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百业经

百业经 第43节


失。”他依教奉行,果然一切都消失了。他觉得很轻松,更加精进修持,

不久断除了三界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请问:“世尊,宝海童子以何善业得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

俱身有各种宝饰,生下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所到之

处非人天人为他铺地散花?以何因缘对三宝生起信心出家得证罗汉果位?

唯愿为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这都是他前世发愿力(Adittha-na Bala)。贤劫人寿

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

富如多闻天子,对三宝很具信心。他特地建了一座经堂,迎请迦叶佛及其

所有的眷属,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请他们沐浴,还将迦叶佛的头发和指

甲造塔供养。他见很多飞鸟在塔上筑巢拉撒觉得这样很不应理,就在塔上

再修一层楼并以幡盖、宝伞装饰,室内用璎珞等装饰得非常圆满。后来,

他发愿:以此善业,愿我生生世世转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俱身有各种

宝饰,生下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宝藏任人取之不尽,

所到之处非人、天人为我铺地散花,然后对三宝生起信心,并在释迦佛的

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施主就是

现在的宝海童子,当时有如此善业及愿力,故今生他获得世间一切圆满,

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28)宝 喜

—舍自生命 救五商主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有忄乔陈如等五

比丘⑴(Panca Vaggiya Bhikkhu)(阿若忄乔陈如(Kondanna)、安页革卑

(Asajit)、拔提(Bhad-rika)、十力迦叶(Dasabala Kasapa)、摩诃拘利

(Ma-hanama Kulika))在苦行,他们远远地看见世尊向他们走来时,就共

同商定:“沙门果达玛今天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

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只是坐在那里招呼一下:‘你来了,请坐!’就可以

了。因为原来我们一起苦行,后来,他就不是少欲知足了,每天吃的是饭

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这些行为很不如

法。他今天来是可以,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渐渐地世尊已经临近

了,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地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

端来温水,请佛洗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手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

达玛,您来了,请入坐!”世尊知道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但还

是缄默不语。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的名,直接叫世尊的种姓,语气态

度仍有失恭敬。(师言:在学法的弟子中,对我有信心的会恭称:法王如

意宝(Cinta Mani)、金刚大阿 黎、大恩上师、勇列吉祥贤等,但那些对

我有看法的人则直呼我的名字,这些对我是无利无害的。但按规矩:对传

法、灌顶等六种上师必须要有一个自己最恭敬的称呼,不能直呼上师之名,

否则,果报很大。这在许多经论中有专门的教证。)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

“你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对圆满

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听了世尊的这些话,

他们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你没有得到圣者的一

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你也没有什么增长,不同的是你求

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就问五比
首节 上一节 43/197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代文选

下一篇:技击余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