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36节

注释

〔1〕 好:爱好,追求。道:从掌握技术进一步体会它的原理。

〔2〕 进:超过。进乎技矣:已经超过一般技术了。

〔3〕 未尝见全牛也:未曾看到整头的牛了。这是说对牛的自然结构已摸得很熟,一整头牛在庖丁的眼里就像是一些可以拆卸的零件一样,所以说三年后,就再也没看到整头的牛了。

〔4〕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看了。遇:接触。

〔5〕 官知止而神欲行:感觉器官(指眼睛)已停止使用而靠精神活动来进行工作。官知:指感觉器官。神欲:指精神活动。

〔6〕 依:顺着。天理:指牛的天然结构。

〔7〕 批:击,砍。却:通“郄”,指筋骨连接处的空隙。

〔8〕 道:通“导”,顺着。窾(kuǎn款):空穴,指骨节间的窍穴。

〔9〕 因:顺着,按照。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体结构的原有空隙处。

〔10〕 枝:筋脉。经:经络。肯:粘着骨头的肉。綮(qǐnɡ请):筋肉聚结处。这些地方容易使刀钝折,故未尝。尝:试,指试刀,用刀。

〔11〕 大軱(ɡū姑):大腿骨。

〔12〕 族庖:犹“众庖”,指技术一般的厨子。

〔13〕 折:用刀砍折骨头。

〔14〕 硎(xínɡ刑):磨刀石。若新发于硎: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15〕 彼节者有间(jiàn见):那骨节的地方有空隙。

〔16〕 无厚:没有厚度,形容刀刃极薄极锋利。

〔17〕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18〕 游刃:转动刀刃。

〔19〕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20〕 怵(chù触)然:警惕的样子。

〔21〕 视为止:视力集中,停留在一点上。

〔22〕 謋(huò或):骨肉相离的声音。謋然:謋地一响。

〔23〕 如土委地:就像泥土散开撒落地上一样。

〔24〕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志:满意。踌躇满志:满意自得的样子。

〔25〕 善刀:拭刀。  (吴秋濵 注)


惠子相梁(《秋水》)

在这篇生动而活泼的短文中,作者以极其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统治阶级唯恐失去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表现出来的丑态,表示了作者对它们的卑视态度。从这篇短文中可以看出庄子散文比喻形象、讽刺幽默而又辛辣的特点。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 〔1〕 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 〔2〕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 〔3〕 不食,非醴泉 〔4〕 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5〕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6〕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

〔1〕 或:无定指示代词,有人或某人之意。

〔2〕 鹓鶵(yuān chú鸳除):鸾凤一类的鸟。《毛诗陆疏广要》说:凡凤有五,多赤色者乃凤,多黄色者乃鹓鶵。

〔3〕 练实:竹实。

〔4〕 醴泉:甘泉。

〔5〕 鸱(chī吃):鸱鸮,即猫头鹰。腐鼠:喻轻贱、污浊之物,此处指庄子卑视的相位。

〔6〕 吓:恐惧而发怒的声音。此说鸱鸮害怕鹓鶵来夺腐鼠,因而作此声音,以示威吓。  (李永祜 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秋水》)

这段短文显示了庄子的诡辩技巧。惠子的本意是说,庄子不是鱼,不能知道鱼的快乐,但他用了“安知鱼之乐”来质问庄子。“安知鱼之乐”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用疑问词来表示否定,说“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即不可能知道的意思;一种是疑问,即怎么“知鱼之乐”,问“知鱼之乐”的过程。正由于这句话有这两种意义,就给庄子钻了空子,他把这话解释作第二种意义,说成了惠子已经承认他“知鱼之乐”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 之上。

庄子曰:“倏鱼 〔2〕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3〕 矣。”
首节 上一节 36/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