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33节
〔14〕 而:读“能”,作“才能”解。征:取信。
〔15〕 若此:像斥鷃。这数句是说:那些智能胜任一官之职,行事庇护一乡,德业仅能合于一君的要求而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估价自己,也是和斥鷃一样的。
〔16〕 宋荣子:即先秦思想家宋钘(jiān坚),有贤名。犹然:嗤笑的样子。此句表述宋荣子蔑视上述种种人物。
〔17〕 而誉之:倘若称誉他。劝:劝勉。
〔18〕 沮:沮丧,灰心。
〔19〕 定乎内外之分:内,指内心修养;外,指待人接物,即对人对己掌握一定分寸。
〔20〕 竟:通“境”。斯:这样。已矣:止于此。这句说宋荣子的修养也只能达到这个境地。
〔21〕 未数数(shuò硕)然:不曾去汲汲追求。
〔22〕 未树:未见有所建树。
〔23〕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相传列子曾遇风仙,学法术,能御风而行。
〔24〕 泠(línɡ零)然:轻妙的样子。善:指御风技术高超。
〔25〕 致福:致,得。福,备,无所不顺叫备,是说列子御风技术高妙,无往而不顺。
〔26〕 “此虽免乎行”两句:待,凭借、依赖。两句是说:列子乘风而遨游,虽然免于步行,但仍然需要凭借风的力量,而不能无所依赖。
〔27〕 若夫:虚词,犹“至于说到那”。
〔28〕 乘天地之正:乘着天地的真正精神。
〔29〕 御:驾御。六气:指自然界阴阳风雨晦明的现象。辩:通“变”。
〔30〕 无穷:空间、时间的无穷尽的境界。
〔31〕 恶乎待哉:何必(需要)有所凭借呢!以上四句是说:如果能乘着天地的真正精神,驾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尽的时间和空间,何必要有所凭借呢!
〔32〕 无己:无我。
〔33〕 无功:不求功绩。
〔34〕 无名:不求名位。按,至人、神人、圣人,都是庄子所赞同、推崇的人,但是其中“无己”的至人,即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人,则是庄子幻想中的最高的标准。庄子认为所谓至人是摆脱了物质世界的制约,而达到了无所凭借的境地,这是他的絶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
尧让天下于许由 〔1〕 ,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2〕 ;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3〕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4〕 ;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5〕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 〔6〕 之,吾自视缺 〔7〕 然,请致天下 〔8〕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 〔9〕 也;吾将为宾乎?鹪鹩 〔10〕 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 〔11〕 ,不过满腹。归休乎君 〔12〕 !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 〔13〕 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 〔14〕 而代之矣。” 〔15〕
肩吾问于连叔 〔16〕 曰:“吾闻言于接舆 〔17〕 :大而无当 〔18〕 ,往而不反 〔19〕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20〕 ;大有径庭 〔21〕 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 〔22〕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23〕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24〕 ,使物不疵疠 〔25〕 而年谷熟。’吾以是狂 〔26〕 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27〕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28〕 。之人 〔29〕 也,之德 〔30〕 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31〕 !之人也,物莫之伤 〔32〕 :大浸稽天而不溺 〔33〕 ,大旱金石流 〔34〕 、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35〕 ,孰肯以物为事 〔36〕 !宋人资章甫 〔37〕 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 〔38〕 ,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 〔39〕 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 〔40〕 ,窅然丧其天下焉 〔41〕 。”
注释
〔1〕 许由:字武仲,颍川阳城人。相传为古代高士,帝尧知其贤,尊其为师,并曾让位给他,他力辞不受,避隐于箕山。
〔2〕 爝火:火炬、火把。息:熄灭。
〔3〕 “其于光”两句:是说爝火(尧自喻)的光亮为日月(喻许由)所掩,微不足道。
〔4〕 浸灌:用水灌溉。
〔5〕 “其于泽也”两句:是说及时雨降落后,再引水灌溉土地,岂不劳而无功!
〔6〕 尸:本指庙中神像,此处指空居其位,无所事事的主宰者、执政者。这是尧的自谦的话。
〔7〕 缺:欠缺,不足。
〔8〕 请致天下:请允许我将天下给你。
〔9〕 宾:附加成分,从属地位。
〔10〕 鹪鹩:善于构巢的小鸟。
〔11〕 偃鼠:即鼹鼠,性喜穿地面而行,渴则饮河水。
〔12〕 归休乎君:君归休乎,您算了吧,辞让、谢絶之意。
〔13〕 庖人:厨师。
〔14〕 尸祝:主管祭祝神主的人。樽:盛酒器具。俎(zǔ祖):盛肉器具。
〔15〕 以上这段文章是作者通过尧和许由让天下的故事,正面来说明至人(实际是作者自己)无功、无名、无己的思想。
〔16〕 肩吾、连叔:这两个人名都是庄子在自己著作中虚构的。
〔17〕 接舆:姓陆名通,字接舆,楚国人,与孔子同时,伪托狂放而隐逸不仕。
〔18〕 大而无当:当,作“底”、“根据”解。是说接舆的话过于夸大其辞而缺乏实际根据。
〔19〕 往而不反:接舆的话,越说越离奇,不能返回头来论证。