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百业经

百业经 第132节

痊愈,如果现在去世了,太子尚幼,不能亲政,若为奸臣左右,定将祸国

殃民,我死后应由谁来辅佑太子呢?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嘎沃、涅嗄沃二

位大臣。这两位重臣不仅智慧很高,而且人格稳重,非常善良,作事既高

瞻远瞩又小心谨慎,应是辅政的最好人选。他立即宣二位大臣进宫商议要

事,告诉他们:‘我一病不起,想已不久于人世,朕把四大军队、国库及

太子全托付给你们二位重卿,望好好辅佑太子,护持国政!’二位大臣遵

从王命,立太子为王,辅佑国政。老国王不久就驾崩了。二大臣皆尽忠保

国,尽力效命。等小国王长大后,便把军权、国政大权全交给了他。诸比

丘,当时的大天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二位大臣就是现在的

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当时的小太子就是现在的草衣罗汉。当时我也是把

军队、国库、太子托付给他们来护持我的国家,现在我也是把佛法交给他

们继续弘扬。另外,迦叶尊者以前也发愿,释迦牟尼佛涅 后,他接佛的

传承,代代相传。阿难尊者以前也发过愿,发愿在释迦牟尼佛教下为多闻

第一。那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

有一位比丘,他在迦叶佛教下,依止了一位多闻第一的堪布,出家持净戒,

临死时发愿:我在迦叶佛教下一生出家,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境界,愿我在

释迦牟尼佛教下,令佛欢喜,灭尽三界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并象我的

堪布一样,愿我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多闻第一。当时发愿的比丘就是现在的

阿难尊者。以他当时发愿的缘故,今在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烦恼,

获证阿罗汉果位,并且在我教下成为多闻第一。迦叶尊者在迦叶佛出世时,

在佛教法下出家,他的堪布在迦叶佛教法下是头陀第一。他一生出家,也

于临死时发愿:我虽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但没有得到任何境界,愿

我在释迦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灭尽烦恼,得到阿罗汉果位,象我的

堪布那样成为头陀第一,并且在释迦牟尼佛示现涅

时,我能持佛微妙法代代传下去。他发此殊胜愿后,就去逝了。后投胎到

印度鹿野苑一大臣家中。长大后,成为当时的直指国王的大臣。当时迦叶

佛示现无余涅 ,直指国王做了遗塔,方圆一由旬。国王把建遗塔的整个

工程交给他负责。大臣把遗塔圆满造成后,国王请迦叶佛教下的所有比丘

们来,举行仪式开法会。因当时迦叶佛圆寂七天后,生死自在的圣者们全

已趋入涅 ,很多凡夫僧都已还俗(Uppabba-jita),(译者:各位以后遇

到什么动乱会不会道心不动?)故到处已请不到一位僧人来供养。国王询

问大臣:‘现在为何没有僧人?’大臣回禀:‘国王,佛已涅

,生死自在的圣者也趋入涅 ,凡夫僧全已还俗(Uppabbajita)。’(师

言:可能象当时解放时期一样,很多高僧大德到外国去了,藏地的凡夫僧,

有的是国家强迫还俗(Uppabbajita),有的自愿还俗(Uppabbajita),藏地

几乎是没有出家人。少数人虽然内心持清净戒,但外面也不敢穿僧衣。汉

地也有这样吧,但愿不要在我们时代使佛法遭到大违缘,不然我们这么多

人中,有些遇到大变化时,肯定境界不是很圆满的,到时可能会转变的很

多。)当时没有找到一个僧人,国王只好自己做了一些供养就返回了。大

臣因此在佛塔前发了殊胜的愿:以我这次修佛塔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转

生于富贵之家,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于佛教法下出家,

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将来佛示现涅 时,愿由我来继续弘扬佛的

教法。诸比丘,当时的大臣就是现在的迦叶尊者,因他当时发愿之故,今

于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此是迦叶和阿难二位尊者承

传教法的因缘。
首节 上一节 132/197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代文选

下一篇:技击余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