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第80节
地的居民:“现在,我们萨呷玛山上有两位尊者:一名目犍连,一名舍利子,
他们二位是真正的善知识,你们为何不去拜见?”天人们这样告知后,前
来拜见者络绎不绝,两位尊者觉得天天很多人来恭敬供养,因琐事虚耗时
光,于自己修习无益,便决定离开此山。他们就告诉那些已得罗汉果的果
嘎勒嘎的弟子们:“以前在这幽静的森林中安居非常殊胜,但现在来往的
人太多,我们曾与果嘎勒嘎约定,如果人来得多我们就不辞而别,现在,
我们打算离开此地,你们最好去王舍城,我们大家各奔东西,都好自办道。”
依据尊者的教言,寺院里的全部僧众、施主都去了王舍城,二位尊者也另
去他方。路途中,天下雨了,越下越大,二位尊者看见前面有个山洞,想
进去避一避雨。也看见了先进去了一个牧女又进去一个男人。过一会,那
个男人出来走了。两位尊者未多观察便走进山洞里避雨。
这时,果嘎勒嘎出游已经回到萨呷玛山,一看森林中的两位尊者没
了,经堂里的弟子也全部没有了,他心中既着急又烦恼,东打西听询问。
结果别人告诉他:“是那两位尊者把你的弟子、施主等全带走了。”他听
了马上生起了大嗔恨心。又跑到那位大施主家,施主家的儿子也没有,他
问施主:“您家的儿子哪去了?”施主说:“他跟舍利子出家了,现在不知
他们一起又跑到哪里去了。”听到后,简直是火上加油:不但把自己的眷
属带走了,还把施主的儿子也带走了。又有些不明事理的人在旁边添油加
醋地说:“当初你倒是对他俩蛮好的,可现在反把你的眷属全带跑了……”
他越听越生气,怒不可遏,一刻也难以平静:这样太不应理了,无论如何,
我去把我的弟子眷属带回来。打听两位尊者的去向后,立刻起身追赶他们,
在山洞里追上了,他就强压心中的怒火,在二位尊者前仍然恭敬顶礼,说
了些悦耳的敬语。
先前先进山洞的牧女在里面听到洞里有三位比丘说话的声音,就悄
悄从山洞深处溜了出来。果嘎勒嘎看到一个行为不规的女子从洞深处走
出,心生怀疑,再仔细地观察那个女子是刚做完不净行的眼神,心想 :洞
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肯定他们之间有关系(师言:当时,以一般凡夫之见,
好象果嘎勒嘎有一个相似的因,后来对二位作诽谤。以后,我们平时在评
论定论一个人、一件事时,千万不要以凡夫之见去洞察断决,一定一定要
谨慎!)。他心里生起了邪见(Miccha Ditthi),再加原有的怒火,果嘎
勒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恨,当面对二位尊者恶口辱骂:“你们已经犯
了戒,行为不如法……。”说了很多不堪入耳的恶语,两位尊者见他恼羞
成怒,也就无言相对,不再解释。
然后,果嘎勒嘎就追去了王舍城,凡见到比丘就对他们说舍利子和
目犍连是怎样怎样地与女人有关系,持戒不清净等过失……。(师言:我
们学院的六千僧众中,若现量见到他人的过失,要再三观察是不是自己的
眼根不清净、耳根不清净而看错了听错了。若不是管家负责人在很必要的
时候,最好不要举他人之过,否则自背因果。不要说无因诽谤,即便是有
因诽谤也要堕入地狱的,佛陀也是无法救度,这里的果嘎勒嘎就是一个强
有力的例证。现在,在我们学院所有的人,都是发了菩提心的,可以说都
是因地菩萨,若是对菩萨诽谤,其罪是大于诽谤罗汉的,将不知比果嘎勒
嘎之苦要长、要重多少倍?所以,各位徒众,你们为了究竟的自利,千万
千万莫察他人之过,多观自心自身自口为要!要‘守身如玉莫妄举,守口
如瓶莫妄言,守意如城莫妄念。’切记!切记!)果嘎勒嘎就这样在王舍
