持密切关系,全力防备他可能造成的威胁。
他曾写道:“一旦开火,亚历山大定会在佞臣引领下逃离我等的监督,
届时将无以节制其自恃天命而为所欲为。”
为冲淡亚历山大的狂热,梅特涅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他虽坚决反
对奥地利强出头或采取片面行动,但在他领导下,奥国却成为打击民
族主义的先锋。他更不鼓励他国自行行动,部分即由于他担心俄罗斯
的宗教式狂热会演变为扩张主义。对他而言,温和中庸既是哲学上的
美德,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他曾对一位奥国大使做如下的指示:“化
解他人之利益主张比急于追求本身利益更重要,别无所求,收益反
大。”只要情况允许,他一定设法以耗日废时的谈判,限制他国不得
超越欧洲共识所容许的范围,借以拖延他国祭起圣战旗帜的图谋。
另一方面,梅特涅的做法是团结保守势力。凡诉诸行动势不可免
时,他另有巧妙之戏法,对此他曾做过如下解说:“奥地利事事重实
质而多思量。俄罗斯唯重形式。英国重实质不重形式,我方之任务即
在结合英方期期以为不可与俄方之惺惺作态。”梅氏以灵活的手腕,
把他深怀戒心的俄罗斯,变成基于保守利益而结合的盟友,把他信任
的英国,变为保卫均势不受挑战的最后依靠,由此使奥国得以掌控一
个世代的欧洲事务步调。然而必然要发生的事只能延后,无法扭转。


即使如此,能够依据不符时代主流的价值观,延续一古国长达一世
纪,不可谓成就不大。
令梅特涅两难的抉择在于,他与沙皇越接近,与英国的关系就可
能受影响;他越是冒此风险,就越不得不靠拢沙皇以免孤立。他的理
想组合是,既有英国支持维护现有的领土平衡,又有俄国支持弭平国
内的动乱;既有四国同盟保护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又有神圣同盟保护
国内的安定。

首节 上一节 10/119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哭泣的骆驼

下一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