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第23节
祈求“药叉”传法。当时,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
五百盗贼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证得了初果(Sotapanna)圣位;那位跛子也获
证了不来果(Anagami)。(译者:这个跛子初为裁缝,后在施主家口袋里呆
一晚,又在森林里差一点儿被作为祭品,最后得到佛陀的救度而证得不来
果位。所以,人生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看到这些公案后会觉得:确实芸
芸众生各有各的人生道路;在座的各位以前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以后的
道路可能会有不同的酸甜苦辣,时常静静思维也是对人生有甚多感慨。无
论如何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能退失,同时要仔细取舍因果呀!)五百盗贼
证得初果后,世尊复现相好庄严,众贼见之无不合掌恭敬顶礼,并祈求在
佛陀教法下出家。佛陀摄受他们并为之授戒传法。他们精进修持,终于摧
毁了三界烦恼,同证罗汉果位。
此时的跛子因六根不具足不能出家而生起惭愧心,他想:我这个人
太可怜了,假如我身根具足,我一定会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
位。因他如是发心,他的脚立即不跛了,身也立直了。他欢喜无比,马上
去佛前祈求出家,佛陀同样摄受他,为他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
最后获证了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业感,他今世为跛子?又以何因缘他能
复原并得出家证果?唯祈开示,愿乐欲闻。”佛言:“此乃前世业力所致。
曾经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译者:大
家也许会认为:《百业经》中怎么多是迦叶佛出世时的因缘,于释迦教法
时成果的公案?这是因为若没有在迦叶佛前发愿之因,也就不会有在释迦
佛教法下出家证果之果,是共业成熟之故。如今我们在座的四众弟子(Catu
Parisa)今在释迦佛教法下共同修学佛法,此共同善业力,将在弥勒佛教
法时共同成熟因缘。每每忆起十多年来,我一直给你们传法,你们一直听
我讲法,我想这也是往昔就结下的殊胜缘份吧!)鹿野苑的一位施主有两
个儿子,大儿子对佛起信,精进修持后证得无来果。他洞察到世态炎凉、
俗世的是非而生起厌离心,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便天天静住修持。小
儿子则是无论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不辞辛苦地劳作,痛苦难忍之时便对哥
哥生大嗔心恶口相骂:‘你象跛子一样天天安住睡觉,可我为你的生活整
天操劳,你实在是太懒惰了!’弟弟骂后,哥哥知道他造了很大的恶业,
(师言:成熟业缘有三个条件:一、对境是得果之圣者;二、意乐上相续生
大嗔心;三、究竟恶口相骂。我们是学大乘法的修行人,多是发了菩提心
的菩萨,如果不注意而恶口骂人,则果报不可思议,当慎之!)便对弟弟
说:‘不要这样恶口(Pisuna Navaca),我已是圣者(Ariya Puggala),你
这样徒有造罪,应当立即忏悔(Khama-pana)。听此言弟弟猛然觉醒,深感
自己不应如此,忙向哥哥求忏悔,并跟哥哥商量同去迦叶佛前出家,商定
后就出了家。哥哥出家后精进修持,证得了罗汉果位。弟弟一生虽然修持
但没有即生证果,他在临终时发愿:(译者:有些人说:“我今生一定要成
就,否则,出家修行是白费了。”这个决心很好,但实际上,若今生因缘
未成熟,也不可能今生成就,有些人过于着急,非要马上成就不可,否则,
觉得一切都浪费了。殊不知这是很愚痴的想法,是没有智慧的观点。若诚
信因果,当知供一朵花的功德也是很大的,更何况出家修行呢?因此,应
该把眼光放远一些,今生不成就,愿来世一定成就,发一个深切的大愿!
我们通过这部经即知道,当年在迦叶佛前的许多出家人一生修圣教,清净
戒律,但没有即生成就,而是到释迦佛时才证果的呀!)愿我恶口相骂的
五百盗贼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证得了初果(Sotapanna)圣位;那位跛子也获
证了不来果(Anagami)。(译者:这个跛子初为裁缝,后在施主家口袋里呆
一晚,又在森林里差一点儿被作为祭品,最后得到佛陀的救度而证得不来
果位。所以,人生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看到这些公案后会觉得:确实芸
芸众生各有各的人生道路;在座的各位以前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以后的
道路可能会有不同的酸甜苦辣,时常静静思维也是对人生有甚多感慨。无
论如何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能退失,同时要仔细取舍因果呀!)五百盗贼
证得初果后,世尊复现相好庄严,众贼见之无不合掌恭敬顶礼,并祈求在
佛陀教法下出家。佛陀摄受他们并为之授戒传法。他们精进修持,终于摧
毁了三界烦恼,同证罗汉果位。
此时的跛子因六根不具足不能出家而生起惭愧心,他想:我这个人
太可怜了,假如我身根具足,我一定会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
位。因他如是发心,他的脚立即不跛了,身也立直了。他欢喜无比,马上
去佛前祈求出家,佛陀同样摄受他,为他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
最后获证了罗汉果位。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业感,他今世为跛子?又以何因缘他能
复原并得出家证果?唯祈开示,愿乐欲闻。”佛言:“此乃前世业力所致。
曾经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译者:大
家也许会认为:《百业经》中怎么多是迦叶佛出世时的因缘,于释迦教法
时成果的公案?这是因为若没有在迦叶佛前发愿之因,也就不会有在释迦
佛教法下出家证果之果,是共业成熟之故。如今我们在座的四众弟子(Catu
Parisa)今在释迦佛教法下共同修学佛法,此共同善业力,将在弥勒佛教
法时共同成熟因缘。每每忆起十多年来,我一直给你们传法,你们一直听
我讲法,我想这也是往昔就结下的殊胜缘份吧!)鹿野苑的一位施主有两
个儿子,大儿子对佛起信,精进修持后证得无来果。他洞察到世态炎凉、
俗世的是非而生起厌离心,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便天天静住修持。小
儿子则是无论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不辞辛苦地劳作,痛苦难忍之时便对哥
哥生大嗔心恶口相骂:‘你象跛子一样天天安住睡觉,可我为你的生活整
天操劳,你实在是太懒惰了!’弟弟骂后,哥哥知道他造了很大的恶业,
(师言:成熟业缘有三个条件:一、对境是得果之圣者;二、意乐上相续生
大嗔心;三、究竟恶口相骂。我们是学大乘法的修行人,多是发了菩提心
的菩萨,如果不注意而恶口骂人,则果报不可思议,当慎之!)便对弟弟
说:‘不要这样恶口(Pisuna Navaca),我已是圣者(Ariya Puggala),你
这样徒有造罪,应当立即忏悔(Khama-pana)。听此言弟弟猛然觉醒,深感
自己不应如此,忙向哥哥求忏悔,并跟哥哥商量同去迦叶佛前出家,商定
后就出了家。哥哥出家后精进修持,证得了罗汉果位。弟弟一生虽然修持
但没有即生证果,他在临终时发愿:(译者:有些人说:“我今生一定要成
就,否则,出家修行是白费了。”这个决心很好,但实际上,若今生因缘
未成熟,也不可能今生成就,有些人过于着急,非要马上成就不可,否则,
觉得一切都浪费了。殊不知这是很愚痴的想法,是没有智慧的观点。若诚
信因果,当知供一朵花的功德也是很大的,更何况出家修行呢?因此,应
该把眼光放远一些,今生不成就,愿来世一定成就,发一个深切的大愿!
我们通过这部经即知道,当年在迦叶佛前的许多出家人一生修圣教,清净
戒律,但没有即生成就,而是到释迦佛时才证果的呀!)愿我恶口相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