城散布着谣言,对二位尊者妄加诽谤。诸比丘闻之就前往佛陀前请问:“世
他们二位是真正的善知识,你们为何不去拜见?”天人们这样告知后,前
来拜见者络绎不绝,两位尊者觉得天天很多人来恭敬供养,因琐事虚耗时
光,于自己修习无益,便决定离开此山。他们就告诉那些已得罗汉果的果
嘎勒嘎的弟子们:“以前在这幽静的森林中安居非常殊胜,但现在来往的
人太多,我们曾与果嘎勒嘎约定,如果人来得多我们就不辞而别,现在,
我们打算离开此地,你们最好去王舍城,我们大家各奔东西,都好自办道。”
依据尊者的教言,寺院里的全部僧众、施主都去了王舍城,二位尊者也另
去他方。路途中,天下雨了,越下越大,二位尊者看见前面有个山洞,想
进去避一避雨。也看见了先进去了一个牧女又进去一个男人。过一会,那
个男人出来走了。两位尊者未多观察便走进山洞里避雨。
这时,果嘎勒嘎出游已经回到萨呷玛山,一看森林中的两位尊者没
了,经堂里的弟子也全部没有了,他心中既着急又烦恼,东打西听询问。
结果别人告诉他:“是那两位尊者把你的弟子、施主等全带走了。”他听
了马上生起了大嗔恨心。又跑到那位大施主家,施主家的儿子也没有,他
问施主:“您家的儿子哪去了?”施主说:“他跟舍利子出家了,现在不知
他们一起又跑到哪里去了。”听到后,简直是火上加油:不但把自己的眷
属带走了,还把施主的儿子也带走了。又有些不明事理的人在旁边添油加
醋地说:“当初你倒是对他俩蛮好的,可现在反把你的眷属全带跑了……”
他越听越生气,怒不可遏,一刻也难以平静:这样太不应理了,无论如何,
我去把我的弟子眷属带回来。打听两位尊者的去向后,立刻起身追赶他们,
在山洞里追上了,他就强压心中的怒火,在二位尊者前仍然恭敬顶礼,说
了些悦耳的敬语。
先前先进山洞的牧女在里面听到洞里有三位比丘说话的声音,就悄
悄从山洞深处溜了出来。果嘎勒嘎看到一个行为不规的女子从洞深处走
出,心生怀疑,再仔细地观察那个女子是刚做完不净行的眼神,心想 :洞
里只有他们三个人,肯定他们之间有关系(师言:当时,以一般凡夫之见,
好象果嘎勒嘎有一个相似的因,后来对二位作诽谤。以后,我们平时在评
论定论一个人、一件事时,千万不要以凡夫之见去洞察断决,一定一定要
谨慎!)。他心里生起了邪见(Miccha Ditthi),再加原有的怒火,果嘎
勒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恨,当面对二位尊者恶口辱骂:“你们已经犯
了戒,行为不如法……。”说了很多不堪入耳的恶语,两位尊者见他恼羞
成怒,也就无言相对,不再解释。
然后,果嘎勒嘎就追去了王舍城,凡见到比丘就对他们说舍利子和
目犍连是怎样怎样地与女人有关系,持戒不清净等过失……。(师言:我
们学院的六千僧众中,若现量见到他人的过失,要再三观察是不是自己的
眼根不清净、耳根不清净而看错了听错了。若不是管家负责人在很必要的
时候,最好不要举他人之过,否则自背因果。不要说无因诽谤,即便是有
因诽谤也要堕入地狱的,佛陀也是无法救度,这里的果嘎勒嘎就是一个强
有力的例证。现在,在我们学院所有的人,都是发了菩提心的,可以说都
是因地菩萨,若是对菩萨诽谤,其罪是大于诽谤罗汉的,将不知比果嘎勒
嘎之苦要长、要重多少倍?所以,各位徒众,你们为了究竟的自利,千万
千万莫察他人之过,多观自心自身自口为要!要‘守身如玉莫妄举,守口
如瓶莫妄言,守意如城莫妄念。’切记!切记!)果嘎勒嘎就这样在王舍
城散布着谣言,对二位尊者妄加诽谤。诸比丘闻之就前往佛陀前请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