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第146节
别人。)(译者:自从讲了《百业经》后,我们的汉族弟子中已有一百多
个人立即出家了,现在都精进修学成为真实的佛弟子。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觉得这个选择很不错,大家应随喜功德。)还有些人觉得不该出家,等
到生了儿子女儿以后才出家。可是后来他们在家中一直忙于生计,生了孩
子就去世了,没有了出家的机会。(师言:有些人说明年、后年到学院来
常住,可是没等来学院就去世了。)(译者:前两个月时,汉族弟子当中
有些老年人,虽然我和益西彭措堪布再三劝其出家,但仍不愿出家,结果
在回去的路上已死掉了。)最后,那五百个人中只剩下两个人尚活于世。
伙伴都一个个地死去了,这两位老人才醒悟过来:我们二十五岁时就发心
出家,现在已是年迈体衰,若还不出家,恐怕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出家了。
他们将自己的财产上供下施后于迦叶佛前出家了。因佛陀规定:新出家的
人必须承侍先出家的上座之故,虽二位老人已是年迈古稀,但仍必须做很
多事情。僧团中一些僧人经常欺负他们二位老人,叫他们‘老糊涂’、说
他们的过失等等。其中一位老人生起了嗔恨心,觉得自己天天为别人做事
情,却要受这样的侮辱,心中很是忿然。而另一位老人的心胸很开阔,他
对伙伴说:‘不要生气,这并非他们的错,如果我们早一点出家就不会发
生这种事,要说错还是我们的错。’这位老人遂诚心诚意地忏悔,没有受
到报应。(师言:有些恶业如生嗔恨心等,象这位老人一样立即忏悔,以
后也是不会受报的。)他们一生中出家,在临终时发愿:我们一生在佛的
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欢喜心,以此功德,愿我们能在释迦佛出世时童贞
入道,(译者:这两位老人很害怕,觉得老年出家很困难。你们当中的老
人们也应注意,若今生未得证悟,也应发愿来世弥勒佛出世时能变成小沙
弥。老年出家的人不一定能精通戒律的学处,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因
不懂戒律以至于行为很不如法。)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如不够出
家的年龄,愿佛陀为我们特别开许可以出家。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的二位老人即这两个孩子。因他们的愿力故,今
生在我教法下,七岁时得我特殊开许他们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 报以跛脚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长大娶妻,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
九个月后,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上半身的身相非常庄严,但双足却呈
畸形。自从生下这个孩子,施主家里一切都非常吉祥(Mangala)圆满,施
主为孩子举行了诞生仪式,因双脚残疾之故,取名为跛子。用牛奶、酥油、
酸奶等精心地喂养。随着跛子的长大,施主家里也是越来越富有,无论做
什么事,只要一提跛子的名字,都能顺利圆满。舍卫城的人们得知这个消
息后,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总要提这个孩子的名字,准能圆满成功。所
以,他在舍卫城一带颇有名气。他也学习并精通如八观察等世间的各种学
问。
有一次,他乘着马车率众眷属一起出游,远见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
祗陀园,跛子问随从的眷属:“他们那么多人涌向祗陀园是做什么?”随
从告诉他:“是去朝拜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跛子疑问道:
“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释迦牟尼佛身为迦毗罗卫国⑴的太子,相士
曾预言:太子若出家则证得佛果,若在家则为转轮王。后来,太子出家证
得了佛果,众人对太子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与敬信心。”听了这话,跛子
令眷属去祗陀园。时世尊正为众多眷属传授佛法,跛子遥见世尊三十二相,
个人立即出家了,现在都精进修学成为真实的佛弟子。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觉得这个选择很不错,大家应随喜功德。)还有些人觉得不该出家,等
到生了儿子女儿以后才出家。可是后来他们在家中一直忙于生计,生了孩
子就去世了,没有了出家的机会。(师言:有些人说明年、后年到学院来
常住,可是没等来学院就去世了。)(译者:前两个月时,汉族弟子当中
有些老年人,虽然我和益西彭措堪布再三劝其出家,但仍不愿出家,结果
在回去的路上已死掉了。)最后,那五百个人中只剩下两个人尚活于世。
伙伴都一个个地死去了,这两位老人才醒悟过来:我们二十五岁时就发心
出家,现在已是年迈体衰,若还不出家,恐怕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出家了。
他们将自己的财产上供下施后于迦叶佛前出家了。因佛陀规定:新出家的
人必须承侍先出家的上座之故,虽二位老人已是年迈古稀,但仍必须做很
多事情。僧团中一些僧人经常欺负他们二位老人,叫他们‘老糊涂’、说
他们的过失等等。其中一位老人生起了嗔恨心,觉得自己天天为别人做事
情,却要受这样的侮辱,心中很是忿然。而另一位老人的心胸很开阔,他
对伙伴说:‘不要生气,这并非他们的错,如果我们早一点出家就不会发
生这种事,要说错还是我们的错。’这位老人遂诚心诚意地忏悔,没有受
到报应。(师言:有些恶业如生嗔恨心等,象这位老人一样立即忏悔,以
后也是不会受报的。)他们一生中出家,在临终时发愿:我们一生在佛的
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欢喜心,以此功德,愿我们能在释迦佛出世时童贞
入道,(译者:这两位老人很害怕,觉得老年出家很困难。你们当中的老
人们也应注意,若今生未得证悟,也应发愿来世弥勒佛出世时能变成小沙
弥。老年出家的人不一定能精通戒律的学处,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因
不懂戒律以至于行为很不如法。)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如不够出
家的年龄,愿佛陀为我们特别开许可以出家。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时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的二位老人即这两个孩子。因他们的愿力故,今
生在我教法下,七岁时得我特殊开许他们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 报以跛脚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长大娶妻,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
九个月后,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上半身的身相非常庄严,但双足却呈
畸形。自从生下这个孩子,施主家里一切都非常吉祥(Mangala)圆满,施
主为孩子举行了诞生仪式,因双脚残疾之故,取名为跛子。用牛奶、酥油、
酸奶等精心地喂养。随着跛子的长大,施主家里也是越来越富有,无论做
什么事,只要一提跛子的名字,都能顺利圆满。舍卫城的人们得知这个消
息后,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总要提这个孩子的名字,准能圆满成功。所
以,他在舍卫城一带颇有名气。他也学习并精通如八观察等世间的各种学
问。
有一次,他乘着马车率众眷属一起出游,远见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
祗陀园,跛子问随从的眷属:“他们那么多人涌向祗陀园是做什么?”随
从告诉他:“是去朝拜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跛子疑问道:
“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释迦牟尼佛身为迦毗罗卫国⑴的太子,相士
曾预言:太子若出家则证得佛果,若在家则为转轮王。后来,太子出家证
得了佛果,众人对太子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与敬信心。”听了这话,跛子
令眷属去祗陀园。时世尊正为众多眷属传授佛法,跛子遥见世尊三十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